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文学艺术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寿春怀思
男子汉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作者:王正忠

 

 

 

 

 

 每次到古城寿县,我都被这里的灿烂文化所震撼。作为炎黄子孙,哪一个不晓得“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刘安炼丹”?这里的历史人物,历史传说,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哪一个不引人注目,令人发思?今年中秋时节,我揣着访古问今的情怀,再次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细细品尝她的璀璨,她的博大,她的精深。

 

 

  站在古城墙下,望着那高高耸立的城楼,连绵不绝的城垣,灰色的砖瓦与天空融为一体,让你觉得这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巨著,在静静地述叙着八百年的沉浮。有的地段,重重叠叠的城砖被风雨摧损剥蚀,残缺不堪,粗糙得像老人脸上的沟壑;有的地段,两砖之间生长着矮矮的灌木和浓浓的青苔,岁月的风刀在城墙上留下深深的伤痕,渗透着一种沧海桑田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由古砖巨石砌就的城门呈圆拱形,城门两壁斑驳陆离,宛如引领我们进入历史的隧道。门道的青石砖,经过数百年的车马人行已经坑洼不平,一种逾越时空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似乎移步换形之间来到了宋代。我站立在高高的门洞中,举头仰望,仔细端详,努力寻觅岁月积淀的精髓和荣辱兴衰的记忆。陈旧的灰砖石缝里,粘合着变迁的凄凉,蒂固着古老的辉煌。

 



 

  导游介绍,寿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别称寿州、寿春、寿阳,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之后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周长7147米,高约10米,上宽约5米,底宽20米以上,城内面积约4平方公里,后经历朝历代修缮,目前已成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墙。

 

  抚摸着坚硬而冰凉的砖墙,我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登上城楼。脚下的石阶已被时光磨损得光滑溜圆,烙印着历史的沉浮,彰显着岁月的斑斓。城楼上,插立城垛的古风锦旗,迎风飘扬,仿佛让人穿越了时空,又像是在领略历史的烟云。前行千余米,又一座古朴雄伟的古城楼屹立眼前。城楼一侧直立着一块黑底白纹的方形石,上面刻着一幅形象直观的“古寿春街道地形图”,从中可以看出古城呈四方形,东西南北的城墙中间有一座城门,与四门相通的四条大街呈十字状,连接着城内各个街巷,棋盘式的布局彰显着地阁方圆的理念。我立于城头俯瞰,墙外的护城河静静流淌,波光粼粼;环城林层林尽染,色彩斑斓,黄的梧桐,金的银杏,赤的红枫,翠的劲松。城内典雅别致,沿街商店林立,小巷辗转曲折,民舍鳞次接比,路上人来车往。如果不身临其境,真无法体会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笔下的寿春市井:“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钱生,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

 



 

  导游指着城外城说,这是寿县古城独有的瓮城,取自“瓮中捉鳖”之意。瓮门与城门平行错置4米,这样有利于军事防御,如果敌军突破瓮城,则需改变方向才能攻击城门,守军可以乘机“关门打狗”。同时,瓮城还能防御洪水横流,如果洪水进入瓮城,便自然形成涡流,以减轻大水对内门的压力,这也是古城池在淮河每每泛滥之际,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四个城门皆有护门瓮城,现仅有东、西、北三个。

 



 

  我对古城最深的印象是1991年。那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我是坐着小船进入城里采访的。当时城墙四门紧锁,水面几乎与城墙持平,不过无论洪水如何泛滥,如何咆哮,古城始终巍然耸立,展示了它的深厚底蕴。10万多居民就这样被古城庇护了50多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站在高大肃穆的城楼,眼前的南淝河清波荡漾,滚滚奔流,绕城而过。河上的飞虹巨桥载负着人行车马,岸边的“引(长)江济淮(河)”工程热火朝天,远处的高铁风驰电掣,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无论如何你也想像不到这里曾经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我默默地立在那里,“淝水之战”的缕缕硝烟徐徐地弥漫在我的脑海,眼前浮动着战旗飘扬,盔甲闪闪,马嘶人喊,杀声震天,恍惚梦回千年。

 

  我想起了苻坚,这位文韬武略、励精图治,一心想统一中国的前秦国君,在统一北方后急功近利,刚愎自用,意欲扫平四海,结束南北对峙。正是他的“投鞭断流”的豪语,铸成人生的大错特错。战争不是游戏,不是人多就一定能胜。历史的车轮在著名的“淝水之战”后转了个弯,前秦八十万大军最终被六万晋军击溃,从此国家衰败,北方四分五裂,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品读历史,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更不能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来写历史,而是应该探究历史兴亡背后的深刻内涵。我久久地凝视着这片古战场,为这位遭受后人争议的政治家叹息。苻坚的命运与拿破仑有着惊人的相似,却没有拿破仑幸运。拿破仑并没有因为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而遭到法国人的唾弃,在法国乃至欧洲都视他为伟人。在传统的中国,往往一个人前半辈子做了许多好事,可一件错事就会遭遇前功尽弃,全盘否定。苻坚虽然以悲剧告终,但他创建的前秦盛世不应该被历史遗忘。历史在记下了他失误的同时,也应该记下了他的辉煌业绩。我想起了一些学家对他未能统一全国而深感惋惜的一些评说。历史学家范文澜称他“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历史学家陈登原认为,苻坚有四大善事: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历观中国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这四点的寥寥无几。我被这种惋惜所感染,一系列的胡思乱想不断在我脑海翻涌:假如他不急于求成,再发奋几年,“淝水之战”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假如前秦能提前200年统一中国,改写的中国历史会不会是一个太平盛世?假如北方的氐族强大,丰富的南方汉文化会不会被扼杀?历史从来没有假如,是由偶然与必然书写!

 

  “远处的那座山就是八公山。”导游一句话,把我从壮烈的岁月中拉回。此时,天空的浮云一起一伏,好像一只只起伏飞翔的雄鹰,遮住了阳光,秋天的世界显得深沉、淳厚。我极目远眺,八公山进入了眼帘。

 

  导游说,八公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相传汉代淮南王刘安在寿春建都后,招来八位术士在此山选炼长生不老仙丹,故而得名。八公山不高,最高峰只有海拔240多米。

 

  我淡淡一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八公山有刘安和廉颇长眠于此,足也。

 

  我最早认识刘安,是在读了他领衔编写的《淮南子》之后。这部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百科全书,第一次整理编定了二十四节气,后人沿袭至今。可是,让我永远记住他的却是豆腐。

 

  相传刘安为求长生不老,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配料时不慎将石膏掉入豆浆,只见乳白色的豆浆渐渐凝成嫩若凝脂、晶莹剔透的豆腐,人称“八公山豆腐”,从此豆腐成为我国素食中的上品。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刘安便成了美食豆腐的发明者。后来,唐代鉴真东渡将豆腐制法传入日本,宋代传入朝鲜,十九世纪初传入欧、非、美洲,豆腐被誉为东方龙脑,成为世界性的食品,这是刘安对人类的贡献。

 

  八公山的豆腐白似玉板,质地细腻,滋味鲜美,我只要去这一带采访,总是以品尝豆腐为一件快事。印象最深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政府举办豆腐文化节而操办了豆腐的盛宴。“五彩豆腐”“鸡浆豆腐”“豆腐水饺”等各色各样的豆腐菜品,外观唯美,造型巧妙,让人大开眼界。有一次,服务员给每人送上一盏“小油灯”和一盆蘸料,油灯盅里只有点点白粉,我正在发楞时,另一位服务员提着壶过来,在油灯盅里倒上豆浆,那豆浆竟变了“戏法”,结成了豆腐。这时,服务员笑吟吟地说,此道菜为“刘安点灯”。如此独特的构思,表达了对豆腐鼻祖的缅怀,让人拍案叫绝,也深感八公山不愧为豆腐的创始地。

 

  导游说,后来,由于谋反暴露,刘安被迫自刎,就葬在八公山脚下。但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刘安不是自杀而死,而是炼丹成功,吃了仙丹,飘然成仙。余药在器里,家里的鸡、狗吃了,也随刘安一起升天,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

 

  我对这个神话颇有微词,刘安似乎成了千百年来中国封建裙带文化的鼻祖,这种联想实在有失公平!

 

  我景仰八公山,还因为这里有山“魂”,这“魂”就是战国末期大将军廉颇。廉颇墓也在八公山下。

 

  我肃然起敬地仰视着八公山。此时,天气阴沉,笼罩在灰暗色中的八公山,弥漫着一种凋谢沉寂、曲终人散的苍莽意味,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久历风尘后的凄凉。我的眼前渐渐浮现一位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的大将军,在负荆请罪;我又看到了一位披甲上马的老将军在兴奋地大口吃饭,大口吃肉;我还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郁闷寡欢,孤独地倒在淮河岸边。就这样,血液里流淌着高傲与不屈、智慧与狡诈的一代名将,最终报国无门,客死他乡。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为廉颇痛惜,这样一位铁血英雄,一心杀敌,浑身本事,却不被器重,最后落个抱憾而终。难怪宋代诗人徐钧发出感叹:“遗矢谗言弃老成,肉多饭健尚精神。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历史的教训就是这样,再好的名将放到一个昏君手里,只会空有一身本领。我朝八公山深深地鞠了一躬。

 

  夕阳拨开厚厚的云蔼,古老的城墙被抹上一片金黄,显得格外明丽。我伫立良久,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古老的城墙,静静地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现代的澎湃!秋风卷着落叶从我眼前飘过,抬头远望,温柔的余晖已洒落在八公山上。我拿出相机,前景是古城墙,远景是八公山,慢慢地按下快门,我把这城、这山,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