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把 阳 光 搬 回 家
游客:1019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把 阳 光 搬 回 家 进入梅雨以来,淮河流域普降暴雨。 淮河告急!蒙洼就蓄了洪! 瓦布湖告急!寿县城封了四门! 肖严湖告急!十万民工上了堤! 学校家属区告急!夫子的家成了灾区…… 学校家属区涨水是每年梅雨季节的必修,可夫子家进水则是十年一遇。整整十年,每年夫子都紧握着铁锹站在门前看水涨水落。今年夫子从早晨七点就严整以待,准备了充足的抗洪物资,可…… 前门进水,夫子泥沙拦坝;后门进水,夫子泥土阻之;下水道回水,夫子以破布塞之……可屋里的地缝冒水,夫子只能听之任之了。夫子终于明白了家住河湾的三婶的四妹子的话:淹湾的水是从地下冒上来的。可这以前夫子一直固执地认为淹湾的水是从远处流来的。 门外水高二尺,夫子家水深二寸五。夫子家的水还在继续涨,可夫子和老婆只眼睁睁地看着屋里水涨物流。那只本用来排水的灰车只静静地漂在夫子的屋内。 水涨到三寸后就失去了再涨的兴趣。可只三寸也就让夫子家的所有东西移了位:冰箱坐在了沙发上,厨房里洗菜盆不安分地来到了前门,豢养在夫子家的所有蟑螂、蜈蚣都把夫子的鞋作为了救生艇。 上午十点,所有的水都回家吃午餐了。可夫子和老婆没有吃成午餐,截止至当晚二十四点整,夫子和老婆终于抹去了屋内所有涨水的痕迹。 第二天,雨连续地暴…… 第三天,雨断续地暴…… 第四天,夫子在电视上看到了蒙洼蓄洪区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了他们嘴里连声地说:“我们生活的很好!” 夫子的脸上可找不到笑容,心里也嘀咕着,这下惨了…… 湿漉漉的天,湿漉漉的地,湿漉漉的夫子家长出了霉,夫子鼻腔里回荡着湿漉漉的霉味…… 第五天,阳光终于冲出了重重云层!夫子又深切体会到了家住河湾的三婶的四妹子的话:淹湾过后必晒湾。 若不是老婆看的紧,二楼、三楼的同事强烈反对,夫子会拆了屋顶。夫子认为家里阳光告急! 既然阳光搬不进家,那就只有将家搬进阳光了。 夫子倾家出门,大干了十三天,终于轮到让夫子的宝贝书们享受阳光了。 书若有知,定会抱怨世道的不公平,夫子都在阳光下享受的又黑又瘦了,凭什么就不能让他们这些也饱受了湿漉漉的书们早点享受享受阳光呢? 阳光明媚——姑且用明媚一词,夫子强烈地认为若用毒辣一词虽然最恰当了但却一点也没有了诗趣——清风徐徐,地上的鲁迅巴金被风翻的哗啦哗啦的,惹得正在树阴里看东西的夫子诗性偶发: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好像这不是夫子的原创哦) 不过那分了类的一堆一堆的书最让夫子感慨了。 夫子自诩爱好文学,可夫子家里最少的就数文学书了。从小学到中学,夫子自顾忙着挤过独木桥,为自己将来养家糊口抢一只饭碗。刚接触文学,夫子就得到教诲:文学当业余爱好那使雅,但当饭碗那就是穷酸了!抢到了饭碗的夫子终于可以全心地喜爱文学了,于是鲁迅巴金们到了夫子的书桌上。可美景只长了短短三年,夫子能拥有的文学类书当然少了。 工作了,夫子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考试,自然无暇顾及文学书。不考试了,夫子一边工作,一边养家,饭碗里的“金”少的可怜,可书架上的书,贵得吓人。可怜的夫子只能到旧书摊里淘书了。既然是淘,当然就不会太多了。所以最终夫子家的文学书就少的可怜了。 现在,夫子仍到旧书摊里淘书。虽然夫子家的电脑里有所有的文学书,可夫子看惯了白纸黑字的东西,对闪在屏幕里的书,夫子看着不舒服,看了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所以夫子仍是要从旧书摊里淘书读。 占地面积最大的是自学考试方面的书。从专科到本科,足足占地两平方米。这可是夫子两千个日日夜夜艰苦考试的见证呢。本来这些书夫子宝贝似的收着作为资料查阅的,可夫子家现在e网连了世界,这些书已经被夫子冷落了几百天了。夫子已经下了狠心,等他们享受享受阳光后就让他们光荣退休,去让那每天都吆喝“谁家有破烂卖”的干巴老头多挣二两烧酒钱。 夫子当然是个教书匠了,那些教学方面的用书,大大小小的,都是夫子的学校塞给夫子的。夫子虽然平常不怎么要翻开他们,但总要收下来的,不然夫子的老大就会睁圆了眼直盯着夫子:你小子行吗? 哦,罗嗦了这么多,夫子的书已经享受足了明媚的阳光。 夫子回到了家,鼻孔里回荡的再也不是刺鼻的霉味了。做个深呼吸,满鼻的阳光的气味。 没有拆屋顶,夫子也把阳光搬回了家!
游客:084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7-08-22 08:42 肖严湖民工没有十万,确切数字是1700名。
红舞鞋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7-08-22 09:11 拨开乌云见青天      
游客:085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7-08-23 08:56 夸张么!你没听见我们领导做报告都说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经济效益就算你看得见,社会效益怎能体现,算得出?
游客:075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7-08-24 19:53 肖严湖民工没有十万,确切数字是1700名。 那是号称十万嘛,一楼够认真的了。不过也谢谢你让我知道了确切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