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于美学客观论或主观论的争论的最后总结
葛乙恒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 一 开篇 ?? 美学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美是主观的。目前客观美学论占主流。主观美学论者,典型的观点是,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人格化,审美是一种主观活动,也认为美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标准的,但是认为这些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是因为人们对一些美的标准习惯了,并且因此而形成了美的客观标准。并因此认为美是主观的。但是笔者是站在客观美学论这一边的。主观美学论者没有准确区分美与美感。美感是一种主观活动,无疑是主观的。但是美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标准的,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辨清的。下面我们对不同的美作不同的分析。 ?? 二 社会美 ?? 以道德为例,道德是一种美,这是在任何人类社会中都成立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是绝对客观的。所以说社会美客观性强,并且具有阶级性。但是社会美(例如道德美)也存在于人类主体的主观活动中。笔者问:道德美的标准是什么?笔者答:每个社会的道德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的标准是发展变化的。虽然这个道德标准具有客观性,但是也是发展变化着的,是要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到了这,社会美(例如道德美)的标准究竟是客观的,还是客观的,笔者已经辩论不下去了。 ?? 三 自然美 ?? 自然美的主观性是很强的,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时间等个性因素都是不同的,同一个审美对象,不同人有可能审美结果是不同的。但是自然美的运动也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标准的,例如对称美,是否对称就是一个客观标准。但是同时它也要受审美主体的个性因素影响,例如受审美时间影响。因为审美主体(人)有时会觉得对称单调,乏味,所以会认为对称不美,这就是审美疲劳。最后我们说,相对于社会美而言,自然美的主观性强,并且没有阶级性。 四 我们再来说一说有功利性美和无功利性美。 (1)和谐,自由是无功利性美的最高境界。 (2)有功利性美,其阶级性强,受社会意识形态支配,斗争复杂。 五 最后总结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其审美活动是从有功利性美向无功利性美转变的一种运动。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生产者执政,人人平等时,人类的有功利性审美活动便会减少,而无功利性审美活动便会增多。但是在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以前,人们也可以追求无功利性审美,并且是智者所为。同时,随着人们的审美活动的变化,美的主观性东西在增多,美的客观性东西在减少,因为社会审美活动减少,自然审美活动增多。
葛乙恒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7-08-28 17:06 注:为什么说自然美主观性强呢?    是因为无论是哪种自然美,未必人们总是(所有时候)觉得它是美的,因为要受审美心理和审美时间等因素影响,例如审美疲劳。而社会美,例如道德是一种美,它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得出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