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0 | 回复: 12
|
今天阅报感受
|
游客:0943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07-10-17 09:58:1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今天的《今日寿州》我看了,栋材、广军、时先生、梅梅及小张的大作都看了。写得都非常好,怎么就这么有才呢。真心、真情、真意、真事、真人,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只要有“寿州”的文字我都喜欢看,虽然我也看别的报刊,但最喜欢的还是《今日寿州》及《大别山晨报·寿州》版,因为好玩,因为写文章的人我也许就认得,虽然平时看着他们说话做事,但不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看了文字就可以知道作者心里隐秘的部分。有好东西大家分享,有快乐大家分享,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祝报纸越办越好,祝报人编安,祝网站越办越好,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寿县好。(浮木)
|
葛乙恒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07-10-18 09:39
支持《今日寿州》!支持寿县文化建设!
|
游客:0341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07-10-18 15:41
好是好,为什么没有提到,咱们县不给年过70,80以上的老人发补贴呢?
|
游客:1019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07-10-18 22:19
今天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是写"鬼手"的.什么是"鬼手"呢?原来"鬼手"就是把顾客的真钱用假钱换掉后对顾客说:"你这张是假钱给我换一张."搞的的顾客一头雾水.还真以为假钱是自己的呢.真高.我看这招还真是万无一失.招招都能骗成.不由的想起我一次被骗的经过:"十一"的时候,我和几位朋友到六安市寿县的二道坝子沟肉馆吃饭.饭菜还都凑活能吃.本来吗听朋友说这家还可以.等吃完饭到吧台结帐.把钱交好就回包间了.也没留意什么.可过了没多久老板娘就来了说我给的一百的是假的.我哪来的假钱呢?心理就疑惑,可没办法.又给换了一张真的.当时就没想到是老板自己的假钱拿来骗我们的。他们看我们是外地的。真是黑心啊.所以,告劝朋友们.消费时千万要当面点清钱.要是有人说你的钱是假的你就可以怀疑是他自己的假钱.千万不要再上当了.你可以说我的钱是银行取的怎么是假的.凤台的和寿县的朋友记住了是寿县二道坝子狗肉馆
|
游客:1038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07-10-18 22:38
支持2楼.......
|
游客:1118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07-10-19 11:18
祝报社的李主任,两位赵编,余编,小郑编辑等全体老同志,重阳节快乐!
|
游客:0548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07-10-20 17:48
我也看了,总体不错,挺喜欢这期报纸的。
|
寿县顾明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07-10-23 08:15
今天终于落个清闲,仔细阅读了这期上的文章."栋材、广军、时先生、梅梅及小张的大作都看了",这几个人除了时洪平之外,我都认识.文章中提及的人物如醉猫、赵阳、赵鸿冰……我也认识。
小城有一个很好的人文环境,也有一帮很好的文人朋友……
我通过文字感受大家的快乐。
|
游客:1123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07-10-24 11:23
今天的报纸又看到美术爱好者写生的图片了,希望这类的新闻越多越好。提高品位,为宣传寿县服务。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07-10-31 09:51
今天看了《今日寿州》东升的《七律五首》,同时也看到《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致女儿书〉裸露自责与忏悔“顽主”王朔在温情中老去》,岁月匆匆,激情已变温情。东升诗句:武陵美景今观止,又惹平生逸兴狂。当是谓也。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07-10-31 10:03
朱茵的《别夏》写得很有味道,虽然在右下角。
“谁用双手劈开巨大的黑翅
坚定不移地托起黄金一片”
语言很美!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07-10-31 10:41
《泥土之下的新觉醒——寿州高峰诗歌辨析》一文的通俗读法是:
高峰的诗中的主题是乡村,高峰笔下的乡村是属于高峰内心的,是清晰的,可以用肉眼可及的,是可感的,不是空泛的。至于高峰诗中的“魔幻性”,其中“凶相”,是指水患前的气象预示,也是千年古城水患不断的历史总结,是深沉的悲悯。
|
游客:0424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07-11-07 16:24
这个帖子是我对每期副刊的一些观感陈述,只是这一期有我的文章,我就不太好意思在此说三道四了。这一期刊登了有关对父母、朋友缅怀的文章,自古云:天地君亲师友。对他们的怀念,可以让我们更全面了解人生。10份代同事去合肥领取“感恩母亲”征文奖,获奖选手中,有幼儿有长者,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光汉,谈及其《哭我二母》,心绪激动,悲痛心情难已自制。从中让我感觉到,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有至亲,怀念父母,对父母尽孝行,是我们每个人的应尽义务和责任。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在信息交通和思想观念变化如此迅捷的今天,看似已经过时,但对父母的孝敬之情是不能少的,有时间多过问一下他们的生活,与他们通信,打个电话,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父母是多么富贵的慰藉!(浮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