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34 | 回复: 25
|
《水泊寿州》——一本值得逐行阅读的诗集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07-10-23 09:12:4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高峰的诗集《水泊寿州》出版了。在我的大脑里激起一阵关于寿州民风的喧哗,也像是在我记忆的湖水里激起一阵涟漪。我为高峰的诗集出版而倍感高兴,为他孜孜不倦地为寿州隐秘的旧事苦苦追求的精神而感动,我为能浸润在寿州历史文化中而感到幸福,寿州高峰的文字无疑是与我最贴切的,也是最民间的,民间的同时也是世界。正如陈先发先生在序言中叙述的一样,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复制成为一种机械作业的时代,高峰的诗能保持一种坚守,一种克制,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
游客:1049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07-10-23 10:49
你最先读到了,你是幸福的啊。
|
游客:1118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07-10-23 11:18
就让遍地的白鹅伸颈自刎
看到秋天的景象,我就想到诗兄高峰的诗《雁南飞》:
“炊烟止息,屋脊上腾出了高空
今夜,大雁要飞过我的村庄”
我和诗人樊子一样也爱上了这首诗。我们从高空鸟瞰寿州,倚时间的流向注一束金黄,今天我们就相会在秋色深重的寿州城。如果我们把20年放大100倍,我们再来看看寿州城中微茫的景色,楚考烈王高冠宽袖退守到柳色千重的城池里,再一百年淮南王刘安烧丹八公山,再五百年,淝水之战沃血四野,再七百年,寿州城见证了南方和北方的分别。
大雁南飞,声色嘹唳。
“或者垂直下落吧
如果你得了致命的感冒
就令遍地的白鹅伸颈自刎”
我们在城中,像集体无意识的动物。我们无法想像什么是寥廓,什么是浩渺,什么是思想的自由。我们禁不住地发问,我们除了飞向远方,飞向过去,我们在这城中还有什么意义?“高飞的空旷中有没有道路? /你闲散的拍翅和飞行无声”(秦巴子)要么臣服于大地,要么飞翔于高空,别无选择。
寿州城孤零地眺望远方,太阳安闲于护城河畔的草气,照耀池鱼和羁鸟,柳阴下,几处幽暗,有舟行缓缓。
那就从宾阳门前出发往北再转向西,作全城环走和穿越,到人迹稀少的春申公园看芦苇丛生,到古城的东南隅,看秋后的离乡草一畦荒芜,用心体会古城的传说及落拓西风中的古涵洞,看秋树迷离,看旧城逶迤。
|
寿县顾明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07-10-24 09:33
我从报刊上讲到最多的就是高峰的诗。当领导还有时间写诗,还有这个闲情雅致。
只是,他的诗,有许多我看不懂。呵呵,真的。
|
游客:1117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07-10-24 11:17
多少钱一本呢,在哪儿能买到?
|
游客:0829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07-10-24 20:29
我很喜欢高峰的诗,不是那么晦涩难懂,有一种很浓的乡土气息.
|
游客:0920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07-10-25 09:20
出书真不是一件易事,文化部门应该对高峰出书一事过问一下。寿县是文化氛围浓郁的古城,对待孜孜不倦的文化人应该多一些关心和帮助。
|
游客:0929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07-10-25 09:29
如果能站立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站立在寿州古老文明的角度,站立在过往的人群和消失的岁月的角度,我们就能爱得深沉,都能像高峰一样写出有高度和重量的文字。
|
游客:1105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07-10-25 11:05
• 《俯瞰寿州》
•
—高峰
寿西湖是个广大的农场,每年四、五月份,都要租用一架飞机洒“蚂蚱药”(农药俗称),那些天像是有条盘于头顶上的嗡嗡大虫,看着心悬。我认得本地一孱弱美女摄影者,胆子够大,居然混上这架空中“大筛子”上,作“飞天女”,确实过了把难得的航拍瘾,她是否拍到了传说中灵异的景像呢?传说:若乘奔御风,向下俯瞰,寿州城乃是淮河岸边一个古老的“田”字,有方正的城墙和垂直的街道写成。在这个“田”字的四个方块里,又由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头分别填写了“福”“禄”“寿”“喜”四字。为此,我曾登临全县制高点的邮电大楼,结果看到的却是蹉跎屋宇,喧嚣市井。有一回爬到巍峨八公山顶,回头远眺城池,竟不知所终。云遮雾罩,疑为仙境,其实是城中澡塘子太多,烟囟林立,统统冒黑烟也
。
寿州有多少条巷道,我没有数过,但因为沉溺太久太深了,有时,我像一个漫无目的的梦游者,行走于隐秘的巷陌和古老的集镇,我好像找到了前世的源头和祖居的宗祠,有时连自已也分不清是在脚行还是飞翔,我一直在渴望变换一种姿势,比如从空中俯瞰这座生息的古城。
汛期给了我一个机会,那个风急雨骤的黄昏,我在瓦埠河湖堤上盯着绷紧的水位,跟踪一队蚂蚁浩荡的搬迁动向,试图找到隐秘的蚁穴,走着走着,蚂蚁们突然奇异般张开了翅膀,它们居然飞起来了,而我也有如神助跟着飞起来。寿州有“蚂蚁拦路”民间试雨的习俗,我相信,这弱小的生物往往揭示了世界的真相,我们也许逃不过今年大水的一劫?滂沱大雨中,我第一次居高俯瞰楚地,我看到了惊天的白浪和汹涌的大水。闪电中灰黑的瓦埠老街像一条痉挛的蚯蚓,卷曲的浩大的湖边,人们手拎红桶,从门槛里向外舀水,惊慌失措地涌到了街上。
这时,蚁群突然调头向北,如敌军来袭之黑压压的轰炸机群,我夹杂其中逆风而行,于滔天白浪之上直扑百公里外的寿州。这一天是2007年7月8日晚上,古城固若金汤,我在我家居住的城东北角上空不停地盘旋,我看到惊恐的女儿在小院里扶着倒伏的花树,老婆正把厚厚的棉被从二楼抱到三楼,她们知道我上堤去了,但不知道我中途回来,此时就在她们的头顶上。
群星不现,天光昏黑,这个宝藏累积,遗址遍布的城池,犹如汪洋中飘摇着的一只小腰盆,里面正盛着万家灯火。突然,俯瞰之下,传说中的灵异之象出现了,城池呈现方正的“田”字。在“田”字的四个方框里,隐约现出四顶错落有致,巍峨飞翘的琉璃屋脊,在大雨的冲涮中闪烁夺目之光。我明白了,这是四处非同小可的建筑,它们正是我平时梦游的地方。东北角,是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的江淮名刹—报恩禅寺。西北角,是几千年居于主流社会的儒教的皇皇居所—孔庙。西南角,是不绝回响古兰经诵声的华东大寺—清真寺。东南角,是耸立着耶酥受难时背负的腥红的十字架的—基督教堂。在这黑云压城的夜晚,我借助神明的仁爱之光进行俯瞰,我第一次发现,寿州这一块小小的弹丸之地,竟充塞如此众多颇有源头的宗教场所,烘托出“一城藏四教”的浓郁的宗教氛围。真乃苍天有眼,大水不逮,灵异之地,安乐有继,我在空中做一次虔诚的祈祷和参悟。
天亮了,我从空中从容回归家居,大街上深水没膝,有人赶鹅牵猪,有人荷担推车。城门闭塞,从容不迫的世俗生活在大水围困中重新开始,人们在耐心等着远方大海的吞吐和自净。
|
游客:0338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07-10-27 15:38
高峰就是传说中的大雅吧,幸会幸会,上次在诗刊上看到你写的“要死什么朝上,不死翻过来”,强!
|
游客:0357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07-10-27 15:57
本诗集出现多处“咳嗽”。还有“活血止疼膏”,“打惊”,“黄疸”等等。这与高峰的职业有关。真正读起来,还有一首诗值得关注,那就是《苏王坝》:
我知道这冬日褐色的土坝
将要被白雪覆盖一遍
又将会被青草覆盖一遍
…………………………
春风折腰,我还爱着老茶馆
薄雾里喜欢出没
树荫遮盖着我又一年的面容
高峰诗不仅仅停留在民间的叙述,他内心中的抒情也是一样的扣人心弦。我们可以再品位一下,“树荫遮盖着我又一年的面容”等等。
|
游客:0459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07-10-28 16:59
已阅,不错,值得一读。
|
游客:0936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07-10-29 21:36
我要说城池中的一滴水,水波上的瓦脊的鳞片,凝固的火焰使鼎中的大水沸腾。
|
游客:0809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07-11-03 20:09
我搞到了一本,正在读。
|
游客:1050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07-11-04 10:50
我也搞到一本,看完了我才发表点看法,隐隐约约的懂一点,作者自己可以现身说法解释一下吧
|
游客:0814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07-11-05 20:14
上海大概买不到的了,只有等到回去再说了!
|
游客:0441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07-11-16 16:41
上海有卖的,你要快些,有脱销可能。
|
游客:1000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07-11-21 10:00
在庸碌的劳作中,终于偷得一时属于我的孤独,读《水泊寿州》。我不是诗人,不能算真正的文人,更不懂诗。然而翻阅《水泊寿州》,与一种和煦的秋风亲切地不期而遇,它牵动了那亘古时光里的记忆……
“收割、曝晒、编织/然后被卡车运走/席草的价格一降再降/但它是口粮、学费和盖房的砖瓦……”(板桥)呵,这不是我的家吗?这正我童年中最温暖的记忆!我勤劳慈爱的爹娘,我要强能干的姐姐,木制的席机,旋转翻飞的麻线,家庭作坊式的编织。父亲会唱戏,他肚里有无穷尽的故事。在有节奏的砰嚓声中,席草、麻线、故事和幸福一直编进我软软的心底,直到今天。后来,由于家庭的变故,父亲很遗憾地没能带领全家踏着草席奔向红砖碧瓦的小康,活着的人却见证了草席“从土炕到席梦思”的辉煌。
再后来,我成了一个放牛娃,《水泊寿州》中“春天变得越来越可口”的放牛场景,勾起了我对一头牛的思念。小学的暑假里,庞大的牛,瘦小的我,没有牧笛,也没有鞭,村庄周围所有的田埂,还有它经常泡澡的河。我会仔细地看它津津有味地啃草,听那“咯吱、咯吱”的音乐,不时喝几口旁边清粼粼的水。它也会温顺地让我骑在背上看书。后来,“农业告别老牛累出的响屁/农业闻到了陌生的尾气”当年的“牧童已长大成人”,但我家老牛那对美丽地圆形角,姣好的面容,忧郁的大眼睛,至今还在我心底荡漾。
长大后,我穿行在安丰塘畔,读“一口巧夺天工的古塘/盛着天下最寂寞的水/就像闺房中深藏的镜子/被美目抚摸……”。我游走在古城墙上,享受到了老舍在济南温暖的冬天式的幸福,“今夜,月光下的护城河/就像母亲温柔闪亮的臂弯/轻轻搂抱古城/安详地入梦”……
在今夜,我读《水泊寿州》,读寿州高峰,迎接一位从厚重乡村来的风尘仆仆的大哥。想到能与高峰同住寿州,不禁泛起阵阵温暖……
(陈)
|
游客:0834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07-12-14 08:34
[原创]蛰身江湖,我是一条幸福的鱼(作者:绵林)
拿到高峰签名的诗集,尚未翻开,就被这名字迷住了:《水泊寿州》。疯狂地喜欢“水泊”两个字。早在童年,就迷恋水浒,一片水泊,一座梁山,一百单八将,侠肝义胆,刀光剑影的江湖世界,快意恩仇,又荡气回肠。童年以及少年的很多时光,都耽搁在刘兰芳及单田芳的声音世界里,快乐无比。当我逐渐长大,可以在文字里寻找快乐的时候,迷上了梁羽生金庸和古龙,他们写出了更曲折更人性更扣人心弦的江湖世界。于是,我的灵魂深处,彻底被江湖迷住。
这不是我的错。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卑微简单,如一粒随时会被风移走的草籽。生存的本能,让我必须适应这个世界,适应一朝让我落地生根的水土。我没有选择,我必须默默坚守在这方供给我养分的空间,和一些如我一样,被命运选择卑微如草的人们,拥挤着摩擦着无奈着期待着,人们管这叫生活。
再弱小的草,也会抬头看天,向上生长。宿命,可以剥夺它追风逐雨的行走,却无法遏制它向往飞翔的权力。于我来说,想往江湖,就是一种精神的翱翔,心灵的飞腾。可是,什么才是江湖?江湖究竟又在哪里?《武林外传》里的郭芙蓉,逃离锦衣玉食的生活,吃苦受难,卖身为奴在同福客栈,她就是要找到她心中的江湖。她问佟老板,究竟什么是江湖?佟老板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有人的地方,真的就是江湖吗?我不同意,至少这不能算是我的江湖。我的江湖里,肯定要有人,但是,一定要是一群和我一样的人。我们可以陌生,可以天各一方,然而只要谋面,就是最真最诚的朋友,就像段誉初遇乔峰,令狐冲在山崖上邂逅风清扬。我的江湖里,要的只是宽容友爱,相逢一笑,快意恩仇。
可是,我小草一样的宿命,心中的江湖,渺远一如流动在树稍上的浮云。直到二十一世纪,连猫狗都可以在网络里寻觅的时候,我的江湖在那个虚幻的王国里乍隐乍现。2005年的寿州论坛,紫烟,老梦,大雅,小雅,鞋子,枯荷,浮木,红尘……大家发贴,嬉笑怒骂,把人前隐藏的真性情逐行逐字的敲在键盘上,发到那亦真亦幻的网络世界里。看电视的时候,我很崇拜那只满嘴江湖的美国兔子。于是,就给自己取名兔八哥,横刀立马在农夫先生的《论寿奸》里,捧完甲方逗乙方,而后,就捂住嘴巴,坐等两方赤膊火拼。然而,江湖就是江湖,《论寿奸》最后竟以两位主角称兄道弟握手言和作为收场。
一个让人心向往之的江湖似的结局:相逢一笑泯恩仇!
然而,风风火火的寿州论坛,忽然被关闭了。当我展转到了皖西文学论坛的时候,已经是2007年的春天了。在这个春天,我把我的文章,一篇篇地发在坛子里,寂寞文章寂寞心,我只想找回我渴求的江湖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跨越樊篱,真诚沟通。一切都如我预期的一样,不仅找回了老朋友,还认识里另外一批愿在文章上给我指点与扶持的大侠剑客们!胡老师,罗老师,流冰,高峰,吴孔文,扣子,悠悠,纤云弄巧,江雨薇……亦诗亦友的一群人呵,如星如珠,光芒四射在我的世界里,让我每一刻都有举剑舞乱花间影,疏狂且为一回醉的江湖豪情呵!
而今晚,一群泊在寿州的朋友,终于从网络走进现实,大家相聚一桌,紫烟在左,醉猫居右,原野枯荷遥遥相对,高峰农夫老梦小雅浮木伊湄……大家推杯换盏,挑灯夜饮,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说着江湖以及江湖以外的事。我醉了,醉得摇摇晃晃目光迷离。在贴子上向来都是伶牙俐齿针锋相对的枯荷紫烟与醉猫,相扶左右,呵护有加,温暖一如焐在心上的一块海绵。
醉里读着老高的诗,真好,《水泊寿州》,诗人把我们栖身起居的狭促空间,写成了海纳天下豪情的江湖人间。优游在这个江湖世界里,我成了一条幸福的鱼!
|
游客:0837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07-12-14 08:37
老高的《水泊寿州》写得真好,好就好在我喜欢。收到老高的诗作后,我将它用报纸包好,放在自己办公室的书架上。今年,我没有升官,还得了一场大病,好在现在无忧了;今年,我没升官,事情却多了起来,写公文的次数远远大于我写散文的次数;今年,我没有很好地对待自己的父母,给他们卖点好吃的,却多了些烦恼;今年,我没有给妻子和儿子做点什么,却常常对他们发一通脾气。也就在这种景状中,我在写公文的间隙里,常搁下笔翻一翻老高的诗,这种翻阅比打电话跟老高聊聊强,更比上桌与老高干怀却又不是他的对手快意。我原是不喜欢诗的,原因是我根本就读不懂,也可能是现在的诗写得太洋怪。但老高的诗写得很实诚,厚敦敦的、绵柔柔的、甜津津的。有时写公文累了,翻到老高的一首好诗后,一阵狂笑,把别人都笑进了云里雾里,好在大家都知道我是作家了,作家嘛,总有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也就算了。且还羡慕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于公文的忙乱处还能翻看诗作的心情。咱这里可比事得寿州,咱这里搞文学可是稀罕着哩!咱这里更稀有才气的鱼,咱这里的鱼们大都爱着琼瑶,爱超女、爱超男,甚至连我这样的土豆男都爱,就是不爱文学。可能这也不能完全怪她们,文学现在毕竟太虚弱、太懒散、太无聊、太功利,与其这样,爱一个实实在在的大超人,爱一把实实在在的大钞票、爱一个能出气且长一身精肥相宜的土豆男,都比爱文学好些。大概又喝多了,不知说到哪儿了。结尾说一句,谢谢老高,给我一本好书,让我爱上诗,也谢谢能说出我们的里话。另外我还想说,热爱文学是没有错的,如果热爱文学错了,那就让老天下雨下雪刮风出太阳好了。(作者:吴孔文)
|
寿县顾明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08-01-07 16:14
香草和骨头
——《水泊寿州》之浅读
我与高峰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多年前,我就读过他的诗,也久仰他的大名。而这一面之缘,也只发生在前不久。那日下午,他率众到乡镇府来,落座在领导办公室,他要求见我一面,镇长打我电话,让我挣足了面子,还赠书一本。
这本书就是王继林先生在“寿州论坛”上发帖子所说的“一本值得逐行阅读的诗集”——《水泊寿州》。
对于诗歌,我是门外汉。于是按照王继林先生教的方法阅读。这里面既有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有对淳朴风俗的生动描述,还有对寿州山河的无限热爱。
高峰先生在《寿州》里写道:我还要说到我自己/一个不瞌睡的异乡人/手里日夜拿着一把筛子/二千多年泥沙俱下/他得到月光下的一支香草/和秋风中失散的一截骨头。他把这“香草”和“骨头”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串联起来,凝结成这本诗集。
于是在多少个夜晚,我细嗅着这束香草,咀嚼着这块骨头。有时候,让人无限的遐思,如《白菜》:寒冷中,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 用体温保护着梦想。《艾》:这五月里捐出的单方/ 又一次挽回了相思的疾病。《蒲公英》: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成熟的意味是多么的复杂。有时候,让人会心一笑,如《细雨中的孔庙》:古银杏一雌一雄/几百年没闹绯闻,也没有比出高低。有时候,让人深刻深思,如《一截土墙》:孩子是暗婚得到的/有人在拆梁,有人在牵猪。十几年前,我也干过这种事情,计划生育就靠这种野蛮的方式抓落实。高峰先生用寥寥数字就点中了那时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要害。……。
通读之后,我觉得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纪实性诗集。这里面没有“啊”“呀”的抒情,也没有排比铺设,只有作者从容不迫地记述、真实生动的描写、酣畅淅沥的倾吐……。这只是我的一点浅显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