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大风雪暴露出中国国力还很脆弱?
游客:0239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近几天发生的数十年不遇的大风雪天气,让中国沿海、中部以及南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雨雪天气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成为中国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新闻:10省区3287万人受灾;江苏遭遇10年最强暴雪;湖南50年一遇冰雪灾害持续,92县市出现冰冻;广东北上出省公路大面积冰封,受困车辆达万辆;广西桂林四县大面积停电危机仍未解除;京广线湖南段电网断电;广州火车站滞留旅客超10万,明天可达60万;列车盒饭涨至50元;京珠高速因雨雪瘫痪,6万人滞留;浙江120万旅客出行受影响…… 暴雪中发生的显着问题是中国的供电系统,在大风雪中发生了10年未遇的13省份大面积拉闸限电,影响了运输、生产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报道说“江苏电煤库存剩4天半”、“山东电煤库存不足9天用量”,显示了形势的严峻。 有海外评论分析指出,虽然数十年不遇的恶劣天气是直接因素,但是今天的中国毕竟已经不是30翠¤的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急速发展,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四,综合国力的壮大使得“中国崛起”成为国际事实。 因此一场暴风雪导致全国性的铁路和供电瘫痪,让人思不得其解,也不由得联想到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重创美国南部诸州对美国国际形象的冲击。 分析指出,这场暴风雪所暴露的诸多问题,凸显了中国看似日渐强大国力,其实背后隐藏者的长期脆弱性。暴风雪会过去,但是体制的弱点却可能是中国发展的制约性隐忧。 说国力还很脆弱的确有点过,但是从此次南方雪灾中倒是可以反应现在中国还存在的许多问题。 首先当然是需要分析雪灾发生的原因,现在比较学术化的说法是发生了拉尼娜现象。简单说就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大洋环流的异常,引起了全球天气的突变。而这个原因我觉得是值得探讨的。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全球变暖,当然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其次则是由于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需要蓄水长江入海的流量少了,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环流的流动(这也许就是美国民主党人戈尔的《不可回避的事实》为什么不能在大陆公映的原因,当然片中是以一种指桑骂槐的方式表现的。); 最后的原因则是由于三峡的蓄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了暖湿气流强大。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造成此次雪灾的三个原因中,中国自己的原因有两个半。其中又有两个原因是因为长江三峡大坝造成的。于是问题就变成了造三峡大坝是否应该? 应不应该? 我不是翠¤的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是相对较少的,只能从有限的一些媒体信息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判断三峡应不应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把视线转移到另一个时空另一个问题上来。 我今天看了一集关于50年代是否要拆背景城墙的纪录片。里面说道当时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师们都反对拆北京古城墙,并做出了50年后我们要后悔的预言。结果当然大家都知道,城墙还是拆了,我们还也都后悔了。但再往前挪一下视野,我们会发现北京解放时是通过和平解放的,就像在《解放大上海》里表现的那样,是要把一个完整的城市交给人民的,是不能做历史罪人的。但后来为什么又拆了呢?我猜想可能与当时中国急切想赶上先进国家的迫切希望有关,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了那样的决定。把这个思路转换到三峡的决策上,我们也许能够观之一二。如果你问当时的决策者有没有预测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结果。我说他们是能预测到的,或者说他们是应该能够看到正反两方面的资政意见的。 作为个人作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当然应该有自己的立场,自然会做出与他们个人的利益关系、价值取向、知识背景相一致的判断。但作为国家的决策者(尤其象在我们这个威权体制下的国家)他们的判断则更多是以一种全局性的视野来判断的。在他们的眼中很可能是一种权衡利弊、两害取其轻的决定。 这样的体制好不好? 这个问题如果你问我,我会说不好,但在现在的中国却很管用。我们看一下大洋彼岸的美国,现在美国正在搞党内初选。我个人比较喜欢希拉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多或少是我一直被女性“统治”吧!当希拉里第一次待在白宫时,她一直力主推动医疗改革,但由于美国的政治体制,最终她含泪失败。而此次大选的一个及其关键的议题是美国是否应该禁止合法持有翠¤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利益诉求多少也影响着此次大选的结果。但是到了中国这些问题也许靠统治者的意志就能很“容易”的解决了,这多少可以看出在中国这个问题千头万绪、一团乱麻,相对缺乏相应制度、法制、习俗,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又比较落后的国家里,这样的制度还是很管用的还是很有效率的。而这个原因也多少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虽然贪污腐败比较严重,但却能够违背经济规律得到很高的发展速度。在中国搞定第一把手(管事之人)就能搞定一切,因此反而降低了经营成本。当然老外遇到不平,发起飚来,效用也是相当的。 现在三峡都已经造好了,去追究到底应不应该造似乎没有太大意义了,总不见得立马把它炸了。但是探讨一下利弊还是有意义的。 说道意义我们第一个能想到的当然是三峡产生的电力。此次雪灾造成了许多地方由于交通问题导致煤电用煤不足。而回想三峡没发电的前几年夏天一直缺电(看过十五大报告的,并且看到国家要造三峡决定的,有一点政治经济知识的投资者,在那几年,电力股上肯定赚的不少),但到了去年夏天,好像报道缺电的新闻就少了许多,而且还有新闻说要向越南卖电来着。这显然是因为三峡的原因。虽然还没有满负荷运行,但不难看出三峡的确为能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继续深入提供强大的能源保障。 我们从媒体中不时能看到关于朝鲜、伊朗的报道。一说道朝鲜就是以核发电或者缺粮食什么的,而说道伊朗也大多是他以核能发电为理由继续核开发。这多少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电能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而我们现有的可再生能源中,对于中国,水力发电也许是最为便捷也最为可行的。而例如太阳能发电,由于现行的电力制度,显然有其致命的障碍,而风力发电又由于投入高收回慢并不能解燃眉之急。即使是核能发电,它的安全性以及核废料的处理也是相当棘手的,当然现在国家大力推进核力发电,更把核力发电当成政治筹码与外国交易,引进外国技术,以此来减少摩擦。这多少也体现了我们现在的决策体制有问题,同时也更需要我们对核能发电给予更多的安全、环保重视。相较与以上的发电方式剩下的就是煤炭发电与石油发电了(潮汐发电也应该是一种,我不是电力专家),虽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大这两种发电方式来提高国家的电力供应。可是一来他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二来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小看的。虽然我国是煤矿大国,但由煤炭引发的二氧化碳排行,悬浮颗粒排放也都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全球暖化问题。三峡也许是一种阵痛但到了煤电也许就无异与是一种慢性自杀了。而石油更是中国所缺乏的,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全世界找油,还要被世界其他国家指责,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的石油困局。当然同时也隐藏着我们相关技术的不先进,不能有效清洁的使用能源,在这方面是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第二个能想到的大概要数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联动了。但具最近的报道,现在长江水道似乎有断航的事实,这也许是因为蓄水的原因,只是希望这样的影响尽快结束。而说道交通就不得感叹此次雪灾所造成的严重交通问题。由于各地连续下大雪,直接造成了航空运输与公路运输的瘫痪。而在水陆空运输中,受到影响最小的显然是铁路。但中国的铁路却是这些交通方式中最为落后的一种。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还是应该回到我们的体制中去寻找。 记得《金石财经》中时习平先生称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的铁路发展在诸多交通方式中是最慢的。我想时先生当然知道答案,我在这试着解答一下:首先当然是因为铁路具有特殊的天然垄断性并对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同时它还要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留出空间。在中国铁路是以军事化的方式管理的,在相对较少的人均占有量下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承运效率。较之印度、巴基斯坦那样无序的体制要强很多。而且中国幅员辽阔,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当然不能依靠公路(量太小)、航空(量太小,设备也不好)、水运(比较慢)来完成,而是必须依赖与铁路的运输。因此它成为了在体制机制上改革改革最晚力度也是最小的一个。因此带到的资源投入也是相对较少的。其次则是公路在过去的税收制度下成为了地方财政的两大支柱之一(还有一个是房地产),因为造公路有着巨大的利益,因此也成为了投资者的热土,连没人的地方也造上了!更有因此而频频落马的官员。最后则是因为公路的建造,带动了相关的下游产业,一来扩大了城市的规模,使城市变大了,二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个能想到的当然就是对全国气候、水的调节了。我想这个对于象我这样居住在长江一线的南方人,当然是最难以接受的。媒体上总是时不时的要说全国一盘棋,我们又要开奥运了。需要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招待客人,可是作为直接后果的承受者多少是有一些意见的。而且现在南水北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作为首都北京的水资源问题。但即使完成了南水北调的工程,以现在北京发展的速度,难保不在将来依然需要重新面临水问题。难道到那时再来一次全国为首都?因此我比较赞同翠¤的说法,迁到哪我不是专家,应该由专家们提方案做决定,只是希望慎重,别再犯以长官意志为决定的毛病,要有一个民主的过程,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听得见意见。 当然此次雪灾造成巨大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春运碰头造成的,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有偶然性就一定有必然性。我想虽然天气预报不能象神仙一样,但现在我们国家气象卫星是不少的,应该能做出长期的天气预报,通过此次翠¤以及2006年夏天旱灾,我们应该问责国家气象局,他们需要告诉我们民众中国现在的长期天气预报是360天、180天还是90天,长期、中期、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又是多少。而政府对这两次灾害天气是否是真的没有预期,还是因为三峡的原因知情而隐瞒。如果是知情的,为什么不能告诉民众早做准备?是不是需要做点什么?
游客:03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8-02-01 15:51 一场暴雪让大半个中国几近摊涣,北美,北欧,日本北海道等地,每年都有暴雪天发生,不知人家是怎么应付的,中国在应付大面积自然灾害面前还是弱了些。
游客:043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8-02-01 16:31 说的很对。中国一旦发生战争后果不敢想象。
我们家阿胖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8-02-02 08:26 弱啥,美国发生这么大的雪灾也好不到哪里去 知道加州一到雨季多少房子在漏雨,多少路的积水排不掉 旧金山湾的一个高架桥塌了半年,到现在也修不好,多少车子不得不多绕式几里的路 新奥尔良发生了飓风,想从其它州调援助军队都好多天调不过来
我们家阿胖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8-02-02 08:34 为啥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在又笨又懒的老外面前妄自菲薄?
游客:100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08-02-02 10:06 只待老天开恩,快点晴吧。 哦,美国的房屋在漏水路面在积水呀,看来中国新楼房不到雨季就漏水,桥才修好就坍塌,前面修路后面补也不算稀奇事了,国人就是聪明。
游客:011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08-02-02 13:14 不做实事嚷嚷啥,看看别人怎么做的 深圳乞丐无臂老三花三千元购千碗“康师傅”送滞留旅客。 (图)
游客:031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08-02-02 15:18 转个贴:雪灾是官僚主义造成的! 吴祚来 东北地区年年都会有大雪,但却很少听说出现雪灾,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冬天会下雪的,各方面都会有准备,南方出现雪灾,看起来是天公造成的,根本原因我看是人们没有防范意识。 我这次(26日)大雪之夜坐出租车从合肥到安庆,从六点开到第二天三点才到,一路上只有收费站,没有有关部门一个工作人员在坡地为过路车辆扫雪,坡地公路上一些村民做起了推车生意,推一辆车三百元,可怜一些运输司机一次也只能赚几百元,都叫这推车人给赚走了。 有关部门只收费,还收取年度养路费,在风雪之夜一点也不能给过路车辆做点什么,不出现雪灾才奇怪呢。 安徽这次雪下得也是五十年甚至百年不遇,但我作为一个雪夜亲历者,并不感觉有多么可怕,连出租汽车都能通行二百公里,火车就更不在话下了,唯一出现问题的路段就是山坡地,如果有护路工值守,弄些麻袋草袋或沙子,通行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广州火车站沿线,真的就不能通行吗?我看风雪仅是很小的原因,如果有关部门提早预防,并积极应对,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大量人员滞留,等到温家宝总理出面了,才将一些问题解决,否则内燃机车似乎都难以动用。 官僚主义,是雪灾的罪魁祸首!
游客:012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08-02-03 13:22 官僚主义,是雪灾的罪魁祸首! 说得有道理!!!
游客:033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08-02-05 15:39 官僚主义,是雪灾的罪魁祸首?笑话!此愤青对政府恐有刻骨之仇
游客:02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08-02-06 14:51 回复:大风雪暴露出中国国力还很脆弱? 9楼 作者: 游客:0339 ( 2008-02-05 15:39:33 ) Email: 官僚主义,是雪灾的罪魁祸首?笑话!此愤青对政府恐有刻骨之仇 ------------ 这么愤青的话也说得出来,还说别人是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