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征集)请为古城寿县大街小巷命名!
乡月明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现在寿县城内4条主要的大街只是以方位统称为“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东大街”,缺少文化气息,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为了更好的宣传历史文化名城,做好旅游大文章,打造城市名片,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参与城市建设,现面向所有人员征集街巷名称: 要求:体现古城的历史底蕴和内涵,以及独特的文化地域特色。可以从历史名人、历史事件、传说典故、文物古迹中提炼,短小精悍,易于流传,如“春申路”“孙叔敖大街”“刘安巷”等。欢迎各界朋友踊跃来稿!谢谢!(注:本次活动不是有奖征集,纯属民间个人行为)
游客:070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8-06-28 19:00 叫法习惯了,没必要改。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8-06-29 10:50 “三街六巷七十二拐”,正如楼上所言,寿县的街巷的名称是非常特别的。乡月明说的“春申路”云云,春申君当初的封地是广博的,以“春申”为一条路或一条巷命名,并不恰当,但指寿州城的话,寿州城只是一座弹丸小城,起名“孙叔敖大街”或者起名为“美菱大道”:)显然大而不当。寿州街以东南西北命名,其实也挺有意思,寿县城基本上是方方的一个城,并不是圆形的,寿州方言中,东沿子西沿子(或叫崖yái),就是地理方位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寿县有很多好听的巷名,像钱李巷、吴家楼巷、北梁家拐巷,西大寺巷,大卫巷、郝家巷、袁家巷、营房巷、箭道巷、牛犊祠巷、城角巷、曹家巷、白帝巷等等等等,头都能转的晕乎乎的。另外像棋盘街、状元街、小长街、紫城街,这些名字也不要改,都有历史渊源。怎么改呢,谁来改呢?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8-06-29 11:01 斗胆开句玩笑:“熊猫”,如果要改,只能就外延上加点东西,比如改为“功夫熊猫”,如果想在外延上面再加点东西,可以改为“卖过面条的功夫熊猫”。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8-06-29 11:23   乡月明说到街巷,立马就亲切得不得了。最近关心巷子的人并不只是乡月明一个人,寿州也有不少关心街巷的人。前不久高峰写了一篇《逛逛寿州的巷子》在《合肥晚报》发表了。很多人看后都对寿州的巷子抱有神往。现在复制下来大家一读了: 逛逛寿州的巷子 文/高峰   今日台湾大选,老婆从凤凰卫视看到马英九面临如此命运的大考,依然一如既往短裤薄衫地晨练,脸上尽写轻松自信。老婆于是不愿意了,她要我不要再窝在家里,向“小马哥”学习,撵我下楼煅练身体。 平时下楼都有明确的任务,有书店、菜场或超市这样的目的地,今天光是行走,我站在巷口,一时茫然,竟不知何往。左拐是不足百米的报恩寺,今天恰是农历二月十五,寺里放粥,烧香还愿人多了,人声盖住了梵音。朝南是通往东大街的北梁家拐巷,梁家拐巷里有一座粮站和米面厂,它里面的大米养活了我们多少年,如今居然破产关门。右拐是西大寺巷,巷里也有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两所示范高中(县一中、县二中)居然各不相让,比邻而居,你可以想像放学时那种“一塘鸭子”拥堵的情影。那就跟着学生向着生发希望和充溢朝气的方向行走吧。 在西大寺巷的尽头,我没上北街,而是进了北菜市的仓巷。这个时节,来自正阳关孟家湖的时鲜蒿子卖到八元钱一斤。突然想到省立医院的糖尿病专家莫慰林教授,去年这个时候,我请她来会诊,这个可爱的老太太饭桌上不准上荤菜。每到一地,必逛菜市。临走我陪她逛了一趟,买的就是正阳关的蒿子,为了几块钱师生二人在巷口争来夺去,最后还是她老人家自已掏的腰包,而今天此时,斯人已去。我发了一会呆,对卖蒿子的老人说,我想看看您身后的这所房子。因为眼前是一座局促但非常古旧的门楼,黑石的门槛,乌漆的木门,我感兴趣的是门旁的那块镶有“薛正跃住宅”的牌子,它居然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冬天的时候,我的朋友浮木先生曾来踏雪寻访,也没有访问个所以然。 我继续向仓巷的深处行进,一直走到尽头的小马家巷,巷口有一位老太婆在起煤球炉,用那种时下很少见的大叶葵扇煽风,被烟薰得直抹眼泪。突然觉得这老人很像我乡下的母亲。我有些饿了,如果她真是我的老母,我会扑上去向她要吃的,但她不是我的母亲。我只得到旁边的摊点买两个烧饼,就那么旁若无人站在那儿啃着,我想在这样充满世俗生活气息的寿州的深巷里,连熟人都不会遇着,又怎么能见着我的母亲呢。正吃着,扭头见一片布满蒿草的老房子的屋脊,我索性拐了进去,脚下居然出现少有的勒有深深车辙的青石板。老房子朝向里开门,后墙无窗,灰砖上有一块抹了水泥,依稀可见“寿县盐业公司仓库防火规定”,落款是1991年。而那小瓦房顶上已经干枯的蒿草是多么的茂密啊。我想,哪有如此肥沃的房顶啊,那仅仅是一层风吹日晒的薄瓦啊,难道是这个因为曾经贮满食盐的老房子自身积蓄的养份?其实是寿州的地脉好,不仅养人,且养诸物。连城里的蒿草都长得如此旺盛,你想想风调雨年景里乡下的庄稼吧。这么多年,我们住在里面真是辜负了它,这么一天天地过,它倒底会把我养成什么样子呢? 接着行走,我从小马家巷又拐进东岳庙巷,巷里住的大都是东园村的菜农,因为是家门口了,有一些面熟,我的脚步就放得正经许多。巷的尽头,远远的看到几个人往破败东庙岳里走,还没进门,就听到面里阵阵犬吠,就不准备进去。在庙门口我疑惑了,堂堂《寿州志》在谱的东岳庙,居然不在所谓县保之列,那么它的破败就无话可说了,其实纳入县保又能如何,谁也说不准。 此时,东园的菜地都掀了塑料大棚的盖头,在春天的暖阳下青葱碧绿着,我沿着粘湿的地埂一块块菜地看过,有芫荽、大蒜、小葱、莴苣、菠菜、韭菜等。见一位大妈在弯腰割韭菜,这可是天光日照下的头刀春韭啊,凑到跟前问她,怎么不见芹菜呢?她嘴一努说道:“芹菜见风就老,还在大棚里养着。”而在白色塑料大棚的边上,正有几枝海棠正开得红艳,再看这海棠,原来是栽在一个有着道道井绳勒痕的白石井圈里,我抹去上面的污泥,那白石井圈现出古旧的花纹和汉白玉样的质地,寿州真是灵异之地,宝贝遍布。 还是我的那浮木朋友,今年下大雪的时候,屁颠屁颠地跑到东园里来拍雪景,拍到一位老者扒开没膝的深雪,起出埋在里面的一棵棵 “黄心乌”白菜,今冬雪灾,蔬菜奇缺,是寿州的白菜养活了我们。而春风吹渡,此时已不见它们的身影,我不得不再次提到这个不常见的字“菘”。“菘”就是白菜,是那种有凌寒傲雪风骨之白菜,有这样的白菜,寿州有福了,我们也有福了。远眺柳条着色的水湾那边,是有些泛青的逶迤的城墙,蚕豆花淡紫淡紫,油菜花金黄金黄,有三三两两的人在上面走动,也有三三两两的人坐着不动,看到这些,我心里踏实,又惹出一小阵思乡的情怀。 
游客:010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08-06-29 13:05 原来是栽在一个有着道道井绳勒痕的白石井圈里,我抹去上面的污泥,那白石井圈现出古旧的花纹和汉白玉样的质地,寿州真是灵异之地,宝贝遍布。 ——打听一下,这个井圈子的下落。
游客:041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08-06-29 16:11 现在的官亭街改造,所谓“官亭”,原名疑似“接官亭”,在南门东。是寿州的窗口。
游客:083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08-06-29 20:34 城内开发,原有的巷道名称都不存在了,比如狮子巷,原在大卫巷内.现早已不存.是否在另外一地复制?
游客:091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08-06-29 21:11 通淝街--南大街 宾阳街--东大街 定湖街==西大街
游客:032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08-06-30 15:21 寿县就坏在这些出发点原本好的建议上去了,折腾来折腾去,就变味了。 城内原封不动,有创意可以到新城区去折腾,取土、取洋、或土洋结合尽管搞。
游客:032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08-06-30 15:29 补充8楼的,靖淮街——北大街!呵呵! 改什么啊?区域旅游建设的这么差,起好听名字不配套!别起了,还是照以前一样叫吧!等什么时候寿县真正变成旅游强县了,再起!
游客:03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08-06-30 15:44 寿县老城区每个街道、每条巷子都有一个很悠久的名字,为什么要重新起?
游客:074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08-06-30 19:41 “以“春申”为一条路或一条巷命名,并不恰当”——其实并非不当啊,上海就有春申路啊,而上海当年只是春申君封地中的一部分而已吗?
游客:091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08-06-30 21:16 没有那个必要,强烈反对!!!
游客:12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08-07-01 12:25 寿县大街小巷自古以来就有名字,不但大街小巷都有名字,就连街头巷拐都有名字,何必让你们在这瞎伤脑筋!
游客:085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08-07-02 08:52 门就是门,街就是街,巷就是巷,都有名字啊,要改恐怕也只是极少数——如十八茅厕巷,改为卫生巷——不好,可以再改!楼主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