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面对困难,团结、坚忍、乐观是法宝!我们能够做到,因为我们曾经做到...
游客:0339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赶 集 涛 子 鸡叫两遍的时候,老赵醒了,风雪一整夜都带着哨子,地上的雪恐怕又厚了半尺多。堂屋北边,四个孙儿睡得正香。这时老伴翻过身来说:“今个天腊月二十七了,去赶个集吧,割十拉斤新鲜肉,炮仗什么的你再看看……别的也不缺啥了,烟酒、糖果大闺女早从县城送来了,还送来咸鹅、牛肉和200块钱,俺闺女真孝顺!”“嗯”,老赵点起一支烟,瓮声说:“老三两口子从上海走,估计今天也该到家了。听四驼子讲,老三他们做活的皮鞋厂今年涨钱了,发钱也规矩。老四家电话上讲二十八到家,唉……早叫他们不要跑云南那趟了,可好……车到了云南一直配不上货,干等20多天,好不容易配上货了,全国大雪,车绕来绕去,一路上到处看到事故,到江西他两口子不敢再走了,就停在那,停车费一天几十块,还怕货挨偷,两人坐车回来要花一千几,回头过完年还要赶紧去给人家把货送到地点。”老伴掖了掖身下的被子:“打工也不容易,皮鞋厂工资千把块钱,吃住要去掉四百多块钱,在上海生了病都看不起,还要回来家瞧病。老四下半年又改装了车挂斗,到现在本钱还没挣上来呢……几个小孩天天巴着他爸他妈回来……几十年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呀,跟54年差不多,那年子雪又大、天又冷,娶亲的八台大轿直接就从河面上走过来了……唉,平安就好!” 吃罢早饭,雪停了。大媳妇从隔壁端来一箩花馍馍,大儿子拿来铁锹里里外外地清理积雪,老伴站在门口笑着说:“看俺红霞手真巧,这花馍馍点的多好看,乖乖,省的你妈忙了。” 老赵换上化冻时舍不得穿的军用大头鞋,带上“火车头”皮帽,提个篮子出了门。天并不冷,村口的水泥路上热闹得很,两辆挂着拖斗的手扶子已嗖嗖发动,腾腾冒着白烟,根本不把大雪放在眼里。一大帮要去赶集的男男女女、大姑娘小媳妇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笑,特别是些小姑娘,不少都曾在外打工见过市面,看穿着打扮、说话走路跟城里姑娘也没啥区别。这时,他看见老贺拎着旱烟管从窑厂边转过来,“老贺,(烟)叶子怎么样,给俺们试试!”老贺点着旱烟递过来,“可造?”“有劲,不坏!”“呵呵、呵呵……”两人都笑起来。这时,广贵招呼他们上车。“俺怕颠,俺们走着去。”老赵说。“老机干队长,就是过劲!”一车人都笑了,车子突突、突突向西而去。 尺余厚的雪覆盖了田野、沟渠和道路,赶集的队伍踩着车辙向前走,年轻人、小孩子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雪,他们一路嬉笑打闹,尽情享受着乡村雪趣。不出三里,老赵皮帽子里已开始冒汗。“哎,老贺,你脚上穿的什么鞋,怪洋气的。”“雪地鞋,俺老闺女给俺买的,45块钱,她进城看见城里人都穿这个,穿一个月了,又把滑又暖和。” 六七里路,转眼也就到了。街道上满是摊点,人流涌动,卖春联红灯笼的、卖小吃的、卖牛羊肉的、卖咸鸡腊鹅的,叫卖讨价声喧闹一片。老赵和老贺边走边看,集市从南到北二三里路,他们先遛了一遍。在街中的新华书店,他们挑选了几幅春联,老贺因为家里今年新盖了三上三下的小洋楼,又买了一幅“喜梅报春”大中堂。绕过一个雪堆,他们来到老季家土产日杂店,小季问:“俺叔,来赶集,可看看炮仗?都是隐贤集的好炮仗。大的两千响、10块钱,小的一千响、5块钱。”小季当场放了一小串,果然个个响,引得旁边的人们都挤过来买。小孩们在雪地的红纸堆里翻了一遍,很快失望地发现,一个漏炸的也没有,赶紧又跑到街对边去看耍猴。 老赵他们又买了猪肉、几条鱼、一大把干海带和葱蒜,已经将近中午了。“都这盏子喽,还回去弄熊吗,俺俩就到小王饭店搞两杯吧!”两人边说边走,在一家网吧门口,老贺看见了自己孙子,“小琪子,你又上网吧,学校放假了也不知道看看书,中午不回家吃饭了!”小琪子甩甩头型,掏出手机看了看,“我都吃过了,现在十一点,我下午两点多就回去。”一溜烟跑了。老贺有些生气,“这孩子,本来学习怪用功,考进城里重点中学,他爸他妈刚去上海开饭店,就没人管得住他了。” 两人走进饭店,不大的店面几乎客满。这时,就听有人招呼他们,“来来来,搁这来!”原来是刘庵村的鲁豁子正张着豁牙喊他们,旁边还坐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干瘦汉子。“噫,今个怪巧来。”老赵、老贺都笑了。鲁豁子嚷嚷伙计再加个菜,一面说道:“俺们也没吃来,刚坐倒。我给你们介绍下子,这是俺侄子,养鹅专业户,当老板的。他今个天来看我,俺老婆子今天走她姐家去了,俺们就在这搞一口。”这边鲁老板已递过两根“玉溪”, 鲁豁子接着说:“这是老队长老赵,这是老贺,俺们都是老兄弟了。七几年搁到北山打石头时,老赵还救过我命来。”“都是老弟兄了,谁都能那样。”老赵摸出火机点烟。说话之间,菜上来了,几个人端起酒杯唠开家常。 “鲁老板养了多少鹅?” “今年养了八千只,明年打算扩大到一万只。” “噫吆,规模不小,是个干事的人呐!” “俺叔过奖了,现在这皖西白鹅是个品牌,供不应求,外地来车等着拉,人家加工后赚大钱,俺们只赚小钱,就跟俺们县的粮食卖给外地一样。俺们几个养鹅的搁一起商量,过年后准备成立养鹅协会,推广标准化养殖,绑在一起搞搞销售加工。前几年俺家穷,多亏找对了路子,镇里和县农委都扶持帮助俺们。” “这么大的雪,俺们邻村压倒不少大棚,冻坏了不少花卉苗木,损失不小。二兵子家的鱼塘里的鱼也起不上来,干着急。” “不是熊吗,今年雪都成灾了!昨天镇上又来人查灾情了,还帮老麻子老两口接到敬老院住了。” “怕他们的房子遭不住雪压,现在政府真负责。” “小麦不怕,可油菜杆压断了不少哩。” “没事,昨天农技站的陈专家不是来俺这了,他说现在不要去动断杆,预计过两天雪就要停,气温回升,油菜收成不会差呢。” “今年俺们村两千亩麦子全种了泛麦5号,要建基地,也搞标准化生产,上游的枣树地水库又重修了,明年估计是大丰收。” “哎,豁子,你家老二不是去上海干瓦匠活了吗?那边工资高些吧?” “工资也不怎么高,不过活整状些,吃住也不要操心,只管闷头干活就造唠。” “怎么不到镇里报名参加阳光培训?可以减免学费呢。两到三个月就能学成技术,还能拿到执业资格证,学校推荐到外地工作,工资能高不少呢,俺村不少年轻人都是那样出去的。” “俺儿媳妇讲,明年家里要搞大棚蔬菜,家里也需要劳动力,想叫他回来干了。” ...... 酒好饭饱之际,四人已是满面红光,饭帐抹去零头一共四十五元钱,都抢着付钱,鲁老板一面接电话,一面说道:“你们几个都是长辈,唉,我来搞!” 正午的太阳暖暖和和,老赵对老贺说,我看见南头超市里头有你脚上穿的那样鞋,我也要买一双,帮我记着啊,我今天酒有点多了。老贺问,给你老婆买的?老赵呵呵笑了…… 于2008年4月13日
游客:054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8-07-03 17:40 读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农村、农民就是这样子,不容易啊,但他们确实社会的基础。
游客:081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8-07-03 20:16 此帖首发于寿县人论坛,写的很好,身临其境的感觉。 寿县的农民就是这样乐观,达观, 农民就是这样, 很容易就满足。
游客:090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8-07-03 21:04 对凶手猝不及防,警员也有恐慌 在记者接触到的警方人士里,无论对该案件目击与否,一致认为凶嫌的犯罪手法甚为专业,先用燃烧弹引开注意,之后的行凶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只要看到穿有警察制服的人就捅过去,且刀刀致命。而且时间是在刚刚上班不久,着实让人猝不及防,根本意想不到。 至今尚没有凶手有精神问题的说法。有警方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案件的发生让他们都觉得恐慌。特别是凶嫌挑选警方防卫最弱的机构和部门下手,很让人吃惊。 据悉,和基层警署相比,区县的公安局警员无论是体力还是警觉性都比较低,这也是凶手容易得手的原因之一。不少警员坦言,在外界看来最安全的部门,现在也不安全了。 在网络上,一名网民留言称:“公安人员的防暴能力值得担忧,连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障,还谈如何维护公共安全。凶手也只是拿一把普通的凶器为何会在公安的地盘连伤那么多人,值得人 深思。” 邻居回忆 母亲脾气暴躁,孩子性格孤僻 在父母离婚后,杨佳和妈妈搬到了北京亚运村大屯路居住。这是一个破旧的小区,杨佳和妈妈就住在某单元的5层,这10多年,母亲独自带大了儿子。 在搬到亚运村居住10多年里,杨佳和他妈妈,跟邻居的关系并不好,很多邻居都跟母子两人发生过摩擦,他们评论母亲脾气暴躁,对杨佳的评论,则是这个孩子性格孤僻,但“看起来很凶”,母子俩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跟邻居发生冲突。 “我们只要从楼上掉一点东西,就会被骂。”杨家楼上的邻居说,有时候,他们不小心将东西掉到楼下,立即,他们就能听见杨佳妈妈将暖气片敲得哐哐作响。 而跟杨佳同住一层楼的邻居,更是对他们母子满腹牢骚。“有点秀才遇到兵的感觉,道理跟他们讲不清楚的。”这个邻居一说起杨家母子,就开始摇头。老邻居说,以前,姓杨的经常把垃圾堆到他们门口,把楼道搞得脏兮兮的,他实在看不过去了,就是敲敲了邻居的门,请他们注意一点,结果杨佳和母亲一起将他大骂一顿。杨佳还说要打他。
游客:095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8-07-04 09:50 不知道是谁总结的:中国农民以最卑微的姿势创造历史!真精辟!!!
游客:100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08-07-04 10:08 寿县农村、农民的生动写照!看得出楼主对农民怀有感情,赞一个!希望大家都来看看。
游客:10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08-07-04 10:27 读罢此贴,想起城乡、工农差距的沉重话题,即打油一首---- 农民种米粟,便宜天下足。 城市有工业,一件换千斗。
游客:033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08-07-04 15:30 一顿酒饭45元,够省了,农民不容易。现在城里头三五个人随便小吃一下也要一百多吧!
游客:041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08-07-04 16:10 读了,感动中,朴实耐劳的兄弟姐妹。希望楼主以后多写些这样的东西!
游客:06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08-07-04 18:44 真实,可信,体察民情
游客:084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08-07-07 20:49 读着有味啊,这样的帖子和大嘴恶狼的帖子一样——有意义!
游客:04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08-07-08 16:51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士兵突击语
游客:111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08-07-09 11:13 我县农业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扶持、服务和引导,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游客:105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08-07-10 10:54 吃苦耐劳的农民、乐观的农民,他们的辛勤劳动养活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