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74 | 回复: 68
|
正阳追忆
|
老汉
未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08-07-22 15:29:46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梦中仿佛回到了正阳关。
因为在记忆中,所以正阳是天气是随心所欲的。
身上感觉有点冷,但阳光是暖暖的,让人很舒服,很想到处转转。
正阳的街道不宽,人多了就显得有点挤了。街道两边的房子不高,那种很黑的瓦片,一层层铺开来。楼房很少,街巷里散发着一种古意。正阳就象一位白发发须的老翁,虽然老矣,但身板很好。平日里一壶老茶,再铺上一卷宣纸,挥毫间一副让人叹绝的画就跃然纸上。
记忆中的正阳关,很多街道并不铺就水泥路面,而是那种青石板。远远地望去,有点象鱼鳞似的。闪着暗暗的光。日子长了,走的人多了,石板被磨的镜面般。中间都有一道深深的车辙,那是过去的独轮车辗压造成的。
漫步在这样的石板路上,有一种想赤脚的冲动。凉凉的石板,能够消褪心中的那点燥热。更加用心来体会古镇正阳关。
过去的正阳关,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据说那时的能够将淮河都遮满了去。船上满是运往上下游的货品。有了船闸,很多船只就在岸边休整。没事间,也会到镇上买点东西。那时的镇子,是有活力的青年人。街道的两边就有了许多的商铺,一个个的门脸。一大早的时候,就听到满街上卸门板的声音,一块一块的板子搬下来,放在门边,然后将店内的货物搬出门外,摆放好。两边的门面房都往外摆东西,街道就显得愈发窄了。再加上商家都摆上许多遮阳棚。这就显得整个街道极长,仿佛看不到头般。
太阳渐渐升起的时候,街道上渐渐多了起来。走路的,买东西的,批发东西的,象赶集一样,挤满了店铺,挤满了街道,再加上街边做小吃的香味,不时冒出的腾腾热气。古镇正阳关在这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午后,人渐渐稀少了起来。商家们在货物上盖上塑料膜,然后就在店里的躺椅上睡着了。一点也不担心货物会丢失。人心是淳朴的,没人会为了一点东西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污染。
下午时分,也没什么人买东西了。通常店铺的老板们就找几个同道,在门口或者店里面摆上个桌子。打起麻将来。远远近近的,洗牌的声音不绝于耳。再晚一点,天擦黑了。几个牌友把牌一收。再招呼家里人把货物收进门来。上上门板。街道一下子显得宽敞起来。天也就黑了,如豆般的灯光铺了开来。偶尔几声犬吠,却始终打不破夜晚的寂静。
不去街道,我们走些小巷吧。那些巷子,蜿蜒曲折,以为很浅的,走走才知道深的不得了。街边偶尔有些老人在喝茶。或者几人一起,下着象棋,五道。旁边围着几个老人,都静静地看着,时而会心一笑。再喝上一口滟滟的茶。再往前走了,又看到一个铺子,一位中年人在用竹子编着篮子。用篾刀劈开竹子,然后拿起几根稍粗些的当筋,细些的竹丝在里面穿来穿去。如蛇般灵巧。编的入了迷,看的也入了迷。不觉意间一个小巧的篮子就诞生了。再看看店内挂的竹器,或圆或方,形态各异,功能有别,有些还用洋红染了些色。让人看的爱不释手。约好了下次再来买的,临行前,门口那条漂亮的金巴狗仿佛睡着了般,动也是不动的,只有那尾巴,看到主人送出来了,轻轻地摆了几下。
巷子继续向前行去,以为快要到头了,没想到,眼前一亮,原来竟然是一个古老的城门,石头的,在风雨间不知道孤独了多少年。岁月已将城墙剥去严肃的外衣,满是坑坑与洼洼。长着青苔,还有几株生命力极为要顽强的树,就这样长在城墙上,根扎在那石头缝里。却努力保持着抬头的尊严。郁郁葱葱,让人羡慕。树的根已经将石头拱出一大块,倒让人担心了,怕这石头落下来会伤到人。不过来这里的人很少。应该不打紧的。已经寂寞了这么久,多的几日有的什么打紧。
正阳镇是回民聚居地,小吃以牛羊肉为多。口味偏重偏油偏辣。常常见到小吃铺里的人吃的满头冒汗,犹不过瘾,兀自往饭碗里拔着油辣子。正阳关的特色小吃有油相,锅贴,散子,香油,至今想来,样样都让人流口水。
记忆走到这里,方觉得时间已经不早了。行径渐行渐远间,思念的泪水却不觉溢出。
记忆中的正阳关,永远那样优雅古朴沧桑。象一杯越喝越有味的老茶,陪着走过这里的人们。
永远永远。
|
游客:0855
未注册会员
|
沙发
跟帖时间:2008-07-23 20:55
感谢你!又把我带回到虽穷但快乐的童年!
|
游客:1021
未注册会员
|
板凳
跟帖时间:2008-07-24 10:21
家乡的情牵动着每一位在外的正阳关人,企盼正阳关越来越好,正阳人幸福安康!
|
游客:1025
未注册会员
|
地板
跟帖时间:2008-07-24 10:25
写的好,值得推荐
|
游客:1049
未注册会员
|
4 楼
跟帖时间:2008-07-24 10:49
正阳,魂牵梦绕的家乡。青石板老街,幽深的小巷,空霚的雨,飞扬的雪,结满硕实的果园,见证了初恋的清水河------剪不断,理更乱。这绿叶对根的情意,怎一个‘爱’字了得。
|
游客:1205
未注册会员
|
5 楼
跟帖时间:2008-07-24 12:05
小时侯吃过正阳关一家酱园的香干子,那种淳美独特的香味至今还回味着。不知当年的加工工艺是否传了下来,当地可以挖掘一下,推向市场,不会亚于市场上已知的各种茶干品牌。
还有正阳关的烧饼也有独特味道,与我吃过的其他地方的烧饼味都不一样。
|
游客:0336
未注册会员
|
6 楼
跟帖时间:2008-07-24 15:36
有名的:大美兴香干。正阳关应当把酱油,醋,香油挖掘,发展一下。曾记得老食品厂那埋在地下一半的几十口大缸晒出了原汁原味的将有比现在的什么老抽要强多了。东后街的几家小磨麻油那真叫个“香”,就是现在走亲访友也要带上几斤送啊!但传统的酱油,醋没有生产了,就是小磨麻油也只停留在小作坊生产阶段。
|
游客:0957
未注册会员
|
7 楼
跟帖时间:2008-07-24 21:57
想必这位楼主应该是年长者了吧,我是土生土长的正阳关人,以前那种景色只存在我的模糊的记忆里,因为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等着我慢慢长大,那些古老的东西随着我的成长被一一拆除,记的小的时候有拍电影的真是好多人挤着看。如果现在那些东西不拆除,说不定我们的正阳关还能发展成像周庄那样的小镇(哈哈哈)。现在的正阳看不到发展,只看到萧条!!
|
游客:0756
未注册会员
|
8 楼
跟帖时间:2008-07-25 07:56
“七十二道归正阳”名不虚传,淮河真正能称得上干流是从正阳关清水河开始,上游全是支流,所以正阳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水文上。由于上游支流多,故大别山区一有降水,会快速的汇集到正阳关,所以正阳关的水位是淮河水位的晴雨表。
2,正阳关扼淮河中下游与大别山区的水道。故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候,正阳关盛极一时。山区的茶、麻、竹、木等山货经正阳关发往全国各地,同时各地的日用品经正阳关运往上游山区(有很多省份在正阳关设立会馆为证)。全国各地的船只停留在此对正阳关的生意影响巨大。演绎出了很多故事。
希望看到此帖的人们能提供自己知道的有关正阳关的所有东西,让我们汇集起来,看最后能否编辑成册。在此感谢坛主!
|
游客:1119
未注册会员
|
9 楼
跟帖时间:2008-07-25 11:19
正阳追忆怎么配隐贤古镇(南街)的照片?
|
游客:0622
未注册会员
|
10 楼
跟帖时间:2008-07-25 18:22
正阳关老宅,麻油作坊
|
游客:0303
未注册会员
|
11 楼
跟帖时间:2008-08-06 15:03
前些天去了趟正阳镇.火热的天气,水泥路面上一个人也没有.偶尔传来些狗叫的声音.
感觉很是萧条.
正阳关,你老了吗?适应不了这个时代了吗?
|
游客:0335
未注册会员
|
12 楼
跟帖时间:2008-08-06 15:35
正阳关,你老了吗?正阳关作为水路交通枢纽已经过时了。这么多年来,又没有政策上的支持,所以日渐衰落。
|
游客:0339
未注册会员
|
13 楼
跟帖时间:2008-09-28 15:39
正阳是老了,1984年费孝通的理论是在全国开展小城镇大问题的大讨论大调查,全六安市只有正阳和叶集两个老集镇,多年前很繁荣发达,80年后逐步衰弱退步,青少年 时的记忆犹新,社会历史的变化就让她顺其自然吧.
|
游客:0711
未注册会员
|
14 楼
跟帖时间:2008-09-30 19:11
是呀,我也是土生土长的正阳人,真的希望正阳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正阳太萧条了。
|
寿县顾明
未注册会员
|
15 楼
跟帖时间:2008-10-02 16:32
用文字和影像把古老的正阳留住。凡是落后的地方都在搞开发。正阳虽不落后,但肯定要被继续开发的。
|
游客:0256
未注册会员
|
16 楼
跟帖时间:2009-02-28 14:56
有没有搞错,前一张照片,明明是隐贤镇的老街(南大街),照片中的人,我都认识.怎么说是正阳的老街了,无了
|
游客:1034
未注册会员
|
17 楼
跟帖时间:2009-03-01 10:34
这张照片是隐贤的照片,但楼主可能觉得很适合这篇文字,所以发了出来。难道不行吗?楼主如果认为这位楼主无聊的话,可以自己整一篇出来嘛。
|
游客:1015
未注册会员
|
18 楼
跟帖时间:2009-03-02 10:15
古老的正阳关之老城墙遗址
|
游客:1016
未注册会员
|
19 楼
跟帖时间:2009-03-02 10:16
古老的正阳关之老城墙遗址
|
游客:1017
未注册会员
|
20 楼
跟帖时间:2009-03-02 10:17
古老的正阳关之老城墙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