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58 | 回复: 24
|
给寿县人民政府 建设部门 环保部门 ?的建议(忠告)
|
游客:0249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08-09-03 15:11:26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最近看到大家的一些集中反应的民生话题,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我们不得不承认寿县的在最近几年的城市建设方面的表现是极其不佳的,甚至可以用失败来定义,而这些问题不可否认都是一年一年累积遗留下来的。
在今年的国家政府报告和会议上,我想不仅是政府部门,连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看出国家在发展方向和改革方面下的决心,所以做为现阶段的政府领导班子更应该以人为本来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应该以人民的意愿为导向的来工作,和百姓走的近一点再近一点,在一些关乎民生方面的问题上,应该尽可能的多征询老百姓的想法和意见,并把它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中去,我想这样的政府才是现在老百姓喜欢,理解和支持的政府。
|
游客:0425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08-09-03 16:25
现在对于县城特别是城区内的问题,尤为交通出行最为迫切。这里面的问题和根源已经有好多网友点出来了,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看到和了解到。
重现在开始一点一点的把城区内过量住户外城外面迁移出,恢复小城的清秀和古色古香的面貌。而在城外要确定一个经济发展路线来,我觉得最合适和合理的路线就是向大圆盘以南和以西的方向建设,因为从丁字路口开始向东行也不适合兴建密集的住宅楼和商业设施,不仅是因为从这个路口向东的所辐射的区域是距离外城墙最近的一段,还因为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一段区域应该作为进入城区内的缓冲地带,把这一段区域的基础公用设施建设完善,绿化环境工作做足,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健全,那么它会对城区内起到一个保护和承接作用,还有一个原因是再向东不远就到了和淮南的交界处,所以这一段区域也不适合过度的开发,应该给出一个留白空间已被后用,尤其是固定建筑物。而城墙的北面也不适合搞住宅楼的建设和商业建设,因为紧挨着北门外面就是河流,再北点就是北山了,所以这一块应该以生态发展为主,以行洪设施和绿化山峰为主,原因也很明显,洪水是寿县人领教过的灾难,所以保证北门外的有效行洪和蓄水畅通是必须要铭记于心的,寿县的北面几个山峰就相当于县城的一个绿色的“肺”,只有把这个“肺”绿化好了,才能为城区附近的老百姓带来清洁的空气。从大圆盘开始一直向南延伸的一段区域我们可以有看到开阔的土地和空间,这一块应该成为寿县今后的活跃区域,大型建筑和更现代一点建筑会成为这一地段的亮点,但是还是那句话,不管在那一段区域内都要做好科学性的 ,人文性的,严密细致的建筑规划,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这一方向区域可以做为扩容县城人口的一个基点,以每一个新社区为主,围绕社区附近建设完善优质的配套设施,而在这个过程又会带动收费站以南方向人们的经济生活。大圆盘以西,我不用多说了 ,大家也知道那边已经是工业园区的所在地了。
|
游客:0506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08-09-03 17:06
说完城外我们再来说说城区内,出行难 出行难还是出行难。一进入城区给人最大感受就是难受的交通不畅和交通危险。
有的网友也说的很好了,根源的确就是两个字“人多”,为什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想。是城区原住户本来就太多了吗?我想大家心里应该都明白,尤其是最近几年,城区内的人口简直就可以用“爆炸”来说。我在这也不想指责谁,我只想就事说事,说出自己的看法。
本来盖住宅楼是为了服务当地的居民,让没房子的人有房子住,让住房条件不好的人有所改善,让有房子的人用到更好的房子。那么我们来看看城区内的住户是不是享受到了这些好处呢?我们可以把时间回溯到盖观园的时间段内,先撇开当时的住房政策不说,就那时的城区居民建筑来讲,有太多的类似电视里“平民窟”似的民房,简陋和低矮是那时房屋的样子。那如果以现在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说,当时如果有居民公寓楼要兴建的话,是不是要以解决当时城区内的危房,没有房和不美观的房的居民需要为出发点呢?可把时间回到现在来看,在城区内大肆兴建的居民楼中有多少是那时的城区住户呢?我们看到的是这些新型住宅楼满足的是潮涌般的外来人口,而那些“观园时期”的城区住户,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在很“努力”的挣到钱后,选择在自己老房的基础上改建,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在城区内兴建的居民楼对于真真需要改善住房环境的老城区住户并没有起到帮助。而这些做的后果就是现在大家最头疼的交通问题的根源,更别说居住环境了。
|
游客:0513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08-09-03 17:13
应该尽快把丁子路过通往西边工业区的桥梁架起来,据说工业区那里要建一个小区,如果可以从丁字路过直接过去,那交通便利是不言而喻的。
|
游客:0518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08-09-03 17:18
强烈顶!!!!!!!!!!!!!!
|
寿州人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08-09-03 19:26
上次回寿县马路两边随处可见人和牲畜的大小便...............
|
游客:0751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08-09-03 19:51
1楼讲把城内居民迁往城外。不现实。我认为当前先迁出几个中学后。城区人口密度会降低。陪读人员也随之外迁。然后县机关迁出。县城就亮了。。。。。。;。
|
游客:0925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09:25
6楼好像没有看明白1楼文章所要传递出了一些讯息吧。
我到觉得1楼所说的是治本的方法,而且从保护古城的角度来看,从寿县经济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我都觉得1楼的朋友都给出了寿县和县城发展的一个很正确的思路。很有必要得到重视和认真对待。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规划好像也再告诉我们政府在规划上有这样的趋势。也就是从大圆盘开始向南延伸
|
游客:0931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09:31
我支持1楼的看法。
今后的建筑规划还希望相关部门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
对于现在的城里面的人口和建筑必须守住:只出不进,只拆不盖。等达到城区空间和地面都可以承受的量的时候,才开始重新建设。
|
游客:0937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09:37
城内居民外迁只能说现在做不现实,但这绝对是必然的事。人为给古城造成的痛苦还是得让人来解决,就现在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环境来说,不合理的事情是必需要改的。
|
游客:0947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09:47
老百姓是看着政府在做什么,职工是看着领导在做什么,领导又在看着国家在做什么?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最改带头做事情的应该是 国家,然后是领导 最后是老百姓,只有把这三方面的阶层的力量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行。
我们无法去想象如果按照国家制定一个文件给领导 领导再发个文件给百姓,百姓没有热情的在旁观的思路去做事情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工作透明 管民互动才是最重要的。
|
游客:0951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09:51
我也觉得城内居民外迁是一个必然。
虽然谁也不愿面对这个现实,但这却是我们县城唯一的出路。除非你不需要县城的历史了,不需要县城古迹了,不需要县城的宜居环境了。
|
游客:0953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09:53
寿县的北面几个山峰就相当于县城的一个绿色的“肺”——特别是这句话说得好!
|
游客:1002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0:02
是啊,导致现在城区不堪重负的原因是什么。?
谁该对这一切负责?
看看现在城里的环境我就来气。
建了那么多的住宅楼,是真的因为要改善城区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吗?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谁都看出了问题是什么。
原来住房条件不好的住户都真真的受惠于新建的住在楼了吗?我们看到的是:没有。
可以不客气的说,县城内每一条街内新建的住宅都几乎住进的都是外来“移民”,而就在那些新的住宅楼的附近,依然趴窝着乱七八糟的低矮破旧的老住宅。而那些有了钱的老宅户们只好自己在基地上盖自己的各式各样的房子来解决自己的住房条件。
悲哀啊,
|
游客:1020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0:20
大家这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不知道政府部门重视了没有。
还有,希望政府能增加你们的工作透明度,特别是和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工作。希望政府部门能积极回应大家的声音,多些和百姓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
游客:1026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0:26
是啊,以后政府在开放古城的时候,特别是大的民生工程,请先出来和大家说明一下,更应该在有争议的事情的处理中,主动的出来征询广大百姓的意见,最好是开个有各方人士代表的听证会。这样才公平 公正 有效。
|
游客:1044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0:44
过度的人口容量,不合理的资源分布,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区内的焦点问题。
政府部门已经到了必需出来面对问题的时候了。我们百姓都在拭目以待。
|
游客:1054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0:54
为城区减容是必需的工作。
|
游客:1059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0:59
1楼说的很好。寿县特别是县城的格局一定要变了,这是县城老百姓的需要也是保护古城的需要。
现在的格局是县城内成了经济文化的中心,这种模式在现在来看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如果县城内的现状不逐步改善的话,那么我们就等着古城慢慢的毁灭吧。要不干脆我们现在就拿起榔头把城墙锤开得了。
|
游客:1109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1:09
对就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是到了给城区内减容的时候了。
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的减容就是迁出政府相关部门,还有就是学校了。希望政府能妥善的规划好这些被迁出城的部门的新址。可千万不能拆东墙补西墙。
|
游客:1139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08-09-04 11:39
应先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带动人口外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