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6 | 回复: 16
|
《寿州的云》——祝大家中秋云淡,心旷神怡!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08-09-14 08:47:1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又是“一万米秋高”。城墙的内坡上藤蔓匝地,夕阳露出亢奋的血红,似乎树叶儿也绿得深沉,只是风从东北方向来,炙热的阳光下已经有一袭凉意,寿州城的秋天到来了。柳荫覆盖着淝河水,一直向远方,“通淝”城门在骄阳的照耀下,是一种苍黑。在寿州都是低头走路的行人,很少见到有人目不转睛地看天,穿过修门,再浏览过“门里人”石刻(寿州“内八景”之一,也就是王力群讲解的“秦灭楚国”中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故事,李园设刺客在城门里谋害黄歇),人们就可以四散开去,向北、向东、向西,人们从南门进入城里,四散而去,天空却寂寞在那里,谁会认真地看一看寿州的天空呢。
对于一般的寿州人来说,月华、晨星以及云彩这些天象的表现,也许只关系到他们对天气的理解,比如说黑云压着了八公山麓,这就预示着一场大雨的来临,当滂沱的雨水集中下上一两天的时候,天上下雨地上流,那些小街小巷全淹没在大雨中,那些局促的住宅区里,老人们也许就睡在雨水之上,从床下还会不时地漂浮过书籍以及居家过日子的盆盆罐罐。这雨后天晴,顺着笔直的水杉向上看,天空云朵点点,像鸡蛋花浸染在沸水里,如果檐下还在滴水,必是晴阴不定的夏日,人家丝瓜秧上绽放出奇异的亮色,你再看那云,黑底子拉出一道刺眼的豁口,湿漉漉的城砖又黯然了一些,寿州的云总是带来一些灵异之光。
我们再来看一看寿州方召麟的画。那种简单的线条勾勒,就成了水波和云影,要么就在大画面留下空白来,把对云朵的想像都寄居内心吧。北城门外的云就是方召麟的画,三五朵挂在淝水上,挂在山峦的一脚,那里的庙宇和殿阁,随着云朵的来回飘动,像是在画中。此时此刻,我就坐在山峦的一隅,手心向上,看五指的祥云,直上云霄。
方召麟是无锡人,是爱国将领方振武的儿媳妇,因此她的书画与寿州也就有了某些渊源来,在1985年的编纂的《寿州志》上我看到了方老的一幅画,那流波清浅,船只荡漾,都只是几笔,那中锋细细的弯弯曲曲的勾勒却能表现万水千山,古意迭出。那一抹绛红的云朵煞是可爱,以及跌出水面的云彩的倒影,真让人拍案叫绝。
在寿州云霓之光却可以同样筛出流年碎影来,东门“宾阳”城楼的日出,南门“通淝”城门的晨曦,北门“靖淮”城门的正午流光,西门“定湖”城门的天光云影,生命就这样被四面城门所笼罩。
顺着宾阳门的护城河堤蜿蜒向东,初春的油菜花烂漫满坡呵,太阳从淝水要津——东津渡缓缓升起,一大片浅红的云色映满天际,那红,是莫泊桑所描述的鱼的肌理色,古渡之霞光,有一只小船,河岸草色青青,有干枯的苇子,有鸟鸣、花香,还有隐秘在汤汤水中古战场的鼓角争鸣。四际无人,只有东津渡大桥上的车辆穿梭而过,今天大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这魏晋之风,这将战争赋予一场围棋黑白较量的淡定之风,这历史的天空仍然有这么好看的云彩,这云彩下依旧是牧牛的老人,这捕捉云影的船只呵……
谁也不能指责我们忘怀历史,但在看到“通淝”城门上空的行云,就会有发自内心的铭记,这一万米晴空,今天的白云下,是一座楚都的修门,目光从远外穿过三孔门洞,笔直地可以看到那座名山的山顶。那城楼上的旌斾如此悠闲。一只鸟飞过城门,飞翔在西城门外尉升湖的上空,云彩从淝水入淮口,从《水经注》的经典水系上飘过。暮色已经笼罩四野,那涵养一湾山水的淮淝两派今晚云泥交融,几盏寂寞的灯火在浓重的云色里开启一段尘封的往事。那我们就在黑暗中等待一些光亮的到来?
今晚的彩云徘徊在水气之上,田野里的青花和蛙鸣荡漾。群山拥绕,淮淝二流在这里形成一湾湖水,彤云沉落下去,像是与水面合上双手,两掌之间,一盏灯发出醉人的光亮,鸟儿倏忽而过,采砂船静静地泊在河岸上。彩云向西在朱厂村的上空停留,村道两边是寂寞的白杨叶子,乡村呵,今夜可曾香甜?
日当正午,靖淮门外舟行缓缓。船厂的工人,叮叮当当地敲打船舷,用墨斗在船舱的骨架上打着一记记深深的线条。刨花飞溅,云在高空。这流水和云,让人在此刻想在淝水边坐下来,如果有一处凉荫,看蜻蜓环飞留连,看河心平缓处的鱼跳,看靖淮桥下的细浪。倘若遭逢阴雨,云会笼盖四野,淝水上的沙洲,一亩树林就会撑起一抹云色,水汤汤西去,远方澹澹。
可是城里面看不到云,寿州城被天上的云包围着的,也许这座城池就是云的故乡吧。(图为方召麟的画《顺水顺风》,老人家的画有境界,我们要向她学习。)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08-09-14 09:32
倘若遭逢阴雨,云会笼盖四野,淝水上的沙洲,一亩树林就会撑起一抹云色,水汤汤西去,远方澹澹。(画/方召麟)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08-09-14 09:35
北城门外的云就是方召麟的画,三五朵挂在淝水上,挂在山峦的一脚,那里的庙宇和殿阁,随着云朵的来回飘动,像是在画中。(画/方召麟)
|
游客:0440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08-09-14 16:40
这雨后天晴,顺着笔直的水杉向上看,天空云朵点点,像鸡蛋花浸染在沸水里,如果檐下还在滴水,必是晴阴不定的夏日,人家丝瓜秧上绽放出奇异的亮色,你再看那云,黑底子拉出一道刺眼的豁口,湿漉漉的城砖又黯然了一些,寿州的云总是带来一些灵异之光。
|
游客:0453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08-09-14 16:53
你再看那云,黑底子拉出一道刺眼的豁口
|
大鹏展翅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08-09-14 22:33
故乡的云啊,留给我们太多地遐想!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09:44
大鹏展翅一发片,我的相机就要扔了。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09:48
我又想到《再别康桥》——但我不能放歌。
我想说:但我不能扔,我还有昨晚的宾阳楼中秋的云霓。
|
寿县顾明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10:03
当我们过节的时候,楼主仍然为大家献上优美和散文和精美的图片,让我说一声迟到的谢谢。其中也谢谢各位跟帖朋友的热忱。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10:10
中秋节的晚上特地到东门口和孔庙等地转了一转。第一眼看到一户人家打的火把是麻秸扎的火把,扎得很细密,真是是火把,据说麻秸经得起燃,一般来说麻秸里面掺着稻草或者麦秸这样更便于引火。其它小孩子玩的是易拉罐做的燃汽油或煤油的“灯”,用手提着,雾气狼烟的,也不安全,还听到“灯”里的爆炸声,这真不安全。
反正今年玩火把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人说南门外等地的城乡结合部玩火把的还很多,看来民俗这东西是离不开环境的,等到寿州城的现代风尚渐趋上风的时候,这些东西可能就会逐渐消亡了吧?
再看寿州的云有什么不同,天上是相同的月亮,相同的云,寿州的云是人类共有的云,如果没有云与地面相映成趣的话,寿州的云也没有什么大写特写的了。寿州的云挂在中秋良宵的城楼的翘檐上,那月亮也挂在那儿。只可惜我的相机确实不行,无法记录下那种含蕴古今的月色。然后到了西大街的博物馆,朗月高空了,人流攒动,黑影朣朣。泮宫三坊的门隙映照出西大街的车流和路灯的光亮来,月亮影影绰绰地照见泮坊的屋脊。
过泮池、棂星门、戟门,地砖在月光下泛漾出青碧之色,大成殿门前的银杏,月亮已经钻进了密密的叶片里,这里肃穆,也有几声人语。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10:16
祝顾明和大鹏展翅中秋快乐,如果不嫌弃,来年中秋,我们一起周游寿州。那确实是非常精彩的瞬间,再好的景致也是人的内心的东西,不体验永远也感受不到。谢谢。
|
寿县顾明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10:33
这就是我的中秋节——
中秋节快要到了。
我对老婆说:今个双休日,我们送礼去。
老婆说:那就到超市去买吧。
给谁送礼呢?给我那年迈的父亲和母亲。老俩口六七十岁了,现在居住在乡下,还耕种着田地。父母一向节俭,不抽烟,不喝酒,有时候赶街上集连菜都舍不得买。
在超市里面,我们不需要挑选就买好了东西——九袋牛奶和一些月饼、饼干。这些年来,在我们姊妹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父母一年四季不曾断得牛奶。当然,老俩口也是在我们反复劝说乃至“胁迫”下才愿意喝的。
九岁的儿子小宝说:我给奶奶打电话……。老婆说:不要打了,要不他们又把鸡杀了。顿时我们笑成一团,这是真的,平常他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只要我们回去,非杀鸡不可,哪怕是生蛋的老母鸡……。
或许是听到我摩托车的喇叭声,父亲和母亲又接出老远来。母亲拉住小宝的手,甚至还想把他抱到怀里。
吃饭的时候,父亲说:家里的奶粉还有呢,你们以后不要买了,我们有钱,你们也都有自己的负担……。
我说:你们要坚持喝,牛奶我全包了……。
摘菱角
吃过饭后,父亲拉着小宝的手,说,走,爹爹给你摘菱角去。
我家后沟里面种满了菱角。这原是一条过水沟,里面长满了水花生、蒲草,荒芜已久。去年冬天,父亲铲杂草、挖淤泥,清理出一块一间房子大小的圩沟,今年早春,父亲左一遍除草剂、右一遍除草剂,总算把水花生除尽,栽下一片菱角。
满沟的菱角长得真是喜人,密密麻麻,郁郁葱葱,我站在岸上,伸手就可以摘到。
父亲早已下到沟里,我也忍不住拿了一个塑料盆慢慢摸到水里,稍稍翻动一下菱角秧,一个个红通通的菱角就呈现在眼前。有一种菱角,仿佛牛角一般,略弯微屈,粗大硕壮,外皮鲜红。我拣了一个嫰的,用指甲剥了皮,白嫩嫩的菱角仁让人垂涎欲滴,放进嘴里,又嫩又脆。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圩沟都是野菱角,个子小,还长满了刺,一不小心就会扎破嘴,而这样的菱角,只有一点点角,根本不再有刺。
我随手提起一株菱角秧,竟然结了六个牛角菱,岸边的小宝不禁喜欢的大叫起来,扔一把给他们,小宝高兴地直嚷,爸爸,你吃一个,一会又说,爹爹,你歇歇,吃一个。
我们摘了满满两大盆,母亲说:你们都带回去吧,我和他爹又吃不动。
父亲说,我就是种给小宝吃的。去年我看见人家沟里的菱角结得那么大,就想栽一些,这样小宝回来也就有零食吃了。
|
大鹏展翅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10:52
回浮木:谢谢,一言为定。愿中秋美景永驻我们的心中。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08-09-15 11:12
顾明的实录,我很喜欢。
|
游客:0830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08-09-16 08:30
天高云淡,心旷神怡。
|
游客:1225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08-09-16 12:25
中秋节月光下玩火把
|
游客:0556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08-09-18 17:56
谢谢浮木!顾明的文章也感人极了,现在读了,让我下班想喝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