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烟云·十五年
游客:1215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烟云·十五年 鬼子   时光,漫长的一条河;人生,苦短的一根线;十五年,弹弹指头,过去了。   喝了点酒,突然心生忧伤,不依不饶地往骨头眼里钻,苍凉得很。人这一辈子,若活七十年,前二十年,像蝉在泥里,拼命地积攒力量,只为有一天,破土而出。后二十年,又夕阳一样,一点点地坠到山后头,用牛拉都拉不回来。掐头去尾,精华也就这中间的三十年了,从上班算起,已过十五年,看来,这瓶人生精华素“哗哗”地就被挥霍一半了。   想当年,俺拖着单薄的铺盖卷,东张张西看看就进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小城。小得很,好在俺也没见过大城市,再小,也比俺们的村庄气派了去。两条不拐弯的水泥大街,纵横交叉,抵达东西南北四个门:宾阳、定湖、通淝、靖淮。十字街口,人来熙往,商贾云集。东街街口是百货大楼,西街街口立着风光气派的电信局。合抱粗的法国梧桐,在一色清风里,精神抖擞,这边的枝架着那边的叶,圈成一道密实的甬道。正午的阳光,再刚烈,穿过叶隙,也就剩下一些温柔的光斑了。   据传寿州城里有三街六巷七十二拐,有赵匡胤被困南唐的大救驾,有挖出金棺银棺的报恩寺,有历史的清真寺,有孙状元的府邸,有刘安升天的八公山……晕狂,虽说俺在档案的籍贯栏里一次又一次填了“寿县”两字,那跟叶公没给龙点眼睛一样,只是一些画而已。直到俺把档案放进了这座城,尘埃落定了,俺也是这座城的人了。俺手里攥着这个城发给俺的红本本,一看那个喜呀,整一本上,就住俺一个人!大有当家做主人的自豪,要知道,从小到大,户口本上,俺的名字一直都写在最后一面上的。   心里踏实啊,晚上站在宿舍的露台上,看那一城的灯火,两个字:踏实!有地住了,有钱花了,一份菜不要分成两份吃了,小小的心,被幸福胀得发紧。吃不愁喝不愁了,这寿州的龙,咱终于给她点了睛,可以看看它的真面目了吧?记得那会钱不多,买不起自行车,又不像现在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二手货,想转悠,只好拎着两条腿,自己走。这不转不知道,一转吓一跳。寿州,真是由大大小小的巷子,编织而成的。东西南北四条街,每条街两边都有数个颇具规模的大巷子,通向城的纵深处,每条大巷又延伸出数条小巷,小巷的两侧,又开出弯弯曲曲长短不一的羊肠巷,羊肠巷的底处没准就会露出一扇斑驳的朱门,墙头叠着花荫,画眉儿啁啾,喜欢煞俺也!   巷子的命名五花八门,有以姓氏冠名的,如曹家巷,何家巷,郝家巷等;也有因典取名的,最有名的就是牛留犊祠巷,还有比较搞怪的十八茅厕巷;也有是以建筑命名的,比如东西大寺巷,因其直通报恩寺;营房巷,想来过去住过兵; 至于箭道巷,将爷巷,照壁巷,过驿巷,肯定跟古代这座城池的建制有关系;最有民趣的应属洋叉巷,巷成“Y”,形如农民叉草的铁叉,大且长的为洋叉把,顶端分出的两条短巷叫洋叉股。   赶在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择准一条巷子走进去,七拐八弯,就能转进寿州的深处。没有高大的屋宇,每座房子都灰苍苍的,墙上铺满了藓,瓦上生出了苔,路面落满了时光的尘。但是,当俺三寸高的鞋跟磕响古老的青石板,跫音回荡,俺的心一下子跌进了幽古沧桑的境地,说不上是好,也说不上不好,就是希望巷子能再长些,没准呢,也能碰上个带着草帽、丁香树样的帅哥哥……   二   时间是怎么过去的呢?想不起来了。一个人的记忆毕竟有限。仿佛一瞬间,大街变得好亮堂,尤其是棋盘街,那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寿州电视的取景地,劳累了半天,回屋一打开节目,嚯,那叫一个气派! 灯火辉煌,车水马龙,这还是咱行来走去的地方吗,整一大城市的苗头!烧柴油的三轮车,最恣意,扔上一元钱,人再多车再密,巷子再悠长,它都能载人游走如鱼。当然,跟俺骑两轮车的技术比,还是逊了点,俺可是本城为数不多的能呛它们道的技术标兵哈!   交待一下下啊,靠着俺吃了三年清炒胡萝卜的劲儿,终于,有了自己的车。新车接回宿舍的时候,那激动啊!到现在还记得它的模样,黑底现红花的梁,两个把手弯弯高耸,当时贼时髦的女士款,三百多块大洋呢!俺撑着一双小短腿,穿着不借鞋跟就打不起底的罗裙,推着俺锃亮的私家车,在三月十五的大街上摇来晃去。 别把心思想歪了。 寿州,可是实实在在的媒婆集散地,有女还愁嫁吗?彼时,俺都草花有主了,底气硬着呢。到大街上瞎晃悠,纯粹是为了看个热闹。不是吗,那卖内衣的男子,脑袋上顶着短裤,脖子上挂着文胸,嘴巴里喊着:瞧一瞧看一看,血本大甩卖……啧啧,还真满帅的,他那要陪完一切的坚定执着,若遇富婆,大有把自己当赠品的英勇慷慨!   嘿嘿,闲话不说了,说正事,说三月十五。农历三月十五是寿州的传统节日。是说若干若干年前,有个老太太叫碧霞元君,从泰山巴巴地来到四顶山,四下一望,心里大喜。风水宝地啊,往北,层峦叠秀,向南,一道逝水蜿蜒脚下,正是制造那场淝水大站的天然屏障,向西,白光如练的淮河,由北向南拐了个弯,浩浩东去。沿淮两侧,则是一望无际的良田……风水宝地啊!她老人家怕被人抢了先,急中生智,当时就在山顶埋下自己的绣花鞋,到太上老君那儿申请了土地证后,就在这开坛生香,为民祈福禳灾了。   别说是迷信啊,这是寿州的文化,寿州以及周边的人,尊崇这位仙人。三月十四的下午,方圆居民集结成行,上山膜拜。刚来上班那会,山前尚未修筑围墙大门,下山的路有三条,正路朝南,下山要穿越寿州城,淮南和凤台的香客,抄东西两条小路下山。据说,四顶山上每年必下的两场雨:三月十四晚上一场洗山雨,为香客洗尘洁路,三月十五白天一场净山雨,为山冲灰掸尘,还她个草青树绿。嘿嘿,看来神仙很讲环保地!   俺就很相信这位奶奶。俺跟彼时男友现孩儿他爸,就手拉手,连上三年山,俺求奶奶保佑咱们平安健康,吃不上鱼翅燕窝,至少能天天有肉。很灵验的,俺的生活小葱拌豆腐,还能吃上肉丝马铃薯!胡萝卜再甜,没肉,人生还是寡淡呐! 写了不少了。暂时歇歇。   酒醒了,心里亮堂多了。俺可比那倒霉的蝉好多了,尤其那种十七年蝉,在土里煎熬十七年,出来几天,就死翘翘。   俺现在,至少还活着。   说什么愁呢?都是酒催的。嘿嘿,不说拜拜,有空听俺继续猫。
游客:084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8-10-25 20:49 赶在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择准一条巷子走进去,七拐八弯,就能转进寿州的深处。没有高大的屋宇,每座房子都灰苍苍的,墙上铺满了藓,瓦上生出了苔,路面落满了时光的尘。但是,当俺三寸高的鞋跟磕响古老的青石板,跫音回荡,俺的心一下子跌进了幽古沧桑的境地,说不上是好,也说不上不好,就是希望巷子能再长些,没准呢,也能碰上个带着草帽、丁香树样的帅哥哥…… 深有同感,我就经常在蒙蒙细雨的傍走进木头牌坊巷,想象自己走进了雨巷
游客:035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8-10-27 15:52 回复一楼 嘿嘿 鬼子笑了 鬼子准备再喝点酒 趁着酒劲 接着编点个 哎 生活如此 想弄精彩点 可是 没有素材啊
游客:073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8-10-27 19:32 生活竖着看,象根棍子, 生活横着看,象根笛子。 生活由着人摆实, 看你怎么过了。 楼主过的很有滋味。
游客:082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8-10-28 08:22 鬼才啊!另类的寿州系列,看完想到了一个人。期待精彩继续啊----
游客:08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08-10-28 08:44 楼主写得太好了,收藏了!
游客:095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08-10-28 09:56 回五楼 干吗呢,这么提倡个人崇拜啊 崇拜鬼子,可要掂量掂量喽 鬼子笑了
游客:095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08-10-28 09:56 回三楼, 你高人 鬼子竖然起敬
游客:100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08-10-28 10:01 六安有一个“狐狸”,寿县有一个“鬼子”,难道你们就不怕“猎人”和“土八路”?哈哈! 你们太有才了!
游客:023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08-10-28 14:38 回头想想,生活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漫漫地过来的.
游客:062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08-10-28 18:22 三   俺是人来疯,这不,今天一览帖,竟然发现捧场的了,一激动,决定没酒也继续猫下去。闲话少说,还说三月十五。   三月十五是寿州的一场意外。这座弹丸小城,居民十万,城里没有一家重型工矿企业。大白天,机关,单位,学校,吞吐着寿州城里多数风华正茂的人,而那些纵横交错的大巷小巷,住宅密集,商铺繁庶,很容易就吸纳了一大批无需朝五晚九束缚的散民。上午在没吃中饭之前,寿州城里的多数人,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该忙的事,在平常的岁月里经营着自己平常的日子,悠悠缓缓,跟护城河的水样,波澜不惊地往前淌着   写到这,鬼子就笑了。鬼子很直观地感觉三月十五就是碧霞元君这个好热闹的老太太扔的一块石头,哐当一声落下来,寿州的生活立刻水花四溅,激流丛生,波涛汹涌……总之,鬼子引导你怎么极限你就怎么想。从十三下午到十七上午,寿州城变成了个收纳人的大皮囊。各路商贾,从四方云集。有肩挑手提的,有车运车送的。有的就地摆个摊搞运气碰碰碰,有的大张旗鼓,搞产品促销的。口音南北汇杂, 货物应有尽有。那几天,寿州所有的房舍,都是底子朝天的,所有的人都被抖到大街上了,上十万的民众,被浓缩在这个小城的四条大街上。 并不宽阔的大街,两边扎棚为营,中间画地为摊,卖啥的都有,还便宜得让人冒冷汗,汗颜自己的钱包总是不够丰满。   成堆的拖鞋,成堆的内衣,成堆的布匹,成堆的衣服,成堆的日用小商品,成堆的擀面杖,成堆的挠痒扒,成堆的菜盆子,成堆的女人手镯孩子铃铛,乃至高档的皮草瓷器,羊毛地毯,应有尽有。本来嘛,很多东西不需要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可是,它们就那么打眼地默默地执着地躺在那,那么不依不饶地提醒着你,生活为什么还缺点美好啊,就是因为没有它!脑子一热,大包小包的就回家了。最奇了去的是三月十七的早上,大街上清静如初,连一根桩子都看不见了。那一场繁华,好似突然生出的海市蜃楼,虚幻得像做个梦。在街面突然冷清后,懊恼就蹭蹭地长出来,那个后悔啊,后悔得吐不出血就只好不停地吐唾沫,什么人呐,全是五花鬼子! 说得天花乱坠,买回来一堆废物!!   流水一样的日子,很快就蚀尽了这点不良情绪,等到下一年,满大街张扬着的热情,又烧坏了女人们的脑子。   毕竟,这样恣意得近乎嚣张的时光,一年才等这一回啊!就算浪费了钞票,赚得快乐却是盆满钵盈啊!这才是寿州人迷恋这个节日的真正所在吧?
游客:083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08-10-29 08:35 没有事情的时候,写写文章,抒发一下感情,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游客:090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08-10-29 09:00 知道楼主是谁了,昨天就发贺贴了,不过没上去!祝楼主写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游客:095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08-10-29 09:57 最近几年,已经看不见当年三月十五的盛况了,大好资源浪费了,只能追忆了!!!!!!
游客:084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09-03-11 20:46 楼主这鬼子,这么有才,这寿州庙会,咋让你整的这么有趣。却原来还是个谦虚的MM,太有才了!千山雪
游客:100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09-03-13 10:09 鬼子一口的“俺”啊“俺”,地道的寿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