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90 | 回复: 21
|
给寿县政府部门的提醒
|
游客:0306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08-12-02 15:15:25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他们是可以平衡发展的,是可以“和平”相处的,如果以破坏生态,以践踏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所谓的经济,那么这个经济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他发展的本意,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而生态环境的健康之间关系到人的健康,如果人的健康都无法保障,那么我们还要那么多的经济干什么呢?其实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所以,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更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的切实需求。
|
游客:0340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08-12-02 15:40
希望政府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多考虑一下环境因素,环保因素,人的生存权益,而不仅仅是商业经济利益。希望政府可以摆好各个因素的主次位置。现在的国家发展方向是以保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的生存权益为主的经济发展,经济是为人的幸福生活服务的,而不是要让人让位于经济。
|
游客:0346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08-12-02 15:46
楼上几位讲的很对,顶...........
|
游客:0826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08-12-03 08:26
很痛心啊,寿县的某些规划建设真的很让人失望,
寿县人民,尤其是县城的人民又一次错失了改善生存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绝佳机会。
为什么我们的规划者们老是走不出一味的盖商业楼,盖商品房的梦魇呢?你们能不能在规划的时候首先把环境因素考虑一下呢?把生态环境考虑一下呢?把寿县人民的公共福祉考虑一下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总是商业利益在前呢?
护城河畔需要的不是高楼林立,护城河畔需要的不是商业洪流·····需要的是安静,是祥和,是自然的空灵气息····
|
游客:0939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08-12-03 09:39
希望政府领导人可以担负起历史责任,做好为继任者的完美交接。
只有每一届的政府都以历史责任为己任,做好自己任内的各项事情,做好寿县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延续性工作,才会不愧于历史,不愧于寿县人民,更不愧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价值。
|
游客:1056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08-12-03 10:56
上午到电视上一位广西桂林旅游部门人士的情况介绍时我很受感触,当主持人问到他们的城市建设时,那位负责人说道在他们的城市建设时,对他们的建筑高度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也就是当地的建筑高度必须低于象鼻山的高度,而且无论你的建筑如何盖都必须“显山露水”也就是建筑要以当地的自然风景为主,不能遮挡山和水,而这样的建设思维是不是可以借鉴到我们寿县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建设上呢?值得深思啊!
|
游客:1107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08-12-03 11:07
楼上的,说的太好了,要“显山露水”这才符合寿县的古城旅游开发的思路,而不是把古城窒息的包围在高楼大厦里。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不管是从审美视角还是生态视角上看,都应该给人以距离美感,要让人在第一视角的有效距离内一眼就可以看到古城,看到古城的标志性地标,看到满眼的绿色和山水,而不是眼光还没有放出去的时候就只能看到林立的商业住家的混合楼群,杂乱无章的交通路线和秩序。
政府和规划者们应该细致,科学的规划好建设。不合理,不合适,不科学的位置上坚决不能规划上不合理,不合适,不科学的建筑。
|
游客:1123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08-12-03 11:23
“古城保护建言:可以借鉴桂林市“显山露水”的建设理念,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不要让冰冷的钢筋水泥裹住了急于重生的“历史”。不要让冰冷的钢筋水泥遮挡住了古城的空灵和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气息,让那些高耸的,冰冷的钢筋水泥去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吧,去到他们合适的地方去吧,就是不要靠近古城,靠近历史,以免窒息了人的眼睛,淹没了古城的容貌。” ——————好帖子,引述过来大家共勉。
|
游客:1212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08-12-03 12:12
就是啊,古城内的建筑一定要低于城墙的高度,除非具有历史价值的标志性的高层建筑,而这也必须是有前提的,城区内高于城墙的地标性建筑只能有一至两个。而在紧挨古城的城外建筑也必须有一定的高度限制,越靠近老城的建筑高度就要越低,而且这些城外的建筑必须和古城墙保持一个科学,合理的距离。
|
游客:0250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08-12-05 14:50
取信于民的最好办法是在政府触及广大百姓权益的时候实行公开透明的行政政策。
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包容理解是需要政府部门更主动,更生动的多做一些亲民动作的。不仅政府要说好“话”,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话”。只有政府先做好表率带头作用而不是作秀动作,百姓才会愿意,才会乐意改正。
|
游客:1052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08-12-05 22:52
古城的被包围已经是很难改变的现实,一个官停街就拆了五年。已经建成的现代汉城拆迁掉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就是保留东面和北部,让古城连着山。只有北面才有资格说有山有水。寿州古城连着八公山,一定要保护起来,不能在犯错了,或者真的遗憾万代了。
|
游客:1015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08-12-06 10:15
楼主有着拳拳爱我们寿县的心。值得敬重。我们相信一定能弄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如楼主所说,完全弄得跟桂林一个水平,估计肯定行不通,我个人觉得,现在的现代汉城,跟古城的风景不怎么相悖论的,不信你早上站在城墙上往外看看,漂亮,好漂亮。
但是以后好不好,还是跟市政的卫生啊,管理啊,等等相关联的,这些搞不顶,现在就是再建个楚都故城都没有用。
|
游客:1020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08-12-06 10:20
咱老百姓,还想向政府献个可执行的策,高不高,您就先听听:
南城墙东段现阶段的治理,很快民心,但是,城墙下的楼房,跟城墙风景不协调,但是,要把那些房子在短时间内都拆迁,是费时费力伤民伤财的事情,可实行性不大,但是,我们可以把那些楼房,做一些外观的改善,比如,贴个仿古墙砖,再把那些房顶子,加点灰瓦的挑檐,这样,整体感觉就跟城墙统一了。
|
游客:0638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08-12-07 18:38
12楼说的也是很有道理,很务实,只是一个现阶段很有用的一个办法。暂时不能拆除的可以修缮一下,等条件成熟了再拆旧建新。
|
游客:0641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08-12-07 18:41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搞城建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环境,环保,人的居住适宜度来设计规划。而千万不要再沿用老方法,老思路来搞城市规划。
我们老百姓现在最关注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何,因为只有良好适宜的居住环境才会使我们身体和身心获得健康
|
游客:1030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08-12-08 10:30
希望政府在搞 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不仅要以环保先行,而且在进行施工阶段时也一定要纳入环保施工,科学施工。比如建筑的节能材料的运用,建筑施工的科学手段的运用,建筑附近的环境建设。而环境建设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手段的运用,比如地面材料的使用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需要和场所的不同而适时的使用具有环保功能的地砖,千万不要滥铺水泥地面,因为水泥地面的渗水功能很差,在干旱的地方和季节里时就无法很好的吸收雨水的收集,只能白白的把雨水在水泥地面给蒸发掉了,这不仅不利于雨水的利用,更不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地下水系的平衡。所以,政府部门在规划和监督上面一定要下大力气。不要让无情的水泥地吞噬掉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
游客:0348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08-12-08 15:48
对涉及广大百姓切实权益的事情,比如公共服务权益,经济利益权益,环保生存权益,政府部门应该以专家的意见和广大的民意为依据去办事情这 才是最可取,最明智,最得人心的抉择。
|
游客:0409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08-12-08 16:09
要想减少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倾听来自社会,来自最广大的百姓群体的真是心声。而办好广大百姓群体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政府政绩最好的体现,也是考察一届政府政绩高低的最高要求。
|
游客:0328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08-12-09 15:28
好帖子。有心人啊。
县政府的工作也应该及时的跟上时代,跟上国家建设的大方向。现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了,如果出了事情拿不知道,不知情来说事,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事了。
|
游客:0526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08-12-10 17:26
好帖子,应该跟。对寿县古城的发展献计献策这样很好,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认真对待。
|
游客:0947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08-12-11 21:47
15楼提醒的很重要。没有一个节能和环保的生态环境,发展任何经济都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健康的。保护生态应该从细节做起,在建材的选用上,在城市的规划上都应该体现出尊重科学,保护生态的理念。
在城市建设中,除了那些有硬性指标设定的项目上无法使用节能材料外,其它场所都应该尽量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
就比如像15楼提到的那样,在一些非主干道的路面上,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环保科学的方法进行建设。像地面材料的运用,就应该注意选用那些可渗透性的地砖,而在地砖下面千万不要再用水泥给抹平了,那样再用地砖的话等于是不用而且还很浪费。一定要让雨水可以透过地面渗入到土壤里,这样才可以保持我们所居住的地方的水土保湿平衡,使树木和草地都可以获得很充足的水分滋养,也可以使我们的路面粉尘降低。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此有个很正确的认识,做好指导和监督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