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8 | 回复: 18
|
寿州平安夜(观感)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08-12-25 09:17:22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寿州基督堂始建于都1922年(另一说为1925年),北京殿式建筑。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08-12-25 09:21
县里面提出了十大文化,其中就有宗教文化,我认为对于寿州基督堂不能熟视无睹。作为爱写作的我来说,我认为平安夜的寿州,应该不能小觑的。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08-12-25 09:24
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十大文化定位相当准确,寿州的宗教文化、多元文化博大精深。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08-12-25 09:26
外地朋友看过基督堂后的感受是:从外面看那么小,原来里面这么大呀!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09:28
山山水水,载歌载舞。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09:31
平安夜,小小的基督堂的楼上楼下应该坐满了1000人。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09:34
这座建筑真是漂亮呵,很多游客都赞不绝口。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09:38
这个浮雕很高,因此看不清晰它的内容,堂上除了坐了个衙门老爷,还有一个未穿官服的人。不知道这是什么用意。都说南方建筑的雕刻多,寿州也有雕刻,只是我们没有留心而已。想看完寿州想必还需要若干年。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09:43
唱诗班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09:48
从看台往下看,几盏日光灯实在是误事,几乎拍不到整体感觉。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09:56
寿州基督堂存留到至今,它应该不只是一处宗教场所,它集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精神与民俗的所在。
|
游客:1035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10:35
日光灯有一种致幻效果,倒也不错。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12:55
宗教文化,大放异彩。
|
游客:0407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08-12-25 16:07
7楼浮雕下面应是郭子仪七子八婿拜寿图.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08-12-26 09:42
如果是郭子仪的话,身边一定是老夫人了。那这种“多子多福”的故事放在基督堂合适吗?还是包工头的文化品位不高所至呢,请楼上不吝赐教。
|
游客:0952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08-12-26 09:52
文化传承的本土化改造。
|
游客:1103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08-12-26 11:03
浮木先生讲爱写作,本人孤陋寡闻,请介绍一下,以便拜读。
|
游客:0920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08-12-26 21:20
不是“包工头”的文化品位不高,而是传教士的“文化品位”太“深”。西方的传教士曾被要求在华传教时尽量地中国化,因为坚船利炮可以敲开中国大门,但要争取到的中国人的心,不是那么简单事。要让中国深厚的封建文化接纳他,基督教必须不断改铸自己,逐渐适应环境,有时也就要迁就容忍一下儒家的忠孝仁义了。上海徐家汇天主堂的浮雕里就出现过中国的莲、鹤、葫芦、宝剑、双钱等内容,所以多子多福的思想出现在寿县的教堂里,也不是什么奇怪事了。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08-12-27 13:00
楼上所言给我很多启发,葡萄和葫芦本是“多子多福”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