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元旦的早晨 晨起,套上运动装欲出门晨练,有念头闪过: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古城的人们都是怎样度过的?虽然,分明知道与往常不会有什么两样,虽然,这里的人们总不把阳历年叫新年,但我还是挎相机出家门——只为了那个突然到来的念头?! 在心里盘算: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主题:09第一晨;路线:北小长街—定湖门—东淝河。 小 长 街 在北小长街与大卫巷的交叉口,有两张人力三轮车一前一后停放在路口,一男一女两个车主人在对话,男的说:“今天是阳历年,蹲了一个小时了,到现在连一个人也没拉到!”女人说:“天这么冷,放假了没事,谁不在家焐热被窝?唉,真不想出来,明明知道起早也日白扯(没有结果),可还是想捏(拾)两个…… ”男人点点头,用双手捂住耳朵,女的开始在原地跺脚,动作传递给我寒冷的信息,这才从他们的场景中抽回神来,将相机对准了三轮车及其主人。 稍后,在一家早点小吃铺前支起自行车,见蒸笼热气腾腾,餐具器皿整齐整洁,便连续的按动快门,店主感觉有闪光灯亮,发现有人在拍照,用不太友好的语言制止我。我赶忙道歉,连说“对不起,没征得您的同意就拍照……”听我这样说,店主反倒觉得言重,“没事没事,你照你的,你照你的……”我终于没再拍这个锅灶,趟车进了菜市场。 天还未完全亮,里面的光线较暗,摊主们正在往摊位上摆放菜蔬,看一对女人边忙活边说话:“妈妈的,什么幌子经济危机,连这菜都不好卖了,有的人头真难剃,昨天一位老奶奶买两棵白菜,挑来拣去的被她剥掉一半,被我一冲刮(指责),不看那么大年纪,就不卖给她了”。另一个接过话茬:“你扣个小秤不就在里头了”,接下来是咯咯咯的笑声,“撅乃个(骂哪个)要扣她秤来”!两人同时大笑起来。接受刚才的教训,我举起的相机没敢直接对向她俩,只拍了两张菜市场的全景。回走时想起茂力先生前天才说过的“拍片子真辛苦”的话,继而又想但凡活着的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担当不同角色的人,有几个会不辛苦?可是,在新年第一天的早晨,我看到了听到了两位普通的劳动者、两位普通女人的对话以及那种发自心底的爽朗的笑!她们不辛苦吗?但她们同样的很知足很幸福。 定 湖 门 这里,也是历史遗迹,它的历史与其它三个城门没有两样,所不同的就是它现在的模样,外地游人若来此西门(定湖),从外观上就可断定它该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了,而远没有另外三个城门古老壮观。其实不然,从现存建筑所建时间角度看,它比现在的南门(通淝)至少要早30年,而比东门(宾阳)和北门(靖淮)拱门上的建筑也要年长至少一二十岁吧?从今天开始,它又长了一岁,当然是与其它几个城门、与能够纪年的所有动物、植物、世间万物共同增岁的。在09年的第一个早晨,我从刚刚才感受到的女人的笑声中来到这里,拍下了数张它的图片,我将认真的加以保存。因为,明年的今天它将不复存在!不要多少时日,它就要完成历史使命而被撤除,代之而起的是它的前身,它的更久远、更深幽、更“文化”的复制再生!亲切、留恋、不舍、惋惜……它的带着那个年代烙印的建筑风格,浑厚、凝重、简约、大气,从它身上似乎可以找到许多那个时代乃至前苏联的影子。“防汛抗洪,人人有责”、“保护城防,兴利除害”,这些白底黄字的标语,只有我们这代人才能从中真切的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真实内涵,它所蕴含着的那么多的幸福与快乐、狂热与幻想、心酸与苦难、迷茫与失落、追求与向往…… 如今,不,一个时期以来,它因为没有南门的壮阔、东门的古老、北门的多姿而被人欣赏无多,但是它依然是引来西湖晚照的通幽之处,它依然是人们迎亲嫁娶的必经之路,它依然是“城里人”改造建设古城用料的重要通道,当然它好像也几乎成为古城人通向天国之路的唯一出口……如今的它,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它的历史、现在和将来却是一脉相承的,犹如一代人的退去一代人的接力,死死生生、生生不息一样!经过涅槃的“凤凰”岂能不美?我只是在它最后一个新年的黎明,给它送来满天朝霞,把某一时空里沐浴着晨光的定湖门定格在2009年元旦的早晨,在一个与之共生共长的人心中,钤上一方永不消褪的心印! 东 淝 河 贴着高大厚实的古城墙,向北,一只手把车,另一只手顺着那些青石块垒抚摸前行,犹如触摸着母亲面颊上的沧桑。行至西北城墙高处,东望靖淮楼,一轮朝日正从它的翘檐下冉冉升起;西看东淝河,已是两岸冰封,河心虽未结冰,可河水好像是静止的,几叶小舟静静的躺在冰面上,不见了往日渔人。“千里冰封”“顿失滔滔”的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弃车下到河边,欲寻找冰封东淝河的感觉,随即目光为河边的一处小景所吸引,距岸不到两米处,河床薄冰如轻柔的蓝色绸缎,而由岸上伸向河中的一块白色冰带恰如一方晶莹剔透的丝巾,上面天工造化一个大大的“脚印”,两棵小树就像人为写就的小“丫”,斜立“脚印”,正等待音乐响起,一副欲翩翩起舞的姿态,美极了!在忙不迭从不同角度揿下快门的同时,不知怎的,就联想起已在社会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我的女儿,联想起众多为就业为前途而追寻奔波的“小丫丫”们…… 太阳已升起老高,不用看也该是8点多了,沿着北城墙东行,向北望,视线被淝河码头高高的沙山挡住,走近它们,这才看到几台抽沙机吐着长长的黄龙,沙子沉积下来堆成了山,而水却重新回归到河床里,没有污染,流经之处,形成了沙漠水泽般的景象,很美,拍了几张图片,心想,若果拍影视片,在这里拍摄沙漠场景是完全可以的,比数日前在芜湖方特游乐世界里看到的“电影特技”要真实的多。 靖淮桥,今晨计划的最后一站。前日就听妻说,该桥修复工程已告结束,即将通车。这里是通往八公山、凤台、合阜高速的交通要道,大桥的除险加固工程历时两月,提前一个月竣工。我把镜头聚焦在桥头东西两块碑刻上,东面的“靖淮桥”三字,不用斟酌便知是司徒老之笔意,既洒脱飘逸又不失沉稳厚重,视觉效果很好,当感谢那位懂得集字或善临书者,给往返于桥上的人们镌刻下如此之大美。西面桥头是寿县人民政府所立《维修靖淮一桥记》,半文半白,前面记述部分略显不畅,收尾处颇精彩:“维修后之靖淮一桥,面貌焕然,桥体桁架掩杨柳倩影,桥面护栏映淝水清波。放眼望去,青山环侍,顾盼之间,雉堞逶迤。逢盛世,乃有斯盛举,车马舟楫,畅通无阻。此桥连心,当永成康庄。”记文没有粉饰夸张,此时此刻呈现在我面前的“靖淮桥”就是这般“面貌焕然”的,当我退到桥头举起相机欲拍下通淝一桥的全景时,又有意外惊喜闯进镜头,原来远景里的四顶山竟是那样的清晰可辨,水泥厂的、嗑石机的、石灰窑的“烟云供养”已不复存在,永远的不复存在…… 2009年的第一个早晨,我就是这样度过的,我还看到了三轮车工人,菜市场里的女人,抽沙的劳动者,这些极普通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还有冰河里的“丫丫”,还有即将永别的现在尚存的一个时空之间的定湖门,还有厚积薄发的古老寿州通向青山绿水步入小康的靖淮桥…… 村 夫 2009-1-1日晚第一稿于痴儿斋 2日夜修改于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