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难得一见的干涸的安丰塘
一根浮木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安丰塘碧波荡漾我们都见过,但抽干了水的安丰塘很少见。如果有时间真想在其中游走一番。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9-02-16 09:47 安丰塘真是一部活的历史史诗!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9-02-16 09:51 这是有着9个寿州城大小的安丰塘。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9-02-16 09:53 大地的窗子,安丰塘!
游客:103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9-02-16 10:31 这有诗意吗?真是无病呻吟……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09-02-16 10:36 没人写诗呵,只是大家看着新奇而已。人有病,天知否?
游客:010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09-02-16 13:01 为何会这样,难道要建商品房么?
游客:045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09-02-16 16:55 这样可以看出寿县人民对于生态的保护到了何等的程度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09-02-16 17:15 哎呀,楼上的发言可能没了解情况吧,什么盖商品房呵。看看网站新闻吧。
游客:054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09-02-16 17:40 碧波荡漾的大水面稀奇,黄土地到处都有。
游客:110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09-02-17 11:05 里面的鱼都搞到哪里去了?那里面的特有物种呢,有没有看到有什么 宝之类的东东。我要去找找看。
寿县顾明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09-02-17 14:40 要不是这场雨,安丰塘的干涸真是一种罪过。
游客:052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09-02-17 17:21 厚土,大塘,历史,很温暖很苍凉的感觉。值得一看。
游客:073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09-02-17 19:35 安丰塘的干枯对里面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要好多年才能恢复大家想过吗?里面的鱼类、贝类、植物类十年可能恢复!对下游的生态会造成影响吗?不知道,在做出清干安丰塘水的决定时,环保局参与了吗?
游客:084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09-02-18 08:43 放干水是为了做除险加固工程,马上工程结束就能蓄水了.
游客:075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09-02-18 19:53 安丰塘除险加固是让天下第一大塘更好的发挥效益.安丰塘蓄水近亿方,灌溉面积近200万亩,由于年久失修,效益衰减.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水利建设投资维修加固安丰塘,放干塘水,开发旅游项目兴建塘中岛,不失为是一举两得的正确选择,楼上的一位顾先生竟然说是什么罪人,可能他对寿县最基本的县情不了解,不知者不怪,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得罪了
游客:113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09-02-18 23:39 干涸,是为了明天的碧波荡漾!古代安丰塘需要现代气息!除险加固、旅游胜地。
游客:103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09-02-19 10:39 塘中建岛,开发旅游,不反对。但希望别忘了环保,不知岛上的排污是怎么解决的,这可关系到周边几十里人畜用水及200万亩良田的灌溉哦.
寿州商人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09-02-19 15:50 据本人孤陋寡闻,安丰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塘”。先人建塘,主要是为了枯水季节灌溉农田,千百年来,这是安丰塘存在到现在的主要原因。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两岸居民的母亲塘,是寿县居民的母亲塘。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搞些副业,提升安丰塘的经济地位,达到以塘养塘,再以塘养人的良性循环。但是,切没忘了安丰塘的主要作用是蓄水灌溉。本人愚见,正如楼上所说,旅游不免会带来污染,不利于环保。建议可以单独划分一片区域规划发展旅游,这片区域的氺可以人工的做到和主塘相连,换句话说,把现在的安丰塘划分为主塘和副塘。主塘继续发挥原来的作用,副塘就可以进行养殖或开发旅游。一旦副塘出现环保的问题,县里可以临时下令关闭主塘和副塘的连接水域,把环保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为了不减小主塘的蓄水量,完全可以利用这次干塘的机会,深挖塘底,保证原有的灌溉能力。真心希望县领导是寿县居民新时代的孙叔敖,给寿县居民带来福祉!
游客:043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09-02-19 16:35 孙公率众民兴建安丰塘,初衷是为了灌溉.寿县是农业大县,安丰塘灌区是全县粮食主产区,维修加固后,库容和防洪能力明显.1988年,安丰塘也曾放干水源维修加固,充分利用千年古塘的优势,是寿县南工北旅的战略的第一步,做好水文章,打出旅游牌,历史文化名城不是靠吹而是要看行动.
游客:120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09-02-20 12:07 18楼的看法不错,值得有关部门参考。文中“以塘养塘,再以塘养人”的提法我赞同。塘中建岛对于环保而言,风险太大。一旦出现有问题,塘中岛挣的那几个钱还不够弥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