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祝全县中考考生考出好成绩
一根浮木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城区实在是太小啦,24-26日两天半时间城区共有一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中考考生年龄小,他们的吃、住、行、考都将是对寿县组织能力的考验。全县考生来自全县的四乡八镇,住进了全县50多所酒店、宾馆,接纳数量和能力有限,有的考生住和吃的条件都不是太好,好在送考学校校长和老师和孩子们战斗在一起,考生的精神面貌还是非常好的。我相信,随着新城区建设速度加快,我县的考试环境将会随之大有改观的。祝考生们心想事成,同时向老师们致敬。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9-06-24 17:19   那天遇到一位“爱心送考车”的师傅,他说在中高考期间他已经免费送了七、八个人了,我说你能接受吗?他说,“应该可以的,我女儿就是中学生。在他们坐不上车,赶不上车的时候,搭他们一把,有什么呢。” 我觉得这些新生事物在我们古城需要倡导,毕竟社会进步了,每个人都需要温暖和呵护。这是很温馨的社会。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9-06-24 17:24 关注古城未来,关注古城建设,关注古城青年。
游客:081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9-06-24 20:16 谢谢楼主,你的女儿是去年寿县中考状元,能否告诉我们,你的成功教育方法?现在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虽然没有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你的一腔热情乐于为寿县的教育鼓与呼让我深受感动.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09:52   谢谢楼上还记得这件事情。过去我真的没什么可讲,但你现在提出来,我可以结合我在全县各个学校了解到的情况,发表我的个人的一点拙见。一年来我已经跑了全县30%的学校。所见所闻,我觉得我们县的基础教育远不是我们想像的好,但也绝不是我们想像的坏。单从学生成长来讲,我觉得在初中和小学阶段,一定要打好基础,不管风向怎么转,这样或者那样的新式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基础是必须具备的,就像教练说的那样,“如果不知道球往哪儿踢,往球门里面踢就是了。”如果一个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那就各门功课都打好基础就是。德、智、体、美、劳都是相应的功课,一门也不能少。学习习惯很重要,一个学生能处理好,阅读和学习,游戏和学习,交友和学习的关系,主要就是习惯使然,好的习惯会成就好的效率。我家的下学期就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她在上了高中后在分科前还是这样,每门课不是特别好,但总体看就不错,没有偏科现象。有了明确的目标,作为学生就要沿着方向勤奋刻苦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临时突击永远也不可能取胜。作为家长我们确实不能太过分看重学生考试的结果,而是在他(她)们学习的低谷时期引导一把,拉一把,看到孩子快乐学习,其实就是大人的快乐。我在农村跑了很多学校,现在农村的教育不是输在硬件和环境上,而是农村孩子的刻苦学习的精神甚至不如城里的学生,这是让我们深感担忧的。学生苦一点并不可怕,如果养尊处优,失去斗志,一切都会消沉下去。作为农村学校,现在缺乏的是师资,需要有学问、很敬业的年轻教师,需要一种“只争朝夕”的学习状态和品质。如果那样的话,寒门依然会出更多人才。我希望全县的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0:14 持续高温,孩子们衣服晾在围栏上。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0:22 孩子们在旅馆门口暂歇。
游客:125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2:58 感谢楼主对全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关注
游客:031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5:17 一根浮木你好,我经常在论坛上看到你的文章和贴子,你很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和教学方面,你一年之内跑了这么多学校,不知道在众兴有个攀登中学你去过没有?听别的家长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都非常敬心敬业,因为我长年在外打工,我想下学期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他们学校,在这里我想让你帮我多了解一下他们学校,希望你能进快的回贴,谢谢!
游客:032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5:23 众兴攀登中学是一所很好的民办学校,潘校长是很会抓教育的,建议8楼将孩子送去学习。
游客:033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5:38 谢谢9楼的朋友,我想你对攀登中学也非常了解,相信你,我会把孩子送到攀登中学去上,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下攀登中学,以后我想在这里多知道一些他们学校情况!
游客:035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5:54 听说楼主的女儿在合肥一中上学,不知那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比较寿县的教育是否有优势,本人感觉寿县中学的教育太填鸭式了,孩子太累了。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7:22   谢谢诸位的信任,我去过众兴中心校,但没去过攀登中学。但同事们说那个学校确实很好的,民办学校有民办学校的优势,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很好的。至于合肥一中等等学校,我想说的是,它们的优势就是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有了好政策就会有人才流入。但我想,对比而言,我县教育历史悠久,基础教育并不差,县委、县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今后的各种关系都可以理顺,我们的孩子一旦有了好的教育环境,就不会背井离乡去外地寻求出路。还有一点,不论在哪儿,作为学生都不能受世俗的东西诱惑,勤奋刻苦是学生的天职。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可以奉之为天理。下午在各考点陪领导巡考,迟复见谅。祝我们的孩子在寿县能得到发展的更大空间。谢谢。
游客:06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09-06-25 18:27 写的不错,但不同意楼主关于农村孩子不努力的说法。 农村孩子由于知道自己没有父母可以依赖,更知道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许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我过去就是农村学生。 你说的情况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我推测,1是读书改变命运已经比过去难了,对大多数人已经不可能,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所以学生自暴自弃的多。从大学招生,尤其是好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持续下降就知道一二; 2,农村学生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比如考试场地等,不多说了; 3,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老师经商,干自己的活,很多人根本把教书作为自己的副业。上面部门不管不问(当然也可能管不了)。 如果楼主一味叹息学生,就是何不食品肉糜的现代版。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09-06-26 08:15   不光是我们,即使是移居海外的华人也告诫子女勤奋学习,保持中国人好学不倦的优良品质。听说今年我们寿县高考考得也不错,这是勤奋而不服输的结果。像我县农村,窑口、堰口、安丰,像偏远的小甸、三觉、炎刘、众兴等地方,教育设施和质量都不错的,我觉得以上朋友提出的问题,可以在当地得到解决,如果都挤到城关来念,要租房子还要有人陪读,还不一定有好结果,放在老家,你们在外务工人员,心里也安稳些个。我昨天晚上在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前车之鉴值得我们思考,借读之路不可取,往往适得其反。那些孩子没人照顾,谓之留守。学习能不能安心,安全不安全,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大家斟酌一下再说。以上是个人意见。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09-06-26 09:28 13楼说的中肯,关于中高考考场设置,我了解了一下,过去在乡下也设置过分考区,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两点原因:1、接待考生的能力有限,吃、住和卫生条件都不具备,2、有的考生为了解决吃、住紧张的矛盾,就近早出晚归,来回奔波,比较疲劳。集中在城区至少可以解决吃、住、行、考的各种矛盾。 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敬业精神有待加强,是一个问题。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出发,学习还要内在驱动,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但要正视问题,少一些怨天尤人更有利于发展。我们都经历过“黑色的七月”,相比而言,现在的教育教学环境确实好多了。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09-06-26 09:52 中考最后一场考试--外语考试,外语听力“禁噪”工作开展顺利,城区老百姓为了考试环境都能配合交警工作。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09-06-26 17:38 09年中考圆满结束,各路考生陆续返回。
游客:053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09-06-28 17:38 谢谢;我也是一名中考学生.
游客:081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09-06-29 08:19 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