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20 | 回复: 42
|
城区小学“打包”出城、整体搬迁,应三思而慎行?!
|
游客:0933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09-08-21 09:39:16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城区小学“打包”出城、整体搬迁,好一招釜底抽薪!但凡事不能走极端。为了拉动新城区建设,从“娃娃抓起”,思路够绝的!老城区没有学校了,各位“大老爷”们是否考虑过老城区的孩子如何办?毕竟老城区不是空城,老城区的孩子也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主政者更有为孩子们提供优质教育的义务。不能为了尽快出政绩,而损失了几万老城区的利益。
|
游客:1053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09-08-21 10:53
城区小学“打包”出城我认为很好,楼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寿县只要规划建设好可比江苏省周庄各方面都要好。
|
游客:1259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09-08-21 12:59
楼主对城区划分的观点应改变,难道城墙以内是城区,城墙以外就不是城区。
|
游客:0501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09-08-21 17:01
新城区要建设,老城区也要发展。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不能一味为了新城区发展而忽视了老城区的存在。如果小学全部搬到新城区,难道让城区千万计的小孩都往城外跑?
|
游客:0536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09-08-21 17:36
学校是为大众服务的,不是为少数人服务,3楼这样讲住在老城区人就不能到新城区上班了。请问老城区有千万计的小孩吗?
|
游客:1145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09-08-21 23:45
我觉得楼主的看法有道理。而且他的意思并没有反对在新城区建小学,只是担心家住老城区的学童如果全到城外上学会产生很多实际困难。这种困难是一定会有的!
有些人发言太偏激,太不实际!多从一般群众的角度想想就好了!
|
游客:0836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09-08-22 08:36
搬出去,迁进来,都是一般的人,不要认为就一定有什么过人的见识,就象一中建实验中学,建成了却卖掉,现在又要建新的,折腾来折腾去,都是纳税人的钱!城内不设小学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一时兴起说说,傻子都知道行不通!
|
游客:0933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09-08-22 09:33
楼主的观点不正确,老城区的学生不能去新城区上,难道新城区的学生就该到老城区上吗?我门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要保护古城,建设古城,如果学校能搬到新城,将更大的缓解城区的人口密度。
|
游客:0624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09-08-22 18:24
大家说得对,从发展趋势看,将来医院、学校等社会服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都会迁至新城区,一是减少老城区的人流量,以保护古城,二是为服务更多的市民,(因将来新城区的人口会比老城区人口多)
|
游客:0902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09:02
城内没有小学,怎么可能?每天四次接送,几年下来谁能受得了?天天要奔波糊口,一家人把咀扎起来?我们穷,没钱到城外买新房,难道说我们家的小孩子就上不成学了?小孩子自己去,路上的交通安全谁负责?就不考虑普通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了?
|
游客:0906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09:06
老区调整提高老校,新区建新校,是务实的方案。
不能脑子一热就随便讲话,要多想想普通劳动者的生计,和一个方案出台后久远的和连带的影响。
|
游客:0910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09:10
如果老城区人口锐减,必然百业凋敝,失去活力,一部分市民的生计困难,这种现象也不为当局所乐见!
|
游客:0920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09:20
老城区没有小学了,有没有初中?方案设计者有没有想到:每天定时四次、每次数千人的集中人流,会在一些路口造成多大的交通拥堵问题?小学生全体住校可能吗?校车全体接送可能吗?为此途中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谁负责?
太不务实了!太让人失望了!
|
游客:0921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09:21
说起来是城里城外,但实际能有多远?仅一墙之隔。如果在大城市,那些孩子上学可比我们远多了,坐公交都要半个小时。人家不也学的挺好的吗?
|
游客:0935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09:35
当政者有没有做过审慎的统计:机关出城了、两大医院出城了,高中出城了,初中出城了、小学也出城了,由此产生的人口外流有多少?锐减的人口会对商业和其它服务业造成多大的冲击?相当一部分没条件到新城区买房子的人,今后的生计问题怎么办?
这些迁出单位留下的房产怎么利用?怎么才不浪费?再扒了盖新的?
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些民生问题,党和政府不会不考虑吧?
|
游客:0948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09:48
楼上的说话太轻巧,这一墙之隔不是你家的屋里屋外!这里是大城市吗?我们有大城市的生活条件吗?都是寿县人,看看规划图就知道可能的小学地址不近,因为近处没有地方了。并不反对建新校。只是建议在老城区保留若干小学,以利于儿童就近入学,楼上的为什么希望走极端?
|
游客:1105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11:05
老城区应规划整洁,古色古香才能招揽更多投资人和外地游客,寿县这么好文化基础全国都很难找到,如果我们不搞好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人。学校整体搬迁这是必然。
|
游客:1140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11:40
我也认为,老城区什么都往外搬欠妥!比如,今天的寿县一中是我们好几代一中人努力的结果,就这么一走了之,太可惜!而且,城外建设需要大量土地,我每次出去,看到大量良田被占,总觉得实在可惜!
|
游客:0226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14:26
大量良田被占令人痛心......,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渐渐蚕食,可惜啊......
|
游客:0324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15:24
16楼的说:老城区应规划整洁,古色古香才能招揽更多投资人和外地游客,寿县这么好文化基础全国都很难找到,如果我们不搞好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人。学校整体搬迁这是必然。
没有站在群众长远利益的立场上说话。
“规划整洁,古色古香才能招揽更多投资人和外地游客”==必需“学校整体搬迁”?这是什么逻辑!老城区就不能保留若干所小学以利儿童就近入学?这与你们的目的是对立的吗?!
“如果我们不搞好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人。”这里说的“我们”是谁?照“你们”这种思路,已经必然对不起了!
|
游客:0345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09-08-23 15:45
说来说去,有什么用?闲扯一个。不出事没人问,谁管你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