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请教北门题额的来历?
游客:1151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各位网友好: 寿县城墙北门上,内有题额“北门”二字,不知是何时何人所书?其北字的写法很像汉字的“圵”字(“圵”音:dàng,同“蕩”。意:高田,與南北字不同),有人说题额中的“北”字应读“圵”,不知史书上是否有记载?哪位高人知道,望赐教为谢!
游客:034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09-12-11 15:49 有研究寿州志的可以给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也学一学,长点知识。
游客:042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09-12-11 16:20 请浮木先生介绍一下。。。。
游客:054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09-12-11 17:42 北门内、外门题额分别为“圵门”和“靖淮”。靖字有安定、止息意,就是要使淮水安定,淮患止息。而“圵门”之圵字乍一看就像是方位词北门的北字,但实际上它不读“北”音,也没有北字的义项。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北门的北字写成圵字呢?当然这绝不是误书。圵字较为冷僻,《尔雅》、《说文》、《辞源》、《辞海》均未收此字,唯《康熙字典》引《海篇》说“圵,音荡,高田,与南北字不同”。或曰“以土壅之谓圵”。中国古代的五行中,木火土金水,顺次相生,隔位相克,土可克水。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堙。“以土壅之”可阻其流。圵与北字形相类,不识者把它读成北字,也顺乎其情;识者则觉匠心独具,妙趣横生。北门地势最低,却把它视为“高田”,一个圵字的妙用,折射出寿州人的恢谐、浪漫与豪情。
游客:055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09-12-11 17:52 谢谢1楼、2楼的关注!希望浮木先生能在百忙中介绍一下! 在光绪《寿州志》中有图标注北门内的题额是“注江门”,以后何时改为“北门”就不知道了?希望知道的网友告诉一下,也让大家知道此字的来龙去脉!谢谢! 楼主
游客:060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09-12-11 18:01 古人是聪明的,寓意应与防洪有关。
游客:10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09-12-12 22:25 3楼的资料很详细,如果有历史资料证明就好了!
游客:0248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0-03-01 14:48 近来看了一些资料,认识到北门上的题额不是“北门”,是“圵门”。“圵门”中的“圵”字不是“北”字,是汉字中的“圵”字。原发贴中识作“北”是错误的。还是3楼识读的正确,向3楼学习!
游客:11244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0-03-01 23:24 难道寿县什么事情都非要浮木知道?3楼我顶你!
游客:08242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0-03-03 20:24 北门上的题额“圵门”[增广字学举隅]中的注释,为“北--圵:上,南北之北,意为寓意应与防洪有关。
游客:12183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0-03-07 12:18 8楼的贴子是何意?怎么像是有意见似的?3楼的帖子,介绍详细,语言优美。因有2楼有请,像是被请之人所发,是吗? 楼主
游客:0351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0-03-07 15:51 3楼的回贴是何意?让人看不懂。请说明白一些。
游客:06474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0-03-07 18:47 《增广字学举隅》中的注释,它将北与圵放在一齐对比注释,“北圵:上,南北之北,从丬从匕,入匕部;下,音荡,高田也,从土从上,入土部。”原书文字竖排。上,指北字;下,指圵字。“丬”是北字旁。
游客:0744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0-03-18 19:44 12楼的内容摘自2010.2.24《大别山晨刊》,题为《三识寿州北门之”圵“》,有趣者可找来一看。
砖业人士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0-03-26 09:26 建议旅游局在北门景区立个精致古朴的碑,上面刻上 北门内、外门题额分别为“圵门”和“靖淮”。靖字有安定、止息意,就是要使淮水安定,淮患止息。而“圵门”之圵字乍一看就像是方位词北门的北字,但实际上它不读“北”音,也没有北字的义项。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北门的北字写成圵字呢?当然这绝不是误书。圵字较为冷僻,《尔雅》、《说文》、《辞源》、《辞海》均未收此字,唯《康熙字典》引《海篇》说“圵,音荡,高田,与南北字不同”。或曰“以土壅之谓圵”。中国古代的五行中,木火土金水,顺次相生,隔位相克,土可克水。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堙。“以土壅之”可阻其流。圵与北字形相类,不识者把它读成北字,也顺乎其情;识者则觉匠心独具,妙趣横生。北门地势最低,却把它视为“高田”,一个圵字的妙用,折射出寿州人的恢谐、浪漫与豪情。估计绝对是一大旅游景点
游客:10522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0-04-07 10:52 建议旅游局在北门景区立个精致古朴的碑,上面刻上圵门的来历。绝对是旅游看点 请 旅游局抓紧落实
游客:10230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0-04-15 22:23 寿县城门题额中的水文化理念(2010-04-15 )转载   战国寿春城充分利用自然水利之便,为城市的繁荣带来了勃勃生机;宋清寿州城做活水文章,采取用、治并举,赢得了“铁打的寿州城”的美誉,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上述内容见 2006年6月21日《皖西日报》拙文《古城沧桑水文章》)。而城之四门的题额则从另一个侧面透射出人们对于水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驯服洪魔的必胜信念。这种认识和理解是人类水文化特质中一种精神的反映,一种层次和境界的昭显。   城之南门题额“通淝”,寓意使淝水通畅,就象当年寿春城一样“傍淝水畅其流”。这是对于往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惜念,也是对回归原生态的一种期盼与追求。   西门以西湖为濠,题额“定湖”。《水经注》称西湖为尉升湖。古代黄淮水患在此冲击成湖,湖周约30公里。洪水季节,淮河水位上涨,湖龙喷涎,严重威胁着城池安全。题额“定湖”就是申言要使湖水波平浪定,不使为患。   北门内、外门题额分别为“圵门”和“靖淮”。靖字有安定、止息意,就是要使淮水安定,淮患止息。而“圵门”之圵字乍一看就像是方位词北门的北字,但实际上它不读“北”音,也没有北字的义项。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北门的北字写成圵字呢?当然这绝不是误书。圵字较为冷僻,《尔雅》、《说文》、《辞源》、《辞海》均未收此字,唯《康熙字典》引《海篇》说“圵,音荡,高田,与南北字不同”。或曰“以土壅之谓圵”。中国古代的五行中,木火土金水,顺次相生,隔位相克,土可克水。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堙。“以土壅之”可阻其流。圵与北字形相类,不识者把它读成北字,也顺乎其情;识者则觉匠心独具,妙趣横生。北门地势最低,却把它视为“高田”,一个圵字的妙用,折射出寿州人的恢谐、浪漫与豪情。   东门题额“宾阳”。资料显示,其它地方古城的东门多有以“宾阳”题额者。如浙江瑞安市安海古城、辽宁桓仁旧县城以及湖北武昌古城等,其东门均题“宾阳”。   关于“宾阳”的本义,我们可以从湖北荆州古城东门题额推知。其东门城楼名“宾阳楼”,东门则称“寅宾”。《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传:“寅,敬;宾,导;……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日出,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寅宾义为恭敬引导;平秩即辨别测定,分别次序;东作即开始春耕生产。根据上引传释,如果把“寅宾”组成完整一句话,那就是:春官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义译即东方之官恭敬引导日出,观察辨别太阳东升的时刻,分别节令次序、不误农时,开始春耕。这实际上讲的是古人崇尚、顺从自然,通过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从而指导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寅宾出日”也反映了古人祈祷上苍(大自然)赐福于人类的一种愿望和对太阳神的崇拜之情。   “寅宾”二字的含义既明,“宾阳”之义便不难理解。阳为日,宾阳实际即“寅宾日出”之省。宾阳与寅宾的本质义是相同的。   山东青岛崂山有“寅宾洞”,在狮子峰上观海上日出,名“寅宾出日”,古代列入“崂山十二景”之一。“寅宾出日”有了新解。河南龙门石窟有“宾阳洞”,座西朝东。当地解释是“传说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宾阳”又有了附会之说。河南商丘古城的解释是“因出东门迎着太阳,所以叫宾阳门”。湖北荆州城楼名宾阳楼,认为“东门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寿县对县城东门“宾阳”流行的解释是“东迎嘉宾太阳”,或说“宾客犹如太阳从东方而来”、“春阳高照,正是迎接嘉宾之时”等,基本上都把“宾”字理解为“宾客”义。   如果抛开前引典籍的训释而别寻它义的话,那么根据寿县城门南、北、西三门题额的含义,从逻辑事理上推解,笔者认为“宾阳”与另三门题额当有某种共性,也应与水有关。   “宾”字若干义项中有归服、顺从义。《尔雅·释古》“宾,服也”,《史记·五帝本纪》“诸侯咸来宾从”,宾从即服从。“阳”应为“阳侯”之省称,阳侯为传说中的波神。屈原《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淮南子·览冥》“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辞源》“阳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溺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宾阳”二字释为使阳侯波神归服,顺从人意,其水为用而不为患。   与水有关的题额,还有城内东涵闸题刻。清光绪十年(1885年)重修时题“崇墉障流”四字。墉为城墙,四字意思是使城墙高大以阻障洪流。城西涵闸的题刻为“金汤巩固”,则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寄托了人们对于城池坚不可摧的一种信念。两处城涵的题刻内容也正好集中说明了寿县古城所具有的御敌、抗洪双重功能。   从语法上说,定湖、靖淮、通淝、宾阳、崇墉等都是动宾词组,而且定、靖、通、宾、崇5字均为使动用法。就是使湖定、使淮水靖,使淝水畅通,使阳侯宾服,使城垣高崇。题额的动词同为使动用法,不是构词的巧合,而是着意的遣造和活用,其意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人在治水中的主导地位,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治水理念。
游客:05004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0-04-16 17:00 受教了,原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意蕴!
游客:06234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0-04-16 18:23 学习了!!!!!!!!!!!!!!!
游客:12342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0-04-17 00:34 何必请别人来解答,自己看看寿州志等有关资料不就知道了,何必让一个文学爱好者去研究历史
游客:05130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0-04-23 17:13 自己看看寿州志等有关资料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