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乡土乡情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于闯红灯
寿州西乡人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车流人流川流不息的路口,红绿灯静默地守在那里,按照既定的变化程序,机械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人们,才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于是便有了井然的秩序。这就是规则的作用。   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不守规则的人而设的。总有个别奇怪的人,为提前30秒到达久候自己的牌局,会抬头看看眼前的红灯,又左顾右盼地测量了一下在面前横行的车辆大概的时速、距离的远近、车型的大小和车流的密度,然后得出“小心点就能安全通过”的结论,便迎着红灯,勇敢迈进。   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勇往直前。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利益的诱惑。人在利益面前,总是显得笨拙、迟钝和冒失。闯过红灯,便可能获取其他守规矩者不能得到的好处,这本来就已是有了绝大的吸引力了。而相形之下,守在原地一秒一秒地从红读到绿,规矩倒是遵从了,但却与其他人退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先行一步的快感与优势便会顿失,亟待自己参与其中的聚会也会因此多少扫了些在场等候者的兴致。权衡之下,观察之后,下了决心——还是闯吧。可惜这人没搞明白,这权衡的天平两铡托盘里放着的是不同质地的砝码(一边是类似生命的时间,另一边则是生命的全部),不用称量已自有论断。人的逐利意识无可厚非,关键是要辨清这利来的是否正正当当,是否恰如其分,是否弊大于利。如果在看这一点的时候视线模糊,最好还是选择三思而后行或是令行而禁止吧。   还有侥幸心理在作祟。每个人都存有侥幸心理,也都偶尔品尝过超越规矩之后的甜蜜。正是这种固有的人性和所谓的“成功经验”,让有些人在面对多数人望之而却步的规矩时,有了越雷池的思想冲动和行为基础。侥幸毕竟是侥幸,其成功率不会是百分之一百,多种机缘的巧合才有可能促成有此心理者想当然的完美结局。一旦 “多种机缘”中的某一个链条断裂,料想的结果就不会出现,伤害必然随之而来。要说明的是,侥幸心理和冒险精神不是同一概念,它们追求的目标不同。侥幸心理圈定的是眼界狭小的当前实惠,冒险精神瞄准多是基于清醒认识的全局和长远的关键。   再有就是对危险的错误判断。从夸大的角度来说,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危险的。勤奋工作的危险是亲情友情的淡漠,忘情生活的危险是学业事业的荒废,走在小区楼下的危险是头上落下一个花盆,睡在家里的危险是煤气管线暗自泄露人却没有察觉……但总不能因为存在或大或小的危险就厌弃了“活着”吧,人们之所以还敢于正常地工作、生活、走路、睡觉,那是对它们有可能带来的危险有着正确的判断。闯红灯就不一样了。危险明明白白地就摆在面前,极有可能夺去身体零件或生命的车辆就在前方张着嘴狂奔,单靠目力所及主观臆想的安全,系数之高难有保证。哪一方是石头,哪一方是鸡蛋,判断清楚了再决定下一步朝哪迈,不失为明智之举。   当然还得谈及自律性。较之其他动物,人的自律性要强很多——当然我们不能骄傲地跟中低等动物比高矮,这是人的社会性在起作用。自律性的强弱,源于多个方面,如性格特征,如成长环境,如后天教育、责任意识、人生阅历等等。抛开天性不谈,成长环境、后天教育和人生经验,对人的自律性的影响不容小视,电视里乐此不疲所讲述的一个个生动的社会故事无不在诠释着这一点的正确性。我们不否认过度强调自律会对人的创造力造成伤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正面意义不容抹杀,但仅在“闯红灯”这个面上来说,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不为”来的更合乎实际些。   面对生命中各种各样的“红灯”,你现在还会去“勇敢”地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