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93 | 回复: 1
|
来自教育最基层的声音(之四)—何为“支教”?
|
施正英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0-04-07 13:10:46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笔者是否孤陋寡闻,是否少见多怪,是否对“支教”的含义理解不透呢?
笔者认为,支教应该是:将师资实力雄厚的学校,支教于相对薄弱的学校,让那些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学校,把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指派到那些辖区边远、交通不便、教育资源较匮乏的学校任教;将城镇或郊区师资集中、条件优越的学校中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指派分流到辖区边远、条件落后的学校任教。这样做,是对所到学校一种激励和帮助,是对支教者一种提升和考验。亦是力求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一种体现,其支教的好处,远远不只是这些,可谓好处多多。
但是,在操作支教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偏差,甚至是错误、直到走向反面:即将以上支教的方向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结果造成师资浪费,得不偿失。原因是:支教支到市中心,支教支到繁华区。造成本来就不堪重负、师多为患、师生比例失调的学校又雪上加霜。
前些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有人为城郊某校写了一幅对联,颇有深意,不妨在此录下来,可让读者从中略知端倪:
对联是:佛大灵微香客少,庙小僧多撞钟稀。
横批是:师众生寡。
话又说回来,支教好,好支教,但难的是要把好政策落实好,执行好。从思想和理论上要对支教有正确认识;从行动上要对支教有整套规范,让那些具备支教条件的人去支教,让那些需要支教的学校得到支教,让那些以支教为幌子的人无空可钻、无机可乘,不美其名曰让那些“皇亲国戚”屡屡得逞。用事实诠释,何为“支教”?
(说明:感谢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广大网友的关注。本人连续发贴,并非针对某个人,而是对本人从教多年来所发现的问题加以破析,希望有关人员可以引以为戒,引起大家对教育,特别是基层教育的关注!)
|
寿县教育局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0-04-08 09:49
首先,感谢你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但是,我们必须提醒这位自称是教育最基层者,你看问题有点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没有真正了解实情。我们安排的支教工作不是你讲的“支教支到市中心,支教支到繁华区”。我们教育局09年共安排支教人员13人,都是城区学校支教到农村小学的,你可以抽时间到正阳关新华小学,看一看我们派去的支教人员工作和生活情况,听一听那边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支教人员的评价吧。乡镇中心校安排的支教人员都是由中心校(初中)和中心小学支教到村小,你可以到丰庄中心校了解情况吧。可以讲,如果没有这些支教人员的支教,有的小学就开不了课。人事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