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86 | 回复: 12
|
方言另识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0-08-18 16:09:29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看汪曾祺的散文,无不感慨其知识面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比如鳜鱼,大家都知道,它叫鲫花鱼,汪先生文中写成鱼+季,寿县话中叫鳜鱼也叫鲫花鱼,但大家都认不得“鱼+季”,也没见过。
白鱼,在寿县叫“鱼+参”鲦子,在我无为老家,也这么叫,那个走在草丛里能粘满一身的,小小的长的像狼牙棒形的苍耳,在我们老家叫蔷苜刺(音译),在寿县叫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寿县称之为“蒿苔子”、“蒿根子”的,在我们无为老家也很多,都说是寿县特有,这让人有点不解。
汪曾祺认为中国的咸菜和酱菜蔚蔚大观,各地有各地的咸菜和酱菜,而且风味也不同,写成大全来一定是丰富而多彩。寿县的咸菜和酱菜也乏善可陈,没有什么特色,醃雪里蕼,青萝卜与外地也只是大同小异。寿县餐馆很多,照说寿县的物产也丰富,其实不是这样的,大饭店的水产和海产不少依赖于“进口”,前面说的鳜鱼等不少也只是泊来品。寿县有河、有湖但养殖的面积并不大,并没有做成大产业。现在吃东西讲究奇和怪,臭鳜鱼是徽菜,据说是贵池人用箩筐背到徽州的,走路时间长了就臭了,但徽州人食之有味,于是成了名品。光靠逮鱼是不够吃的,发动全寿县城人到护城河里逮鱼,也不够一个饭店的数,连鱼腥气都没有了,哪里有鱼?
老寿州人家请客还有不少遗风可以呈现,现在逐渐逐渐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烧牛肉、鸡蛋糕以及那个比较独特的“捆蹄”,寿县人请客是不吝啬的,码上好多好多菜,在桌上摆得满满的,倘乎在饭桌上招待不周,别人就有褒坦(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大致意思是埋怨),说是做局没有丢人的多(做局,就是想风光,不是公共汉语里说的设陷阱),捆蹄就是肉皮包着瘦肉,用麻线裹紧,形似猪蹄的那种东西,风干后,烀熟,横切出来,白的肉皮,红的馅,配上酱油和辣椒末,醮着吃,好香。(汪曾祺的语气)“聚红盛”是寿州百年以上老店名,著名的菜式是“糖醋全鲤”,一张桌子配几张长条板凳,有幸去吃过一次,具体情景记不得了。现在拆了欲盖好几层楼超市。
吃好了,大家就是哥们了,大家谈着什么什么事已经办妥了,寿县的豆腐、干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名?民间和官方的文本都说豆腐是制于“淮南”(此淮南谓淮南国,治所寿春),但豆腐是民间的东西,至于豆腐宴应该是后来的,豆腐饺子、豆腐包那是花工夫并没有特别味道的菜品。现在看起来,饭店里的家里的饭桌上当地土菜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凉菜、热菜、大菜和汤菜,与全国也就大同小异了。弟兄们一上桌就干酒“放壘子”(壘子为古容器,口大盈尺,可远观不可近放矣,似应为“放雷子”,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放壘子”,谁也放不了一个),没多少人注意桌上有哪些菜,酒干到半醉,菜依然保持基本形状。我的观点是:在寿县吃饭吃不到菜。当你正准备品尝某菜的时候,对面的人就站起来或者“打的”跑到你跟前,“放一个”、“放一个”,嘴里的菜欲吐还咽,一个“堵”字了得。不过“放雷子”或者“炸雷子”倒不失为寿县新民谚或新方言。
寿县的饺子,皮厚、馅糙且是传统的仪式化的一种食品,一般时候是不吃的。早晚餐可以吃,那需要到小吃店里吃,现在超市也有速冻水饺,吃起来方便。春节快到了,在护城河外田埂上或者在东菜园内摘些荠菜包在饺子里,一家老少围着包在饺子里,吃上这个东西,春去春又来,确实有满面春风的意思。
我很长时间不适应寿县的饭菜,家人说我偏食,其实也不能全赖我,首先一条,这菜油和我们老家的味道就不一样,炒出来的菜当然味道就不一样了,无为及江南称菜油为“香油”,寿县称麻油为“香油”,麻油是麻油,香油是香油,这个用词不是准确的,香油如果不是油的一个品种,那应该是烧香用的油,炒菜有菜油和豆油,豆油在过去我根本就没有吃过。我们无为老家过去还有吃早茶的习惯,在小陶罐里放上老蚕豆加上五香放在㶽膛里煨,取出来浇上点炸的菜油,那个味道面面的很好吃(汪曾祺语气)。或者是街西老奶奶卖的五香豆,是银灰色的,一勺一勺地卖,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做法。那个老人早就不在人世了吧?我们称那个叫五香豆子,鲁迅称它叫茴香豆,这样说可能要文雅些。蚕豆也好,黄豆也好,讲起来这都是困难时期吃的东西,现在回味起来还挺有趣的,在寿县吃冻豆或者圆子也能明显感觉出来那是困难时候想出来的“俏食”,冻豆,将黄豆放到腊鹅油里,勾上点芡粉煮出来,放点碎辣椒,浇点麻油就齐活了。圆子,瓦埠圆子,糯米、馍馍屑、肉末搅拌成馅然后搓起来,蒸出来上桌,冬天里热腾腾的,好不养眼。
文中提到的“治”和“治所”,是古代称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寿县曾经是楚国、淮南国的治所,疆界很大,但地方政府权力核心在这里。就好比说安徽很大,省会在合肥,就可以说“治合肥”了,六安市很大,但不好说“治六安”了,“六安治六安”讲不通,但可以讲“治六安市政府”,寿县也很大,“治县政府”,位于寿县城照壁巷中段。作为都城就不能“治”,那不是地方权力,应该叫都,“都长安”的都。
寿县有条谚语大致叫“拉架车,带小船,不去寿县去淮南”,淮南离寿县很近,比较熟的人以为寿县是淮南市的一个县,其实寿县是六安市东北的一个县,淮南与寿县目前在行政区划上没有关系,在过去,淮南国,治寿春,照这样算起来,大可以讲这样一句话,也是寿县的新谚语:你的都是我的,我的与你不相干。
问题坏就坏在这不相干上,汲长绠短,寿县离被治的那个市太远,离没被治的淮南市很近又管不着,即使管得着,过去六安也是一个穷地区、穷市,哪里有心思管寿县呢?去一趟六安也不容易,不是拉架车带小船,那应该要“起汗”(亦或起旱,地走),胡家老舅,从寿县丰庄起汗到三觉寺就是一例,太不方面了,从早走到晚,挑点东西起四方。寿县成了几不管的地儿,你不管,我不管,老百姓生活能好吗?寿县人跑到蚌埠淮河码头做买卖,连雨瑞的回忆录里也出现了寿县人逃荒到了毛坦厂,倘若他没记错的话,寿县人为什么跑到毛坦厂呢?寿县人在毛坦厂把他们山清水秀的古镇都弄得乌烟瘴气的,说是北方的老侉,我看了有点觉得好笑,又觉得雨瑞胆子真羊熊(方言:非常、很)的大,这样写你搞么子(方言:干什么)呀?
气话是气话,但人家说的是个真事,寿县在民国及后确实很穷,经济远不如正阳关,于是几个人成伙跑到外地谋生,在蚌埠码头,集结成小组织,跟人谋事,不合意就打,打不过人也打,不打哪里有地盘呢?那天我下班,经过南城门门洞,看门洞睡着两个形容枯槁的老头,这就勾起我对方雨瑞回忆录的回忆,这两老头一旦放弃了生活的信心,一觉不起,也许他们就完了,人活一口气呀。寿县城太小,屁大的场子(寿县方言)!
自从寿县城出现浮木式的文风后,文章的层面就刮起了“唯寿县好”的论调,我的初步想法并不是一味往寿县脸上贴金,而是面对这样的生活现状,我们不能失去生活的追求和信心而已。“洗心泉”好不好?好得下不了池子,郝家巷好不好?除了郝念好,我看没有什么好。写寿县好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助长大家盲目的骄纵之心,以为古城是天下最好的,除此之外,别无分店,这就好比“对着大锹把子尿尿——充(冲)棍”(棍,寿县方言,有本事,厉害)。
现在是多元化时代了,寿县方言也面临着消亡的前景,新谚语和新方言的出现也让这些方言出现了推陈出新的局面,方言与饮食,与行动坐卧关联很大,现在的寿县人说起方言来好像没有曾经的自在了,好像为了说方言而说方言,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他们说的是改造过的方言,“这水真的非常羊熊烫呢!”其实他不知道,非常就是羊熊!
在我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突然又想到几个关于寿县方言的事情,寿县说“什么呀”为“什么黄子呀”,其实“黄子”并不是寿县方言,是整个北方方言,我记《红楼梦》里贾母就说过,但不知道是哪一回了,寿县方言中“干什么子呀”的“子”,在《董解元西厢记》多处可见,这好像并不是寿县独有方言,可能寿县把古语言中的某个部分保存了下来,于是对方言的研究多存在了些合理性,再一个就是“磕一个头放三个屁——做局没有丢人的多”这里的“做局”多少也有点“做秀”的涵义。
|
游客:043024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0-08-18 16:30
请接着发啊。。。。。。。
|
游客:093948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0-08-19 09:39
有点意识,请接着发.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0-08-19 10:08
回楼上,就这些,如果再写就成了方言大全了,寿县有方言,全国各地都有方言,那样就成了流水帐。
|
游客:103304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0:33
图片拍的是什么地方啊?好久没回去了,记不得了,有点乱(我的脑子有点乱,还有照片里的电线)
|
一根浮木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0:44
是照片乱了,图片右边就是聚红盛,过去门前卖“大救驾”,如今包括百货大楼在内全拆了,取而代之是多层楼,好像是五层,6层以上叫小高层?建筑上的事情我也不懂。反正这一片变化还是大的,北过驿巷改造了一下,情况还不错。
|
游客:105327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0:53
小街头你都不认知了?????????
|
游客:011701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3:17
图片原来是南过驿巷,不过电线真的很乱。
|
游客:050141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7:01
乱的基本都是电话线,看清楚了
|
游客:070943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9:09
留犊祠巷原来的线路比这还乱,现在改造好了,全走地下了,几条大街的线路也应该改造一下。
|
游客:073230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9:32
北过驿巷改造了一下,情况还不错。请浮木先生晚上到北过驿巷体验一下,可以讲是乌烟漳气,堵得一塌糊涂,步行都困难。
|
寿州勇士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0-08-19 19:59
回“浮木”先生:前段时间县政府已经决定只盖“3层”了,而且有关“事项”也处理好了。谢谢“浮木”先生多年来对“第二故乡”的热爱!让我们“土生土长”的寿县人都“为之汗言”。
|
游客:091927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0-11-03 21:19
我喜欢一根浮木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