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7日下午3:30分,当我进寿县三中的最大的会议厅时,里面凉爽宜人,气氛热烈。厅的上方悬挂着红底白字的巨大横幅“三十年后再相聚——寿县三中八一届初三(6)班同学会”。会议是座谈会式的,会标下面端坐着寿县三中现任校长张诚同志,他的两侧是几位八一届初三(6)班的几位授课教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八一届初三(6)班的班主任谢谷蓉老师是专程从深圳赶来的。另外,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的八一届初三(6)班的三十多位莘莘学子也抽出时间,冒着酷暑来到了现场。整个同学会老师和同学相继发言,其叙师生情。 遥想三十年前,我们一个个满怀憧憬的少年,抱着求知、求学的愿望,来到我们的母校——寿县第三中学,当时的寿县三中环境幽雅校舍简陋,老师可亲、可敬。三年的初中时光给我们一生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如严父、慈母的老师也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强大思想基础。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大家也从少不更事的少年而步入中年,也为人师,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品味着人生,感悟着人生。我们的师生情,同学情,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如今的三中,环境更加幽雅、整洁,校舍也变得明亮、气派。只有那依旧古朴的大门,仿佛还在叙说着寿县三中的历史和辉煌。 感谢母校——寿县第三中学,为我们这些恋旧的学生提供了共同回忆、共叙友情的温馨场所,我们共同祝愿母校的明天会更好,更辉煌! 现将小马哥在同学会上的祝辞,奉献给大家,也算是学生给母校、给老师的一份祝福吧! 同学会祝词 尊敬的谢谷蓉老师、张有年老师、万家贵老师、田宜平老师、沈玉萍老师,还有我们母校寿县三中现任校长张诚同志。我仅代表寿县三中八一届初三(六)班全体同学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您们继续永扛“百年树人”的大旗,一如继往地关心、培养我们大家。祝您们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我是寿县三中八一届初三(六)班学生王伟,现供职中共寿县县委老干部局。遥想三十多年前(1979年9月1日),我从寿师附小五(四)班带着美好的幢景,带到了我们共同的母校——寿县第三中学。古朴的大门,幽雅的环境,简陋的教舍,可敬的老师,纯朴而可爱的同学……一幅生动感人的情景,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可能因为我比较恋旧的缘故,我记得我们踏进寿县三中第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新的起点”(当时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王尧老师)。新的起点,意味着我们从小学步入中学,一切都将是新的开始,新的起点,新的学习和生活……后来,王尧老师因为工作需要弃教从政,同样也开始了他全新的工作和生活,他的从政与他教书育人一样,同样精彩! 1980年9月1日,一位美丽而慈祥的上海籍女老师谢谷蓉款款向我们走来。她与王尧老师,一位如慈母,一位如严父,应该说深深影响我们大家一生,我为我们初中三年时间有这样的严父、慈母般的语文老师、班主任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来的还有我们十分尊敬的外语老师万家贵老师和数学老师田宜平老师,英语老师沈玉萍老师。万老师、田老师威严可敬,沈老师年轻而美丽。你们同王老师、谢老师一样,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努力,给予在我们懵懂年少时,奠定了各自应该说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以忘怀和割舍的三年初中时光,会令我们大家享用一生,难忘一生! 今天我们可亲、可爱令人尊敬的几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来到了我们的母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谢老师张老师夫妇能冒着酷暑,不远千里回到寿县,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张诚校长也在繁忙的工作当中亲临我们同学会的现场。在这里我提议,我们三(六)班全体同学为他们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大家也从少不更事青少年而步入中年,也为人师,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品味着人生,感悟到不少人生的真谛。我们大家今天各自走上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不同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着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努力,我快乐! 最后,祝愿我们的师长健康快乐,祝愿我们的同学通过努力,收获成功和喜悦!愿我们女生年轻美丽,男生更加成熟与自信! 最后,祝我们同学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