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96 | 回复: 29
|
我思念的家乡
|
游客:031256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1-04-07 15:12:56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每到农历3月15,我总是特别想念家乡,思念小时候的一些玩伴,故乡熟悉的画面,一幕幕恍如眼前......
我的老家,坐落在淮河之滨,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个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曾是一国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沉淀。
因于此,赋予了小城儒雅俊逸的文化特点。小城里的人们,都喜欢书法字画,小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飘逸着阵阵墨香,满大街的招牌,处处透着名家的手迹。记得学生时代,春节时最喜欢逛街赏春联了,一是观赏书法,行草隶篆,各具特色;二是品味内容,细细揣摩,回味无穷,对得巧、对的奇妙。小城的建筑,也时时向人们昭示着她不平凡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城墙、状元楼、博物馆、午朝门、清真寺、淮王墓......,或威严壮观、古木参天,或玲珑雅致、曲径通幽,随手拿起一块砖,一片瓦,都有说不尽的文化典故,讲不完的历史渊源。不仅如此,小城古代还出了不少的状元和宰相,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城的好山好水,造就出小城不少的俊男靓女,男人高大帅气中不失飘逸俊雅,女人秀外惠中里透着灵巧俊俏,最大的特点就是皮肤白皙,外表斯文。外来的人都说小城的女人美,属于入得厅堂,下得厨房的那种。
小城的女人都是会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她们不多的收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少花钱,多办事”的作用,用她们灵秀的智慧和一双勤劳的巧手,把家里家外,收拾的妥妥帖帖,一尘不染。房间的角角落落,大小摆设装扮,都显示出女主人的精细与韵致。“细微之处见风情”,一点也不夸张。小城的人收入不高,但是小城的女人会打扮,花不多的钱,把大人孩子收拾的清清爽爽,男人出门衣服熨的妥妥帖帖,皮鞋擦得油黑锃亮,头发梳的一丝不乱。就像我外女说她爸爸:瞧我爸爸皮鞋擦得、头发梳的,像个总经理。
小城的女人善编织,会裁剪。从来不让旧毛线出现丝毫的浪费,孩子的衣服小了,拆了配点新线,插点花弄个小动物啥的,就又织成一件,穿出去依然时尚新颖。在外面商店看到啥时尚款式,自己回来就会仿着做上一件。女人闲暇的时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凑在一起织毛衣、钩台布。即使在家里看个电视,女人手里的活也不闲着,在买来的衣服上添上个花边、绣个梅花什么的,就透出别样的味道来。
小城的女人会炒菜,招待来人很少下饭店,都是女人操持,烧炒烹炸,精细面点,样样做得来,什么十个碟子八个碗的,懂得一套一套的规矩,男人只需把客人陪着吃好就OK了。
农历三月十五,是我们老家的祭祖庙会。这个时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涌向小城,购物、祭祖、旅游。这个日子,也正是漫山遍野梨花、桃花、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一厢厢、一垄垄、一片片,到处都是的。一山,是雪白的梨花;一山,是粉粉的桃花;山沟里的,则是金黄的油菜花,整整齐齐,色彩毫不混杂。人们的笑脸,掩映在万花丛中,或拍照、或野炊。孩子们一时忘却了功课的重负,在花丛中快乐的戏耍。山里还有许多泉眼,什么“珍珠泉、喊泉、大泉....”,泉水汩汩流淌,汇集成溪,沿着山涧依山而下,水清见底,捧水入口,清冽甘甜。山顶有个奶奶庙,子夜时分,就是祭祖的时刻,这个时候,站在自家阳台,可以看见山上点点火光闪烁,像满天的繁星,蔚为壮观,摄人心魄,那是登山的人们点燃的红蜡烛!多的时候一夜会有二十多万人,必须在夜里十二点至四点前进香许愿还愿才有灵气。
学生时代跟同学们去过几次,记得要翻好几座山,累得要命,回来以后腿都要痛好几天。可是路途中经常会遇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在家人的陪伴下,虽然拄着拐杖,却精神抖擞,仿佛注入了兴奋剂,那种对祖先的信仰与崇拜,那种精神力量的支撑真是巨大的。这个祭祀的庙宇,据说是我们那一片香火最旺的山头了。
用“青山秀水古文化”来概括我的家乡小城,一点也不为过。
很久没有回老家了,很想再回去看一看、走一走,在那桃花盛开的时节!
|
寿州勇士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1-04-07 21:51
感谢楼主的散文,希望能发表出去?
|
游客:104449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1-04-08 10:44
感谢支持,发表出去也可以呀,可要帮忙推荐哦!
|
游客:041617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1-04-08 16:16
游子的心声,很让人感动,作为寿县人理应感到自豪
|
游客:051016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1-04-08 17:10
幽幽离别意,浓浓思乡情,偶遇故乡人,倾诉游子心。离家二十载,时时念旧恩,阳春三月至,眷眷情更深。
|
游客:112541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1-04-11 23:25
远在在异乡求学的我,与楼主同样的感受,不过我的家在三觉农村,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乡村最美丽的季节了,所有大地被金黄色笼罩着,记得,初中时在十里飘香的油菜花旁总有自己的读书声,12年前的情形如同眼前。另外,楼主描述的家乡女子与男子勾起了我对妈妈与爸爸的思恋,愿二老身体健康!
|
游客:103948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1-04-12 10:39
5楼的,你是三觉的呀?我也是的和你一样的心情,那地方太落后了。
|
游客:111512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1-04-12 11:15
绘出了小城的灵秀,勾出了游子的思乡情节!
|
游客:022553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1-04-15 14:25
我是一个在寿县出生并生活了20年的农村人,小时候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总算可以无忧无虑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后来上学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上大学了离开了这里,在外地总免不了思乡,特别是春天,总是能让我脑中浮现寿县春景,成片的麦田,小时候我就在田埂上奔跑玩耍,还有东门外护城河边的杨柳,高中的时候,这个季节会抽空去那走走。我已经很久春天没有回去了,今年清明的时候我特意回去了一趟,可是原本那些美好的东西都不完整了。
快到家的时候,发现路边一辆拖拉机在那倒垃圾,已经把路边原本的一个池塘填上了一半。散发着阵阵恶臭。小时候我还在那里游泳过呢,原本没有垃圾的农村竟然成了城镇的垃圾场了,再看看县城,城墙整洁了许多,可是那连片的灰烬不知道的还以为小鬼子来过了呢!城里大街上乱乱的,太挤了,从巷子溜走。
寿县,现在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词可以形容你,我一再地在这里请求环保部门关注一下那些倾倒在农村的垃圾,可是、、、、大概是不和谐吧,总是看不到被贴出来,我本想在其他地方用图本并茂的帖子来呼吁下这个问题,可是毕竟我也是个寿县人,家丑,还是在家里解决吧。只是我心里寿县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美好了,垃圾就在村头,寿县已经不要我们这些农村的人好过了,不过我也不想再回到那个地方了。能不回去则不回去。
|
游客:010912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1-04-16 13:09
我是本文的作者,也是近二十年没有回去过了,本文描述的都是过去的美好回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希望发展的更美好。
|
游客:123344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1-04-18 00:33
不用看内容,寿县,这两个字已足够我情思缠绵。我就要来了,周年纪念。他不知道,他不在意,他不理解,他不感动。与他无关,我爱这个地方。
|
小寿星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1-05-31 10:02
同感啊,我时常也是想着家里的人、、、、
|
纸慧创造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1-05-31 12:50
感谢寿县,他是教我生活的老父亲,感谢寿县,她我喂我奶水的老母亲。
|
游客:031918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11-06-19 15:19
家乡人,要是少一些随遇而安,多一些发愤图强就好了。
|
游客:042405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11-06-19 16:24
你们有本事了也思考怎么为家乡添把力呀!
|
游客:101523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11-06-24 10:15
随遇而安并怡然自乐!
|
游客:102054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11-06-24 10:20
如何利用家乡的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发展家乡的旅游业,如何借鸡下蛋而不是杀鸡取卵,留住愿意为家乡出力出汗的投资者,也许是地方决策者应该思索的大问题。
|
赞123456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11-06-24 17:58
不用看内容,寿县,这两个字已足够我情思缠绵。我就要来了,周年纪念。他不知道,他不在意,他不理解,他不感动。与他无关,我爱这个地方。
|
寿州勇士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11-06-24 19:28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也许你们在外“混的不错”?但没有寿县这方水土,你会“发达”吗?
|
游客:113757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11-06-28 11:37
寿县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故乡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思念,清明节回家了一次,特意去县城的东门口和博物馆看了一下。
|
游客:100722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11-06-29 10:07
这几年,外面的发展变化太快了,要走出去体会竞争,体会高效率,体会别的城市的日新月异,谋求家乡发展的新思路。家乡很美,但是家乡需要建设的更加美好,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全局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