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20 | 回复: 18
|
寿县老照片
|
游客:093524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2-02-29 09:35:2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你还能认出照片里的景物拍至于哪里吗?
|
游客:111024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2-02-29 11:10
天哪好像在攻城
|
游客:111908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2-02-29 11:19
像是北门外....
|
游客:060916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2-02-29 18:09
肯定是北门,这张图片来自日本的《历史写真》画报,图片旁边有小字注释的。这个截图不完整,应该是摆拍。
一筹斋
|
游客:112013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2-02-29 23:20
鬼子进城了。。。。。。
|
游客:112058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2-02-29 23:20
鬼子进城了。。。。。。
|
游客:104013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2-03-01 10:4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缅怀赵达源。
|
游客:104543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2-03-01 10:45
赵达源喋血寿州城
“力尽殉古城,面对八公,耿耿忠心仙可证;更深留遗札,魂归九重,茫茫余恨浪难平!”这是寿县人民敬献为国捐躯、以身殉城的爱国将士赵达源团长的挽联。赵达源,这位出生在云南大理县的边陲男儿、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为抗御日寇入侵,将一腔热血抛洒在了寿阳城头。
1940年4月12日,日军第三次侵犯寿县。在此之前,日军曾于1938年6月、1939年10月先后两次强占寿县,烧杀奸掠,给寿县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面对强敌入侵,守卫在此的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二支队第九团的全体官兵,在团长赵达源带领下,同仇敌忾,决心以鲜血和生命来保卫城池。身患重病的赵达源团长留下遗书说:“余在病中,奉命守城,已下最大决心,与城共亡,杀尽倭奴汉奸!”当他们获得情报,得知驻扎在蚌埠的日军将再次进犯寿县的时候,立即拟定作战计划,严阵以待入侵之敌。
4月12日清晨,日军先头部队兵分三路向我鸭背铺、桂家山、平山头一线阵地猛烈进攻,炮火激烈,来势甚猛。布防在此的保九团前哨连渐被包围,伤亡惨重。而负责策应的国民党第一三八师四一二旅龙炎武部却背弃诺言,放弃阵地,落荒而逃。前哨连孤军作战,寡不敌众,只得且战且退,撤回淝水南岸,东津渡失守。
此时北路日军以第三师团一部为主力,乘汽艇由淮河入淝河,向县城进逼。另一股日军则由翟家洼沿山脚经珍珠泉向北关冲击。敌军炮弹密集,烟柱冲天。赵达源部的第五、第六两连官兵沉着迎战,等到日军拥上北门石桥时,以步枪、机枪构成交叉火网,突然射击,日军挤在狭窄的石桥之上躲避不及,丧命百余人,落水受伤者无数,终不能越过石桥。日军吃了大亏,便丧心病狂地用烧夷弹向城内射击,城内顿成火海。
日军再次组织力量,从城东、城南、城北三面发起攻击。赵部官兵猛烈反击,双方时进时退,阵地几次得而复失。战至中午,日军见攻城不易,便由珍珠泉等高地再以窒息性催泪弹向城内倾泻射击,并集结兵力,向我城东南隅的文峰塔阵地强攻。守卫在文峰塔阵地的三营官兵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二连连长、三连连长先后阵亡,亲自在火线指挥的梁营长也身负重伤。将士们用枪托砸、用嘴咬、用脚踢,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日军强占文峰塔阵地。
战友的热血换来的不是畏惧和胆怯,而是仇恨和力量。“暂死保卫城防,坚决与城共存亡!”成了全体官兵的共同意志和决心。万分紧急时刻,赵达源团长抱着重病,与团副黄怒涛亲自率领特务连不足两排的兵力,跑步驰援文峰塔阵地。无奈日军已占据重要隘口,以密集火力封锁前进的道路,赵达源冲锋在前,不幸身中数弹,大喊“杀尽倭寇,为国雪耻!”后阵亡。其余战士莫不壮烈牺牲,展现出中华民族抗御外敌的浩然正气。
寿县县城沦陷了,日军兽性大发,犯下了累累罪行。这一笔笔血债,寿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而赵达源团长带领保九团官兵抗御入侵外敌英勇殉国的壮举,寿县人民也铭刻在心。巍巍丰碑光昭日月,将与山河长存!
(方怡、毕先万 整理)
|
游客:034445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2-03-05 15:44
寿县政府应该多宣传这些历史,不要等以后大家都忘了这些历史往事。“力尽殉古城,面对八公,耿耿忠心仙可证;更深留遗札,魂归九重,茫茫余恨浪难平!”
|
游客:081120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2-03-11 20:11
国民党是抗日的主力军,这是铁的事实,国人不能磨灭先人的功勋,不能让英雄流血、让英雄的后人流泪,无论何时何代!!
|
游客:095510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2-03-23 21:55
不要假惺惺的喊那些空洞的口号,抵制日货才是王道!
|
游客:115215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2-07-05 11:52
(方怡、毕先万 整理)也许就是本人。
|
游客:031153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2-07-06 03:11
这本杂志在县财政系统职工李家景手里,据说他自费从合肥城隍庙地摊买了几十本日军发行的杂志,以及国民党党部当年有关资料(其中有李品仙的信件),建议县有关部门把这批资料征集过来,可以适当给一些奖励。
|
游客:115048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12-07-06 23:50
建议县有关部门把这批资料征集过来,可以适当给一些奖励
|
寿州勇士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12-07-08 17:16
9楼的网友,说的很到位!
|
游客:094309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12-07-09 09:43
建议县有关部门把这批资料征集过来
|
游客:052036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12-07-09 17:20
12楼,你“据说”的内容连我都不知道。李家景。
|
游客:035433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12-07-10 03:54
其实照片是我从合肥城隍庙购买的,有关部门也没说要这些资料,需要的话一句话,可以免费提供使用(这些资料可以用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上)。寿县财政局 李家景
|
游客:035642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12-07-10 03:56
家景老弟,爱好本帮资料的收集,已有多年,收藏颇丰,堪称古城寿州通,厉害呀
|
游客:095108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12-07-10 09:51
12.、17、18楼,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吗
|
游客:010545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12-07-10 13:05
19楼怎么能这样讲呢?收集乡帮资料用于古城保护参考意义重大,古城西门楼子要不是向社会征集,恐怕也不没有依据,建议建议县有关部门把李家景这批资料征集过来,可以一定奖励的。对李家景赞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