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8 | 回复: 11
|
寿县古城文化突围之浅见
|
静水船夫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2-06-04 17:13:08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人文寿域 山水春城
——寿县古城文化突围之浅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前 言
近日,有关古城保护、开发与利用,历史资源挖掘整理的话题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成为小城街谈巷议的热点,各方观点聚智汇力,为古城“突围”“寻脉问诊”,助推“建设新城,保护古城,提升名城。”构想,为“文化立县”建言献策,读后深受启发,今不才写下此文,从古城文化突围这一新的视角,谈点粗浅看法,由于眼界所限,底蕴所掣,观点难免粗陋偏颇,只为表达这方古老神奇土地上一位子民对其厚重文化的景仰膜拜之情,片言碎语若能对古城发展有半点裨益,实则幸矣。
历史地位及文化渊源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襟带淮汝,控引河洛。”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曾是州来、蔡国、楚国的国都所在地和淮南国治所,三国时袁术称帝与此。寿县名胜遍布,文物荟萃,门类齐全,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属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38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封建帝王时代,寿县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寿县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以楚文化为底蕴,各种文化交织汇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
文化突围 重在观念
寿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馆藏,宏博的文化,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和广为传诵的历史典故。如何有效挖掘整理这些宝贵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造福于民,重在思想理念。如果说古城突围只是冲破形体的枷锁,“破茧成蝶”的话,那么,文化突围则是要从思想上彻底解放,破除桎梏,冲破藩篱,迎来“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会有阵痛,更期待新生。因此,古城文化突围,不仅要突破横亘在我们眼前固若金汤的城池,更要突破盘踞在我们心中扎根已久的城垣。我觉得古城文化突围,重在突破“五种观念”,达到“五化标准”。
1、突破狭隘观念,打造旅游文化同城一体化。
新时期,我县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格局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提到“北旅”,相信很多人往往还只会停留在对“八公山”和“寿春城”的开发利用认识上。其实,我觉得这里“北旅”的“北”应该是广义意义上的“北”,应涵盖寿州古城、瓦埠镇、隐贤镇、正阳关镇以及安丰塘和瓦埠湖水域区域的“一城三镇两湖塘”格局,以古城区保护开发为龙头,三镇齐发,山水同步,形成旅游文化同城一体化,而不应各自为阵,片面孤立。全县旅游开发应形成“一盘棋”意识,打造旅游文化长廊,将零散景区串联成片,开通旅游直通车,实行“一票式”全景旅游,让寿县旅游真正能看得到景,留得住人,聚得来财,生发的震撼。应加大传统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时公祠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报恩寺不再“门前冷落车马稀”,要让旅游资源既汇聚经济效益,又产生社会效益,真正造福于民。开发乡村体验游,让厚重历史与清新田园相得益彰,让山水文化与农家乐游有机契合,真正形成“一城三镇两湖塘,山岚云影共佛光,求贤访仁君子地,遍览胜景话寿阳。”的理想格局,让各地游客徜徉在历史的林荫里,流连忘返。这样,游客乐了,我们笑了,GDP增长了,寿县旅游文化新生了,何乐而不为?
2、突破模仿观念,坚定古城文化创新自主化。
古城开发与利用,路在何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相关职能部门应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然后综合论证,得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方案,便是科学的论断,切忌人云亦云,摇摆不定。古城文化传承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避免一味模仿照搬,不能今天看着“平遥”好,就大搞特搞“平遥模式”,明天看到“台儿庄”火爆,就不加辩证的学习“台儿庄”。古城保护、开发与利用借鉴其他地方先进做法,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但要避免跟风而上,朝令夕改。寿县古城的开发利用应坚持自我特色,创新方法途径,根据地域特点和现有实际,在科学考察和详尽论证的基础之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分片实施,突出重点,形成格局,产生效益。
3、突破依赖观念,催生特色文化名优精品化。
当前,我县应紧紧抓住融入合肥经济圈,开通合肥—寿县旅游直通车和“大八公山”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有利时机,“借得东风好行船”。在文化战略上,我县也要“不甘落后,奋力追赶。”,摒除等、靠、要的思想,突破依赖观念,克服坐享其他先进地区“分一杯羹”的消极行为,后定而谋,乘势而上,积极挖掘,培育符合我县实际的特色文化,催生一批“拿得出,叫得响,影响广。”的文化产业,彻底告别“抱着金娃娃,到处要奶吃。”的尴尬境地。由于我县文化种类繁多,开发利用时应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性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随意性,应抓重点,突特色,以“战争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工程为主抓手,打造名优精品,扩大影响。
(1)战争文化:重点挖掘“淝水之战”和“赵匡胤困南唐”。前者可以借助即将开拍的大片《淝水之战》为跳板,开发“淝水古战场体验之旅”,让游客在实景体验中追溯历史,感受厚重文化;后者可以衍生“刘金定力杀四门”,让游客亲自体验攻城守寨的乐趣,享受穿越的快感。
(2)宗教文化:历史上寿县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教徒众多,活动频繁,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开辟宗教文化旅游专线,见证教堂婚礼的新颖时尚、庄严浪漫;聆听阿訇开诵《古兰经》的虔诚神秘;拜谒碧霞元君仙风道骨;佛家圣地听梵音的空旷和清灵,顶礼膜拜,敬香祈福,一切尽在神秘之旅,朝圣之路。
(3)饮食文化:寿县人在吃食方面的讲究,堪称颇有见地,前不久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对寿县的推介又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寿县的知名度,我们可以在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扩大饮食品牌种类,推树一批饮食精品,每年夏季举办一届饮食文化节,让豆腐宴、狗肉锅、淮王鱼、咸水鹅、椒麻鸡、红烧肉等精品得以推广,同时开辟美食一条街,让牛肉汤、绿豆圆、狮子头、小刀面、大救驾等风味小吃各显其能,让广大吃货们享受盛夏的饕餮盛宴。
(4)民俗文化:以民俗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主要唱响“保义二月二龙灯会”“正阳关二月十九玄帝庙会”和“三月十五四顶山庙会”三台大戏,开启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和大救驾制作工艺体验馆或体验之旅,让游客学得快乐,玩的开心。成立“非遗”传承基地,培养壮大“非遗”传承队伍,以老带新,让濒临灭绝的民间技艺得以传承。
通过以上“四大工程”的实施,让寿县旅游文化真正形成“春赏梨花夏美食,秋寻山水冬非遗,一年四季好去处,胜却仙境寿阳城。”的格局。
4、突破闭守观念,实现历史文化宣传普及化。
文化突围,重在观念。全县上下要突破盲目骄傲,封闭自守的观念,我们不能再沉浸在早期历史文化名城的旧梦中不愿醒来,要以发展与“突围”,提升到引领的理念迎接重振寿县古城雄风的春天。作为古城的每一位公民,我们都应该是宣传展示寿县的窗口,要为古城发展鼓与呼,形成全县联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政府部门应发挥职能优势,在县广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宣传媒介开辟专栏专题,搭建互动平台;宣传、旅游部门应编发宣传手册,投放到候车室,旅游景点,扩大宣传人群,在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标牌,提升宣传效果;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寿县历史进校园活动,在全县中小学校举行“爱我家乡”学习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寿县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和竞赛活动,将乡土文化宣传普及,增强自豪意识。建立奖励机制,创作文化精品,在全国各主流媒体推介宣传寿县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真正做到内宣务本,外宣求精。
5、突破功利观念,树立传承文化常态持久化。
古城保护、开发与利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思想,克服短视冒进,要充分考证,反复调研,审慎出台。政府要把这项工程办成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不能为一时之快,追求微薄小利,匆忙上马,修了拆,拆了修,重复建设,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刀刃上。各民间机构、社团组织也应本着负责的态度,真正意义的担负起宣传推广与沿袭传承的责任,为古城发展,文化传承贡献应有的力量。各相关部门更应责无旁贷的担负应尽职责,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为全县文化产业的常态持久发展提供服务,那么,寿县古城重振雄风指日可待,“坚持文化立县、工业富县和开放兴县不动摇,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文化旅游提升战略和招商引资开放战略,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实,努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加快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格局,推动幸福寿县建设不断深入。”的美好愿景也将不再遥远。
|
游客:093912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2-06-05 09:39
真是好文章,殷殷之情令人感动。有宏观上的把握,也有微观上的斟酌,作者一定是深爱家乡、时刻关注家乡发展的热心人!希望这样的建议能对寿县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
游客:101554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2-06-05 10:15
作者很有见地,意见情真意切。
|
游客:072509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2-06-05 19:25
一城三镇两湖塘,山岚云影共佛光,求贤访仁君子地,遍览胜景话寿阳。好见解,好文章。我们殷切期待。
|
游客:082429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2-06-06 08:24
抓住媒体关注的机遇,找准开发的突破口,期待家乡的发展步伐更快一些。
|
游客:105125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2-06-07 10:51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抓经济发展,提高GDP,要有钱办事哪
|
游客:103827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2-06-07 22:38
有思想、有见地,有志之士。
|
游客:110702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2-06-09 11:07
理想的成份太多了,寿县的发展不能不考虑人的素质因素。想得太好,人的素质跟不上有什么用。十年后的南门外必将又是脏乱差,有门面就有出店经营,就有乱停乱放,大园盘往南你们看看吧,
|
游客:095524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2-06-12 21:55
楼主对古城的感情令人敬佩,对古城文化的理解很有见地,对古城的发展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现在重要的是我们不要争论什么,畅想什么,而是知道会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俗话说:“一步死,半步活”,按照古城旅游影视基地这个主弦律,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向前进。目前,我们缺的是商家和群众对政府的足够信心,缺的是能够吸引和带动群众的标杆。对于政府,我们要按照既定的思路前进,发现和培养一批既懂市场又懂管理的干部;对于商家,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既得利益;对于群众,要学会思考,珍惜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楼主可以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搞一个什么协会之类的,研究提炼寿县古文化,创新发展新思维,注重营销和宣传,提升素质和形象,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多面发展,多为古城发展做贡献。
|
游客:104637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2-06-29 22:46
看见论坛上这么多真诚高深的建议。县政府应该把这些对家乡如痴热爱的高人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倾听高人指点。
|
游客:070056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2-06-30 19:00
同意9楼的意见,高手在民间,学院派的规划也要听听我们自己老百姓的意见。
|
游客:070745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2-06-30 19:07
纸上谈兵,空洞无物,可操作性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