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随便说说,寿县旅游的机会
游客:101901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家乡的曾经:一产还行,二产基本没有,即使也有煤炭资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介入,却成了淮南的专属,三产还行,基本吃喝拉撒也好几十万人呢,需求是有。这次回老家,发现了 哇!家乡也在搞土地GDP了。东门外应做旅游重点景区的地方,却成了小区。。但是寿县定位上好像旅游城市发展,貌似一直做得不怎么样,难道都黄山大景区名声掩盖了?也许是没有通铁路,呵呵 或者是文化底蕴不吸引人。推广?是的 推广走出安徽了?。。。算了都不说了 。。。 以上的图示也许只是一个家乡人从事旅游地产多年,对家乡的发展的一点愿景吧,如果我们还有机会,请把握机会,先人们留下的遗产,请尊重遗产,尊重寿县人,尊重城市的曾经和未来。 如果还有机会,带动寿县的就业,收入,知名度。。。这些还有可能。
游客:01364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2-07-10 13:36 商业气氛太浓,格调不高
游客:0428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2-07-10 16:28 或者是文化底蕴不吸引人。推广?是的 推广走出安徽了?
游客:05334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2-07-10 17:33 看不懂怎么样,但你对家乡的这份心意值得学习
游客:05585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2-07-10 17:58 向您致敬!虽然方案可能还有不健全之处,但是此心可鉴,心系家乡,期盼发展,正因为有这么多热心的家乡人,才能促进家乡各项事业得到发展!
游客:10423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2-07-10 22:42 心情可以理解,保护古城不等于搞假古董和搞商业开发,没有见到一点思路,见到的只是充满商业气氛的开发,不可取呀!
爱玩儿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2-07-11 14:14 其实寿县发展的还是多不错的
游客:06262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2-07-11 18:26 是的,这也就是一根烟的随便说说,各位说的对,这个只是一个布局,具体的包装与推广,一定是结合文化底蕴来走的,商业氛围的确是浓了些,所以想看看是否合适,目前的家乡的经济发展,不能评价,但针对旅游说旅游而言,的确需要商业氛围在强势一些。当然以上都是思路,只是思路,线上的先不说,至少线下应有旅游路线商业配套等都需要落实和完善,至于对外宣传的体系和平台更应建立。 举例说明:湖南的张家界和凤凰古城广告已经推广至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每个城市都是相互的,尤其是最近争议的旅游广告的问题。 案例一: ([1]自6月以来,重庆多条线路的公交车身上出现了“重庆42℃,利川24℃”、“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热!到利川凉快去!”等广告语,推介利川旅游资源。没想到,一个“靠”字被人赋予了网络词语的含义。网友发表不同看法,利川市旅游局负责人解读真正意图。   利川市是龙船调的故乡,素有“凉城”的美称。从2012年6月开始,为了在重庆宣传推介利川旅游资源,利川市旅游局在重庆做了公交车车身广告,不料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争议。7月6日,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表示,不论广告效果如何,利川“凉城”被大家记住了。 编辑本段事件经过   利川距重庆仅两百多公里,素有“重庆后花园”之称,与重庆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根,因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3.2℃,而享有“天然氧吧”、“清凉之城”的美誉,甚至曾有国内知名旅游专家评价说:“利川是90万人共用一个空调,90万人共住一个森林公园。”此次广告投放的目的便是为宣传利川旅游。   “我靠!重庆。这是近10年我看到的最牛的车身广告,你们看到没有?”7月1日,网友在微博上发帖,并附上公交车车身广告的图片,立即引起网友关注。网友介绍,这辆公交车属于重庆市第三公交公司。   重庆媒体伯乐公交广告有限公司证实此广告是湖北省利川市旅游局委托其发布的旅游公交广告,此次广告共投放21辆公交车,涵盖了618、362等多条公交线路,广告主题包括“重庆42℃,利川24℃”、“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热!到利川凉快去!”3方面内容。 编辑本段官方解释   该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广告中出现的“‘我靠重庆’字样,‘靠’字本意为‘依靠’,并非网友所理解的网络语‘靠’”,“我们所有的广告内容都是通过正规程序审批,广告语是否有歧义,现在还不能评判。”   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介绍,之所以采用“我靠”两字打广告,主要出于4方面考虑,一是利川与重庆地理位置相近,“紧靠”重庆;二是利川主要的经济流向在重庆,依托重庆、融入重庆、发展利川是利川市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三是重庆是利川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利川旅游发展需要依靠重庆客源;四是利川与重庆的紧密合作关系,先后与重庆市的奉节等周边县市达成联合宣传推介意向协议,与云阳签订了旅游区域合作协议,并与石柱联合在重庆举办了“清爽黄水、凉城利川”2012渝鄂民俗生态主题旅游推介活动。因此,这两个字绝没有骂意,也不是用来炒作。 编辑本段修改广告   昨天下午,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向透露:利川市旅游局已想好了广告语“我靠重庆”的替代词——“重庆这边,凉城利川”。今天,将正式书面回函重庆伯乐广告公司同意修改广告语。[2] 编辑本段最新进展   利川旅游局发出官方公告,应重庆方面要求,利川市旅游局在利川新闻网上发表《关于同意修改“我靠重庆”广告语的声明》。声明表示,应重庆方要求,该局同意将广告语“我靠重庆,凉城利川”更换为“比邻重庆,凉城利川”。[3] 编辑本段事件结果   事件结果: 日前,重庆市工商局介于广告其在网络上造成的强烈影响,要求重庆媒体伯乐公交广告有限公司迅速撤换该广告,利川旅游局表示,重庆是我们的重要客源市场,维护重庆和利川既往以来的良好睦邻关系,是我们的首要考量。如果重庆方认为广告不妥提出修改,利川方将进行修改!   7月9日,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向透露:利川市旅游局已想好了广告语“我靠重庆”的替代词——“重庆这边,凉城利川”。10号,将正式书面回函重庆伯乐广告公司同意修改广告语。) 案例2: 重庆为什么“非去不可”?如果你是重庆人,会怎么向来重庆或准备来的人解释?除了看看下面专家的意见,我们不妨都帮忙想想,重庆有些什么“非去不可”的地方。   重庆工商大学策划学院副教授黄志贵认为:“重庆的景点、抗战文化、发展机遇,都使得重庆‘非去不可’。”在他看来,重庆的景点非去不可:“比如长江三峡,比如大足石刻等等。”重庆独有的抗战文化、历史景点,也让重庆“非去不可”。加之人文类的推荐,“比如说火锅,比如说美女这些名片都是亮得出手的。”更重要的是,重庆必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这也是“非去不可”的理由。   罗兹柏说:“我们可以从这句口号演绎出很多非‘×’不可的东西来。”比如“非吃不可”的火锅,“非看不可”的美女,“非泡不可”的温泉。配合这句口号,引导一种体验。只要有这个决心,有这个激情,只要努了力就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如果你不努力,自己都没得冲动,别人更不会来。”(记者 肖瑶 罗薛梅) 为什么非去不可? 网友总结出12个理由 昨天,本报详细解读了“重庆,非去不可!”这句新的广告词的来龙去脉,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在微博上输入这句口号,立即能搜索出近千条相关微博。 不少外地网友都说,“好想去看看为什么非去不可!” “重庆,非去不可:重庆火锅,非吃不可;重庆啤酒,非喝不可;重庆美景,非玩不可;重庆美女,非乐不可……”立即有网友推出了一串关于重庆的“非”口号,向他们介绍重庆。网友“风雨人生”则一口气总结出红色、山城、江城、桥都、洞府、历史、火炉、火锅、景观、生态、美食、枢纽等12个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把重庆的地理、人文、美食、美景一网打尽。 可见其实对于城市与城市间的旅游资源的竞争已经相当白热化了,所以,我只想表达的是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走出去,但是我们准备好了没,全国的一年的旅游收益,切分到 安徽-寿县-我们能占到这个蛋糕的多少? 其实我们需要这些,而且很迫切了。。 优势在哪里? 平台搭建了?没有攻击的意思,只是表达建议思考,省会合肥是我省对外对全国的一个窗口城市,有些城市高度的资源也是我们推广可利用的。 不好意思,,只是随便说说,,又是一根烟的时间。。
游客:12413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2-07-16 12:41 实在不怎么样,但是心情可以理解的,没事看看唐诗宋词再看谈寿县古城的保护与利用,记住只能是利用,而不是开发!!!
游客:07390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2-07-17 07:39 没文化就是没文化,寿县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走的曲折道路,就是象“楼主”这样的高人太多了,三思呀。
游客:08265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2-07-17 08:26 需要更多是保护利用,而不是开发,
游客:11123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2-12-30 11:12 徽文化虽然是安徽的不错,毕竟是南方文化,我在黄山念过书的知道,我们寿县的传统建筑还是算北方风格建筑吧,粉墙黛瓦马头墙虽然好看,但也不能随意照搬啊!搞不好不要被人家当成笑料?
游客:05573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2-12-30 17:57 寿县 的特色在城墙以及历史典故上作文章
游客:04370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2-12-31 16:37 寿县 的特色在城墙以及历史典故上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