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乡土乡情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穿过寿州乡土长廊——我从东园来
一根浮木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建设作为专门章节来论述并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六安位于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钟灵毓秀,文化灿烂。五县四区,文化形态多姿多彩,各有千秋,但也蕴含着共有的脉络,牵连在一起共同组成皖西文化的繁荣。寿县古城存续了千年,文化传统自不待言,什么是这座城池涵养的依托,有关城池生存的基础是什么?本次专题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座城池的农耕背景,共同领略文化风景。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开宗明义: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从寿州古城看过来,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四角却有城塘、水涵以及面积不小的菜园,由它们共同拱卫着城治、兵备以及万户人家,由此看来,寿州菜园不仅是古城的膳食需要,从现有的遗存观之,它是古城内部循环一个重要的系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基层民众共同信仰并能折射出寿州古城的农耕特色。因此我们断言,关心粮食和蔬菜,寿州菜园提供了乡土文化的微缩景观,我们可以通过它翻开古城历史的第一页。 [center]穿过寿州乡土长廊 ——我从东园来[/center]   有一张反映民国时期庄户人家的照片,一处柴扉茅屋,老人在室外做针线活,阳光下孩子坐在木摇车里,周围遍挂尿片。屋里站着的像是孩子的妈妈,在灶间忙碌着。我看到这张照片非常感慨,毕竟时光过了一百年,人的着装、言语,置身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伫立寿州东园却可以从流光里感受到曾经的镜像,似乎时光的密钥就深藏在东园万畦碧绿中。   1、东园在寿州古城东北隅   寿州古城被城墙围得四方四正,进得南城门,向北远望,八公山似贴近城角。十字街折向东,尽头是“宾阳楼”(宾者,傧也,宾阳,礼迎朝阳),这就是长约一千米的东大街。   东大街是古城旧时的政务中心,州署、兵署,都在这里。百岁老人、布衣书法家姚摩霄,他住在白帝巷(东街北梁家拐巷的一个支巷),他生前回忆说,我小的时候,年前年后东街城隍庙很热闹,说书的,拉洋片的,我就站在凳子上写门对子卖钱。   寿州古城地处南北交界,以淮河为界,以八公山为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寿春城作为历代郡县治就是一例,此外从史志及有关文献来看,古城确乎是军管之地,是明代的卫、清代的营和皖北兵署的重要阵地。远不说秦汉、两晋,近代史上的纷乱、暴动也时有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捻党起义都在这座小小的城池里留下了影子。春天来临的时候,青绿的菜蔬间杂着一小片一小片菜花以及从城墙高处伸出来的城柳那鹅黄鲜嫩的枝条,这番景象,让人无法对这座城池无动于衷,我们感慨这座安宁的故土曾经黎庶和英雄为伍,良民与蝥贼同侪,这块肥沃的土地是否映照了“习俗尚朴,民力耕桑,性率真直,人尚节义”的根性?龙年五九头一天,天色放晴,我与家景、春鸣夫妇及其小儿安棣一起去了东园,并从东园带走了三株寿州香草,分植于我们三家的阳台。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寿州东园,指的是城东北一片菜地,俗称东菜园,寿州城小,3.65平方公里,东北地带,有一条和东大街平行的巷子,叫西大寺巷(报恩寺以西),西大寺巷往北(现在寿县一中、二中以及报恩寺后墙往北),北城墙以南,仓巷以东,东城墙以西,这一大片菜地,那就是东园地界。菜地很重要,很多人意识不到。在历代州志上,对菜地的记述很少,志书向来关心的是经时匡世的大事,区区菜地只在下里巴人间,于是志书上就忽略了这一片与城池始末有密切关联的菜地。这是史家的大不幸。想了解寿州东园的情况比较难,后来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了转机,虽然不知道寿州菜地的沿革和传承情况,但可以看看其它古城的情况并以此类推,这一查找还真发现了蛛丝马迹。   《南京蔬菜志》第一章就是《菜地》,“据现有文字记载,历史上菜地可归属为三种类型。其一,官家菜园。远在刘宋以前,官家菜园已存在,明清以后逐渐消失。其二寺院菜园。南朝时寺庙林立。《六朝事迹编类》:‘(谢涛夫人王氏墓志),在土山净名寺后菜园中。今移在上元县’。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古林有二僧,一为常住收饭曰饭头,一为常住收菜曰菜头。’可见当时寺庙所属菜园,以供僧人自食。其三,农家菜园,此类菜地面广量大,一般散布在城隅,城东南和西南一带,自古盛产蔬菜。”   我认为对菜地三类划分在寿州东园或许都存在,寿州自古是军事要地,战争频仍,驻军历史悠久,从明代开始依次设过卫、营、署,驻有军队就要有粮和菜,粮可以长途运输,但若想取菜方便,必须是就近的。作为寺院菜园的可能性更大,古城东北隅的报恩寺,香火旺盛,僧人众多,据姚摩霄老人回忆,他自小就听说这样一句口头禅,“寿县三大舒坦人,蓼秋、西华带善文”,其中蓼秋是和尚。说是云游的僧人到此都有饭吃,报恩寺有庙产,这样说起来,寺院菜地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和南京古城相似,寿州菜地大部分应属农家菜园,祖辈种菜。据说寿州孙氏刚从山东迁过来的时候,也在东园种菜。至于谈到的三大舒坦人,还真有其事,张树侯所编《淮南耆旧小传》提及两个——蓼秋和西华,证明姚老所言是准确的。   2、此物最相思   说到东园就不能不说东园白菜——黄心乌。冬季来临,黄心乌渐渐成了游子朝思暮想之物,也可见他们将成袋的白菜装进汽车的后备箱里,寿州虽处江淮分水岭,但冬天寒冷干燥,人们的嘴角起泡、结痂,口腔溃疡是常有的事,择几棵白菜,尤其东园白菜,加上少量的菜油稍加翻炒,吃在嘴里甜润,清火、护肤,老寿州不能一日无此食。   “青菜,古名菘。民谚云‘三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青菜品种甚多,传统品种有矮脚黄、乌白叶、亮白叶、四月白、菊花心瓢儿菜、箭杆白、紫菜苔,其中箭杆白和紫菜苔等品种适宜腌渍”,“明清以降,蔬菜种类日趋丰富,《正德江宁县志》有菘(白菜)、箭杆菜(腌菜)、蕻(雪里蕻)”……(参见《南京蔬菜志》第41、43页)。而光绪版《寿州志•食货志•物产》“蔬类”篇中既提到了“菘”同时提到了“箭杆白”,综合两种志书,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寿州志”中的“菘”当为矮杆白菜,南京称为“矮脚黄”、“菊花心瓢儿菜”者,寿州称为“黄心乌”。《寿州志》共列出37种蔬菜,“菘”排在第一位,证明它是居民常用并喜食的蔬菜。甘熙在《白下琐言》里对瓢儿菜的描述:“今之瓢儿菜,或谓菘菜,然必经霜雪始佳,秋末尚早……茎褊,叶皱,环抱极紧,外绿中黄,欲谓之菊花心。”黄心乌“心叶淡黄”谓之黄心,“外叶墨绿色”谓之乌,与南京的“菊花心”当属一类。寿州古城虽小,冬天里,四周却茂盛着一畦畦“玉镶金”的菜地,它们簇拥起的这座古老的城池,也娓娓叙述着农耕背景,其中蕴涵的饮食文化一样博大精深。   我本无意对东园历史考证什么,只是经常在想这样一个事情,是先有粮食和蔬菜还是先有城池,这块聚落的形成应当还是以生存为起点的。当日影西斜,我们到达东园菜地,一畦畦蔬菜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帘,不得不让人感动。最直接的感慨是,那些菜农确实不容易,将城角这一亩亩菜地拾掇得光鲜灿烂,然后将它们提到街上卖。在寒风和雨雪中,交换着块儿八毛的货币。我问那个正在起菜的妇女,“这菜起了还种点什么吗?”她说,“年下不种了,要等到开春后了,点些豆角、小青菜”。在空旷的东园菜地上,她的声音清脆又响亮,她们似乎在劳动中收获了喜悦,她还很自豪地对我们说,“当然是东园白菜最好吃了”,她指着身边菜地说,“我们这是地道的东园白菜”。   寿州白菜,古名“菘”。张树侯,淮上著名人士,其斋号“晚菘堂”,晚菘者,较迟上市白菜之谓也。于右任以诗赞张氏曰“种菜论书老寿州”,其中种菜之说应该是对应于其斋号以及主人的志趣。东园的白菜无处不在,东岳庙大殿前一小片土地上也种下了数棵。   说来也巧,寿州东园菜地上矗立起两处寺院——报恩寺和东岳庙。但相比于报恩寺,东岳庙更贴近于乡土,光绪《寿州志•寺观》用了约5000字记述了“城内东北”之报恩寺,而对东岳庙则只有数语,“在城内东北,有顺治十年邑人常子应、贝士珍二十七人捐资重修碑记”。如今的东岳庙的四周都是菜地,低矮的围墙,进到院内,迎面是略呈泥土色的硬山顶殿台,已然驳落或倾圯。即使这样,每年农历三月廿一至廿五日,乡人聚集于此,唱戏听曲,不亦乐乎。汪曾祺先生在《碧霞云君》一文中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大意是我们不能把碧霞云君祠翻造成巴黎圣母院那样的建筑,对文化还应从乡土层面考量之。   3、寿州香草,一缕历史的陈香   冬去春来,年前分植于三户阳台的寿州香草,均已开花了。   寿州香草,又称“离乡草”。它生长在寿州东园,和黄心乌套种在一起。这一大片即将丰富寿州居民味蕾的白菜中,只有这万分之一大小的离乡草承载着寿州美丽的传说和那一阵阵感动岁月的幽香。 这株寿州香草,在春天里,盛开出蓝白相杂的花儿,它晶莹,它像是跨越千年的时光从冰冷的典籍中带来了一抹美丽的霞光,它带来了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困攻南唐边镇寿州的故事,他那匹汗血宝马饮完撒金塘水,啃嚼过鲜嫩的离乡草后,定定地环望寿州,这芬芳的大地,这幽蓝的天空,让一匹马找到草丰水美的家园,草犹如此……   离乡草,多么凄婉的名字。   这是一株普通的草,一株被寿州嚼上千百年的草,它做成的荷包连同艾草,在即将到来的端午,在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悠长的寿州一次次打捞着历史的记忆。这是一株异乎寻常的植物,这是一缕岁月的陈香,打开它,即可再现历史的天空……这株草,是一尊传递回声的漂流瓶,这是一丝思接千载的记忆,从长江汉水的兰芷到淮河边的离乡草的跨界遥望,从遥远处的楚国,到寿州楚文化的最后时光,从远处《招魂》的哀痛到寿州诗人吕本中登高而赋“恨君不似江楼月”,从怀抱湿湿江南的考烈王到淮南王父子,从淮水之旁,从深掬的苍黄之水,从后周军队的鼓角争鸣到南唐守将夕阳中的叹息,这春风里的嫩叶和晶莹之花。寿州诗人李春鸣深情地写道: 我手捧一束寿州香草 举一杯楚地美酒 把一切献给广阔的家园 献给灼烧千万次的心胸   采访手记:对寿州东园的观察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其间我阅读了明代嘉靖、清代光绪版《寿州志》、《淮南耆旧小传》、《洛阳伽蓝记》、《呼兰河传》、《乡土中国》以及其它与古城寿州有关的资料,常常与朋友们一起深入东园实地走访,取得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寻访,“乡土”一词集中地从思想深处起跳出来,寿州位于南北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既能守又能攻,既能入又能出,既能射虎屠龙又能种菜论书,这种富有弹性的生存状态无不得益于古城周遭的农耕园地和水利设施。这让我最终发现了城池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溯之上似乎让我瞥见了历史的渊源与脉络。于是形诸笔端写下《穿过寿州乡土长廊》,如同《乡土中国》序言里说的,本文是讨论性的,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但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可以向皖西文化的未知领域进军。 (浮木/文 林伟/图 本文刊于《皖西日报•文化周刊》,题图:“寿州香草”、乡土味十足的“东岳庙”)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3-04-09 08:23 有一张反映民国时期庄户人家的照片,一处柴扉茅屋,老人在室外做针线活,阳光下孩子坐在木摇车里,周围遍挂尿片。屋里站着的像是孩子的妈妈,在灶间忙碌着。我看到这张照片非常感慨,毕竟时光过了一百年,人的着装、言语,置身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伫立寿州东园却可以从流光里感受到曾经的镜像,似乎时光的密钥就深藏在东园万畦碧绿中。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3-04-09 09:44 东岳庙在寿州城北颓落/远山曲水滋育的菜地/鬼神书写困难/由人来执笔/水缸、枯井/和新年的门楣 没事就去东岳庙边走走/芦苇丛里链蛇无踪/要等就等风声 等东岳庙/椿树发枝 蚂蚁列队/从报恩寺出发/到东岳庙的蜂巢边围舔 (浮木拍于2009年元月)
游客:11374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3-04-09 11:37 大爱笔触,书写寿州人情冷暖,是值得探讨的书写之路。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3-04-09 17:27 四顶山上有碧霞元君祠,东园有东岳庙。二者关系在汪曾祺的散文《碧霞元君》中有说明,“历代帝王对泰山神屡次加封,老百姓则称之为东岳大帝。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一座东岳庙,亦称泰山庙”,“碧霞元君,或说是泰山神的侍女、女儿,或说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又说是玉皇大帝的妹妹。道教诸神的谱系很乱,差一辈不算什么”。总之个人认为,这些庙宇更贴近乡土,农历三月十五庙会也能折射出一点乡土的味道。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3-04-10 17:04 小本生意慢慢来,上张东园小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