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3 | 回复: 65535
|
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发展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游客:051441
未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3-05-01 17:14:41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发展战略
咨询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
组 长:程必定 省政府参事、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副组长:郑家余 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社科院特约研究员
成 员:宋 宏 安徽日报理论部主任、安大兼职教授
吕连生 省社科院城乡发展所所长、研究员
刘志迎 中科大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令刚 省社科院文化与哲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丰志培 安徽中医学院副教授、博士(执笔)
目 录
一、发展环境 1
1、世界笫三次工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 1
2、中部地区城市集群构筑新增长极的强势拉动 2
3、安徽推动合作园区共建的政策支持 2
4、合肥发展空港经济的有力助推 2
5、合肥产业科技溢出、合六蜀寿合作深化的良好依托 3
二、功能定位 3
1、合肥空港新城核心区 3
2、合肥临空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 4
3、六安寿县南部现代新城 5
4、安徽省结对合作发展示范区 5
三、形象设计 6
1、江淮空港新城,临空产业高地 6
2、安徽迈向国际化的高端窗口 7
四、发展思路 7
1、发挥两个优势 7
2、实施两个承接 8
3、做好全面创新 8
4、促进多元融合 8
5、建设智慧新城 8
6、推进爆发式发展 9
五、产业选择 9
1、产业发展原则 9
2、产业发展方向 10
3、产业布局指引 12
六、保障措施 13
1、提升理念,高站位谋划。 14
2、招商选资,高层次发展。 14
3、创新模式,高标准建城。 15
4、广开渠道,高强度融资。 15
5、强化激励,高水平聚才。 16
6、优化环境,高效率推进。 16
附录 18
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发展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为推进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应园区管委会邀请,省发展战略研究会组织省市专家对园区的功能定位、形象设计、发展思路、产业选择等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如下咨询报告。
一、发展环境
综合考量园区的发展环境,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中部地区城市集群构筑新增长极的强势拉动,安徽推进合作园区共建的支持政策,合肥空港经济的有力助推,以及合肥产业要素和科技资源在发展中的外溢,合六蜀寿合作发展的纵深推进,使园区建设发展拥有机遇、政策和动力等多重积极因素叠加的强大优势。
1、世界笫三次工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
当前,以互联网和新能源等新技术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和拓展,将催生许多新兴产业,引领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从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站在新一轮世界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谁抢占先机,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园区目前虽是“一张白纸”,但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从起步开始就抓住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顺势而动、主动作为,把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可以构筑高端产业集聚园区。
2、中部地区城市集群构筑新增长极的强势拉动
内需驱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中部地区城市集群的成长与发展,将会对内需产生强势拉动。江淮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城市集群的快成长地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合肥作为中部增长极的战略功能将进一步凸显。不论是合肥经济圈的拓展,还是“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空港新城都将成为合肥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的重要部位。园区可借助空港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中部城市集群的发展,高起点推进产城一体发展,不仅可建成合肥重要的发展新高地,更会成为江淮城市群紧邻国际空港的新的重要生长点。
3、安徽推动合作园区共建的政策支持
园区作为安徽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确定的“3+5”合作共建园区之一,在规划、用地、融资、项目、管理等方面,享有省里推动合作园区共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园区建设发展也就具有最佳的政策环境与制度资源。园区充分用足用活这些政策,可以建设成为起点高、发展快、质量优的全省合作共建示范区。
4、合肥发展空港经济的有力助推
空港经济是后工业时代全球自由贸易潮流的最新表现。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成为国家层级的中部城市增长极,提升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既是必然趋势,又是重大任务。借助新桥国际机场通航,围绕空港打造空港经济集聚区和空港新城,是合肥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现实路径。显然,合肥空港经济的发展,对园区可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推力。
5、合肥产业科技溢出、合六蜀寿合作深化的良好依托
随着合肥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产业与科技将产生溢出趋势, 园区凭借独特的优势,在承接合肥产业和科技外溢中必将成为优先之地。园区作为“六安东向、寿县南移”的桥头堡,在合作共建中具有强势吸引力与集聚力;蜀山区拥有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发达的文教卫等社会资源,又为园区高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园区可依托这些条件,将各种优势资源集于一身,形成加快建设的新优势。
综上研判,一个国际空港会带动一个产业新城的崛起,园区多种机遇与多种优势的叠加,构成了未来发展的优越发展环境。因此,园区的战略定位、区域形象、产业构造、发展路径应围绕这些机遇和优势进行谋划,通过抢抓机遇、彰显优势、用好政策、释放动力,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规划建设,争取形成爆发式的发展态势。
二、功能定位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对园区作出以下四个层面的功能定位。
1、合肥空港新城核心区
新桥国际机场作为长三角西翼重要的空港交通枢纽,必将形成港城共生、产城融合的现代化空港新城。对于大型国际机场而言,根据距离机场的远近,可以将机场周边区域分为机场核心区(5km以内)、紧邻机场的临空服务区(5-10km)、相邻区(10-15km)和外围辐射区(15km以外)。其中,紧邻和相邻区一般都会成长为空港新城。在合肥市“1331”的空间格局中,园区处于合肥空港新城空间布局“一核两翼”的西翼北部片区,距离机场7公里,是机场紧邻区,通过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够形成完整的城市服务功能和具有自我组织能力的经济区域,也就具有空港新城核心区的功能。而空港新城核心区的形成将发挥扩散效应,加快新桥空港地区的城市化、提升港城发展品质、带动港城经济增长,打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区。因此,将园区定位为空港新城的核心区,符合大型空港具有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符合园区独特区位所具有的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发展的功能。
2、合肥临空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
“临空经济”是以空港为中心、以航空运输为指向的产业在发展中形成集聚与辐射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继河运、海运、铁路、高速公路之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兴起的第五波力量。临空经济的产业特征集中表现为“两化”。一是产业模式的集群化,如世界上空港经济发展成熟的美国孟菲斯、荷兰史基浦、韩国的仁川、菲律宾苏比克湾,以及我国上海浦东机场等,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二是产业层次的高端化,以利用宝贵的空港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上述空港的产业不仅是集聚的,也是高端的。园区作为合肥空港新城核心区,对外可充分利用便捷的航线网以及航空运输高价值性、高成本性的特点,对内可充分利用合肥的科教优势和六大主导产业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吸引高端产业集聚,形成合肥临空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的功能。
3、六安寿县南部现代新城
园区地处六安市寿县南部,是六安“东向发展”、寿县“南工北旅”战略的实施区,承载着寿县人民腾飞梦想,是寿县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经济特区”。作为合肥空港新城核心区和临空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拥有空港、合肥主城和寿县腹地经济三者互动融合的发展条件,能在较短时期内兴起一座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新城,因而可以形成六安寿县南部现代新城的区域功能,带动六安寿县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
4、安徽省结对合作发展示范区
园区作为省委、省政府以皖江带皖北而确定的“3+5”合作共建园区之一,不仅能享有与其他结对合作发展开发区相同的优惠政策,而且因为临近空港和省会合肥,具有其他结对合作发展开发区难以相比的特有优势,在产业发展、新城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条件做得更好而走在前列,可为其他结对合作发展开发区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因而具有安徽省结对合作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功能。
三、形象设计
根据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对园区可作出如下特色鲜明的形象设计。
1、江淮空港新城,临空产业高地
合肥的发展趋势是建设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而这样的城市有两个基本标志:一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二是现代产业的高地。合肥如今是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而合肥经济圈会很快扩展为江淮城市群,合肥就是江淮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从而具备了有较大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前一个基本标志;合肥市根据新一轮世界工业革命兴起和我国区域发展格局战略调整的大势,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上将会大力“打造中心、抢占高端”,构建一批现代产业高地,有较大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第二个基本标志正在形成。
基于这样的发展态势,园区的区域形象主用语可概括为:“江淮空港新城、临空产业高地”。一方面,新桥国际机场位于江淮之间,恰处江淮分水岭,毗邻江淮运河(规划),是江淮城市群的空港枢纽,一个空港枢纽兴起一座空港新城,而园区是空港新城的核心区,自然也是江淮空港新城,因此,“江淮空港新城”是从空间维度对园区的形象设计。另一方面,合肥市在构建一批现代产业高地的发展大势中,产业演进的必然趋势是高度化,园区依托空港优势,会成为合肥临空经济高端产业集聚区,是名副其实的临空产业高地,因此,“临空产业高地”是从时间维度对园区的形象设计。时空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两句话合到一起,从时空双维对园区作出形象设计,不仅是恰当的,而且是全面的。
2、安徽迈向国际化的高端窗口
这可作为园区的区域形象辅用语。因为合肥新桥机场是4E级国际机场,是安徽走向世界、扩大对外开放、辐射周边的新门户。未来新桥空港将无缝对接公路(合六叶、合淮阜、济祁、机场、绕城等高速公路)、铁路(沪汉蓉高铁、合六城际铁路、轨道交通4号和8号线)、水道(江淮运河),成为中部地区和长三角西翼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甚至成为国家级的航空转运中心,具有承接国际产业和先进技术转移的可能。使用这样的形象用语,对有志于走向世界的投资者和跨国公司,会有很大吸引力。
四、发展思路
根据上面的分析,园区发展思路可概括为:发挥两个优势,实施两个承接,全面创新,多元融合,建设智慧新城,推进爆发式发展。
1、发挥两个优势
即发挥空港优势和合肥主城区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空港的交通枢纽优势、要素聚集优势和需求拉动优势,带动高端产业发展和空港新城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合肥主城区的产业优势以及科教、人力、信息、人文等优势,为高端产业发展和空港新城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2、实施两个承接
即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园区要抓住世界笫三次工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和国外研发中心向中国东移的新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港澳台、沿海发达地区高端产业转移和合肥高端产业的溢出,主动承接国内外名院、名所、名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三名三进”工程(从名院、名所、名校,引进科技成果、引进优秀人才、引进品牌效应),推进临空产业高地建设。
3、做好全面创新
即全方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理念要创新,有全球视野、开放心态;二是管理要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坚持决策科学化、管理制度化;三是产业要创新,构建现代产业新高地;四是建设要创新,建智慧新城、生态新城;五是形象要创新,展现科技与人文魅力,塑造门户窗口形象。
4、促进多元融合
即多层面促进发展融合。在产业园区内部,要促进产城融合、“三生”融合(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融合)、研发与制造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在产业园区外部,要促进与空港优势、合肥主城区优势、六安寿县腹地优势的融合,以及本土文化与国内外先进文化的融合。
5、建设智慧新城
即要建设一座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以知识社会环境下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为特征的智慧新城。城市智慧化已成为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园区建设要走在这次浪潮的前列,不仅产业发展要高端,城区建设更要高标准, 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在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产业与经济、宜业与宜居、管理与服务、地上与地下等方面,都要做到智慧发展。
6、推进爆发式发展
爆发式发展是对起点高、速度快、质量优,在短时间内取得突变式发展的一种形象描述。只要发挥优势、实施承接、做好创新、促进融合、注入智慧,园区就能实现爆发式发展。“爆发式”不仅是园区具有的发展趋势,更是园区建设者必须具有的工作状态、必须树立的工作标杆。
五、产业选择
1、产业发展原则
根据临空产业发展规律和周边产业发展态势, 园区的产业发展原则是服务空港,利用空港;突出主导,高端优先。
(1)服务空港,利用空港。根据产业发展和空港直接运营的关联性程度,空港产业可以分为两大类:服务空港和利用空港的产业(见附表1)。园区产业发展要以空港为中心,一手抓服务空港的产业发展,一手抓利用空港的产业发展。
(2)突出主导、高端优先。根据空港产业发展规律和园区功能定位,园区的产业发展要注重与周边错位发展,突出利用空港为主导、服务空港为基础,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2、产业发展方向
航空作为便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能够把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空港经济的新业态。空港产业可以分为四类:一是高轻化产品类(H),即重量轻、体积小、附加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费能力高的高轻产品制造业;二是全球化运输类(G),即需要全球化运输的高端零部件、疫苗、生物药品、特种轻型材料等;三是时间指向类(T),即具有时效性强、生命周期短、对市场反应十分敏感等特征的产业;四是服务指向类产业(S),即面向空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面向空港新城的生活性服务业。
(1)高端制造业。
园区可选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等四类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附表2中标黄的属于上述四类的产业小类)。
①电子信息类。依托合肥现有产业溢出和中科大、38所以及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科教资源,重点引进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附表2中制造类394、395、396)。
②生物医药类。依托合肥现有产业基础(安科生物),同时承接名校名院名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进发展生物药品制造(附表2中276)、医药批发业(附表2中515专指医药进出口)和生物疫苗。
③新能源类。依托合肥的电气制造业产业基础(晶澳、赛维LDK、国轩)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科大、合工大、38所及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科教资源,同时引进国内外相关产业,重点引进发展光伏产业关键零部件、电池制造(附表2中的电气制造3829、384)。
④新材料类。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科大,同时引进国内外相关产业,重点发展光磁、纳米和膜技术等新材料(即附表2中的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66)。
(2)科技成果转化产业。
面向国内名院名所名校,有选择地引进具有自主知识、有市场需求、符合上述四类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成果,并将此产业化。首先面向合肥,面向中科大(新材料、电子信息)、合工大(新能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新材料)、38所(电子信息)等名校名院名所。在全国,重点选择985高校、中科院系统、国防和军队系统、相关领域研究领先的名院名所名校,将成熟技术成果引入园区实现产业化。
(3)空港新城现代服务业。
①面向空港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即微笑曲线的前端和后端。前端要重点发展研发、信息、商务服务(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附表1中的31、12)。后端要重点发展会展中心、分销中心、总部经济、金融、商务、航空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附表1中的32)。
②面向新城的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商贸流通(商业、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公共事业服务业(教育、医疗卫生)。一方面要注重发展为从事科研、产业、管理的人员服务的生活服务业(表1中的14),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吸引空港外地旅客的(表1中的33)旅游、观光、休闲等生活服务业。
3、产业布局指引
园区要积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快构建“三区一园”。
(1)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产业:上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类主导产业。区位:蜀山大道以北,共建路以东区域。布局:构建高端制造产业链,打造链式集群,实现循环式发展。
(2)空港中央商务区。
区位:园区丰收大道以东、蜀山大道以南、船涨路以南。门类: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信息、金融、高端商务(会展、分销、总部经济、咨询)、航空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路径: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类主要是吸引在园区发展制造业的高科技公司和相关校院所设立研究机构,高端商务(会展、分销、总部、咨询)、航空物流主要是吸引相关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央企在此设立分支机构。
(3)空港综合保税区。
区位:机场北路以南、共建路以东、井河坝水库西北角。功能:综合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整合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中心)的所有政策和功能,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具有口岸、物流、加工三大主要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等九项功能,企业落户在空港综合保税区便可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进入保税区内的中国产品可实行退税,国外产品则实行免税。体制:具有“境内关外”的政策和体制优势,通过这一开放区域的运作可以带动产城融合,形成港城一体化、港区一体化发展态势。路径:先期申报保税物流仓库或园区,条件成熟后申报综合保税区。
(4)临空产业园。
产业: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类主导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区位:园区共建路以东,丰收大道以西、蜀山大道以南,机场北路以北。布局:采用立体式布局,新建配套完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设施,实施“三名三进”工程。
六、保障措施
园区肩负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双重任务,既面临优越的发展环境,也面临着建设初期的要素瓶颈制约。为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1、提升理念,高站位谋划。
站位决定定位,定位决定作为,作为决定地位。园区不仅是寿县与蜀山区的合作平台,更承载省会合肥与六安两市的希望,肩负安徽省结对合作发展示范区的重任,代表安徽国际化高端窗口的形象。因此,园区建设和发展必须按照“全球视野、先进理念、创新思维、开放心态”的要求,高站位谋划。全球视野,就是要以世界眼光寻求机遇、集聚要素、确立坐标;先进理念,就是要用当代最科学、最前沿的理论和观念发展产业、建设城区;创新思维,就是要解放思想、解放行动,摒弃陈规、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敢走新路;开放心态,就是要开明包容,海纳百川,善于用开放的办法解决建设难题、突破发展瓶颈。
2、招商选资,高层次发展。
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都要求实行高层次发展。在构建临空产业高地的进程中,园区既要大力招商,更要注重科学选资。要始终围绕园区四大主导产业招商选资,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严格限制进入。注重以“两个承接”为抓手,面向高科技企业、跨国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名院名所名校,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产业链招商、价值链招商、精准招商。要建立有管委会领导牵头的若干个招商小组,制定园区招商导则,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建立健全与选资相适应的招商绩效考评制度。
3、创新模式,高标准建城。
空港新城核心区的功能定位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创新模式,把园区建成最现代、最先进、充满活力、具有魅力、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区。积极建设智慧城区,使园区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高地和新型信息化城市高地。大力建设绿色城区,从规划上合理确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结构,把园区建成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态城区,做到宜居宜业宜游。注重建设紧凑城区,按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优化开发空中、地上、地下“三个空间”,形成立体发展的新城区。促进社会转型,按照集中建设、集中安置、集中管理的要求,加快实现农民变市民。园区开发启动阶段,采取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共建的模式,积极引入学校、医院等主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在提升公共服务中加快聚集人气。
4、广开渠道,高强度融资。
园区要实现爆发式发展,必须以高强度融资来支撑。园区融资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启动期建设资金问题。现实出路有三:一是积极借资,可向市政府申请借用启动资金5亿元,同时可考虑向省、县和区将后四年的4.4亿元的资金提前借出;二是预期担保,协调省担保集团开展预期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一旦基础设施建成,即可用土地所有权抵押贷款;三是项目融资,如BOT方式。解决后续建设期融资问题也要超前谋划,既可采用银行贷款、项目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又可采用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担保风险基金等新的融资渠道。
5、强化激励,高水平聚才。
园区要建成产业高地、城市高地,人才高地是根本保障。要多元激励、积极引才,坚持招商选资和招才引智并重,采取股权激励、提高薪酬、财政补贴等多种灵活的政策,将园内企业打造成能够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的载体。加强合作,积极汇才,面向名院名所名校,吸引高端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不拘一格、积极用才,在人才来源上坚持五湖四海,在人才结构上注重人才的全面性,在人才引进上善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营造环境、积极留才,以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创业环境,确保急需人才、高端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6、优化环境,高效率推进。
发展高地需要投资洼地,爆发式发展需要工作高效能。要完善领导体制,建立合肥市、六安市、寿县、蜀山区、机场五方组成的共建领导小组,由合肥市一名领导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合肥市发改委。创新工作机制,主要是完善共建双方优势互补机制、管委会内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园区管委会作为优化环境的主体,要在高效能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引入“帮办服务”理念,推动“帮办”和“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创新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落实政务公开、权责统一、限时办理等制度,对主导产业领军企业、重点项目申报等开辟“绿色通道”;健全园区信息网络,实施电子政务;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增强园区服务功能。
附录
空港产业的划分及发展方向
1、空港产业的划分
根据产业发展和空港直接运营的关联性程度,空港产业可以分为两大类:服务空港和利用空港产业。前者与空港直接运营关联度高;后者是利用空港的声望,区位优势、优惠的税收政策、航空服务的便捷性和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点所带来的多种便利条件。从布局上看,前者离空港的距离近,多布局在核心区,后者稍远,布局在空港的紧邻区和相邻区。两类产业的分类如表1所示。
表1:空港产业分类一览表
服务业 制造业
服
务
空
港 11航空保障与运输服务:飞机后勤、旅客服务、航空货运服务、飞机维修及与之有关的咨询培训支持、租赁业、公共仓储。
12空港配套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研发、信息服务、中介与咨询。
13机场生活性服务:直接为空港工作人员和旅客服务(公寓、住宅,宾馆、餐饮业、购物、商业中心、金融业、咨询业等)
14其他生活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服务港城的):房地产业、商贸、金融、文化休闲、教育、医疗、中介、邮政及相关服务等。 21空港配套工业:
211航空加工制造业:如飞机零部件、航空设备、光学仪器和镜片制造、通讯器材制造、电器配送设备制造等。
212航空食品加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