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寿县二中:请问今秋贵校高一年级在哪上课?
游客:072259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请问二中今秋贵校高一年级在哪上课?
游客:07570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3-05-09 19:57 听讲在老寿县一中上课
游客:06570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3-05-10 06:57 如果能在老一中上课,那是寿县人民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不论对二中特色化办学,还是对寿县教育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从寿县教育历史考量之,原一中和二中一墙之隔两所学校,确实空间狭小,不利于办学,现在打通围墙,整合为一校,这对学校的功能分区是大有好处的。另外,在古城里保留学校也是明智之举,寿县城存续了千年,在这千年发展中,人的劳动,人的生活,人的学习,共同组成了繁荣发展。没有人居就不可能繁荣,没有学生就没有人脉,不知道1楼的回复有没有权威性,但我的愿望是寿县二中能把握好这次重大机遇。
游客:0707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3-05-10 07:07 孩子在哪里上课都一样,只要你到二中!
游客:08003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3-05-10 08:00 在老一中?那么二中搬迁就没必要了吧!
游客:0854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3-05-10 08:54 2楼讲得好,希望县二中能把握好这次重大机遇
游客:09371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3-05-10 09:37 如果二中把握住了机遇,会重塑二中辉煌,至少在文科这个层面,当年在全县应该是屈指可数,保留住老校就保留住文脉,这样更利于寿县二中的发展,有朝一日能荣登省级示范,那更能重塑古城人民的自信心,我们共同期待。
游客:09410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3-05-10 09:41 教学不行,管理跟不上!机遇才好都不行。
游客:09440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3-05-10 09:44 回7楼,要发展的看问题,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环境也是重要因素,环境改善了,对学校发展更有利,西大寺巷是办学的好地方,千万不能丢弃了。
游客:02585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3-05-10 14:58 只要你到二中!11111
游客:08392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3-05-10 20:39 应该在城区留一所高中,全国各处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老城区也有学校的,为了长远发展,而不是开发商的利益。
游客:0916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3-05-11 09:16 在古城里保留学校也是明智之举,寿县城存续了千年,在这千年发展中,人的劳动,人的生活,人的学习,共同组成了繁荣发展。没有人居就不可能繁荣,没有学生就没有人脉,不知道1楼的回复有没有权威性,但我的愿望是寿县二中能把握好这次重大机遇。 应该在城区留一所高中,全国各处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老城区也有学校的,为了长远发展,而不是开发商的利益。 附小一走,老城区还有若干小学,三中一走,老城区的初中教育就成空白了,这绝对不符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方针,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愚蠢做法。
游客:10243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3-05-11 10:24 有人问台湾建筑学家夏鑄九: 久闻夏老师对都市保存经验丰富。您对于中国目前所作的都市保存有什么样的看法? 夏鑄九说: 民間社會,自求多福,小角落可以驚豔。“我很醜,可是我是溫柔。”可惜,大局難改。 其中“小角落可以惊艳”形容寿县城真是恰当,但城池的保护在扭曲的审美观念面前变得越来越脆弱,人们急功近利,有些做法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寿县城虽小,但功能齐全,各层次的教育几乎涵盖充分,如果因为疏散集中人口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仅仅是求大求全一阵风式的确实造成了资源浪费。
游客:10281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3-05-11 10:28 “可惜,大局难改”,让有志之士扼腕,特别对寿县,没有古城,没有古生态,我们还有什么?真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游客:0254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3-05-11 14:54 留恋往昔人之常情,固步自封亦当警惕。既然大家都在围绕着“发展”谈二中,又何必要将眼光局限于围墙之内的狭小空间呢?迁址出城是大势所趋,只是一年年过去,城内的各所待迁学校究竟迁往地,何时能如县一中那样真正实现整体搬迁,的确困扰着现在在校的和即将入校的学生及其家长们的心,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此应该有一个明确时间表。
游客:03271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3-05-11 15:27 类似14楼这样的政府公共代言人,实在是英杰,总是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给我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谢谢。
游客:03052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3-05-12 15:05 城里中学全部外迁已是大局所定,在此哀求又有何用。管他在哪上课,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躲了今年躲不过明年。
游客:0316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3-05-12 15:16 不存在躲,城区留下一部分学生是大势所趋,你“躲”的观念只能是文革时期的悲哀。你很悲哀,你不是现代人。
游客:09083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3-05-12 21:08 楼上的,你是超现代人吧,帽子少扣,城里中学全部外迁已经决定,你管他在哪上课意义不大,早迟都得出去,难道不对吗?哀求的人才悲哀呢。
游客:10034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3-05-13 10:03 寿县二中搬迁,选址数次,每次是都是勘察、评估、设计,但最终都是无果而终,据说已经花了有数百万,结果都打了水漂。我等P民不明真相,相关部门能否出面澄清,如果基本属实的话,花了这么多冤枉钱,是不是应该实行责任追究?如果是个人的钱,有谁舍得这样折腾的?
游客:10104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3-05-13 10:10 支持城内留下一两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