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寿州西门题字
一根浮木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在寿州城住久了,和游历很广的人相比,眼界自然就狭窄多了,真正的“四角天空”。   城有四角,有四门,寿州城西有定湖门。2011年11月,寿州城西定湖门封闭复建,寿州西门重新进入关注者的视野,当然西门的修复或重建也饱受争议,争议有四,西城门要不要复建;怎么建;谁来建;建设工期多长,何时恢复交通?从一年半的时间来观察,西门修复一波三折,修修停停,这反映出建设部门和施工单位的犹豫,在修复的过程中,少不了文物部门的参与,定湖门拆除前,文物部门对城基进行了考古发掘(详情可见有关报道),发现了重要的文物。   县文物部门在网民的质询下有如下意见:关于老西门的拆除。2011年西门复建初步方案报国家文物局第一轮专家评审时,提出必须对西门瓮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故而只能将70年代建的西门拆除后进行考古发掘,取得第一手资料后,才能对西门的复建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再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该工程方案已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修定完成,已启动招投标,施工单位资质按国家规定要求是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哪家企业中标还是未知数。同时即将实施的西门复建工程和去年底已经竣工的古城墙整治工程(整治方案也是中国文化遗产院专家设计的),是各自独立的两项工程。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县和全国其它七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受到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的通报批评,主要原因是历史风貌和古街区的损毁。目前县住建部门正在牵头研究具体整改措施。2013年5月29日上午,初夏的雨水又一次来临,定湖门(西门)复建工程正式动工,因施工的需要,西门封闭,西门楼路口是一具大大的复建后效果图档住了人行,雨中的车辆和行人静静地经过或转道,除了几声简短的抱怨外,总体还是平静的,在千年古城里,类似变迁的事情司空见惯,一切都以时间来证明吧。   我写《西门题字》本意不在重提这些问题,我想起了2009年的一件事。     2009年11月15日,也就是西门封闭头二年的一个初冬,大清早我对古城墙作了一次周游,那时候的定湖门就是文物局回复的“70年代建”,城门头上可以走人,我走在上面,向东看就是寿州城西大街,能看到地税局办公大楼,向西就是挤挤挨挨的寿西湖农场附近的民居以及尉升宾馆楼(有关寿西湖农场以及尉升湖的来历暂且搁下不提),城头上除了有条窄道,两侧还有些枯黄的草,打量一下两侧护栏,发现了一片墨迹(见题图)写的这大字落款日期也是11月,而且是2007年!   竟然如此巧合,于丹女士说昆曲之美在于灵异,2009年11月我上定湖门也埋伏下一些灵异的种子。我觉得所谓灵异,即在此场合发生的事恰恰转移到了彼场合,杜丽娘本该呆在阴曹地府却又活转过来成就了一场姻缘,这不是灵异是什么?现在有三个时间点,一是2007年11月,二是2009年11月,三是2011年11月,这样的巧合怕是一种灵异现象了。   我查阅了一下万年历,2007年11月8日节令立冬,11月22日节令小雪,再通过字里行间的一些文字,比如“月圆之夜”,我们暂时推测为是11月24日(农历十月十五日)。天气渐渐冷了,寒冷的天气,谁在城头上写字?为什么写字,是白天所写还是夜晚所写?这是需要分析的几件事,经过和同道们的讨论,我将定湖门题字大致梳理出来如下: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直接引用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萍水偶相逢 竟是他乡客(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楚都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问君此游何 时还(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问君西游何时还”,只有“此游”两只存疑,因为实在看不太清) 待到春花烂 漫时(化用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   该诗后半段已经不完整,但从前半段看,意思也是非常明确的了。“楚都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题字的人暂居寿州(寿春城曾为楚国郢都)?又前一“萍水偶相逢”句,此人是不是有段邂逅?再前一“月是故乡明”,题字者是不是要归去也?呀,这乃一好故事,如果加以生发打磨提炼加工又一出《牡丹亭》矣乎? 我们可以把题字的人想像成失意者的牢骚,但从他(?更倾向于他是个男的)结字的特点和章法来看,他似乎得些书法精髓,诗写得也算文从句顺,特别是前三句,最精彩的是第一句“露从今夜白”,似乎是一个结束,又是一次新的开始,不止是邂逅,怕是有一段美妙感情。   明月高悬,冬日城墙上。题字人纠缠在那段感情的漩涡里,向东是西大街灯火,向西也是不夜之城,他躬身在护栏旁(这时候怕是没有人再在城墙上行走时分了),就着一丝光亮(或提着手电),醮着墨(竟然是醮墨!2007年!是灵异乎)写着自己的讳莫如深的心情故事,或在他题写前早做了人生的某个决定,这决定分明是诗意的决定!   不管怎么说,寿州西门是座有故事的门,有故事的人题写寿州的城门,现在定湖门拆除重建,离人别离的信息也因此烟消云散了,我想说这就是历史,有情怀的人有故事的人需要这样的历史,“定湖门”的匾额原来在报恩寺院内,散放经年,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文物部门收归到了博物馆,复建定湖门,就有了“眼睛”,如果能把这位异乡人的题字再复制于道左,也算是一场不幸中的万幸了。时光匆匆太无情。
游客:10125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3-05-29 10:12 时光匆匆太无情。 时光匆匆太无情。 时光匆匆太无情。
游客:10395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3-05-29 10:39 浮木辛苦!顶一把!
游客:10530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3-05-29 10:53 不知所云,一团乱麻,
千山雪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3-05-29 11:41 先生确实独县慧眼,于细微处发现并挖掘出寿州城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事儿、、、 雨纷纷,西门口泥水深、、、 只因多情却无情,回首江湖恩已尽 天涯望断疑无路,心有明月照沟渠。
游客:0345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3-05-29 15:45 先生虽年轻,对寿县的关心却是老资格了。
游客:04293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3-05-29 16:29 去年定湖门外的麦收季节。。。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3-05-29 16:44 “西湖晚照”是寿县外八景之一,西湖,即寿西湖,寿西湖在寿县古城定湖门外,《水经注》里称之为“尉升湖”,现在没有湖了,是国营农场所在地,代之为耕地5.8万亩。所谓“定湖”,大致有“西湖安澜”的寓意。全国叫西湖的有许多,“天下西湖三十六”,我所知道的,有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安徽颍州西湖等等。从寿县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及城外景象看来,寿县古城的农耕特色是非常明显的,站在定湖门城楼上远观,乡土风貌会历历在目。图为2011年的寿西湖农场图片。
游客:05473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3-05-29 17:47 有些历史,一旦失去,再也挖掘不出...
游客:05490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3-05-29 17:49 西门能修咄什么样,担心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3-05-29 21:27 我对5楼的谬夸表示感激,对8、9楼的跟帖表示赞同,我的意见是,如果真要是有资质的建筑公司,专业的公司会把寿县西门修得非常美的——修旧如故,提炼精华。就怕是半罐子,但从我的观感来看,这个公司是值得我们期待的,作为网民我们以真诚去监督去审视,去共同畅想古城的未来,还我们一个值得回忆的古城,一个有着乡土气息的定湖门,给他们一个实施的空间,一个创造美的的舞台。
游客:09280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3-05-30 09:28 于细微处衍生一段精彩故事。 怯怯问一下,“醮墨”怎么理解?
一根浮木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3-05-30 09:36 回11楼,不好意思,露怯了,应该是“蘸”,特此更正,谢谢。
游客:11231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3-05-30 11:23 我从这文里妄测,一根浮木是个有故事的人,也许一根浮木就是题字的人? "楚都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说明题字的人客居寿州,据我所知,一根浮木也是外地来的吧."萍水偶相逢","月是故乡明",题字时是不是有什么感情上或者其他什么的纠结,使得思乡之情更切?一根浮木是文人,琴棋书画肯定拿的起放的下,看题字的章法,比一些书法家也不为差.夜黑月白,蘸墨作文,真不一般人能为!天高路远,时光荏苒,神马都是浮云,可不变的是爱寿州的那颗心!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敬佩!也许若干年后这就寿州文人的一段轶事佳话!
游客:04242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3-05-30 16:24 西门不知道怎么修,有没有瓮城,城墙基石会不会又是那种切割成小块的,一切都无从得知。。。
游客:03071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3-05-31 15:07 西门复建后,谁要是再敢在城墙上乱写乱画,罚款!
游客:05194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3-05-31 17:19 既然连写画都不许,那为什么拆除就能被允许呢?
游客:05212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3-05-31 17:21 如果建齐了还要拆除,那就既能写又能画,15楼想想可是这道理?
游客:05235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3-05-31 17:23 很多事情能搞的水落石出就不是历史了,也就不存在争议和研究了。
游客:09064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3-06-01 21:06 有些历史,一旦失去,再也挖掘不出...作为古城人,忧虑中。。。。。。。。
游客:11145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3-06-03 11:14 感谢楼主多年来对寿州古城文化遗产的关注户、呼吁,我们相信古城寿县会好的,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