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楼价压不住的背后原因   
游客:094833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的调研结果指出,中国房价高得离谱,一线城市房价甚至比英、美首都高3倍以上,根源在于政府从中收取5成。图为上海的高楼住宅。(AFP)   北京楼价压不住的背后原因   引领中国各地房价涨势的北京楼市,似乎无视出台的各种调控措施和北京市政府的强力行政干预。如果探求一下北京房价上涨如此“顽强”的背后原因,也许就能看到中国经济的部分真相。   北京房价连涨 国五条效果有限   2003年,位于北京朝阳区朝阳北路的珠江罗马嘉园一期开盘,均价5000元/平方米。近十年后的今天,其二手房价已经涨到均价30000元/平方米。   2013年3月底,推出《国五条》意图严控房价。随后,北京市推出了号称最严厉的《国五条》实施细则,除限制单身人士购买第二套住房外,还要实施房屋转让个人所得税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北京房价已出现11个月连续上涨,于2012年同期相比,北京房价已经上涨了13.4%,仅低于广州的13.7%名列全国第二。   记者以买家的身份与北京鑫尊房地产中介一名经纪人荣女士沟通时,对方介绍,目前对于非唯一住房的购买,为了避税可以采用阴阳合同、假离婚、减扣各种费用等办法躲避20%的增值税。   《第一财经日报》在报导中举例称,以21世纪不动产最近成交的一套已满五年但不属家庭唯一住房的二手房为例,按照区域最低指导价,该房源的网签价格为100万元,原购买价格79万元,扣除银行利息5.9万元、装修费7.9万元、本次购房营业税5.6万元、上次购房契税1.2万元,最终的差额为4000元,需要缴纳的20%个税仅为800元。而按照以前全款1%的执行标准,此房需缴纳的个税为1万元。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购房者相比《国五条》细则出台前缴税还省了9千多元。《第一财经日报》报导称:“北京20%个税名存实亡。”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地方对于“国五条”落实并不积极,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房地产外需及房地产相关税收等依赖性较大。   zf卖地大赚 同开发商玩数字游戏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2013年5月底,北京土地出让金收入达617.89亿元,接近2012年全年的土地出让收入。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月-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88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土地成交价款2020亿元,同比增长10.6%。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卖给开发商的土地平均价格上涨了21%!   2013年5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在北京称,中国政府债务已经占到2012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52万亿)的50%,即26万亿人民币。大卫?利普顿表示,中国各地zf偿还地方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靠卖地。   由于压房价已经成了同当地官员官帽挂钩的政治任务,地方官员开始用行政手段硬压房价。5月27日,北京市“因故暂停”地块处北京三环内一块居住用地的挂牌出让活动。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人士对《财新》杂志记者称,该地块由于地理位置稀缺,成交楼面地价有望超过3.5万元/平方米,未来项目入市时的价格可能达到7万元/平方米。这无疑将助推所处区域的房价上涨预期。   地产界人士表示,地方政府“限房价、不控地价”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思路紊乱。北京土地市场一直供应有限,加之政府不愿在地价上让利,地价飞涨,继而推动房价上涨,“政府不去寻求解决恶性循环之源,却舍本逐末地强化抑制土地供应”。   “只要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改观,所有手段都是数字游戏。”一家大型开发商负责人表示,他预期北京控制预售证、控制网签等手段可能会持续一年,但越到后面,供需矛盾会越加剧,房价上涨压力越大。   为“配合”zf压房价的需求,有开发商采取“拆合同”的方式,将精装房拆为毛坯房和精装修两个合同,以较低的毛坯房价格通过预售审批,精装修部份另签合同。如此,既可突破限价令管制,还能找到涨价新途径。5月以来,北京市场精装项目数量明显增多。政府与开发商在博弈之际,心照不宣地“配合”,共同完成限房价的“数字游戏”,最终购房者仍难逃脱涨价的命运。   zf印钱促房价持续上涨   促使房价高涨的因素,除了zf卖地价格一路飙升外,大量印发人民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直言:“截至今年3月底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十年翻六倍,货币超发量世界第一,占到超过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成为全球货币存量第一大国。”   谢逸枫表示,“2008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用信贷急剧扩张的方式维系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货币快速贬值的隐患。当危机意识成为群体性反应的时候,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就会突然呈现出来,犹如一张美丽的画皮在刹那间脱落而露出狰狞的面容,令人猝不及防。2005年到2007年10月股市大涨,然后又从6100点跌到1600点。当股市无法吸纳(超发的货币)时,楼市自然成为另一个吸纳大量货币的“海绵”。房价快速上涨,调控也紧随而至。但国家一边调控,一边却加大货币投放,难以真正抑制房价。”   从2003年到2013年,北京平均房价上涨6倍左右,同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十年翻六倍惊人巧合的一致。   谢逸枫直言:“中国货币超量表面是发展中国经济,实质是抢劫老百姓财富。”   公务员福利房助推房价   5月9日,广西交通厅公务员人均拥有三套低价福利房的消息被曝光。2004年交通厅公务员用43万购买的一套220平方米的双拼别墅,到2013年4月售价已达到350万。   5月15日媒体揭露深圳海关在海馨苑为其部门公务员营建福利房,由于位置良好,有业主当年20万购入的单位,日前叫卖450万。   国内财经人士吴知逢表示,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字,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689.4万公务员,此外还有88.4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者加起来是777.8万人。   吴知逢进一步计算,不止公务员能分福利房,其他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也能分到福利房。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3000万左右,国企职工总数有数千万, 当然,这两个群体的人员不一定都能分到福利房,但就算取一个保守的比例,比如10%,数量也是惊人的。   有海外媒体认为,五千多万干部拥有的免费或像证性付费的福利房是造成房价的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计,房产商付给zf部门的利润高达45%到60%。房产商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部份的干部福利房后,其成本必然要分担到一般商品房上。另外福利房的存在和房产不实名制,催生大批公务员及投机客屯房、抄房,不但使大量房屋空置,也炒高了房价。   国内著名财经评论人士时寒冰表示,“所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由相关部委与地方zf执行,而他们恰恰是房价快速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于私,他们的福利房可以卖高价,外加房地产扩张中的种种暗箱交易;于公,地价拉高财政收入提高,提升GDP,获得更多升迁机会。房地产调控政策,屡屡被化解,与此有直接关系。”
游客:09513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3-06-04 09:51 房价一定会涨,   1、只要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房价一定会涨,经济增长是房价涨的最根本因素。   目前的房价,最根本的因素,就是2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财富积累、资源和资产价格也必然要重估,   消费类的产品和资产类的产品价格都在涨,钱多了,又没有更好的投资保值渠道,加上传统财富观、文化观念的影响,房产就成为财富积累最直接的目标,存款、股票、黄金、房子,每一样都在增长,   所以房价不涨是不可能的。   2、只要供求关系不改变,房价还是要涨、供求关系是房价涨的另一个基本因素。   供求关系有几个层面的因素,   一是纯粹的住房需求,主要是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必然需求,以人均30平方为标准,可以估算,这个需求的庞大。   二是投资和保值需求,存款贬值、股票风险、唯有房产可以保持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因此房产就成了小康家庭首选的投资避险工具。   三是投机和资本需求,   3、只要住房供给方式不转变,房价还是要涨、供给方式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住房供给,除了80年代左右的旧房子,主要供给方式都是市场化配置,现在有了部分保障房,但是制度和份额都远远不够。   所以说,房价一定会涨,至少在15年之内,
游客:04430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3-06-04 16:43 对,房价会涨 ,不是15年,根据现在的政策不变的话会永远涨下去。
游客:0626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3-06-05 06:26 房价会涨 ,不是15年,根据现在的政策不变的话会永远涨下去。
游客:06265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3-06-05 06:26 根据现在的政策不变的话会永远涨下去。
游客:04113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3-06-05 16:11 公务员福利房助推房价   5月9日,广西交通厅公务员人均拥有三套低价福利房的消息被曝光。2004年交通厅公务员用43万购买的一套220平方米的双拼别墅,到2013年4月售价已达到350万。   5月15日媒体揭露深圳海关在海馨苑为其部门公务员营建福利房,由于位置良好,有业主当年20万购入的单位,日前叫卖450万。   国内财经人士吴知逢表示,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字,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689.4万公务员,此外还有88.4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者加起来是777.8万人。   吴知逢进一步计算,不止公务员能分福利房,其他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也能分到福利房。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3000万左右,国企职工总数有数千万, 当然,这两个群体的人员不一定都能分到福利房,但就算取一个保守的比例,比如10%,数量也是惊人的。   有媒体认为,五千多万干部拥有的免费或像证性付费的福利房是造成房价的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计,房产商付给zf部门的利润高达45%到60%。房产商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部份的干部福利房后,其成本必然要分担到一般商品房上。另外福利房的存在和房产不实名制,催生大批公务员及投机客屯房、抄房,不但使大量房屋空置,也炒高了房价。   国内著名财经评论人士时寒冰表示,“所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由相关部委与地方zf执行,而他们恰恰是房价快速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于私,他们的福利房可以卖高价,外加房地产扩张中的种种暗箱交易;于公,地价拉高财政收入提高,提升GDP,获得更多升迁机会。房地产调控政策,屡屡被化解,与此有直接关系。”
游客:05265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3-06-05 17:26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世道,照这样下去,世道将越来越乱!
游客:06343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3-06-06 06:34 中国各地zf偿还地方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靠卖地。
游客:08191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3-06-06 08:19 强龙压不住地头蛇。。。
游客:07292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3-06-06 19:29  罗竖一:中国官方必须让房价一降再降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 2013年06月06日09:55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罗竖一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1位专家推荐)   文侠罗竖一   文侠罗竖一   妇孺皆知,2011年11月6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温家宝强调说:“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而且,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明确提出: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就一定意义来讲,正因为中央层面如此力主“下调房价”,并要“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而民间普遍渴望房价一降再降,所以自2011年9月起,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连续9个月下跌。   此情此景,曾经让无数的国人倍感欣慰。   然而,笔者一边在撰写诸如《限购房政令是一剂良药》、《房企积极降价才可能安全地度过2012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终于扛不住了》和《土地财政缩水是中国国民之福》之类的评论文章,一边亦在撰文公开疾呼“绝不能以影响经济增速为由放松房地产调控”、 “两会”绝对不能给楼市调控“松绑”、“地方“救市”政策实为放松房地产调控”、 “中国亟须消灭助涨房价的‘救市’政策”、“楼市“助购”政策正在把调控引向夭折”、“地方为楼市“松绑”是饮鸠止渴”、“中国房地产调控正在走向前功尽弃的边缘”。   但是,2013年6月3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2013年5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180元/平方米,环比4月上涨0.81%,自2012年6月连续第12个月环比上涨,涨幅较上月缩小0.19个百分点;同比连续第6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6.90%。   显然,这跟中国亿万普通老百姓的有关夙愿相去甚远,而跟“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之类的中央指令背道而驰,甚至让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的“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成为纸上谈兵。   据2013年6月4日《经济参考报》报道,6月3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3年5月份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报告》亦显示,5月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222 .2万平方米,环比增41.7%,同比增44.6%;土地出让金收入合计669.9亿元,环比增64%,同比大增392.6%,创2008年以来同期土地出让金收入新高;土地成交均价为3015元/平方米,环比增15.7%,同比增215.7%,创三年来新高。   而有关新闻还表明,早在5月初,土地市场的急速升温已引起业界普遍关注。仅北京一地,前5月的土地收入已超过6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卖地收入。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前5月,综合土地市场最为活跃的京沪广深4个一线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411.8亿元,相比2012年同期的314.4亿元同比上涨350%。综合前几月数据,2013年以来土地价格整体上呈现上行态势,自3月以来已持续三个月上涨。5月,京沪广等一线城市均出现了区域土地价格新高。此外,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还显示,包括万科、保利、招商等十大标杆房企5月购地情况较为积极,除绿城外其余房企5月均有购地。截至日前,这些标杆房企购地金额为162亿元,环比4月增26%。   换言之,诚如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的那样,在土地价格上涨、热点城市当前供应依然不足、货币政策预期放宽的大环境下,未来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依然较强。   也就是说,让中国房价一降再降,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还存在一些风险。   然而,笔者罗竖一认为,中国官方必须让房价一降再降。   首要的原因是,客观上“迫使”亿万中国普通民众承受高房价,会危及国家政权层面的政治安全。   日益上涨的房价,会不断地恶化民生问题,而事实正像全国政协原主席贾庆林在2010年3月3日所讲,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据此而论,如果房价的问题解决不好,那么最终会危及国家政权层面的政治安全。此为任何一个政权的大忌。   其次,以“高房价”缓解财政压力、提升国民生产总值等,本质上都是懒政,都是饮鸠止渴,都是失信于民。   “推高”房价,的确可以缓解财政压力,提升国民生产总值等,但如此作为,既会让本已非常畸形的中国房地产、中国经济结构更加畸形,又会让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继续异化。另外,还会催生出更多的腐败问题。   但遗憾的是,鲜有决策者意识到,某些官商,以及其他既得利益者合力确保“高房价”的危害有多么地严重,而不大懂得其本质都是懒政,都是饮鸠止渴,都是失信于民。   当然,不排除有些地方决策者是明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之道理,也深知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所警示的“亡党亡国”之警示,但其那种谋求私利或者仅顾局部利益的做法,本质上还是懒政、饮鸠止渴和失信于民。   再者,中国房价的节节攀升,会不断地降低执政党和政府在亿万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形象。   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商用专家,或者一知半解的某些学人,一再抬出自由市场经济之类的玩意儿“吓唬”决策者,但是,残酷的事实是,中国房价的节节攀升,会不断地降低执政党和政府在亿万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形象。这点,作为中国官方,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理会。   事实上,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如果任由中国房价一涨再涨,那么最终一定是自毁长城,即“亡党亡国”。   诚然,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某些目标,至今并未放弃房地产调控,甚至还出台了更为严厉的调控举措。可是,在房地产开发商推行的“双合同”、“裸卖”、“高低价混搭”等“对策”的软化下,以及某些商用专家或者一知半解之学人等的言语“威胁”下,众多地方决策者又在“土地财政”主导下,于客观上将“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之类的中央指令置之脑后。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再次疾呼,中国官方必须让房价一降再降。否则,其后果定然是非常可怕的。至于那些声称政府不该对房地产进行调控者,或属于既得利益集团,或属于无知之列,或是别有用心。故此,对中国亿万民众真正负责之决策者,不必迷信之,更不该受其误导。
游客:08595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3-06-06 20:59 ,根据现在的政策不变的话会永远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