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7 | 回复: 13
|
古老建筑PK现代生活:古老建筑不会为现代生活让路
|
游客:094438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3-09-01 21:44:38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我在英国留学,发现英国人对待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屋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居住的普利茅斯是座不大的城市,在城市中心,有一座有近300年历史的老房子,它是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每天人来人往繁华热闹。如果换在别处,也许早就被栏杆围起来,小心翼翼只供人参观了。但在英国,老房子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成危房,或者变成只能看不能用的文物。因为在英国人看来,老房子只有继续发挥作用,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为了延长这栋房子的使用寿命,政府每年都会拨款对它进行修缮维护。去年对这栋老屋进行例行维修时,我恰巧在英 国,目睹了工人们是如何对它进行修缮的:在被厚厚幔布围起来的施工区域,工人们拿着比毛笔大不了多少的小刷子一点一点地清理墙壁,认真的神态仿佛他们面对的并不是冰冷生硬的砖石,而是会呼吸的肌肤。
等到工程完工后,我左看右看,竟发现不了哪里是曾经被修复或是加固过的,连墙角的苔藓都保持着原有的模样。“修旧如旧”是英国人修缮老建筑的一贯思维,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英国老房子的样子,往往和当年刚建成时的风貌基本一致。
我居住的这座城市还保留着一片废墟,废墟里面有一座只剩几面断壁残垣的老教堂,这是一战时期被炸毁的建筑遗物,近百年时光已经过去,它还按照原来的样子保留在城市的中心。市政府并没有因为教堂的残破而将它拆除,反而特意将这里划归成一片小小的街心花园,每年都会对它进行修缮。
我每次从这座教堂边走过,面对墙壁上的斑斑青苔和累累弹痕,都会感叹一番历史的沧桑。在英国人眼里,那些世代居住的老房子就像时常相见的老朋友,总有股亲切劲在,并不会因为衰败而弃如敝屣。
也正因此,在英国的大街小巷里,上百年的老房子随处可见,甚至整片街区还保持着它们最初的模样。尤其是在那些历史深厚的城市里,古老的建筑更不会为现代生活让路。也许房子的内部结构会更改,但外表依然最大程度地保持着原有的模样。
在英国伦敦的街头,每隔几米你就能见到一座百年老屋,即使经过百年时光的淘洗,这些房子依然熠熠如新,让你深感时间对它们的无奈。
|
游客:063022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3-09-02 18:30
搞的不丑 在英国留学
|
游客:095239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3-09-03 09:52
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成为空城 房地产泡沫蔓延
|
游客:095928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3-09-03 09:59
感觉1楼的话有点酸酸的,楼主的帖子是有真知卓见的,君未见最近又开始了文物检查了?寿县建新城是好事,但空置老房子也不合理,刘少海故居照这样空置下去,迟早也是朽坏的料。不能谋终虑始,想到哪做到哪,对古城保护不利。
|
游客:100231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3-09-03 10:02
有机会,有条件出国读书也是一种选择,与其挤独木桥,为什么不能出国读书?见见世面对视野扩大也有好处,不至于坐井观天。
|
游客:100957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3-09-03 10:09
六百好几十分上不了大一中,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出国读高中是一条理智的选择,前提是有条件。中考六百多分的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在小县城不行,得花钱上。
|
游客:101434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3-09-03 10:14
楼主在文章中说,“工人们拿着比毛笔大不了多少的小刷子一点一点地清理墙壁,认真的神态仿佛他们面对的并不是冰冷生硬的砖石,而是会呼吸的肌肤。”我们是不是向人家学习点,什么是文化,什么才是文化的力量?建议《今日寿州》能转载此篇文章。欣赏了。
|
游客:103112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3-09-03 10:31
在东部一省份的某县,记者了解到,新城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居住人口仅三四万;建成5年的住宅区,入住率不到三成;建成8年的商业街上,店铺大门紧闭。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去年该县成立了新城繁荣办公室,“就为了解决人气问题”。《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成为空城 房地产泡沫蔓延》
|
游客:093950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3-09-05 21:39
“我居住的普利茅斯是座不大的城市.......”这类帖子还是不要在这里炫耀吧
|
游客:083929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3-09-06 08:39
即使经过百年时光的淘洗,这些房子依然熠熠如新,让你深感时间对它们的无奈。
|
游客:083950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3-09-06 08:39
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成为空城 房地产泡沫蔓延
|
游客:084030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3-09-06 08:40
但空置老房子也不合理,刘少海故居照这样空置下去,迟早也是朽坏的料。不能谋终虑始,想到哪做到哪,对古城保护不利。
|
游客:102456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3-09-06 10:24
“我居住的普利茅斯是座不大的城市.......”这句话本就没有炫耀之意,8楼想多了。无语。。。
|
游客:103157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13-09-06 10:31
想多了累人啦,英国不知道有没有地沟油,但如文所述,文物保护一定比我们好,今看光明日报一篇《假如蒙娜丽莎是中国人》,你就想吧,如果是中国人这名画早折腾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