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给楚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游客:030406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远方来了朋友,带去看楚文化博物馆,花了80元找了讲解员。看后朋友很惊叹,县级博物馆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和藏品,确实不错,寿县的文化底蕴很深厚。 这里有二点建议。 第一讲解员同志,请你放慢脚步,放慢速度,在客人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请你们讲的仔细一点,关键是每个展厅讲解完后,我觉得你需要在展厅站上几分钟,等候远方来的客人把你没讲的一些文物在仔细看看,如果客人没兴趣走出展厅,你可以引导他们到下一个展厅。(现在很多时候是你一口气讲完,客人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你又迅速前往下一展厅) 第二:那个安丰塘的有机玻璃的展示牌上的英文版,上面的芍陂的拼音可能是错的,本人不懂英文,但感觉翻译的地名应该是拼音芍陂(que第四声 bei第一声,读作“却杯”)。请管理者注意更换。
游客:03162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3-09-12 15:16 上面标注的好像是pi,第三声。
游客:03250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3-09-12 15:25 外国人都没提意见,中国人应该看中文。再说那两字到底读什么音,也没说就是定论,我看也是一家之言。两千多年前的事谁能说得清楚。讲解员应该说得非常清楚了,没必要改来改去,改的墙上像草稿纸样,照什么子呢。
游客:03335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3-09-12 15:33 我是2楼,我还有一个建议,门口两块牌子,一块是“寿县博物馆”,一块是“楚文化博物馆”,到底是以哪块牌子为主?我个人意见,还是“寿县博物馆”好,因为她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自然、人文精萃,而不仅仅在楚文化上,我建议二者之间取缔一块,最好保留“寿县博物馆”,通俗、大方、好记,还有地域性,楚文化其实是泛文化。
游客:03521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5:52 楼上的真是没一点公德心,怕你了。
游客:05480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7:48 不要改了,一年来不了几外国人,几外国人当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也不多见,等到博物馆全面装修修缮的时候再改吧,例行节约,不要搞形式主义。
游客:05492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7:49 讲解员应该说得非常清楚了,没必要改来改去,改的墙上像草稿纸样,照什么子呢....错了不改吗?晕倒,我记得那是做好挂墙上的,要是真错了必须改。。。
游客:05513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7:51 我觉得没必要改,因为那读音本来就有争议,如果文物部门说要改,我找他们论理去,不带这样朝三暮四的。不能改,
游客:05535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7:53 谁改我找谁,坚决不改,可以放留言簿,记录在案,求同存异。
游客:05543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7:54 哦,拿导游怎么念给外国朋友听呢?孩子发现的话怎么跟孩子解释呢?
游客:05561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7:56 百度上都这么解释的,你意思是要搞个争论,让游客回家路上吃饭时还可以争论下?
游客:06001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8:00 但可以让孩子知道中国汉字的多样性,可以争论,外国人如果不懂汉文化,跟他们讲了也难以懂得。汉字是学问,需要求同存异,甲骨文、钟鼎以及其它书体也是如此。不让人讨论怎么行呢?两千年前并没有录音,谁知道怎么念的。老司徒也是进行了一些探讨而已。
游客:0603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8:03 首先要给个官方的所谓的正确的吧,给个正确的后,在可以进行辩解讨论。11楼认为该怎么念?
游客:06072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8:07 可以键入“芍陂”到谷歌翻译,答案很明显:ShaoBei,你跟外国人讲得清楚吗?你清楚了是应该的,外国人永远听不清楚,都一样。
游客:06082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18:08 百度截图 。
游客:09231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3-09-12 21:23 统一念"勺坡",还必须寿县口音
游客:08135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3-09-13 08:13 首先要弄清楚百度的三驾马车,那里的词条是怎么来的。一方面参照旧有工具书摘录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地方或机构组织编辑提供的,百度所提供的不一定就是权威。芍陂,键入谷歌为“Shaobei”,但输入“太行山”却出现“Taihang”,为什么不是Taixing?也就是说“芍陂”(LZ所说的“却杯”)还没被专业机构所承认。现实地看,芍陂二字从它指向性来看,陂似乎是要读“杯”,因为还有相似的水利设施,比如说“渼陂”,但芍的读音就不好说了,在平常,老百姓哪里管得什么“却杯”还是“却悲”,安丰塘不是很好吗? 以上只是我从读音角度说明汉字的多样和多变性,我说的“不要改”重点还不在于此,今天出现这问题改一下,明天出现那问题改一下,一个好好的展版弄得千疮百孔,如果因为一个读音全部拆除重新来做,那就更不值当,我们反对浪费和重复建设。我绝对不是抬杠。
游客:08235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3-09-13 08:23 花了80块钱,听了讲解员讲的有关寿县厚重的历史,还能了解中国汉字的美和多样、多变性,应该是值的。如果看过了,博物馆把展版全拆换了,多少个80元才能弥补?我们县博物馆存在那是相当的艰难,不比北京和上海博物馆,应当因地制宜。
游客:08252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3-09-13 08:25 陂---新华字典1980年版。 解释一:第 17页 bei第一声 1:池塘,陂塘 陂池。2:池塘的岸。3:山坡。 解释二:第347页 pi 第二声 1:黄陂,县名,在湖北省 解释三:第354页 po 第一声 1:陂陀 不平坦 个人觉得这里用于寿县的安丰塘,还是念bei 第一声 为好。
游客:08313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3-09-13 08:31 不是钱的事,如果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翻译成pi不好解释,何况讲解员还是念bei,你不是抬杠是什么?口头讲解可以说出有几种的读音,也可以引出汉字的博大精深,但官方的不能讲一样写一样,自己打自己脸。如果讲解员讲解时就念pi.我没意见。
游客:08375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3-09-13 08:37 还有楼主说的第一个问题,说解说员走慢一点,这个要两面看:博物馆是开放的,每天人流不断,她们讲解,每个展厅和文物面前都要停留,一趟下来也是十分辛苦。现在的游客花了点钱似乎就成了大爷,讲解员讲的时候他们逞能,指东划西,根本就不在听,或者手机不断,一个电话接打十来分钟,都上三楼了,他还在二楼转圈呢。然后出来什么也没听到,跟人诉苦解说员走的那个快。个人觉得,博物馆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如果有电话绝对不能影响别人,游客哗哗叫唤,即使是柳敬亭也解说不了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