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文学艺术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情系正阳关》
游客:085511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情 系 正 阳 关   淮上名镇——正阳关是我的家乡。虽然离开故乡已多年,但她仍然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每次回到故土还是那样激动不已,像是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离开时总是恋恋不舍,计算下次的归期。正阳关,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的母爱,我的童真,我的同学,我的玩伴……   《左传》一书中记载正阳关的古名叫‘颍口’,《魏书》上记载叫“阳石”,后又称做“羊石”。据说在南北朝时这里是乱石磊磊,杂草丛生,是个牧羊场,因而得名“羊石”。一千多年前的状况已没有什么有力的考证,古时的称谓并不影响她后来的辉煌!在水运为主的古代,“七十二水归正阳”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扼控江淮的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水运方便,舟车四达,逐步发展为货物集散,商贾云集的商贸重镇。明成化元年在此设关征收税赋,正阳关这个名字也就叫开了。到了清代,正阳关已经是我国的八大名关之一了。   十五岁离开家乡赴县城读高中以前,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正阳关度过的。儿时的记忆里,正阳关古朴而又不失时尚,繁华中也存安谧。一条南北向的大街穿镇蜿蜒而过。 路面青石铺就,青石条上被运货的老式独轮车轧出一道道沟痕,展现出当日的繁忙和岁月研磨的古朴。街道两旁的商家   鳞次栉比,行业门类杂陈,商品,服务应有尽有。长街的南北两头均有城楼。南门匾额为“淮南古镇”,北门为“凤城首镇”。街道的两旁分布着五十七条巷道。街市繁华热闹,小巷安谧恬静,是个非常适宜人居的处所。清晨,人们刚从睡梦中醒来,小巷深处便传来“煎饼油条——!”的叫卖声,小贩会把热烘烘的早点送到你的家门口。傍晚,辛劳一天的商铺店员,船工渔民会三三两两涌进遍布全镇的八个澡堂,浸泡在池子里,洗去烦躁和困乏,享受着劳累后的舒适。老人们则会闲坐在巷子里,家门旁讲古述今,絮叨着传说,诉说着趣事。逗惹得孩子们或痴痴着迷,或惊骇不已,或哄笑难禁……。夜晚降临,古老的正阳关又显现出她时尚的风韵,街市上灯红酒绿,人群熙攘。店铺里留声机唱着新潮的歌曲,柜台里的时髦商品惹得姑娘小伙进进出出。酒馆里猜拳行令,吆三喝六,笑闹不绝。大戏院里琴韵悠悠,唱声激昂,演绎着《女驸马》,《休丁香》……。灯光淡化了夜色,喧嚣剪短了夜幕,正阳关在狂欢!从附近的人们把正阳关称之为”小上海”,即可了解她当时引领的时尚和繁华。   童年,我喜欢爬上那当时觉得是高高的南门城楼俯瞰街市,观望那形形色色的过往人群。特别是逢年过节遇上灯会,更是早早地候在上面以便看的更清楚,更过瘾。正阳关把灯会称做“玩灯”,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有狮子灯,花鼓灯,旱船灯,高跷,龙灯……,最出名的要数肘阁灯喽。由壮汉顶着铁制的架子,上面站着由4,5岁孩子扮演的戏剧角色,表演戏文。有孙猴子捉拿金钱豹,刘海戏金蟾,梁山伯与祝英台,青蛇白蛇爱许仙等等,等等。最多的一个人可顶三个孩子表演。我和伙伴们是百看不厌。据说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全国只有两,三处。现在正阳关“肘阁”已经“玩”到合肥,南京,上海了。   逢到假期晴日不上学的时候,小伙伴们常来到正阳关西边的淮河大堤上嬉戏玩耍。那时的淮河上舟楫往来如梭,渔船网开似花,蓝天白云,碧水帆影,美不胜收!河岸上,工匠们在修造着木船,锯木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有节奏地,拉着大锯,在锯斗粗的圆木。哼次哼次地号子声像是哼着一首动听的歌谣。以前正阳关把造船唤着‘排船’,这大概源于古时候用原木一根根拚出水上运输工具的叫法吧。过去淮河上行驶的木船大都是由正阳关所排。   参加工作以后,遇到同事提起正阳关常常会说:你们正阳人“能”。这个“能”道出了正阳人的精明干练,却也有狡诈犯奸的潜台词。我往往为这潜台词感到委屈。大多数正阳人确实会经商,但精明却不狡诈,干练却不犯奸!发生在正阳的三个小故事从古流传至今,对正阳人的品质可见一斑。其一,说是很早以前,正阳广嗣宫巷巷头开有一小理发店,夫妻俩以理发为生。这天,一外地茶叶商人来理发,随手把所带的褡裢放在旁边凳子上,理好发后天色已晚,便匆匆搭便船回山里老家,到家后才发现褡裢丢了,却怎么也记不起丢在何地,只好作罢。理发店天黑打烊后,夫妻俩打扫店面,发现了沉甸甸的褡裢,打开一看,有纹银200两,老婆说:‘这定是哪位客人的,明天会来找,给人家便是,顺手把褡裢扔在房梁上挂着。好多年过去了,夫妻俩早忘了此事。一天茶客又来正阳卖茶,进店理发,谈及丢钱之事。理发匠恍然想起数年前的褡裢,忙从房梁上钩下交给茶商,客商掸去褡裢上厚厚的灰尘打开一看,分毫不少,感动万分。茶商已经富有,便要把银子赠于理发匠,以表谢意和钦佩。理发匠坚决不收,相持不下。后来都同意把钱捐出来修街。修好后起名“广嗣宫巷”。其二,正阳南大街有一较宽的巷子叫“贤良街”,传说此巷住过一张姓人家,小两口带老父亲过日子。由于家贫,儿子去外地做工谋生,家中儿媳妇和公公生活。儿媳妇非常孝顺,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公公吃饱。多年后儿子回到家,看见老父亲身体尚可,妻子却面黄肌瘦,唯肚子挺大,便心生疑点,认为媳妇不贞。妻子辩白不清,随拿刀剖开肚子,发现里面有许多棉花和线团。原来儿媳妇把很少的粮食都给公公吃了,自己只能拿棉花线团充饥。此事一时传为佳话,说是“贤良街里出贤妇”。其三,故事还是出在贤良街。正阳关人俞扶九,号俞化鹏,清康熙三十年进士,后升任顺天府尹。老家住南大街一巷内,他当了京城大官后,家里人便扒去旧宅,翻盖新房。对面一周姓铁匠家也在盖房。双方均要向巷中延伸,使得巷子变窄,无法行走。两家互相争吵,各不相让。俞家人送信到京城要求俞扶九过问此事。俞听后便向送信人申明大义,同时写诗一首让来人捎回。诗曰: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后主动将房屋向后让出三尺,周铁匠深受感动,也向后让出三尺。这条小巷从此变宽了,以后就改称“贤良街”。“六尺巷”的传说多有出处,但俞扶九有据可考,我认为最可信。这三个小故事透出了正阳人诚信,贤良,礼让的优良品质。我想正是这样的人品,加上精明干练的能力才让生意兴隆,八方来财!“诚信,贤良,礼让”不也正是时下推崇的“正能量”吗?   经过两次洪水的袭扰和“文革”的浩劫,正阳关的文物遗迹几乎损坏殆尽。八座城门现存三座,有名称的28座古庙宇仅有几处遗址,古朴的青石板街面已荡然无存!真让人顿足叹息。好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增强,自觉地参与古镇的保护。南北两座城门在镇政府的重视下得以修缮;古清真寺维修,玄帝庙重建。现在,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和九月九,玄帝庙都会迎来四乡八集的香客前来进香。正阳关当地的居民更是凌晨进庙,赶烧头柱香!他们对着神像顶礼膜拜,那种信奉,那种虔诚让我感慨万千!他们中或许在祈求家人平安,身体康健;或许在祈求生意兴隆,财运滚滚;或许在祈求工作顺利,官运亨通;可我想大家也许都有个共同的祈求吧,那就是正阳关能焕发青春,重领风骚!   站在淮河大堤上放眼望去,淮水东流而下,她目睹了正阳关的兴旺与繁华,衰落和窘迫。送走了昔日的荣耀与光环,也正迎来今天的希望和发达。河岸边早已不见了锯木工的身影,听不到哼哧哼哧的歌谣。代之的是飞溅的焊花和钢板的冲压声。一艘艘造好的,质量上乘,设备先进的大轮船等待下水。据介绍,正阳关已可以建造5000吨的大型船只了。正阳关正从单一的商业服务的城镇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多元化经济转型。造船厂,板材厂,冷冻厂……勃勃兴起。正阳关开始了新的腾飞!我祝愿家乡变得更美,飞的更高。正阳关,我永远爱你! 高怀和 2013年10月28日于寿春
游客:09424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3-10-30 09:42 挺好的,顶一下。
游客:08231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3-10-31 08:23 只有正阳关的娃娃,才能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文章.
游客:09410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3-10-31 09:41 2楼别快活腔调,有本事你写几篇出来瞧瞧!
游客:11300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3-10-31 11:30 我也在正阳出生长大的,只不过出来的早,对正阳了解的不多。美文唤起童年的回忆,故乡永远在记忆的深处。
游客:08392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3-11-01 08:39 挺,只有在那里度过童年方能深切体会,忘了不了地方。
游客:03505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3-11-03 15:50 还是这样的帖子好,多好有点看点,比其它帖子胜多了,整天一打开就是这问题那问题,各单位难道都不在工作吗,没有作为吗?
游客:03522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3-11-03 15:52 美丽的正阳关,找个时间去参观,我顶!!
游客:05043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3-11-03 17:04 没点,都只能在记忆中、文章中找到家乡。 可惜!
游客:09223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3-11-04 09:22 正阳关是个好地方,可惜现在已破败、没落的让人痛心。正阳关,我的家乡,什么时侯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游客:0927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3-11-04 09:27 我去过正阳关两次,后来也直接或者间接了解些名镇的情况,我觉得正阳关是可以全面谋划的,因为水系发达,交通便利,这座发达的城镇的文化也是丰厚的,如果作全面的整理和修复,正阳关一定是大有可为的一个市镇,关键是文化的觉醒以及当地领导的认识程度。因为文化的挖掘和经济发展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没有强烈功利者去做才行。
游客:09333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3-11-04 09:33 责任不明确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事故,是有前车之鉴的。不管是哪一方,都在认真履行职责,既在岗就要担当起一份责任,工地不是喝喜酒的地方,要盖章按手印的,出了问题真是不得了的事。
游客:04593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3-11-04 16:59 因为文化的挖掘和经济发展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没有强烈功利者去做才行。
游客:10110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3-11-05 10:11 难忘在正阳工作的岁月,祝愿正阳焕发青春,重领风骚。
游客:10440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3-11-20 10:44 看来作者是正宗的正阳关人,因为只有土生土长的正阳关人,才能写出如此美轮美奂的文字,读了你的文章不仅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加油,希望你有更美的文字奉献给大家! 康 健
游客:07225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3-12-19 07:22 我身在外面,还是最想家。我不知道楼主住正阳那里?
游客:1021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4-03-06 22:21 作者我是认识的,比我们大几岁,写得情真意切。故乡对于一个游子来说,无论你走到哪里,也不管你飞得怎样高远,她留给自己儿女的总是最美、最令人人难忘的记忆。可惜,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再回首看看现在的正阳,那耐人寻味的淮河古韵,都不知道游荡到哪里去了?可不可以说,正阳关要不要学学如今的台儿庄?
游客:01090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4-03-07 13:09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淮河岸边逆水行舟时纤夫的英姿和铿锵的号子,还有那夕阳西下,无风“船行八面风”时的“耍樯”?这可能是一般人从未见过的。
游客:02515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4-03-09 14:51 你见过正阳关淮河上龙舟竞渡的盛况吗?将鸭子杀了放入河中,算是发令枪,追赶鸭子,看谁获胜。
游客:1016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4-03-10 22:16 你见过正阳关中秋节斗蟋蟀吗?
游客:0328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4-03-11 15:28 写的不错,笔者我认识,俺也是正阳关的,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