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66 | 回复: 48
|
谁来拯救一中老校区操场
|
游客:112724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3-11-14 11:27:2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一中的搬迁让广大的老百姓可以随意到操场锻炼了,可是现在让大家感到心寒,原本茂密的草坪现在已被开成片片菜地,毫无下脚之地,让我们来此锻炼的人们不可思议更是寒心,现在有哪个单位来管理,还操场一片清净呢,而不是放眼望去是一片菜地。给我们老百姓一个锻炼的环境。
|
游客:025921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3-11-14 14:59
物价水平高了,老百姓也没办法,反正也是废物利用!
|
游客:034823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3-11-14 15:48
操场变菜地,反正不是外边人去干的,还是一中教职工家属搞的,解决问题还是靠一中领导。
|
游客:045546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3-11-14 16:55
开成菜地比杂草丛生好
|
游客:113541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3-11-15 11:35
菜地虽然好解决了买菜贵的问题,对于我们喜欢锻炼的人们来说真的不能接受,原来不对外开放我们进不来,现在对外开放了却变成了菜地,在一个县城往哪有这么宽敞的锻炼场所,教育主管部门真的要出面解决这样的现象了,长久下去操场定会消失不见了。
|
游客:072525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3-11-15 19:25
老校区一中早已经交给政府了
|
游客:074215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3-11-15 19:42
我们都在期待有关部门的回音。
|
游客:083601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3-11-16 08:36
种菜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好办法,寿县一中操场理应种菜,东北隅那块地,适合种“黄心乌”,还可以套种点寿州香草,如果真的是还原了菜地,那真是功德无量之事,还可以为农业申遗作贡献,那真是说不定的事。一中操场400米跑道,城里土地还金贵,不种菜又如何?趁没有开发成商品房,先种先得,节约资源。
|
游客:092635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3-11-16 09:26
一中操场种菜,是一则不错的新闻。
|
游客:110034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3-11-16 11:00
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
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那缓缓飘落的小雨
不停地打在我窗
只有那沉默无语的我
不时地回想过去
|
游客:054726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3-11-16 17:47
7楼说的蛮好的,政府应该扶持,种香草。
|
游客:111741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3-11-16 23:17
最好是种菜、煅练两不误!
|
游客:112224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3-11-16 23:22
可怕的不止是种菜啊,听说要改为驾校训练场了
|
游客:085435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08:54
一中操场是块肥肉,如不制止真的是不复存在了。
|
游客:085655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08:56
恳请有关领导亲临现场,来救救一中操场,还原操场昔日的风采。
|
游客:090726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09:07
《传承寿州农业文化 寿县一中操场种香草再续寿州辉煌》,这是年度好新闻!
|
游客:103153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10:31
一中一直以来是炙热的话题,一中的辉煌有目共睹,但是现在做为我们校外人员都看不下去了,一中教职工及家属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一点菜地,丧心病狂的砍伐树木,就是为了种那几棵菜,做为一中的的校长为何就制止不了自己的职工这样荒唐的行为呢?身为教师这样的行为如何去教育学生,身为父母如何言传身教影响自己的子女,一中百年老校我们曾经的母校,希望领导对一中教职工这种行为有所作为,还原一中操场原有的作用,我们期待着。
|
游客:110243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11:02
新一中荒凉,老一中种地。
|
游客:110926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11:09
热衷申报“之乡”那“遗”的,实际意义并不大,现实看来,寿县文化没有得到科学规划,在吃老本并且有毁坏现象。希望借三中全会东风,因势利导,多做实事,还我古城内在品质!(一个老城关的肺腑之言)
|
游客:111254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11:12
新老一中交接,权责不分,职责不明,腾空的老一中现在归谁管,怎么管,责任是什么?春晖楼、扪星楼、图书楼、实验楼、大操场怎么处置?要给老百姓一个交待。
|
游客:111941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13-11-17 11:19
孙大光同志不仅心系国家大事,还关注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他回到安徽老家发现家乡破旧的校舍和辍学的儿童,痛心疾首。回到北京后翻出家里所有存折,加起来只有几万元,要靠这点积蓄资助家乡教育,只是杯水车薪。于是他翻出珍藏多年的吴作人、李可染、黄苗子等老友赠送的50余幅精品之作予以拍卖,将所得的450万元,全部捐献家乡的教育事业,修建了堰口小学、堰口中学、寿县一中春晖楼、正阳中学春光楼和资助贫困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