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寿县与淮南的关系
游客:033529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针以上面这个问题,我这几天也在考虑,还用拿个计算器算出了合并以后的人均GDP。寿县有125万人口,人均GDP3000不到(这个是户籍人口算的,实际上寿县有几十万人在外务工经商,按常住人口算要比这个高不少)。只及淮南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凤台县的一半不到。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确是个很穷的地方。事实上,淮南所处的沿淮地区本来经济发展水平就不高,周围各县,除怀远稍好点外,都以穷困闻名,其中安徽最穷的县——颍上(人均GDP2000元不到)也在其中。淮南的发展由开矿而起,飞地性质明显,现在煤矿已经跃过市域,向颍上,甚至有向利辛、蒙城发展的趋势。寿县因为没有煤炭资源,也就很难沾上淮南经济发展的光。 事实上,淮南市域的大部分历史上属于寿州(清代是安徽省的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府相当于地区,散州相当于县级市),凤台分县(仍属寿州管辖,就是州辖县,和现在淮南市辖凤台县的意义一样)以后,县衙也长期设在州城内。只有大通区,以及田家庵区和潘集区东部原属怀远,现在,山南7乡镇(长丰县由原寿县、定远、合肥三县部分地方组成,这7乡镇大部分也是原属寿县)划归淮南以后,如果加上并入寿县,淮南市的市域和历史上寿州辖区就更加一致了,可以说,淮南国,寿春城、淮南王、《淮南子》等历史源流就全都都是名至实归了。 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事实上是一种巧合,淮南最早开矿的地点在舜耕山东段北坡,就是现在大通、九龙岗所在的地方,由此形成的淮南三镇(加上作为外运港口的田家庵)也都是位于怀远县境内(怀远、凤台2县的分界线是龙王沟,相当于现在田区学院路的走向)。由于远离任何一个行政中心,矿区基本上独立(如果有中心的话,也是蚌埠,这也是淮南城区方言和蚌埠城区方言如些接近的原因)发展起来的。到了抗战胜利以后,在属凤台和寿县现八公山和谢家集大规模建矿,但这时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好,虽然寿县县城近在眼前,也不需要再依据了。试想,如果最早的开矿地点不在舜耕山下,而在八公山下,这个新兴矿业城市一定会围绕寿春古城建立,古城和矿区也早就融为一体了(山西大同就是个例子)。 淮南事实上也还是沾了不少寿县的光的。除了历史典故,从淮南国直到豆腐起源不说。现在的对外公路交通基本还是在寿州对外的官路(驿道)基础上建立的。合淮公路是寿州到庐州府(合肥)的官路改的,淮蚌公路是寿州到凤阳府的官路改的。才被拆掉的官路沿村(现在是淮南的商贸文化广场,华联商场后面)的地名就是明证,这条官路就是从陈家岗转盘向龙湖菜市场方向的那条斜路,部分已经改为蔬菜批发市场了。另外如安成铺、鸭背铺就是官路上的驿铺。 寿县历史上是有名的富庶之乡,早在战国时期楚相孙叔敖主修的芍陂(读作却杯,就是现在的安丰塘),让这里广大地区得到灌溉,出产丰饶,从而造就了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中心城市,从两汉到三国(袁术称帝于此),直到元明(元末小明王建都安丰),历史典故不断,寿县民风也是朴实好学,儒雅之风流传到今。这点与淮南以北各县的好浮华,以东各县的好勇斗狠很有区别。反观淮南民风,因为是由各地流民短时间汇聚的矿区发展而来,缺少传统与积淀,各种恶劣的风气,我想大家也都有感受。想想,蔡家岗如果最早就是寿州古城的一部分,习气相传,民风也不至于如此。淮南和寿县的结合,能把工业文明和传统价值因素融为一体,也会是文明建设的大手笔。 寿县加入,对淮南的人均经济指标是有影响,但事实上并不会因此就会影响到每个人生活水平。说到投入,不要说郊县,除了田区,市里在其余各区又投入了多少呢?中国政府的财政体制有很强的财富积聚效应,你也是造成行政中心城市过份膨胀,各地矛盾重重的原因之五。实际上,大家心里明白,寿县划过来,对六安来说,是失去了一个财富积累的来源——虽然寿县很穷,但六安也找不到没有更富的地方,便财富积聚的过程不会停止(原谅我这里辞不达意,我实在不想用压榨这个词);对淮南来说,寿县更穷,在财政上不可能有多少贡献(要说损失那是托辞)而已。相当来说,淮南比六安的财政状况要好一点,由于主城区大,效区和辖县范围小,积累效应也要弱很多,这也是寿县愿意并入淮南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同时,也要看到另一个因素,寿县成为淮南的一部分以后,对寿县的美誉和认可也会转到淮南身上,对招商引资也会有很大帮助的——手头也有几个事例,有时间再说。 原谅我在这里语无伦次得说了这么多。的确,许多只是我发的感慨,不排除有偏见在里面。另一些可能有深层次的体制原因,在这里不可能展开说得太多——我可能现在还没有这个水平说得太深,或者说研究得还不够。但不管怎么说,我全力支持寿县并入淮南市的努力。
游客:04082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4-06-10 16:08 怎么说呢,要是完整加入,这还是好的,千万不要割裂开来,对历史文化都容易造成伤害。
游客:09023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4-06-11 09:02 整体加入可以,寿县不能再分割。
游客:09414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4-06-11 09:41 可以说,不管什么时候,淮南都是寿县人一部分。但是现在的经济呀。谁有钱说说话算。但不可否认,淮南人对寿县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因为寿县是他们的国都。
游客:09451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09:45 如果当时市政府设在寿县,在一切重视矿业等工业发展的五到八十年代,不知道这古城墙还能否保存到现在!
游客:10175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0:17   试想,如果最早的开矿地点不在舜耕山下,而在八公山下,这个新兴矿业城市一定会围绕寿春古城建立,古城和矿区也早就融为一体了(山西大同就是个例子)。   山西大同很糟糕。
游客:10355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0:35 寿县加入淮南,有利于八公山旅游整合做大做强,有利于淮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又解决了仅凭寿县一已之力,难以快速发展寿县古城及八公山旅游的难题,对加快寿县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寿县加入淮南,和凤阳加入蚌埠一样,有利于沿淮蚌埠、淮南两大中心城市的形成,对淮河经济带的发展,对皖北的崛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寿县加入淮南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是大势所趋,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是有利于淮南、寿县人民的!
游客:10410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0:41 寿县到底划到哪,这个话题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自上而下的一厢情愿,搞的老百姓无所适从。其实哪里都一样,只要安居乐业就行。没必要折腾来折腾去的。徽州,徽文化的中心,也没有因为徽州而改徽州市,岂不照样成了黄山市的一部分?想必徽州比起黄山,黄山更有名吧。“淮南”不同于“淮南市”,“淮南”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淮南市不过是这个概念下的地理因素。 其实划到哪里都一样生活,所谓经济条件或待遇改善云云,那只有事后才知的事,当然也未必是我们想的。
游客:10480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0:48 当时炎刘一带哭着显着要建机场,划到合肥去,这下粗弹了吧???搞的要动全县之力禁烧。把一个县折腾这个样子。
游客:10512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0:51 这个话题本来就折腾人的话题,不免要上来说上两句。
游客:10543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0:54   寿县作为一个县级编制,要考虑县情,要量力而行,要自力更生。别幻想靠改变隶属关系或其它偶然因素来飞黄腾达。近观数年的发展,寿县走了很多弯路,古城不古,新城不新,局面相当尴尬,都是不考虑县情的恶果。
游客:10565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0:56 作为老无城关,发自肺腑之言,坚决不能折腾了,要定下心来抓发展,要考虑县情,考虑古城的未来,讲究科学。
游客:11274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1:27 寿县化到淮南很好,但是我支持寿县南部乡镇炎刘刘岗化到合肥去
游客:03473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5:47 近观数年的发展,寿县走了很多弯路,古城不古,新城不新,局面相当尴尬,都是不考虑县情的恶果。
游客:0357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4-06-11 15:57 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如果总是折腾,把寿县并到美国都不行。
游客:05371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4-06-13 17:37 ,古城不古,新城不新,局面相当尴尬,都是不考虑县情的恶果。
游客:09473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4-06-14 21:47 保护古城有很多机遇,都丧失了机会,重心都放到新城市建设上去了,盲目开工上马工程,寅吃卯粮,不切实际。今后有很困难的路要走。边改正边发展吧。
游客:03345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4-06-15 15:34 煤挖完了怎么发展?还是自立更生,发展旅游业为妙。
游客:09271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4-06-16 09:27 古城不古,新城不新,局面相当尴尬,都是不考虑县情的结果。古城生活心不踏实,新城生活买卖不便。实在是小民生活太多的不便。怨言埋久,易生病,发发牢骚,希望有政府关部门重新考虑民意,融合资源,让一城人生活更踏实更心安。
游客:09504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4-06-16 09:50 寿县走了很多弯路,古城不古,新城不新,局面相当尴尬,都是不考虑县情的恶果。
游客:10273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4-06-16 10:27 寿县加入淮南,有利于八公山旅游整合做大做强,有利于淮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又解决了仅凭寿县一已之力,难以快速发展寿县古城及八公山旅游的难题,对加快寿县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