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由“壁画在哭泣”而想到的
游客:092415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今年《人民日报》《壁画在哭泣》一文,“近年来,民间的文物保护热情逐渐被点燃,不少民众自发关注那些“寂寞”的文化遗产”。 我深有同感,我们寿县城除了城墙以及寺院外,还有很多散落在民间的历史价值极高的文物,它们的现况实在堪忧。因此,我觉得,当前文物保护的重点,可能要从那些情形比较“稳定”的遗存转向民间,特别是那些岌岌可危的建筑,对它们的关注也是千秋事业,是保护乡愁的一件大事。 不必要只在城墙、城楼上盘,要摸清家底,统筹兼顾。
游客:09382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4-06-17 09:38 对文物的认识,层次有高下,这需要有关部门加以引导。不能夸夸其谈寿县文物怎样的丰富,连现存的历史建筑遗迹都保护不了,很难说明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水平。所以要亟待呼吁。图为寿县东岳庙。
游客:09495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4-06-17 09:49 城里情况尚且如此,乡下就更不用提了,那些百年老建筑任由风吹雨打,自然消灭。作为普通民众,得过且过也是可以的,但目睹这些历史积淀就这样毁坏心里面确实不是滋味,我们的政绩观是不是要改一改了,我们毕竟是历史文化名城。图为瓦埠镇老街的老房子现状。
游客:10063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4-06-17 10:06 像城隍庙那样的建筑,要弄清楚“户口”落在哪个单位,即使不能大规模的修缮,至少可以由单位出面补个漏,修一下倒塌的墙体总是可以的吧?刘少海故居过去归口中医院,现在政府要了去,要去了到底怎么办?有下文没有?一点章法都没有,老百姓是有意见的。
游客:10183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4-06-17 10:18   西大寺巷改造,好几间老房子拆除,现在想来也是无法弥补的事。不知道有关部门对那些建筑有没有拍照,有没有细致的测绘,有没有留下资料?不要等到50年后,还要参照别的县城来复建寿县民居,那就可笑了,也对不起下一代。
游客:10274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4-06-17 10:27   一开会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几朝古都”“地下博物馆”,现在“地下博物馆”没人再提了吧,都懂的。
游客:10325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4-06-17 10:32   看看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人家修了一段倒塌的城墙恁是没用一台机械,全是手工。
游客:11204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4-06-17 11:20 状元府也该恢复原样,他比刘少海故居更有名。
游客:1201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4-06-17 12:01 南街楚都浴池所在的那个院子,走到最里边靠南,有一个厕所,值得一去...........,呵呵,并非调侃,我喜欢古建筑,长四十岁见到的最难忘的厕所
寿县文物局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4-06-18 09:55   我们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文物的关注和支持,对呼吁文物保护的人士深表敬意。我们会以百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保护我们的文物,以良心去呵护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历史原因,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欠账较多。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资金投入是分级负责制,中央财政补助国保单位的资金投入,省级财政补助省保单位的资金投入,县级财政负责县级以下保护单位的资金投入。近年来,中央和省财政都逐步加大了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在我们积极努力下,中央和省财政每年都拨给我县一定的文物保护补助金对国保单位和省保单位进行维修和整治。因寿县是国家贫困县,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县(乡镇)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维修面临严峻的资金困难,使得一些古建筑、古民居面临损毁和消失的危险。   面对文物保护的严峻局面,我们将努力工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特别是争取县财政的支持,分轻、重、缓、急逐年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维修。也希望社会各界支持,共同参与人类遗产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