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9 | 回复: 1
|
顾老太太(原创散文)作者:李印海
|
游客:083348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4-11-25 08:33:48 |只看该作者
楼主
顾老太太(原创散文)
作者: 李印海
本文敬献给安徽寿县为抗击日寇侵略、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的女英雄徐自贞老人家!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其实文中的主人公姓徐,早年姑娘出嫁后往往都叫她夫姓,而自己的姓氏却被人们所遗忘。无论是顾老太太,还是徐老太太,都是人们对她尊敬的称呼。
每次看她的资料,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心情搅扰着我的心,不断地泛起疼痛的波澜……眼前立即浮现出家乡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一幅幅动人魂魄的画面。
她叫徐自贞,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怀着对日本侵略者刻苦的很,在国家危亡之时,她把个人的生死置之于度外,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她受尽酷刑,她为抗击日寇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倾其半生。当新中国的曙光即将照耀在这片黑土地上的时候,她却冤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之下。
徐自贞,1890年生于安徽省寿县。1904年与顾克俭结婚,婚后不久,丈夫顾克俭被征兵役,来到东北吉林市、五道台子的衙门当听差。当时,政府鼓励个人开垦北大荒,衙门里的一个叫朱耕淮的师爷觉得顾克俭年轻有为,又能吃苦耐劳,便将领到的一个在佳木斯大赉岗的二百垧荒地执照,委托给他们经营。于是,他们夫妇二人便举家搬迁至松花江边黑土地上谋生。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曾经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沃野良田。有了积蓄,他们又买了五、六十垧荒地。可这如日中天好日子刚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丈夫因病撒手人间。1929年,徐自贞冲破封建礼教,与忠厚勤劳的长工杜志成结合,继续新的生活。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这块黑土地,徐自贞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佳木斯对我抗日同胞,特别是日寇对我广大爱国人士和爱国学生的残酷屠杀(“3•15”事件。),无不激起三江人民的极大愤慨,同仇敌忾,抗日救国的信念在她的心中逐渐形成。一时间,三江大地上的抗日武装风起云涌,她动员了同住本村的堂弟顾克礼和表妹夫彭志良,参加鹤岗刚刚成立不久的红枪会,他俩走后,两家的生活费用全由她担当。
翌年冬天,汤原、大赉岗的抗日救国军正面临缺少食物,缺少过冬的棉衣等等生活用品,便派人找到徐自贞,她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打开粮仓,把小麦加工成两大马车面粉,另外还备齐了一些食盐和棉衣等及时送到山里的抗日队伍。
1933年,抗日义勇军王传德旅长,在桦南山区与日寇展开激战,战斗中他身上多处负伤,见此情景,她不顾个人安危,安排在自己家养伤。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伤口很快痊愈,又重返抗日战场,1934年,在一次与日寇交战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由于徐自贞多次冒着生死危险进行反满抗日活动,得到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负责人冯仲云和当地党组织的重视。1936年初,中共桦川区委派老刘(王恩久)等人到泡子沿一代与她秘密联络,通过与这些党组织的接触,她的抗日觉悟有了及大地提高,更加领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赶走日寇。再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山里的抗日队伍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她,她都倾其所能热情相助,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抗日队伍。不仅如此,她还主动把二儿子顾传厚(顾峰)送到山里的抗日部队,5月份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开辟、扩大抗日统一战线,中共佳木斯市地下党组织,派徐自贞在大赉岗一代开展抗日工作,在王恩久和中共下江特委小孔(姜忠诚)的协助下,不出一个月,一个以商人(商业会员)、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抗日救国会在大赉镇诞生了。抗日救国会的诞生,主要是依托徐自贞在当地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才得以实施的。
救国会成立不久,在她的带领下,其他几位商业会员募捐伪币叁仟多元,为山里的抗日武装以有力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打击日寇,救国会除吸收农民、油坊工人外,还有针对性地吸收一些驻地伪警察,这对日后里应外合,打击敌人,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来,在一次围剿伪警察署的行动中,就是因为有了内线救国会员的参与,才使得这次行动获得顺利成功,缴获大量的枪支和弹药。还有一次,由下江特委老潘(白江绪),中共汤原中心团委小李和负责妇女工作的小秦、桦川区委委员老李等6名同志组成的工作队,在达马库屯开完会,经过大砬子北头时,突然遭遇大赉镇的一支武装警察巡逻队的追捕,并决定押往佳木斯。徐自贞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救抗联干部她拿出自家的二千元钱和一些大烟土(鸦片干),买通了伪警察署李署长,很快便以他们拐卖人口为由取保释放,抗联领导干部就这样被解救出来。
有一年深秋,广褒的小兴安岭深处,时而飘起雪花。这对周旋在深山老林里的抗联将士,又面临因缺少越冬棉衣的严峻考验。为了解决越冬棉衣问题,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同志,以教书先生为掩护,视察下江一带工作。在返回哈尔滨前,中共下江特委派徐自贞,以亲戚作掩护,将冯仲云接到自家,然后护送到佳木斯西门外的一个教员家中开展工作。不久,由抗联第六军军长夏云阶带领两位同志,来到火龙沟找到徐自贞,帮助解决抗联部队的冬装问题。为筹集金钞,决定攻打一个金矿,由于有内线的联系,很快得以实施,虽然在战斗中牺牲了一个副连长和两名战士,最终获取了二斤黄金。然而,黄金虽然获取了,但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把它兑换成物品却是一件十分的困难的事情,况且日伪军的巡山队经常出没于山间的各个通道上。在此种情况下,还是徐自贞冒着被抓的危险,通过佳木斯的一个专门以贩卖黄金、大烟的老客,换回了绒裤三百套,布匹一马车,棉花两马车,又想方设法打通其他关节,将这些物资转移到汤原山里的被服厂,顺利地为抗联将士解决了冬装问题。
几年来,由于徐自贞频繁地参加反满抗日活动,引起了伪特务的注意,1937年的5月间,伪三江省警务厅以“通匪嫌疑犯”罪名,将徐自贞拘捕。在狱中,虽经几次提审,但最终也没拿到真凭实据,便以“取保外控”将她释放。就在她出狱不到三个月,由于汉奸特务何有连告密,徐自贞、杜养牲及其亲戚再次被抓。在近一年的监押时间里,敌人为了从她的口中获取重要信息,受尽了酷刑,凶残的打手用皮鞭打得她皮开肉绽,左眼被抽瞎。见他仍不肯开口,就把炉钩子伸进炉膛里烧红,烙她的前胸和后背,向她的鼻子里面灌辣椒水,她始终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没有暴露一点地下党和抗联的机密。徐自贞以她坚持不懈的抗日救国信念,表现出了一位伟大女性为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而献身的博大情怀,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敢于抗击外来侵略的瑰丽光芒。后来,在她的亲属和抗日救国会的一些成员努力下,筹集了一笔巨款,通过熟人,疏通了伪三江省警务厅的头,她才得以担保释放。
1945年9月,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她终于盼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徐自贞又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建政建军的伟大事业中。初冬时节,由司令员孙靖宇、副司令员戴洪宾率领的三江人民自卫军八百多人进驻了佳木斯。她为新中国的建立积极工作,从大赉岗自卫队挑选40名青年编入了自卫军,部队由营扩编为两个团。她的儿子顾峰任营职参谋。她冒着生命危险,在当地大地主王俊铭家起获出大批军火,补充部队枪支的不足。由于工作出色,她成为合江人民政府委员。然而,不幸的是,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由于在土改运动中存在严重极左倾向,对一些事物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些年轻的土改工作队员,听信一些当地仇富的穷人、不愿劳作的懒汉、游手好闲的地痞和被徐自珍得罪过得大地主的妄言,最终,将这位在抗战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女性以地主之名被镇压了。老人家徐自贞就这样带着对新中国美好生活的渴望,对亲人的无限眷恋,遗憾地离开了这个曾让她高兴、让她烦恼、让她忧患、让她觉悟、让她向往的世界。虽然徐自贞老人带着冤屈的泪水,在她离世12年后的1957年6月14日,沈阳市委派专案组来到佳木斯市,客观、公正地为她平反,恢复名誉,但深藏在我心中的隐痛依然挥之不去……
去年十月,我曾去过一次大赉镇。一条宽阔、整洁的大道,将小镇一分为二割裂开,她早已不是60多年前的摸样了,走出小镇,我竭力遥望周边的几个荒村,试图寻找当年徐自贞老人居住的那个叫火龙沟的小山村,忽然间,我觉得那些若隐若现的小山村都是她的家,仿佛看到她当年风尘仆仆来往于大赉小镇与乡间,为掩护抗联干部、筹集钱款、物资;解放初期为打败蒋家王朝积极工作,选送兵员的忙碌身影……如果徐自贞老人在天有灵,看到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家乡人民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她老人家一定会倍感欣慰的,因为在这块神奇的黑土地上,她也曾撒下深情的爱。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写毕
|
游客:105328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4-11-25 10:53
寿州儿女无私奉献的品质,不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