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为我们寿县“大救驾”正名
游客:085534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B][B]安徽电视台夜线60分节目组你们好:刚才在贵台节目中看到你们报道说“大救驾”这个地方特产成了定远县芦桥镇的地方特产了,看完报道后心中有异议。这个报道有损“大救驾”这个土特产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认知误会。我们可以在百度上打出“寿县大救驾”一组词来普及一下这个历史典故。 公元956年,后周世宗征淮南,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急攻南唐(今日的寿县)。南唐守军誓死抵抗,战斗激烈,赵匡胤久攻不下,差点儿误了军机。 1历史由来 2制作工艺 大救驾是安徽省寿县、炉桥、凤台县一带(八公山周边)的特色名点,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大救驾的主要原料有:猪板油、金橘饼、核桃仁、青梅、青红丝、冰糖、白糖、糖桂花等。安徽大救驾 1历史由来 编辑 公元956年,后周世宗征淮南,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急攻南唐(今日的寿县)。南唐守军誓死抵抗,战斗激烈,赵匡胤久攻不下,差点儿误了军机。历经整九个月的围城之战,赵匡胤终于打进了寿县。由于操劳过度,赵匡胤一连数日,水米难进,急坏了全军将士。这时军中一位厨师,向寿县有经验的厨师请教后,采用优质的面粉、白糖、猪油、香油、青红丝、桔饼、核桃仁等作主料,精心制作成。 “大救驾”是寿县历史悠久的美味名点。相传赵匡胤在攻打南唐时疲劳过度,茶饭不思。有个厨师用上好的白面、白糖、香油、青红丝、核桃仁等材料做了点心,这种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金丝条条分明,中间如急流旋涡状,因用油煎炸,色泽金黄,香味扑鼻。赵匡胤品尝后觉得酥脆甜香,食欲大增。他做了皇帝后,想起南唐之战和这种糕点,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于是人们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大救驾”驰名淮河南北,外地来客慕名品尝,当地人们也常以此馈赠亲友,颇受欢迎。[1] 安徽省寿县大救驾 带馅的圆形点心,送进帅府。赵匡胤只觉一股香气袭来,再看桌上摆着的点心形状美观,不觉心动。他拿起一只放进嘴里,只觉香酥脆甜十分可口。再仔细看那馅心,有如白云伴着彩虹一般美丽清爽,于是一连吃了许多,身子顿觉增加了力气。此后,他连续吃了几次,很快恢复了健康,还率领军队又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不时谈起南唐一战,对在寿县吃的点心总有念念不忘之意。他曾对部下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它从中救驾呢。”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 当地土特产守护者[/B][/B]
游客:04194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5-02-22 16:19 既然有定远炉桥镇之一,人家报道也不算错啊,不是寿县独一家嘛。
游客:073834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5-02-22 19:38 好吧 看了加油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