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3 | 回复: 18
|
文广新局:送戏下乡也造假
|
游客:062935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5-09-15 18:29:35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昨天我们这,说,县里送戏下乡,一开始去了有一百多人,戏开幕了,演员都是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你唱一段,她唱一段,唱的都跑调,没板,没眼,两把抚琴拉的是叽叽啦啦不靠谱,拉的不顾唱的,唱的不顾拉的。演员不知道上下场,台上乱跑,讲的是民营剧团,其实都是零时拼凑的,有的托亲戚朋友临时找来几个地方戏爱好者,(也说怕上面查假,去时都要求带身份证)有的是红白喜事唢呐班子里会唱的,哭伤的,还有从当地中学找几个学生跳跳舞。所谓自编自演的小戏剧,一点戏剧味道都没有,不如一碗白开水,讲的是戏剧故事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如不能高于生活就不成艺术了,观众都反映说,这样的戏一点都不好看,老人们说,还不如头几十年前的业余剧团咧,那演的比这好八倍。我看全场也只演一个多小时,最后只剩十几个观众,结束时都快走完了。据说全县有这样的民营剧团好几个,分到各个乡镇每个村演两场,县里给四千元,一个村四千,十个村四万,全县这一次下来又是一大笔开支,这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那,小剧团的领导说,只要我们演出了,没人看也没关系,只要村长签字,就算一场,两千块钱就到手了。你看这样的送戏下乡有什么意义?真正想送戏下乡,那就找几个能写作的人深入农村写一点有水平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才找有一点水平会拉会唱组织起来,排练的像模像样的才到农村去演出。一定不能低估了现在农民的欣赏水平,特别是现在电视机普及,多频道节目丰富多彩想看啥有啥。如果文化部门能结合当地实际,能编排一点有教育意义,又有艺术水平的小节目也受农民欢迎。千万不能做这种出力花钱不讨好的事了。
丰庄乡网民
|
游客:081718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5-09-16 08:17
请文广新局调查处理!
|
游客:121103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5-09-16 12:11
这个网友讲的一点不错,也来我们这演出过,就是像上面网友说的,大部分都是些老人装成戏里的20岁左右年轻人,如(朝阳沟里的银环和送香茶里的陈秀英)等,没有给人带来美感,还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你一段她一段,唱的赤耳难听,自编的小节目没有一点吸引人的情节,看的都瞌睡。走后观众评论,不好看,不好听。现在农村的观众,不是没开放以前的观众了,现在电视普及,各种文艺的唱碟南腔北都有,就如上面所说的,你现在演的水平比几十年前的还差距甚远,你还怎么能拿得出手下乡演出啊。
|
游客:124323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5-09-16 12:43
文广新局,送戏下乡也造假?
|
游客:021847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14:18
我们这也来演的,一点都不好看,唱的也不好听,只有那个丧期哭丧的妇女,在我们这他们家丧期来唱过,唱的还好听些,其它唱的都不好听,那个小戏叫什么,讲的是《浪子回头》的故事,演的还没有我们村里几个妇女在一块叙家常热闹咧。他们没演完观众都快走完了。我希望这样水平的送戏下乡,以后不要再来了。
|
游客:024647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14:46
据说上面有任务叫下面送戏下乡,县级没剧团,只好从下面找会拉会唱的人拼凑起来,不管唱的好坏,能完成任务就好。岂不知你们这样做,欺骗了上级,也对不起农民,对上报全年送戏下乡几百几百场,其实农民也没看到想看的文艺节目,演出过后,村民们都有点被忽悠的感觉,这哪是演戏啊,还没有我们平时几个文艺爱好者聚到一起唱的好咧。
|
游客:034053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15:40
说演出造假也不对,水平有限,都是群众演员可以理解,要请专业演员那要花多少钱啊,况且现在家家都有电视看,不演为妥,毕竟现在乡下只剩少数老人和孩子,还都有早睡的习惯
|
游客:050755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17:07
,只有那个丧期哭丧的妇女,在我们这他们家丧期来唱过,唱的还好听些,其它唱的都不好听,那个小戏叫什么,讲的是《浪子回头》的故事,演的还没有我们村里几个妇女在一块叙家常热闹咧。他们没演完观众都快走完了。我希望这样水平的送戏下乡,以后不要再来了。
|
游客:050846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17:08
千万不能做这种出力花钱不讨好的事了。
|
游客:053321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17:33
发帖的怕是与人家同行吧,同行是冤家说的一点没错!背后黑人真不是君子所为!
|
游客:064613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18:46
文艺工作,一解放就提出,文艺普及与提高,看他们的演出,几十年来没有提高,连普及的水平都达不到,当时普及时提到《小放牛》当时两个少年演的活波可爱,有唱又跳。才看他们演的死板板的没有一点艺术性。几个老人上来一个人唱一段,都是五十多年前那些民间老推剧庐剧中的唱段,如休丁香,送香茶等,大戏小戏没有一个能唱完整的,老头老妈们腰里放的唱机,到处都能听到那些段子,比他们唱的还好听。以后不要叫这样的低水平演出来农村忽悠乡里人了。
|
游客:084007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5-09-16 20:40
能解决一些人就业还是很好的。
|
游客:053055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5-09-17 05:30
034053的游客讲的不对,这不是没有代价的谁便唱唱,这是花了纳税人的钱两千元就买那一个多小时的无滋无味文艺节目谁情愿啊,如果上级单位买了一批山寨货来慰问你你能说,这是家庭作坊生产的可以理解,买正品那要花多少钱啊。现在党中央是提倡为民办实事,不搞虚的。没有就是没有,不能滥竽充数糊弄老百姓。
|
游客:072845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15-09-17 07:28
只有那个哭丧妇女的演的最好,不还是有好的吗?
|
游客:083337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15-09-17 08:33
送戏下乡也造假,不能滥竽充数糊弄老百姓。
|
游客:101734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15-09-17 10:17
发帖人真是煞费苦心呀!既然你认为节目那么不精彩,竟然还看的那么认真!认真的观看精确到每一个节目,每一个唱段,甚至到每一个角色!!同行竞争可以光明正大,比节目,比质量,而不是在背后砸别人黑石头!老百姓是最朴实的,她们没有你那么挑刺的眼睛,看到演员们用心的演出和付出,她们会开心地露出最可爱的笑容!我们老百姓是最真诚的,人心是相互的,别人的付出他们感受的到!发帖人如此诋毁为排练节目付出辛勤汗水的演员们,用心何在?良心何在?如此恶性的竞争真是凉了为文艺工作做出奉献的演职人员的心,破坏了送戏下乡,你又能对得起善良淳朴的老百姓吗?!为了抬高自己就贬低别人,可谓“用心良苦”!希望发帖人可以调整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素质才是正道!
|
游客:105426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15-09-17 10:54
国家的钱不能乱花,送戏下乡也不能造假 。要把关!送戏下乡也要通过一定审查。
|
游客:024255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15-09-17 14:42
不能为了送戏下乡而送戏下乡,节目要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受群众欢迎的,粗制乱造的不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不送也罢。不要做花钱不讨好事。
|
寿县文广新局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15-09-17 14:56
网民朋友:
您好!现就您反映的“送戏下乡也造假”的问题答复如下:
1、我县民营剧团现状
伴随2010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原县庐剧团转企改制,组建了寿县楚风演艺公司。与此同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县民营剧团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生力军,对繁荣我县农村文化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2014年底,我县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民营剧团有17家,多数分布在农村。每个剧团有注册演员10—15人,年龄多数在40—60岁,绝大多数是民间业余演员,文化程度不高,年龄普遍较大,演出剧目多以推剧和庐剧为主,演出装备器材较简陋,整体艺术表演水平与专业院团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规范送戏招标程序,大力扶持民营剧团
2015年度,我局根据《安徽省文化厅 安徽省财政厅 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的通知》(皖文公共〔2015〕13号)要求,统筹使用每村每年4400元的农村文化活动补助资金,采取面向全县符合条件的国有、民营艺术表演团体,通过政府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271个行政村(街道)送去演出。2015年度招标采购分两个批次实施,其中2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街道)和10个美好乡村建设点由县楚风演艺公司承担演出任务,共计35场。其余236个行政村每村演出2场,共计472场,分成10个标段,通过招标采购方式进行,分别由寿县隐贤镇百花推剧艺术团、寿县赵毅演艺传媒有限公司、寿县双桥镇大众推剧团、寿县板桥镇锦艺推剧团、寿县张李乡星星艺术团、寿县炎刘夫妻推剧艺术团、寿县丰庄镇春鸣演艺团、寿县窑口乐民文艺娱乐演出队、寿县堰口镇寿州锣鼓艺术团和寿县窑口枫叶红演艺责任有限公司等10家民营剧团承担演出任务。“送戏进村”招标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我局依法组建了由7名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封闭评标,整个过程有寿县人民检察院派驻机构和县人大、县政协2名招投标特邀监督员参加,全程监督。
3、调查核实情况
为加强标后监管,确保演出质量,我局会同县招投标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送戏进村”演出活动标后监管的通知》(寿文广新【2015】56号),并安排专门人员对每个中标剧团“送戏进村”演出现场进行随机暗访抽查。2015年7月14日下午,我局组织人员赴丰庄镇合庙村演出现场暗访核查,经查,窑口枫叶红演艺责任有限公司中标后负责丰庄镇2015年“送戏进村”演出任务。该剧团有演员20余人,年龄多数在40—60岁,最大的演员年龄达75岁。表演节目以歌曲、舞蹈、戏曲选段等综艺节目为主,现场的演员和表演节目与招标评审时一致,不存在弄虚作假。同时,鉴于该团是成立不久的民营剧团,演员年龄结构偏大,艺术表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对承担演出任务的剧团加强督查,监督它们按质按量完成2015年度送戏进村任务。同时,我局将积极总结经验,为今后开展“送戏进村”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寿县文广新局
2015年9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