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50 | 回复: 21
|
不能忘却
|
游客:105459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5-10-01 22:54:59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不能忘却
(时洪平)
1945年9月2日,是日本正式签定投降书的日子。中国对日作战最早,牺牲也最重,因而获得了在密苏里战舰上第一个签字的荣誉。9时10分,中国代表国民革命军军令部长徐永昌上将在日本投降书上签下胜利者的名字。那是一个永远不能忘却的伟大时刻,举世瞩目,举国欢腾。后来史学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定,是中国国际地位沉沦的真正开始,而第二次中日战争的结束则是中国重新崛起和复兴的起点。
为了这个起点,一群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在血与火中重塑着铮铮铁骨的民族之魂,穿越70年的时光隧道,那一声声不屈的呐喊,依然清晰地在我们耳边响起;历史的天空升起的颗颗星星依然耀眼夺目。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在身无后方、粮弹两无的情况下,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以日寇之衣为衣、以日寇之枪为枪,抗战不已,纵横驰骋。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和无数个抗联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少有的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1933年,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趁鬼子进入梦乡酣睡时发动了夜袭。用大刀、刺刀结果了鬼子的性命,歼敌1000多人,大刀队威名立即传遍了全中国。这次战事,从当年激动人心的新闻报道,到后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雄浑歌曲,再到历史教科书不惜笔墨的详细记载,它成了抗战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一。大刀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毅然决然的精神,一种操起家伙奔向前线的热血冲动,一种为生存而反抗的礼赞。
同年的怀柔之战是长城战役中的最后一场恶战。日本随军记者在向国内报道中说:“战壕中的尸体,有的不过十六七岁,也有的很像学生,青年人的战斗狂热可以想见了。”傅作义将军为纪念阵亡将士,在大青山建立纪念碑,请胡适撰写碑文,钱玄同书写:“这里长眠的是三百六七十个中国好男子!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
1937年9月25日拂晓,平型关意外的打击使日军不知所措,当他们从惊慌中醒悟过来时,企图占领老爷庙等制高点。最激烈的白刃战在2营和3营阵地上展开。外号“猛子”的五连连长曾贤生,率先向敌阵冲去,全连在20分钟内炸毁日军20多辆汽车。他一人就刺死10多个日军,自己身上也多处负伤。一群鬼子向他包抄过来,他拉响了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战斗到最后,全连只剩30多人。没有子弹就用刺刀;刺刀弯了,就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敌人抱在一团扭打,用石块将日本兵的脑壳砸碎。血与火的碰撞,折射出意志和精神的力量。
1938年宜宾战役打响。张自忠率少数部队在襄河东岸张家集一带与大批撤退之敌激战,因敌众我寡反受日军包围,但张自忠决心拖住日军。在激烈的搏杀中,张自忠的右胸被子弹洞穿,血流如注,身负重伤。战至下午,手下官兵只剩200多人。到下午4点,张自忠已经负伤6处,他不愿被俘而自杀。弥留之际,他留下来最后的话:“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连日军也感佩张自忠的忠勇,盛殓其遗体,举行军祭,将他安葬,墓前立一灵牌,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
战场上铁血男儿,“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巾帼不让须眉”,中华民族优秀的女子和男儿一样,牺牲了美丽的青春和如花的容貌,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白山黑水间纵横驰骋,令鬼子闻风丧胆。被捕后受尽酷刑,宁死不屈。从容就义前,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希望你赶快成人,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宁死也不做俘虏,高唱着《国际歌》,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的抗联八女。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蔑视鬼子笑对死亡的成国华,坚守和县城门时,战斗到最后被捕,当时她24岁。一个小小的弱女子,四周围着众多如狼似虎的残暴无比的鬼子兵,却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英勇牺牲在台儿庄战场的长沙女中学生刘守玫,年仅18岁。66年后,经过多方努力,才终于被验明身份,骨骸运回了湖南安葬。
——情动天地,义泣鬼神的印尼归侨李林,将手枪对准自己的喉部,从容地扣动了扳机,壮烈殉国,时年25岁。
——宁死不屈的年轻的共产党员、朝鲜族抗联女军工安顺花,英勇牺牲,年仅28岁。
——“中国空军之母”宋美龄,号召全国妇女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她不断出入于保育院、妇女干训班、伤兵医院、寒衣缝制所和疏散女工的收容所,主持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自任总会长,以娇柔之躯奔赴在战火纷飞的前线阵地,鼓舞士气。张治中之女张素我回忆,“蒋伯母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带去了最急需的武器弹药和补给,……”她还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参与了中国空军的建设,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
——中共妇运领袖孟庆树,1937年11月,她把五岁的女儿交与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做了养女,随王明回国参加抗战。任长江局妇委会委员、书记,参加武汉各界妇女活动。当时,数以百万计的难童亟待救济。宋美龄在汉口发起筹备和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发起抢救难童运动(今称为77年前的“希望工程”)。孟庆树当选为保育会的常务理事,提出为抢救一千名武汉难童而奋斗。自己和安娥、李昆源、杜则吾等带领汉口临时保育院的10名难童一同上街宣传收容,不日即收容了出征军人子女、流浪儿一千余名难童。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1928年底来华,一呆就是12年。抗战初、中期,她目睹日本对中国侵略,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史称充满激情永不妥协的斗士。她的《中国在反击》、《中国的战歌》等专著,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革命斗争,成为不朽之作。她亲自护理伤员,组织医疗活动,用行动唤醒有良知的人们。她访遍了中国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用热情召唤更多的国际友人,一同为中国抗战出力。
... ...
她们的事迹一个比一个惨烈,一个比一个悲壮,一个比一个伟大,让人不忍心再说,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八年抗战,广大中国妇女积极投身于抗战洪流中 ,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历史篇章。她们的抗战活动和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场上“男人英雄豪杰,女人英雄忠烈。”战场外,全民族各界群众,不分党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奋起抗争。
“九一八”事变后,为建设一支威力强大的空军,各届人士筹集款项,购买飞机送给年轻的中国空军。献机的有团体,也有个人,天厨公司的老板吴蕴初就自己出资买了一架命名为“天厨号”飞机献给空军。仅1933年一年,国内就献机20多架,金额高达2000多万。
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寇的入侵,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怒吼。聂耳、冼星海、田汉、贺绿汀等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拿笔作刀枪,《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保卫黄河》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
早在1932年上海抗战时,方振武,就变卖全部家产,用作抗战经费。接着,与吉鸿昌联系,起兵晋南,率部成立抗日救国军,坚决表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是年5月底,方振武通电响应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再申驰赴前线杀敌的决心:“修我刀剑,歼彼凶残,胜则为少康之一旅,败则为田横之五百。”
1938年的武汉,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来,武汉三镇一片欢腾。武汉举行了10万人的火炬游行。郭沫若在《洪波曲》一书中有段生动的描写:“在武昌的黄鹤楼下,被人众拥挤得水泄不通,轮船的乘客无法下船,火炬照亮了长江两岸。唱歌声、爆竹声、高呼口号声,仿佛要把整个空间炸破。武汉三镇的确是复活了!谁能说人民死了呢?谁能说铁血的镇压可以使人民永远窒息呢?”
就连炮哥出身的范绍曾也成为最后一支出川抗日的川军部队。蒋介石委任其为88军军长, 却不给钱和人,令其出川抗战。他只好散尽家财,自募兵员。在大竹、合江两地成立新兵招募编练处,同时又利用袍哥、旧部的种种关系,号召他们踊跃参军不到十天,队伍就凑起了四个新兵团,加上原有二个团,计六个团,达万余人。1939年,88军拿着最破旧的武器雄赳赳地奔向抗日前线。
1944年,艰苦的抗战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盟军的空中优势愈发明显。40多万四川农民,自带工具和干粮,步行前往工地,昼夜忙碌,用最原始的劳动方式,在90天内为盟军建成了6座机场。美国盟友赞叹不已。美国《圣路易邮报》曾经兴奋地宣布:“我们感激中国供给我们可筑机场的重要据点,以及中国43万人民的劳动。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力征调是2000年前建筑万里长城以来空前的一次”
…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日寇的入侵,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开始觉醒。从过去的一盘散沙到齐心协力,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是一种伟大民族觉醒的力量,正是这种排山倒海、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号召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最终走向胜利,开始了从沉沦到荣光的新起点。在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不举全国之力,根本不可能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主张凝聚全国力量,与国民党捐弃前嫌二次合作,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能凝聚的问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烈火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和平的天空,不时飘过阴云。“落后就要挨打”“怕打反会被打”“贫弱何来尊严”,这些血的历史教训注定要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底。不能忘却,就要崇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抗战精神,就要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要痛定思痛,代代相传,时刻警醒自己,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用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奋斗。只有这样,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先烈的鲜血才不会白流,抗日英烈们才能含笑九泉。
2015-8-16
|
游客:111147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5-10-02 11:11
《不能忘却》献给中秋、国庆欢悦中的寿县人。
|
游客:034807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5-10-07 15:48
最近热播的《英雄吉鸿昌》,多次出现当年方振武与冯玉祥、吉鸿昌建立抗日同盟军,精诚团结,奋勇杀敌,后遭蒋介石残害的历史悲剧。
|
游客:051002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5-10-13 17:10
说是提醒大家不能忘却,可大家还是忘了!
|
游客:081310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5-10-18 20:13
恰恰是无数个抗日男女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少有的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寿州》大概因为版面紧张,给删了,可惜啦!
|
游客:033629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5-10-30 15:36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在身无后方、粮弹两无的情况下,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以日寇之衣为衣、以日寇之枪为枪,抗战不已,纵横驰骋。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和无数个抗联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少有的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
游客:103052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5-10-31 22:30
1933年,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趁鬼子进入梦乡酣睡时发动了夜袭。用大刀、刺刀结果了鬼子的性命,歼敌1000多人,大刀队威名立即传遍了全中国。这次战事,从当年激动人心的新闻报道,到后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雄浑歌曲,再到历史教科书不惜笔墨的详细记载,它成了抗战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一。大刀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毅然决然的精神,一种操起家伙奔向前线的热血冲动,一种为生存而反抗的礼赞。
|
游客:044855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5-11-04 16:48
同年的怀柔之战是长城战役中的最后一场恶战。日本随军记者在向国内报道中说:“战壕中的尸体,有的不过十六七岁,也有的很像学生,青年人的战斗狂热可以想见了。”傅作义将军为纪念阵亡将士,在大青山建立纪念碑,请胡适撰写碑文,钱玄同书写:“这里长眠的是三百六七十个中国好男子!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
|
游客:030000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5-11-06 15:00
1937年9月25日拂晓,平型关意外的打击使日军不知所措,当他们从惊慌中醒悟过来时,企图占领老爷庙等制高点。最激烈的白刃战在2营和3营阵地上展开。外号“猛子”的五连连长曾贤生,率先向敌阵冲去,全连在20分钟内炸毁日军20多辆汽车。他一人就刺死10多个日军,自己身上也多处负伤。一群鬼子向他包抄过来,他拉响了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战斗到最后,全连只剩30多人。没有子弹就用刺刀;刺刀弯了,就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敌人抱在一团扭打,用石块将日本兵的脑壳砸碎。血与火的碰撞,折射出意志和精神的力量。
|
游客:095907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5-11-08 21:59
1938年宜宾战役打响。张自忠率少数部队在襄河东岸张家集一带与大批撤退之敌激战,因敌众我寡反受日军包围,但张自忠决心拖住日军。在激烈的搏杀中,张自忠的右胸被子弹洞穿,血流如注,身负重伤。战至下午,手下官兵只剩200多人。到下午4点,张自忠已经负伤6处,他不愿被俘而自杀。弥留之际,他留下来最后的话:“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连日军也感佩张自忠的忠勇,盛殓其遗体,举行军祭,将他安葬,墓前立一灵牌,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
|
游客:044735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5-11-10 16:47
战场上铁血男儿,“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巾帼不让须眉”,中华民族优秀的女子和男儿一样,牺牲了美丽的青春和如花的容貌,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
游客:032828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5-11-12 15:28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白山黑水间纵横驰骋,令鬼子闻风丧胆。被捕后受尽酷刑,宁死不屈。从容就义前,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希望你赶快成人,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
游客:111445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5-11-18 23:14
——宁死也不做俘虏,高唱着《国际歌》,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的抗联八女。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蔑视鬼子笑对死亡的成国华,坚守和县城门时,战斗到最后被捕,当时她24岁。一个小小的弱女子,四周围着众多如狼似虎的残暴无比的鬼子兵,却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英勇牺牲在台儿庄战场的长沙女中学生刘守玫,年仅18岁。66年后,经过多方努力,才终于被验明身份,骨骸运回了湖南安葬。
——情动天地,义泣鬼神的印尼归侨李林,将手枪对准自己的喉部,从容地扣动了扳机,壮烈殉国,时年25岁。
——宁死不屈的年轻的共产党员、朝鲜族抗联女军工安顺花,英勇牺牲,年仅28岁。
|
游客:042956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15-11-23 16:29
——“中国空军之母”宋美龄,号召全国妇女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她不断出入于保育院、妇女干训班、伤兵医院、寒衣缝制所和疏散女工的收容所,主持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自任总会长,以娇柔之躯奔赴在战火纷飞的前线阵地,鼓舞士气。张治中之女张素我回忆,“蒋伯母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带去了最急需的武器弹药和补给,……”她还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参与了中国空军的建设,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
|
游客:110735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15-11-25 23:07
——中共妇运领袖孟庆树,1937年11月,她把五岁的女儿交与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做了养女,随王明回国参加抗战。任长江局妇委会委员、书记,参加武汉各界妇女活动。当时,数以百万计的难童亟待救济。宋美龄在汉口发起筹备和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发起抢救难童运动(今称为77年前的“希望工程”)。孟庆树当选为保育会的常务理事,提出为抢救一千名武汉难童而奋斗。自己和安娥、李昆源、杜则吾等带领汉口临时保育院的10名难童一同上街宣传收容,不日即收容了出征军人子女、流浪儿一千余名难童。
|
游客:034930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15-12-01 15:49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1928年底来华,一呆就是12年。抗战初、中期,她目睹日本对中国侵略,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史称充满激情永不妥协的斗士。她的《中国在反击》、《中国的战歌》等专著,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革命斗争,成为不朽之作。她亲自护理伤员,组织医疗活动,用行动唤醒有良知的人们。她访遍了中国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用热情召唤更多的国际友人,一同为中国抗战出力。
|
游客:025726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15-12-08 14:57
... ...
她们的事迹一个比一个惨烈,一个比一个悲壮,一个比一个伟大,让人不忍心再说,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八年抗战,广大中国妇女积极投身于抗战洪流中 ,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历史篇章。她们的抗战活动和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
游客:124427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15-12-13 12:44
战场上“男人英雄豪杰,女人英雄忠烈。”战场外,全民族各界群众,不分党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奋起抗争。
|
游客:094459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15-12-13 21:44
是的,忘记历史是犯罪
|
游客:032327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16-01-16 15:23
“九一八”事变后,为建设一支威力强大的空军,各届人士筹集款项,购买飞机送给年轻的中国空军。献机的有团体,也有个人,天厨公司的老板吴蕴初就自己出资买了一架命名为“天厨号”飞机献给空军。仅1933年一年,国内就献机20多架,金额高达2000多万。
|
游客:040357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16-01-18 16:03
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寇的入侵,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怒吼。聂耳、冼星海、田汉、贺绿汀等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拿笔作刀枪,《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保卫黄河》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