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百姓话题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生死瞬间
游客:031356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1979年2月17日,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终身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天凌晨,数十万中国军队 ,分别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沿着中越数百公里长的边境线,向越南6个省11个县同时发起进攻。中国军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了小越南要当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黄粱梦,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为祖国的发展赢得了一个长时期安宁的环境。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 这是我战友鲍广喜为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36周年,写的一篇回忆录。
游客:08083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6-02-22 08:08 向战友致敬,向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致敬!
游客:02382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6-02-22 14:38 向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致敬!
游客:03440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6-02-22 15:44 这篇回忆录刊登在2016年2月17日《寿州》上,我已看过了,写的很好,值得一看。
游客:0952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6-02-22 21:52 我在该文前曾加上一段:“生死瞬间,阴阳两隔。凡经历过者,必感慨万千,终生难忘。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多数人经历生死瞬间,事前是未知的,因而并不可怕,只是事后一身冷汗。而我所经历的生死瞬间,是战士冲锋陷阵在枪林弹雨的战场,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中,几多惊险,几多感慨,更令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后觉得不如现在这样开门见山,还节省篇幅。
游客:09234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09:23 虎啸南山,峥嵘岁月,令我们后辈为之感慨,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游客:0934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09:34 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向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虽然我们期盼友谊的曙光,但国际局势远未风平浪静,我们的军队时刻待战,从未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游客:1058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0:58 1979年2月17日我县一批老兵参加了这场震惊中外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不朽功劳,是又一代‘最可爱的人’。社会和政府都应尊重和关爱他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游客:11005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1:00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今天的人们要珍爱和平。
游客:11060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1:06 1979年2月17日,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终身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天凌晨,数十万中国军队 ,分别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沿着中越数百公里长的边境线,向越南6个省11个县同时发起进攻。中国军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了小越南要当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黄粱梦,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为祖国的发展赢得了一个长时期安宁的环境。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8年12月,我和寿县的近百名战友一道由济南军区调入昆明军区独立师,后又编入11军33师,我在97团二连任排长。我团是从金平县的偏坡打出去的,其主要任务是:攻歼布多、巴丹地区之敌、切断敌莱州与丰土之间的交通运输线,达到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之目的。从2月17日至3月11日在境外作战22天,推进纵深20多公里,参加了多次进攻和防御战斗。   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残酷都仅次于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每天都在炮火连天和枪林弹雨中度过,不断有人倒在血泊中,每个人都命悬一线,如同处在地狱的边缘。我在这场战争中亲历了四次生死瞬间,每每想起虽然感到很大的侥幸,但仍会让我不寒而栗许久。   17日晨,我营攻占了1298和1247高地后,团即令我连前出楠麻北侧无名高地,构筑工事,组织防御,保障其他部队攻打551高地的后翼安全。551高地是我团在整个反击战中打的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两个营的兵力轮番进攻了三天才打下来,伤亡很大。攻占该高地,就能控制巴丹公路,保障运输线畅通和主力部队向纵深发展,切断敌退路,阻止敌增援。因此该高地成为两军争夺极为激烈的要地。在五连攻打下来后,由于伤亡惨重,我连奉命于天黑时隐蔽接替了551的防守任务。由于该高地地理位置重要,越军拼命反抗,一夜炮击未断,掩体和“猫耳洞”大都被炸毁,伤亡较大。次日晨,我就向连长提了个建议,我们这样被动挨打,伤亡会越来越多,不如在阵地上留几个观察哨,把大部分人员撤到高地的背离面,如敌真的扑上来,我们迅速进入阵地反击不迟。连长觉得我的建议能有效减少伤亡,就召集干部碰头,调整防御部署。就在大家凑在一起时,突然“嗖”、“咔嚓”一声,一块大拇指大的弹片,重重得打在我胸前右侧的一个冲锋枪弹匣上,把弹匣削去一块。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真把我吓出一身冷汗。在我还没回过神来时就听连长讲:“小鲍命真大,是弹匣救了你的命。”真的,如果不是弹匣挡住了这可恶的弹片,一旦打进右胸肝脏里,就是属猫的有九条命也完蛋了,那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了。这个“救命的护身符”虽已报废了,但我一直从战场上把它带回营地,转业时还偷偷把它带回了家,可是在1983年“严打”收缴民间枪支弹药时,被家人给上交了。很可惜这样一件珍贵的东西还是没能保存下来,让我惋惜至今。   打这以后,我的通讯员名叫陈大忠,一个78年刚入伍的新兵,每当有任务时,他总是面朝敌人的方向挡在我的前面,一开始我还喝斥他:“你在干什么?”他说:“我要保护你!”听他这么一说,我顿觉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哽咽了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你家就你一根苗,我家兄弟三个,你保护好你自己就行了。”一个刚入伍三个月就上战场的新兵,能有如此高的觉悟,令我非常感动,战场上,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兄弟的友情,是何等的真诚和可贵。   第二次是在向敌纵深穿插过程中,要越过一段必经的开阔山坡地,才能到达进攻位置。为安全起见,连长指挥逐人分批快速通过,连队过去约一半时,均未有敌情发生。当我刚跑出不远时,就听到身后有机枪扫射的声音,同时也听到连长在喊:“鲍排长,危险!”。这时,我就意识到越军发现了我,从对面的山上在用机枪跟踪扫射,在这危急时刻,如果我后退或者迟疑一下都将是必死无疑的。当时我的头脑非常清醒,也很沉着,拿出了最快的速度,拼命向前冲。敌人的机枪追着我的脚后跟在扫射,身后溅起米把高的尘土,这一瞬间,我是在和子弹赛跑,也是在和死神抗争。在快接近一处陡坡时,我一个鲤鱼翻滚,顺坡滑了下去,这时敌人的子弹已在我头顶上划过。好险啊,真是太惊险了!常在电影里看到的这种镜头,在我身上真实的演绎了一把。那时的生命是用秒计算的,一眨眼,就是阴阳两隔。这一次已经没有了紧张和恐惧,反而搞得我一头穷火,愤怒填满了胸膛,勇往直前多消灭敌人的斗志更加旺盛。虽然双手和屁股都被山坡上的苇草划破几道血口,但我没去顾及它,在战场上命都豁出去了,划破皮、流点血甚至是负点轻伤,没有人去在意这个,所以我就用土搓一搓,就带领战士们继续向敌阵地冲去。后来我才知道追着我屁股后面打的是对面山头上越军用打飞机的54式12.7mm高射机枪打的,难怪我当时感觉枪的声音和溅起的尘土不同于一般的机枪呢,它的弹径是12.7×10.8mm,可以打穿20mm的装甲钢板,试想要是打着人的任何一个部位哪还有活命?如若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优良的体能,恐怕是难以逃过这一劫的!在我们打下该高地后,这个可恨的家伙被缴获成了战利品。   第三次,也是在越南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中发生的。我连在受领攻打402高地作战任务后,一夜翻越多道山脊和多条深谷,于黎明时穿插至进攻出发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该高地。越军惯用的手法就是一旦阵地丢失后,就会用炮火进行猛烈的袭击,我军大都在这种情况下伤亡较大。因此,我们在夺取越军阵地后的第一件紧迫的事情,就是马不停蹄地改造越军工事和挖“猫耳洞”。这已成为各级指挥员和每个战士的自觉行动,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尽管常常不睡觉、没得吃、没得喝,但大家仍不顾疲劳,拼命地挥动着手中的小锹不停地挖,没有人在意手被磨出了血泡,都想在敌炮击前把工事构筑好,以减少伤亡。就在我们占领阵地后,我迅速布置好防御任务,督促大家赶紧抢修工事,这时,我想起去宽慰班长刘桂海两句,刚跨出两步就听到“啾……”的尖叫声,凭我这些天的战场经验,马上意识到敌人开始了炮击了,而且这颗炮弹已经到了我们的垂直位置,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大喊:“不好,快卧倒!”,同时我一个纵身跃出战壕,朝着下坡扑了过去,一头撞在了树桩上,顿觉天昏地暗。过了一会,我听见了哭喊声:“刘班长,刘班长!”我过去一看刘班长额头上被炮弹穿了5、6个窟窿,只“呼噜呼噜”出气,不一会儿就牺牲了。(还伤了两名战士)我非常难过,因为我和刘桂海战友在老部队就是一个排的,他是从团篮球队下来的,我虽个子小但也很喜欢打篮球,所以我俩很合得来。在抽调去参战时,我还专门找到连长为他求情,我说,刘桂海已经结婚了,还有不满周岁的孩子,就不要叫他去了,连队那么多人可以调换一个。军人是要服从命令的,他还是和我一起上了前线,又分在一个连一个排,我是排长,他是班长。我不知道人死之前有没有征兆,在我们夜间穿插行进时,他心神不宁,按照战时部队的行进序列,第一班的班长是要走在前面的,走着走着他就跑来跟我说:“排长,在前面走我害怕,能不能换个位置?”由于我同情他的家境,作战中一直都很关照他,我也未加思索地对他说:“我到前面去,你到后面来。”但过一段时间,他又跑来找我说:“排长,我在后面也害怕。”当时我有点烦,还说了他一句:“你怕什么?这么多人,真是的,那你到中间行了吧!”哪知道刚攻下山头不长时间,就倒在了敌人的炮弹下,什么话也没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由于那时国家穷,部队装备差,如果能有一顶钢盔,他可能就不会牺牲,或者他要不是那么高的个子,可能也不会死。在战场上生死有时就在分毫之间,我如果不是反应快、身手敏捷的话,说不定也就陪他一起去了。   如果前三次生死瞬间都在激烈的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就是死也是不知不觉的,感觉不到恐惧。可是第四次就有别于前三次了,那是明知是死也要去的一次。3月5日宣布撤军后,我们是3月11日晨撤回边境线的,当我们一踏上祖国领土时,真是欣喜若狂,大家拥抱着、跳跃着,“祖国,我回来了!”,“爸妈,我活着回来了!”,“祖国万岁!”的呐喊声如同大海的波浪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此刻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了下来,作战二十多天来我第一次流泪,这时激动的泪水、庆幸的泪水、幸福的泪水。大家都明白战争结束了,我们与死神已经擦肩而过了,亲人再也不用为我们提心吊胆了。   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大概在我们回撤后的第二天(不是13号就是14号)早上,全连紧急召开了班以上干部会议,营里的唐教导员带来了上级一项命令,据统计我连少了一名战士,必须派人找回来。是的,战前上级有令,不准一具尸体留在国外。这一严肃的战场纪律令营连首长的神情极为凝重,按上级指示有一名干部带队组建小分队再次越境找回尸体。据所在班、排回忆确定,该战士是在攻打402高地时负伤的,后越军发射汽油弹火攻时,很有可能被烧死在该高地的某处。战场上高度紧张的心情刚松弛下来,电报都打回家向亲人报喜了,偏偏又出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心又悬了起来。唐教导员动员了好一会儿,会场鸦雀无声,静得只能听到呼吸声,大家心里都明白,刚刚才从狼窝出来,又要去闯虎穴,那不是九死一生吗?此时此刻,每个人的思想斗争都相当激烈,我也不例外。去与不去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在生与死的抉择。只听唐教导员在吼:“你们二连都是怂蛋吗?都是怕死鬼吗?被越南人吓趴下了吗?”就在这时,我也不知怎么回事仿佛全身的热血在沸腾,一个年轻军官的责任,中国军人的血性驱使我“呼” 的站了起来,“报告,我去!”连长也立马站了起来:“好!鲍排长脑壳灵泛,军事素质又好,由他领队要得。”其实,在整个作战中,只要有攻坚任务,组织敢死队时,连长一声喊:“共产党员站出来!”我都会主动地站到第一排,但连长总会说:“鲍排长,回到你的指挥位置。”可这一次不同往常了,我心里明白,这样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总归要有人去执行,他关乎到国家的尊严和军队的荣誉。当即我提出三条意见:一立即出发。趁敌人惊魂未定,对顺利完成任务的把握要大些;二人不要多。人多目标大,动作迟缓,危险会加大,五个人就够了,全要老兵;三武器弹药要超配。四支冲锋枪,一挺机枪,子弹、手榴弹尽可能的多带。营连首长同意了我的意见,并当场挑选四名班长和副班长,组成了五人小分队。出发前,我告诉大家:这次行动要靠时间赢得生命,动作一定要快,行进间隔每五米一人,我在前,机枪断后,行进中的战术动作照着我的做,如遇敌情,机枪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后撤。战场上,多带子弹,生命就多一份保障。我们的准备工作就是每个人都尽可能带足子弹 ,临行前,七班长又扛了一箱子弹,大家都不想死在因为没有子弹上。   为了抢时间,我决定走捷径,领着大家沿着巴丹公路北侧的楠麻河向目的地进发,除有两处我们采取蛇形交替掩护跃进外,其余一律是一路跑步前进的。当时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腿不停的跑,还要非常警觉地专注着周边的情况,随时准备拼杀。大战过后,战场上一片寂静,静的好像深夜一个人走在坟茔里一样的阴森。好在经过战火洗礼的我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胆子也都练大了,仗也越打越精了,我只想着怎么完成任务,还要安全的把大家带回去,全然顾不得这些。也不知奔跑了多长时间,我们顺利到达402高地的脚下,我迅速指挥大家以扇形交替掩护队形向山顶摸去。接近山顶后,没有发现任何敌情,即令三名战士分头仔细快速搜寻,我则带领机枪手占据了有利地形警戒掩护。这时我看了一下太阳,估摸已是下午近两点时分了,离我们从出发时已过去快四小时。我心里很清楚,多滞留一分钟生命就多一份危险,如果被越军发现或者被包抄其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不由得身上打个寒颤。不一会儿,三人分别来报,没有发现要找的人,我问他们敢保证吗?他们十分肯定地说:阵地被越军烧的光秃秃的,一眼就能看过去,所有的掩体都找遍了,绝对没有,你放心吧!此刻我当机立断下令“撤!”。我们已经忘却饥饿和疲惫,迅速按原路往回奔跑。由于来时未发现任何敌情,所以回撤时就没了那么多的顾忌,速度也就自然快了许多。我记得在快到国境线时,一个班长问我:“排长,带了这么多子弹,一枪未放,怎么办?”,一句话提醒了我,是该喘口气的时候了。我说:“好,把手榴弹给我往河里扔,每人打它一梭子,庆祝我们的凯旋。”我们噼里啪啦放了一阵后,高高兴兴地又一次踏入了国门。此刻我更加感到了祖国土地的温暖和亲切,胜利者的喜悦满满地洋溢在我们的心里和脸上。这次的搜寻行动在境外的七八个小时,每时每刻都是惊心动魄的,来回都要穿过我方埋设的雷区,稍有差错后果可想而知,如遇越军我们也无生还的可能,那只能是尸抛他国荒野。当时我们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为自己留好了“光荣弹”,宁死不当俘虏,誓死保持中国军人的气节。   在我向连长汇报时,才知道这个兵被转到很远的后方医院去了,由于当时部队装备、技术、通讯落后,导致漏统有误,才有我们又从死亡线上走了一遭的经历。看得出连长有情绪,但我心里没有一丝的抱怨,相反倒很兴奋。战争锻炼了我,聪明才智得到了提升和发挥,我对自己的这次行动的组织指挥非常满意,五个人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也是很骄傲的一次战场经历,它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从这以后,教导员和连长对我特关心,我们关系相处的也非常融洽,不仅给我请了三等功,还曾两次推荐我上军校深造,我都因为家庭特别困难而婉拒,选择了转业,留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这场战争已远去了37年之久,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记忆。但我们这些当年的亲历者们未因时光已逝而往事如烟,一旦三五一堆的时候,总是提及过往的那些生死经历。虽然对战争的细节已经模糊,但每个人所经历的生死瞬间恍如昨日,是永远挥之不去的血色记忆。一个国家需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军人就是要敢于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流血牺牲。我们为在炮火中没有退缩、在死亡前没有胆怯过而骄傲,为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幸福而尽了自己的力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常常油然而生。尽管我们这些参战老兵中,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有一种共同的情绪弥漫在老兵们的身上,那就是无怨无悔!还有经历过生死之后的那一份从容。与那些已经长眠在烈士陵园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们是幸运儿,我们多活了,我们赚大了,我们知足了!这和平、幸福、快乐的日子不知不觉地把我们领进了花甲,总嫌时光走的有点快。但人生易老心不老,我们一定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当好呐喊的人!
游客:11091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1:09 向英雄学习!向英雄们致敬!!!
游客:11574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1:57 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向对越反击战英雄致敬。
游客:12191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2:19 鲍排长现在情况怎样,转业后安置在哪,能否介绍一下?
游客:03044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5:04 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流金岁月,战友情深。
游客:03281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6-02-23 15:28 和平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它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后辈应当珍惜。
游客:090153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6-02-24 09:01 鲍排长和我是老乡,现在已经二线了,之前是文广局局长,思想和品质都是钢钢的,不愧为有一个老兵的优秀品格!大赞!
游客:09262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6-02-24 09:26 鲍排长安置的很好啊,现在的正团职军官转业也当不了正科级干部的。
游客:09274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6-02-24 09:27 祖国的安定和平、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无数英雄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战友情、兄弟情终生难忘。鲍排长您是我们寿县人的骄傲!向您致敬!!!
游客:10402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6-02-24 10:40 和平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它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后辈应当珍惜。
游客:0311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6-02-24 15:11 当年的鲍排长,在这给你赞一个,人民军人值得敬佩。
游客:05054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6-02-24 17:05 向老兵致敬!向老兵致敬!向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