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1 | 回复: 7
|
寿县古城待“破茧成蝶”:古城区5年将迁出5万人
|
|
2466184783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6-04-10 15:09:4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寿县古城待“破茧成蝶”:古城区5年将迁出5万人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对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安徽寿县古城而言,这个问题尤为迫切——古城拥有文物古迹近500处,3.6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居住着10万人,这接近皖南一个小县的人口规模。
去年年底,寿县经区划调整划归淮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淮南正处在“调转促”攻坚期,“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文保工作跟得上吗?”不少人对此并不乐观。
现实是,寿县古城这块沉重的宝贝,淮南人扛了起来。今年安徽“两会”淮南团12位省人大代表联名呼吁保护古城;全国“两会”上,淮南市委书记沈强掷地有声地承诺:“5年后寿县古城内常住人口减少5万。
通淝夕照
矛盾:市井气息与文保压力
把高楼和柏油马路抛在脑后,我们踏进十丈高的城门,进入到一个石板路和宋代建筑交错的世界。孔庙、淮南王墓、古城遗址……墙砖上常见“建康许都统造”的字样,模糊描述着曾4次为都、10次为郡的古城过去的辉煌。
置身寿县古城有种奇异的感觉,重工业时代的汽车压过千年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下,走出低头玩手机的上班族。
如要评最具生活气息的古城,寿县古城肯定有一席之地,路边一颗银杏树动辄600岁,随意踩一块砖可能就有上千年历史。相比封闭的文保单位,它多了和谐的市井味儿——博物馆门前一片开阔,中午就有大妈跳广场舞;古朴肃穆的孔庙檐下,老人们打打小牌,手里搓摸着猜不着年代的玉器。
“上世纪90年代,根据国家规定,城墙内一律不得再建新建筑,这里的房子,都是20年前的。”寿县文物局局长李凤鑫介绍,当地在名城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老百姓也作诸多努力,但文保压力仍然日益沉重。古城区仅3.65平方公里,目前居住有10万人,设施老化,上下班甚至会堵车,古城不堪重负。
新城区
承诺:古城区5年迁出5万人
“加大对古城政策倾斜力度,为贫困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立必要保障”,王永文是从寿县走出来的省人大代表,今年安徽省“两会”上,他将“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议案摆到台前,得到11位省人大代表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为古城区减负”成了省“两会”淮南团共同的呼声。
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将这种呼声带到了全国“两会”,他介绍寿县现有145处古建筑需要抢救性修复,有些古建筑面临消失的危险,按最低标准测算,全年需文物日常管护资金3000万元。
此外,拆迁安置和古城保护建设至少需要资金20亿元。寿县是贫困县,2015年财政收入才10亿元,支出却达45亿元,名城保护资金严重不足。沈强建议由中央财政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补贴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市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款专用。
文保任务任重道远,淮南人敢于担当。“两会”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沈强当众承诺,“当前名城保护最优先的办法是有序引导居民出城居住,疏解保护压力,寿县计划到2020年将古城内常住人口由现在的10万人减少到5万人左右。”
新城区
承诺:古城区5年迁出5万人
“加大对古城政策倾斜力度,为贫困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立必要保障”,王永文是从寿县走出来的省人大代表,今年安徽省“两会”上,他将“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议案摆到台前,得到11位省人大代表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为古城区减负”成了省“两会”淮南团共同的呼声。
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将这种呼声带到了全国“两会”,他介绍寿县现有145处古建筑需要抢救性修复,有些古建筑面临消失的危险,按最低标准测算,全年需文物日常管护资金3000万元。
此外,拆迁安置和古城保护建设至少需要资金20亿元。寿县是贫困县,2015年财政收入才10亿元,支出却达45亿元,名城保护资金严重不足。沈强建议由中央财政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补贴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市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款专用。
文保任务任重道远,淮南人敢于担当。“两会”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沈强当众承诺,“当前名城保护最优先的办法是有序引导居民出城居住,疏解保护压力,寿县计划到2020年将古城内常住人口由现在的10万人减少到5万人左右。”
|
|
游客:082637
未注册会员
|
沙发
跟帖时间:2016-04-11 08:26
怎么迁出去,外面的房子不便宜呀
|
|
游客:100816
未注册会员
|
板凳
跟帖时间:2016-04-11 10:08
怎么迁出去,外面的房子太贵,5年内迁出5万人提法新颍,具体怎么落实?没有妥善处理好城内大量居民的住的问题,没有雄厚财力做支撑,民生善后怎么保障,这些都要大智慧,理性文物保护,理性旧城拆迁改造的困扰。。。。。。
|
|
游客:032257
未注册会员
|
地板
跟帖时间:2016-04-11 15:22
别光喊口号啦,干点实事吧!谁不想搬出去住?关键城里的房子卖不上价,城外的房子那么贵!巨大的资金缺口怎么办??
|
|
游客:032830
未注册会员
|
4 楼
跟帖时间:2016-04-11 15:28
等你们都迁出去5万人了,我倒很愿意住在城内。
|
|
游客:063323
未注册会员
|
5 楼
跟帖时间:2016-04-11 18:33
你们都出去吧!咱喜欢安静。呵呵
|
|
游客:084141
未注册会员
|
6 楼
跟帖时间:2016-04-12 08:41
必须上级(淮南市)给政策、资金支持,置换城里房子。我们要求拆一还一不找差价!
|
|
游客:094011
未注册会员
|
7 楼
跟帖时间:2016-04-12 09:40
不知楼主从那儿得来的数据。老城区居住人口迁出5万。那肯定里面一个人都没了。
|
|
游客:094642
未注册会员
|
8 楼
跟帖时间:2016-04-12 09:46
老城区居住10万人口。请问这数据从那来的。
|
|
游客:105150
未注册会员
|
9 楼
跟帖时间:2016-04-16 10:51
想让老城区居民出城,应该拿出适宜的房价,优惠便捷的房贷政策,干净卫生有序的小区居住环境,不然的话,堵门限行、对老城的脏乱差不管不问,这些就能让老百姓出城吗?!不可能!!!!希望有关领导认真思索可行有效的居民出城办法。
|
|
游客:062001
未注册会员
|
10 楼
跟帖时间:2016-04-17 18:20
不是迁出5万,而是在10万的基础上迁出5万,就是说城里面要留5万人,关键是现在老城区有多少人?
|
|
游客:101947
未注册会员
|
11 楼
跟帖时间:2016-04-18 10:19
在出城问题上我们不能光停留在数字游戏里,让老百姓看到点实际的,譬如:规划啦、资金啦、措施啦,,,,,,等等等等。
|
|
游客:081847
未注册会员
|
12 楼
跟帖时间:2016-04-18 20:18
呵呵你们都出去吧!咱喜欢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