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6 | 回复: 39
|
交通管理大队:老三中当停车场不合适,内有寿春镇总兵署大门,来往车辆碰坏大门怎么办?
|
游客:090410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16-08-31 21:04:1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寿县三中当停车场不合适,内有寿春镇总兵署大门,来往车辆碰坏大门怎么办???
|
游客:013945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16-09-01 13:39
请尽快终止这项决定!一旦大门碰坏了,谁能负责呢???县交管队负责吗?谁都付不起这个责任!
|
游客:043433
![]()
未注册会员
![]() |
板凳
跟帖时间:2016-09-01 16:34
请尽快终止这项决定!
|
游客:045220
![]()
未注册会员
![]() |
地板
跟帖时间:2016-09-01 16:52
寿县文物管理局了解这事情吗?不然就是失职呀
|
游客:045751
![]()
未注册会员
![]() |
4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6:57
我们政府发布通告,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充分倾听民意,充分论证,然后再对外发布,否则就会-------。
|
游客:050456
![]()
未注册会员
![]() |
5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04
现在有两种现象------1,没文化的人干有文化的事情;2,是有文化的人干没文化的事情,时代的悲哀。
|
游客:051157
![]()
未注册会员
![]() |
6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11
这个在老城区开设停车场从源头上就是错误的,作为古城,本应该限制车辆出入,直到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学习学习平遥古城
|
游客:051930
![]()
未注册会员
![]() |
7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19
政府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必须征求咱们老百姓一点意见,一小和三中不是和做停车场。
|
游客:052143
![]()
未注册会员
![]() |
8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21
6楼和7楼,真知灼见。
|
游客:052519
![]()
未注册会员
![]() |
9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25
交通管理大队懂不懂文物保护法,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
游客:052819
![]()
未注册会员
![]() |
10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28
楼主建议好,今天中午我就看见有两辆大卡车开进去了,
|
游客:053745
![]()
未注册会员
![]() |
11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37
县文物局失察,主管单位是,县文广新局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情
|
游客:054837
![]()
未注册会员
![]() |
12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17:48
我作为一名寿县三中教师,我在工作之余致力于寿州文史的研究,虽然我是外地人,但是对寿春镇总兵署老大门。有着深厚的感情,它伴随我的成长,从懵懵懂懂的青年教师到现如今人到中年事业有成,我要用我的生命,誓死捍卫寿春镇总兵署老大们,不容任何人去破坏它
|
游客:083854
![]()
未注册会员
![]() |
13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20:38
政府的决定,最起码应该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民。
|
游客:090343
![]()
未注册会员
![]() |
14 楼
跟帖时间:2016-09-01 21:03
可以肯定发帖的都是三中的居民,怕影响你们生活吧。
|
游客:082901
![]()
未注册会员
![]() |
15 楼
跟帖时间:2016-09-02 08:29
不论是从寿县三中家居环境,还是从文物保护,在寿县三中设为临时停车场都是错误的决定
|
游客:083133
![]()
未注册会员
![]() |
16 楼
跟帖时间:2016-09-02 08:31
12楼是我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热爱寿县可见一斑,情真意切。
|
游客:085936
![]()
未注册会员
![]() |
17 楼
跟帖时间:2016-09-02 08:59
12楼是我的长辈,对老三中的真挚情感让我动容、您对第二故乡寿县的情感和贡献让寿县人动容。如果真有“誓死捍卫”的那一天,我愿意义无反顾的站您身后。我虽然根本没有您那么深厚的学识和对古城文化的深邃研究,但对文化、对老祖宗创造文明历史的敬畏感,我们是一样的。
说实话我在三中长大,从未离开过三中,在三中的滋养和庇护下快乐生存下来。当年三中的“小院子”被扒时,我好像在外地治腿病,当我回到三中,发现古香古色的“小院子”不复存在时,我瞬间觉得天一下子塌了。这么多年我多次试图从互联网搜索当年“小院子”的影像或照片,一直无果,一辈子的遗憾。无论是当年林立的碑廓还是那两棵郁郁葱葱的黄杨树,对于所有寿县人来说,可能都只是记忆中的文化,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文化……今天的“总兵署大门”,会不会成为三中第二个可怜的“小院子”呢?
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迷信,三中是百年老校,百年的文脉传承让这个地方处处充满“灵性”,而绝不仅仅是一块可以被随便利用的“空地”。
在寿县大力创建文明城市、大力发展楚文化旅游的今天,什么是真正的文明,什么是真正的文化,我想不搞清楚这个,寿县的“人杰地灵”或许真的会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戛然而止了。
|
游客:092431
![]()
未注册会员
![]() |
18 楼
跟帖时间:2016-09-02 09:24
12楼,你想多了……
|
游客:092642
![]()
未注册会员
![]() |
19 楼
跟帖时间:2016-09-02 09:26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寿县人,我家不在三中住。我希望本着爱护寿县古城的宗旨,我们团结起来为保护寿县古城残存的一点历史文化遗迹做点绵薄贡献吧!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领导们在决策的时候千万要考虑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毁坏了就永远消失了。
|
游客:093341
![]()
未注册会员
![]() |
20 楼
跟帖时间:2016-09-02 09:33
誓死捍卫总兵署大门总兵署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