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乡土乡情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远去的乡情 》 时洪平
游客:091827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遽变革的年代,新时尚日新月异,旧风俗随风远飏。我们时刻都会被抛出固有的生活轨道,也只有在此时回眸凝望之际,我们才发现,那些原本熟视无睹的乡间民俗恍然间竟变成了一幅幅温馨淳美、风情旖旎的风情画,从此让人梦游魂牵、一咏三叹。   我的故乡正阳关,淮河中游南岸的一个千年古镇。千里淮河自河南桐柏山出发,穿山越壑,经丘陵洼地,以吸纳百川的力量,从上游裹挟着“七十二水”,在这里自西北向东北拐了四个将近90度的倒“几”字大弯,积水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骤然形成一条宽阔的主干流,浩荡东去。当年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出为杭州通判,一出颖口,面对着水天相连的广阔长淮,顿觉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写下了千古名篇《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也恰在这个倒“几”字大弯上,从南部大别山迤逦而来的淠河和穿越西部沃野而来的颍河,一前一后注入淮河。清澈的淠水和淮水,形成了清浊可辨蔚为壮观的场景,淠水注入淮水的地方就叫“清河口”;而颍水与淮水交汇的地方,因水上起沫,又叫“沫河口”。   正因为“长淮三面八百里,七十二水通正阳”,把正阳关带进了千帆竞发、物丰人富的繁华年代。明清或更远的年代,这里成为鄂、豫、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往来船只络绎不绝,各地商贾接踵而至。明成化元年(1465年)在此设立征收税赋大关,直属户部管理,“正阳关”因此得名。全国有“两湖会馆”、“浙绍会馆”、江西、山西、河南等十五省在此设立会馆,英、美、法、德等国派人在此传教行医,七十二座寺庙遍布古镇各个角落,人口最多时达八万之多。不仅有“小上海”的美称,还有“皖北秦淮”的名声。   我虽未见过正阳关当年的盛景,也未曾谋过大小西门和诸多码头的面,但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来自蚌埠港、阜阳港、南照港以及河南省淮滨港的一列列驳船、一群群白帆从波光潋滟的远处驶来。宽阔的河面上,帆樯林立,绵延数里,炊烟四起,人声鼎沸,灯火辉煌,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轮船码头依然通宵达旦,十分热闹。码头上站满了翘首以待接亲戚的人,打着马灯的店家匆匆奔跑着,招揽着旅客住店。候船室门口,一锅锅烧的疙瘩瘩的杂烩锅,里面虽没有了大鱼大肉,还有豆腐、白菜和血晃,生意依然红火。   虽经过了1954、1956年两场大水的冲击和浸泡,镇上多数房屋已倒塌毁圮,还有些幸存的古建筑,仍可见当时正阳关市井之一斑。古镇沿淮河从西北向东南蜿蜒逶迤,风格各异的南北大街、圈门街、三元街、新街、后街、木匠街、断街等57条街巷向东南西北延伸。街心青石铺路,中间石条车辙深陷,默默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古镇繁华兴旺的昨天。大街两旁,明清民国时的商铺、民居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玲珑别致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照壁、天井、石桥、假山、太平缸、火焰山、考究的门楼及灵兽等随处可见,煞是壮观。房屋的结构也多是辅梁辅柱,镶嵌“三雕”,绝不不亚于皖南徽州民居,屋面比之皖南瓦椽上的“干插瓦”,还多了一层望砖,既美观又隔热防潮;砖砌的墙体,与寿州城里“里生外熟”的墙,也大有不同,牢固美观;商铺多前点后作坊的格局,门前干净整洁,各具特色的招牌和幌子,一个比一个显眼,招摇过市;街巷和深宅大院桑枣榆槐、椿皮楝柳,枝叶繁茂,花香诱人;断壁残垣上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开满了牵牛花、扁豆花、葵花,爬满了南瓜、冬瓜、豆角秧;蝴蝶、蜜蜂在上面飞舞,蟋蟀在砖缝中歌唱,时不时地还会蹦出一只蛤蟆来,逗得孩子们追着、逮着,引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人们依旧还能嗅到古镇特有的味道。   镇上人也多以经商为生。我家居住在古镇中心的圈门街和新街子口,四邻街坊从圈门街西往东来有:刘家水锅、翟家豆腐店、杨家牛行、黄家鱼行、清真宰牛组、鲁家师傅、杜家师傅、张家理发店、刘家竹器店、周家豆腐店、甘家糖坊、黄家酱园、袜子店、麻绳店、菜市、杂货店,还有一个幼儿园。我的发小和今天的一些同学都住在这里,吃饭端着碗满街跑,你叨我碗里的一块菜,我喝你碗里一口汤;夏天纳凉,哪家地方宽敞、凉快,都一起往那凑,挤在一起听大人们讲牛郎织女和聊斋的故事;一家有事,四邻街坊都第一时间赶来帮忙;卫生轮流值日,有个小木牌,传到哪家这天就有哪家负责,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在“辖区”高喊“穷锅门,富水缸,防火防特防小偷。”这在今天看来仍不失有借鉴意义。 正阳关因水而生,因水而盛,还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闻名沿淮的“二月十九迎水寺庙会”,还有怪异热闹的“中元节盂兰会”只是听说未曾见过丝毫。倒是对端午节划龙船和元宵节灯会,还有些印象。   那是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前的时候,我已有四五岁。端午节那天,轮船码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码头上泊着几艘不同颜色的龙船,旌旗招展,龙头有一站立击鼓者,龙尾有一掌舵人。只听一声令下,众划手在锣鼓声中,呼着号子,手持划桨,往前猛划,远远望去,其速如飞,场面极其壮观。最先冲到终点,便是引人注目和喜出望外的获胜者。接着“抢鸭子”开始了!就见在鸭子的脖子上划一刀,扔河里。刹那间,人声鼎沸,“扑通!扑通!”水性好的男子一个个跳下水去,鸭子被弄得昏头转向,拼命拍打起翅膀。这时候,站在船上或岸上的观众大声呼喊,示意捉鸭人鸭子逃向何处、在附近还有另一只鸭子等等。那鸭子虽鼓足了劲头,在水中左闪右避,最终因体力不支被捉。   这个活动的意义后来才知道:赛龙舟“起于越王勾践”。他卧薪尝胆,终于报仇雪恨。而在雪耻过程中,他五月五日成立的水师起了重要作用。他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不少人,后来人们为了仿效他,以五月五日划船竞渡以示纪念。屈原死后,人们便把端午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了一起。而“抢鸭子”,寓意为“龙飞凤舞”,象征着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在鸭嗉上划一刀,再洒上盐,鸭子因疼痛放入水中会拼命扑腾,增加“逮鸭子”的难度。那几年,正阳关虽经过两场大水的灭顶之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元气还没有丧失殆尽;另方面,用现在的话说,灾后恢复,重建家园,也需要发扬不怕困难、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精神,而龙舟竞渡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至于“文革前”的正阳关灯会什么样子?不怎么记得了,倒是听了老人们不少绘声绘色的描述。那时,正阳关交通运输业和手工业发达,造船业、排业、搬运业、水运业、渡口业、渔具业、木业、竹业、铁业、五金业、鞋帽业、衡器业、印刷业、药业五花八门,一应俱全;加之有客货码头多处,码头搬运工人近千人,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九迎水寺庙会”都要玩灯。“文革”十年浩劫,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了彻底封杀,正阳关灯会也难逃厄运。1976年“文革”结束,沉寂了多年的正阳关灯会,在人民揭批“四人帮”的热潮中,重又焕发出青春。那年正值我从部队回家探亲,有幸目睹了“原汁原味”的正阳关灯会。   那天晚上,人逢喜事,天公作美,月明风清,是个玩灯的好日子。一里长狭窄的街道两边,挤满了四乡八集来看热闹的人。此时,正阳关万人空巷,灯火辉煌,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好不热闹。长长的灯会队伍,从南街搬运站发灯,在镇委会门前宽阔的街面集中表演,到北门外木匠街拐结束。一般情况下,便于行进的灯在前,精彩的灯安排在中间或靠后压阵。排灯开路,最前面是学校的“军鼓”“秧歌”“腰鼓”“连厢”紧随其后是造船厂“狮子灯”、 木器社“杆连灯”、街道的“抬阁”“花鼓灯”“犟老婆骑犟驴”“大头娃娃戏刘海”、竹器社“龙灯”,水运社“旱船”、建筑社“高跷”,铁器社“穿心阁•四老爷打面缸”和搬运站“肘阁”各有特色,完全符合“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原则。玩灯的队伍,足有半里长。为防拥挤影响表演,每盘灯都事先做好了围栏,有年青力壮的人护卫,作为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   那次灯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抬阁•三打白骨精”“穿心阁•四老爷打面缸”和“高跷”。抬阁上,唐僧师徒四人、白龙马、白骨精、山川河流、亭台楼阁,流光溢彩,栩栩如生。在多人的簇拥下,“前进一步九寸二,后退一步八寸八,两目平视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不惊”,“提脚轻似风,落脚稳如钟”。面抹铁飞的四老爷,手拿酒壶,骑在类似跷跷板的独杆轿上,一起一落,上上下下,做一些滑稽动作,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高跷”更为出奇,足有丈八高,休息时就靠在房檐上。有的扮成戏剧人物,有的扮成神仙鬼怪,手执扇子、旱烟袋和彩绸,既有单人表演,也有集体对舞,既惊险又滑稽,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重头戏——肘阁。“水泊娘娘震四洲”“王三姐赶集”“打樱桃”“打渔杀家”“孙悟空打金钱豹”“青蛇白蛇爱许仙”,在月光、烛光和灯光的辉映下,伴着锣鼓和笙箫笛管的“细吹细打”,更显虚无缥缈,美能美奂。当肘阁过来时,顿时,人群骚乱起来,人流像潮水般地涌向近前,想看个究竟。好客的店家和主人要接灯,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并将包好的香烟和糖果高高举起,并挑逗表演者尽情展示技巧,费一番周折前来摘取,以示感谢和犒赏。   玩灯的人都是街坊邻居,自娱自乐,特亲切有劲、快乐有趣。那次我的亲友都参加了灯会的组织与表演。那时玩灯不像现在,大街上光线很暗,只有街面上微弱的灯光和烛光,玩灯时“戳灯影子”,有种看不清、摸不透的神秘感,使灯会的味道发挥到极致。所以人们撵着肘阁上的小演员看是真人还是假的?   说到正阳关,人们自然会想到远近闻名的“三子”:蒿子、蚬子和鳭子。正阳关的“蚬子”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蚬子”,以清水河口和上游溜子口为佳,呈“匕首形”,肉质细腻,鲜美异常。鳭子比鹌鹑小,是一种水陆两栖候鸟,每年春天才在正阳关周围的芦苇荡、蒿子丛内出现十八天,卤好的鳭子皮嫩骨酥,是一道下酒美味。我虽常吃蚬子,也见过卤鳭子,但“打蒿子”可是亲力亲为。   春季当蒿子长出之后,邻居们便会三三两两相邀去孟家湖“打蒿子”。那时我还小,跟着姐姐和邻居们一起,早早地起来,带上干粮和水,过南船塘,翻南堤,再走两三里路,从清河口过河,穿过一片芦苇荡,沿着蜿蜒的林中小路,向湖底走去,那里是盛产茎又短又粗又嫩的蒿苔“坐地炮”的地方。孟家湖辽阔寂静,树木茂盛,芦荻丛深,“叫天”在空中歌唱,野鸡、野兔在草丛、树林中飞舞、跳跃,逗得我们追啊、撵啊,好生快乐。   这蒿子对正阳关人来说,可有救命之恩。三年自然灾害时,等不得蒿子长出嫩芽,连蒿根子都挖出来做糊糊和蒿饼子吃了。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蒿根子,吃了养孙子;蒿苔子,吃了养儿子。”人们把它视作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的宝贝。我想现在好多不孕不育症,不知多吃蒿子,是否有效?史书记载,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春”的习惯。所谓“吃春”,即是人们取那些先得春风的最鲜最嫩的东西来尝新,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皖西人的吃春之物,既有荠菜、头刀韭,也有竹笋、香椿头之类,但人们用得最多的则是野蒿。皖西野蒿的精品在寿县,尤以正阳关孟家湖的蒿苔为最佳。孟家湖水来成湖,水去成滩,湖地肥沃,加之春风能够浩荡,细雨能够广播,所以蒿苔长得又壮又嫩,蒿香浓郁,迥异于别处,为蒿中上品。后来孟家湖好多地方都种上了庄稼,蒿子生长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也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去过孟家湖“打蒿子”。但每年蒿苔上市时,我是不会忘记一定要买些回来,自己品尝或馈赠给亲友。   纵观一些地方的兴衰,与一个地方人的聚散和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水不仅冲垮了古镇,也冲散了人气。跑水反,许多人家去了淮南、蚌埠、上海等地,水退后十有三四就留在那里谋生了,为什么现在这些地方正阳关人多?就是这个缘故。改革开放前的70年代,周边乡镇还没有发展起来,正阳关的人口和生意还算兴旺,也常有各种现场会冲着正阳关的吃、住条件常来这开,镇上卫生也很干净。那时我们的父辈也正当年,儿女也正值谈婚论嫁之时,又逢知青返城工作高峰。那几年每逢春节,儿子媳妇、闺女女婿皆牵手来过年,大街上依然人山人海,走不动。此后老人先后谢世,“水桶箍”散了,女孩子找对象也多找外地的,成了“飞鸽牌”,人气渐走下坡路。后来陆路交通彻底取代了水路交通,正阳关就如同南京长江大桥修建通车后的裕溪口一样,很快失去了她昔日的繁荣与热闹。   而那些一直如影附形、如水就岸般承受着我们的乡风民俗,忽然烟消云散,把我们的身体和心灵赤裸裸地抛撒到一片苍茫之中。故乡再也没有旧时的大街可徜徉,再也没有能放风筝和大家一起纳凉的地方,我的街坊邻居、同学发小也天各一方,河边、井台、大堤上也无人在摆“沙龙”,再也看不到白帆片片、惊涛拍岸,再也听不到淮河纤夫铿锵的号子和造船工人抡油锤、拉大锯哼唱的歌谣,再也看不到四乡八集推着独轮车、肩挑手提“上关”的热闹,迎水寺也只能寂寞地躺在那里,让人们睹物思情,想那“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幽雅怡人的环境,仅存的三座城门、清真寺、时家祠堂、徐公亭几处文物古迹,也像冯骥才先生所说的那样:像一个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失去了昔日对话的伙伴。乡情渐渐远去了! 历史可以不要我们,但我们却不可能不要历史。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情不自禁地怀念那些熟稔的风俗,就像一个游子怀念家乡,也像鱼儿怀念河流、鸟儿怀念树林、虫子怀念草丛。现在,故乡正一天天改换着她的模样,我离故乡也越来越远,如同人眼将花一样,对故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次次地吟诵李白的诗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有在想家的时候,一遍遍听着阎维文的歌曲,期待着家乡月来抚摸我的头,家乡柳来拉住我的手,让乡情淡淡融进杯中酒…… 2017-4-24
游客:110248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沙发
跟帖时间:2017-05-11 23:02 时老师,我认真仔细的读了巜远去的乡情》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从寿县图书馆借阅的巜沈从文精品作品选》。您写的这篇散文能于沈从文先生写的回忆湘西凤凰县家乡的散文相媲美。都以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情的回忆着家乡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文章中虽然没有过多的抒情语句,但我读着关于家乡的一切,让我感受到您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我喜欢读朴素语言,言之有物的文章。有真情实感的文字才能与读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游客:09045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板凳
跟帖时间:2017-05-12 09:04 呵呵,远去的是乡愁!
游客:0929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地板
跟帖时间:2017-05-12 09:29 写的真的挺好,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寿县人,只去过一次正阳镇,读过此篇文章后,让我对正阳古镇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游客:02282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4 楼
跟帖时间:2017-05-12 14:28 《千年正阳关》一书,文章多详细叙述了正阳关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逸闻趣事,却鲜有这段历史的文章见书,更不用说淮、淠、颖三水在正阳关交汇这般细致的描述,不是长期生活在此处且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着细微观察和高度概括能力之人,是无法企及的。
明眸善睐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5 楼
跟帖时间:2017-05-12 20:11 时老师您好。我认真仔细的读了《远去的乡情》这篇文章。读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我从寿县图书馆借阅的《沈从文精品作品精选》。这篇文章能于沈从文先生回忆家乡湘西凤凰县的文章相媲美。都以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情的回忆家乡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文章中虽然没有过多的抒情语句,但读到关于家乡的一切,让我感受到您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我喜欢读语言朴素,言之有物的文章。只有真情实感的文字才能与读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游客:03105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6 楼
跟帖时间:2017-05-13 15:10 太过奖啦!怎能与沈先生之作相提并论,谢谢您垂青。“五一”我的同学齐赴家乡正阳关聚会,勾起我的思乡之情。于是我就写了该文,也算是我这个未到之人,为同学聚会奉献的一个小礼物呗!
游客:02503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7 楼
跟帖时间:2017-05-15 14:50 “千里淮河自河南桐柏山出发,穿山越壑,经丘陵洼地,以吸纳百川的力量,从上游裹挟着“七十二水”,在正阳关这里自西北向东北拐了四个将近90度的倒“几”字大弯,积水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骤然形成一条宽阔的主干流,浩荡东去。”这是我迄今听说的淮河在正阳关呈现的河流状,最新鲜、最生动的概括。赞!赞1赞!
游客:08412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8 楼
跟帖时间:2017-05-17 08:41 回复:《远去的乡情 》 时洪平;正阳关一个有故事的对方。
游客:044705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9 楼
跟帖时间:2017-05-17 16:47 老同学聚会应该参加,虽在成都要来也方便,毕竟老同学见一面不容易,见一面少一面嘛,趁现在还不算太老,多回故乡看看。对吧。
游客:0926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0 楼
跟帖时间:2017-05-17 21:26 说的极是!已作安排。
游客:092809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1 楼
跟帖时间:2017-05-17 21:28 赛龙舟“起于越王勾践”。他卧薪尝胆,终于报仇雪恨。而在雪耻过程中,他五月五日成立的水师起了重要作用。他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不少人,后来人们为了仿效他,以五月五日划船竞渡以示纪念。屈原死后,人们便把端午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了一起。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长见识啦!赞!
游客:01033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2 楼
跟帖时间:2017-05-20 13:03 “断壁残垣上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开满了牵牛花、扁豆花、葵花,爬满了南瓜、冬瓜、豆角秧;蝴蝶、蜜蜂在上面飞舞,蟋蟀在砖缝中歌唱,时不时地还会蹦出一只蛤蟆来,逗得孩子们追着、逮着,引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人们依旧还能嗅到古镇特有的味道。”特有趣!赞!赞!赞!
游客:12290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3 楼
跟帖时间:2017-05-22 12:29 “千里淮河自河南桐柏山出发,穿山越壑,经丘陵洼地,以吸纳百川的力量,从上游裹挟着“七十二水”,在这里自西北向东北拐了四个将近90度的倒“几”字大弯,积水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骤然形成一条宽阔的主干流,浩荡东去。”“自西北向东北拐了四个将近90度的倒‘几’字大弯”,这可是对淮河在正阳关流向前所未有的表述,精辟!
游客:080842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4 楼
跟帖时间:2017-05-24 20:08 文中说:赛龙舟“起于越王勾践”。他卧薪尝胆,终于报仇雪恨。而在雪耻过程中,他五月五日成立的水师起了重要作用。他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不少人,后来人们为了仿效他,以五月五日划船竞渡以示纪念。屈原死后,人们便把端午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了一起。只是现在想看正阳关赛龙舟难喽!
游客:103410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5 楼
跟帖时间:2017-06-02 10:34 为什么今天淮南、蚌埠、上海等地正阳关人多?原来是跑水反后,许多人家为了谋生,水退后十有三四就留在那里了。
游客:05330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6 楼
跟帖时间:2017-06-04 17:33 现在人们一提起明清古民居,言必谈皖南西递宏村,很少有人还记得正阳关明清、民国时的古民居啥样?“大街两旁的商铺、民居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玲珑别致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照壁、天井、石桥、假山、太平缸、火焰山、考究的门楼及灵兽等随处可见,煞是壮观。房屋的结构也多是辅梁辅柱,镶嵌“三雕”,绝不不亚于皖南徽州民居,屋面比之皖南瓦椽上的“干插瓦”,还多了一层望砖,既美观又隔热防潮。”
游客:11205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7 楼
跟帖时间:2017-06-07 11:20 只听说过正阳关“三阁”,没听说过木器社的“杆连灯”,究竟什么样?
游客:103421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8 楼
跟帖时间:2017-06-13 10:34 排灯开路,最前面是学校的“军鼓”“秧歌”“腰鼓”“连厢”紧随其后是造船厂“狮子灯”、 木器社“杆连灯”、街道的“抬阁”“花鼓灯”“犟老婆骑犟驴”“大头娃娃戏刘海”、竹器社“龙灯”,水运社“旱船”、建筑社“高跷”,铁器社“穿心阁•四老爷打面缸”和搬运站“肘阁”各有特色。现在的踩街活动也很难超过这次,我们期待着寿县“非遗”的发扬光大!
游客:110656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19 楼
跟帖时间:2017-06-18 23:06 李贻训先生生前曾感叹:“周围的寿县、凤台、颍上、霍邱都远远超过了它!我的故乡真是‘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了吗?我多企盼它能重展风采。”
游客:084727
  • 0 主题
  • 1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20 楼
跟帖时间:2017-06-19 20:47 是“七十二水通正阳”还是“七十二水归正阳”?二者有什么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