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论坛首页 > 文学艺术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金茂举│寿州文艺的国庆节
szl9826
  • 1 主题
  • 0 帖子
  • 0 积分
未注册会员
楼主

寿州文艺的国庆节

寿州文艺永远在我心中,努力写好每一篇文章,回报支持我的家人朋友。

读初中时,彭先文老师给我们订《语文报》,杨家宝老师给我们读寿县“新浪”的文章。从此喜欢上了文字。

长大后,没有岀过远门的我,却深深地喜欢寿县这座古城。她的浑厚、她的包容以及她的涵养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当我还沉醉在六月的瓦埠湖荷花飘香时,七月,小甸特支已经披着金色的霞光,八月,站在寿县文化馆,我仰视银杏,在那醉秋的枝杆,张望一张张满有文化的笑脸。舞台上,你唱你的戏,舞台下,我听我的曲。

终于我找到了这门亲戚,寿州文艺也认了我这个穷亲戚。在士气高昂时,文联主席黄先舜泼墨挥毫:寿州文艺。从此寿州文艺,纳百川,容千流。

你看,李振秀《八公仙踪》文中描写:八公山里的花草树木,有时甚至错觉地嫉妒她,认为这山就是刘安赠予她个人了;你看,王群《懒人牧歌》:一边自谦为懒人,一边勤奋地在阳台上种些小雏菊;你看,赵阳家的《城墙根儿》被一环又一环地美化成《寿州情缘》,还能一回又一回穿越正阳关。

黄丹丹说《寿县是一部书》,可我分明看到这书页中的厚厚历史:高大门内的文化撞击,护城河内的暗流涌动。这书中走出了一个个经典故事,这书中走出了一个个精彩的人物。

窗外,停在桂花上的小蜜蜂,以及,挂在天边的小星星及淡黄色的月牙船,挂满秋天枝头的西红柿,是那么那么的好看。我勤奋地记录着,或许哪一天老年痴呆的我会忘记记忆是什么,这是一颗“不染的心”啊!轻问:谁能知?谁应知?

寿州摄影三剑客和他们的伙伴们遥望天空,捕捉白云与候鸟轻盈的走过,捕获只有一片纯净温暖的蔚蓝,抓拍正在劳作的场景,捕猎到云朵挣脱了天空的呓语,终于看到一列动车从蓝天白云中驰入现代寿州,那一端是时苗赶着牛回乡。

深秋,我热烈地庆祝我的国庆,用我的方式。

向祖国母亲献礼,七十一年的探索 ,承载了五千年的文化。此时神州天皆丽日,此刻华夏无处不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