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字君实,自号迂叟,祖籍山西夏县,出生于光州光山县(今信阳光山县),是北宋重要的政冶家,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司马光童年时代,思维敏捷,机智勇敢,果断。《宋史司马光传》载:“群儿戏于庭,一儿蹬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其后,开封和洛阳的画家画了司马光砸缸图。"
这就是广为传诵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折射出司马光救人于危难的博爱精神,敢于担当风险的拚搏精神,打破常规思维的创新精神。时隔千年,这个故事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成为启蒙教育的必读教材。但“砸缸”的故事发生在哪儿,史书上没有记载,人们众所纷纭,莫衷一是。
一为“光山说”。2004年,光山县司马府门口的《司马光故居碑》云:……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在光山县,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期并诞生了闻名遐迩的砸缸故事。
二为寿县说。2005年,山西出版的《司马光墓》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寿州安丰县(今安徽寿县西南)。
三为洛阳说。2015年8月,《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江永红著《司马光传》云:洛汨留下了司马光击瓮救友的故事。笔者先后赴司马光故里夏县,出生地光山县等地考察,认同江永红的洛阳说。
童年司马光在哪里砸缸,取决于当年其监护人司马光之父司马池在何时何地任职。山西运城博物馆长杨明珠编写的《司马光茔祠碑志》载:《宋天章阁待制司马府君碑铭》,记载了司马池的仕宦履历,“君讳池,字和仲,其先河内人,晋安平献王之后……顷之,移知光州光山县,所知交荐,拜秘书省著作佐郎,出监寿州安丰县酒税,寻徙知遂州小溪县,事就除本省丞,秩满还朝,会龙阁刘学士烨出知河南府兼留守司,辟知司录司事。俄拜太常博士,留守通判缺,复以荐升。数日,入为群牧判官”。 庞籍是司马池的好友,对司马池的任职情况当了如执掌。文中“就除本省丞”指的是司马池任在小溪县令时,不再担任秘书省著作佐郎,改任秘书省省丞。“秩满还朝”以“文资三年一迁,武资五年一迁”(范仲淹《答千诏条陈十事》)的基本标准,说明司马池在小溪县(今四川遂宁市)至少任职三年才回京。
考证司马光砸缸发生地,必须选择好最早的史料依据,我认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九最为可信,原因有二:一是邵伯温与司马光关系密切,获悉的是第一手资料;二是史料最早,叙述有细节,被救的“一儿堕大水瓮中,已没。”该儿可能是借助外在条件“登”上大瓮不小心“堕”下去的,是掉在“大水瓮”而不是“小水瓮”里的,且头被淹没在水里,说明其个头不会太高,要不然是淹没不到头顶的。据此推断,该儿的身高和年龄可大体圈定。施救者司马光需要“智救”,当时的年龄为“幼”,按前文分析,自然不超过七岁,实际年龄当在五六岁。从“司马池工作履历”分析中,可知司马光童年生活的迁徙之迹:
一至四岁,在光山(今河南光山县);
四至五岁,在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
五至七岁,在小溪县(今四川遂宁市);
七至十岁,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
司马池离开光山时司马光4岁,在寿州安丰任职年限一年左右,在小溪县任职3年,在河南洛阳任职大体2年左右,司马池离开洛阳时司马光10岁。可见,“司马光砸缸”故事发生地不会在光山,也不可能在洛阳,因为司马池到洛阳时司马光至少有7岁。余下的只剩下寿州安丰与小溪两地可供选择。
但是最终光山县的领导为了 司马光究竟在哪里砸缸做足了功课,2010年便申请将司马光出生于光山的史实写进中小学语文教材。从而在官方层面认定光山是司马光的出生地,也是司马光儿时成长的地方。教材注释由原来的老版语文教材“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修改为“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从此“司马光砸缸”这个中国尽人皆知的历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成为隔壁省的光山县最响亮的宣传名片,而寿县缺失去了一个巨大的旅游红利。
这正如隔壁大韩民国不断将华夏文明用来申遗一样,本来都是汉文化圈,自然一些习俗文化大家都有,怎么能单方面申遗说是自己的呢?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和韩国好好辩一辩。
自然,寿县和光山县、洛阳也可以因为司马光究竟在哪里砸缸来辩一辩,并不是说是他出生在光州光山县就必须砸缸也得在光州光山县。
而不是漠视光山县的领导积极申请将司马缸砸光的故事用教科书的方式写入了语文教材中去,从而让小学生从小就有一种认知,哦,司马光砸缸是发生在光山,而不是我们古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