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于寿县返回迎河,在苏王附近的乡道上遇到了”老熟人“,一个扑车要钱的女马路杀手,记得第一次遇到她还是2008年,我结婚的当天,不给钱就不走啊,后来陆续又遇过几次。现在因各种原因会经常往返寿县迎河,这样真的很不安全,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干涉一下,保障大家的安全。可以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查看: 379 | 回复: 1
|
安丰塘镇:苏王的“马路杀手‘
|
zl018X462
![]()
未注册会员
![]() |
发表于 2025-07-17 17:27:3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上周于寿县返回迎河,在苏王附近的乡道上遇到了”老熟人“,一个扑车要钱的女马路杀手,记得第一次遇到她还是2008年,我结婚的当天,不给钱就不走啊,后来陆续又遇过几次。现在因各种原因会经常往返寿县迎河,这样真的很不安全,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干涉一下,保障大家的安全。可以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
网站管理员
![]()
未注册会员
![]() |
沙发
跟帖时间:2025-07-22 11:09
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经核实,苏王村胡墙村民组,双安路和红星路交叉路口,确实有位女性智障患者不定时的出现向过往车辆索要钱物,该女性系我村人士,自小为智障人员,现无父无母,为我村低保户,现由其姐姐和姐夫进行监护。 一、在农村道路路口拦车索要钱物的原因 认知与行为能力缺陷:智障人员因智力发育障碍,难以理解行为的危害性和社会规则,通过拦车等直接方式表达需求(如食物、金钱),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 监护不到位:智障人员的家庭监护能力不足,监护人年迈等原因,无法有效进行看管,导致其独自外出并出现不当行为。 环境影响:农村道路人流较少,拦车行为未被及时制止,通过该行为获得食物、零钱,形成强化效应。 二、监管与解决方案 强化家庭监护:村将要求监护人明确看管义务,必要时送往专业康复机构或托养中心,确保其安全并接受系统照护。 行为干预与引导:在路口设置警示标识(如“减速慢行,注意行人”).并安排村干部、志愿者定期巡逻,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并护送回家。 风险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司机遇此类情况保持耐心,避免驱赶、呵斥,可联系村委会处理,避免激化矛盾或引发危险。 通过综合措施,首先保障智障人员的基本权益和安全,同时也能消除农村道路的安全隐患,同步体现村级治理的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