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圈门街,古镇正阳关年纪稍长的人无不知晓。她居于古镇的中心。是一条东西向的街市。早年间,西口有一高约四米的砖砌圆形圈门,何时而立,为何而立,已无从考证。于是人们习惯称这条街为“圈门街”。现时的圈门街早已不见了圈门。街道两旁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建筑替代了砖墙小瓦木板门的老屋,并由年轻一代冠以响亮的名称“批发街”。虽显气派,然古老的气息却荡然无存!退休后闲暇的我,每每漫步在圈门街,游离于人流中,脑海里常浮现出圈门街昔日的繁华,耳畔又响起熟悉亲切的嘈杂。回归现实,古镇的音容渐行渐远,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昔日的圈门街热闹非凡,是古镇的“北京天桥”,“上海城隍庙”!
圈门街长不过二百米,街两旁是商铺和住户。外祖母和姨娘家均
住于此,所以童年的我常在此玩耍。最热闹的去处当数街东头的菜市场。说是菜市,实则是小商品集散交流的中心。每天,当晨曦初染东边的天际,古镇的喧嚣便从圈门街开始蔓延。商贩们早早铺摆好琳琅的货品,呈现着笑脸,展示着诚信,等候着四乡八集的农人。农民们把去正阳关赶集叫做“上关”,可见时人对正阳关的仰慕。小贩们叫卖的多是生活日用品。诸如 “洋烟洋火洋胰子”,“牙粉头油雪花膏”之类的喊声此起彼伏。孩童最眼馋的当属吃的玩的。那用两块铁板夹着烤出来的鸡蛋脆饼现在感觉还香味犹存,那草把上插着的糖球山楂糕总让人垂涎欲滴。记得多少次在那售卖玩具的摊位前流连忘返,望而却步。木制绘花的大刀,带有着闪亮银头的红缨枪,能打火炮的木手枪……无数次的进入过我的梦乡。街边,变戏法的,耍把式的往往被围的水泄不通,喝彩声不绝于耳。更能引起小伙伴们性趣的是拉洋片的,几个大木箱一字排开,木箱上开了许多眼孔,人们贴近了往里观看,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拉洋片的汉子还绘声绘色的扯着嗓子唱着“哎——往里瞧往里看,上海大马路上电车跑的欢。往里看往里瞅,武松打死了大老虎”。可往往是因为掏不出那一分钱,我们只能急的围着箱子转。
还有那捧在手里看的“小电影”,感觉煞是奇妙。一个小小的木盒,对着两只眼孔往里面观看。一张张图片,描述着一个个动人故事。实则是卷起来的图片放在小盒子里,转动手柄移动画面,观看里面的人物风景。现在想起最简单不过,可童年的我很是好奇,百看不厌。
逢年过节是圈门街最红火的时候。春节前满街挂满了出售的年画,春联,还有那写着“天地国亲师”的大中堂。把个圈门街装扮的花红柳绿,热闹非凡。有老艺人在售卖自己制作的玩偶面具,古镇人称做 “傀脸子”,有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还有那漂亮的小姐,英俊的公子。这些“傀脸子”不似现在用塑料压制而成。而是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别致而不雷同。那时就想得到一幅孙悟空的“傀脸子”,再买来一根金箍棒,扮成神通广大的美猴王。乐哉美哉!到了元宵节,圈门街又成了花灯市场。这里的花灯是专为孩童手提着把玩的。夜晚来临,孩子们人手一灯,游玩于街道巷里,追逐嬉戏,观赏攀比。似繁星流火,如艳花盛开。不失为古镇的另一种景致!花灯的品种繁多,有兔子灯,金鱼灯,花篮灯,荷花灯,还有那胖胖憨憨的娃娃灯,月宫桂树下张果老砍柴灯,颇有现代色彩的飞机灯……。花样叠出,制作奇巧。匠人们既是售卖也是竞技。元宵花灯给孩子们带去了乐趣,欢快。也为古镇增添了喜庆和祥和。说到圈门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对他既崇拜又惶恐,既亲切又陌生。他就是圈门街上的常客,乳名唤作“毛头”的。时下二十岁左右,可能因幼年时病魔作怪,落下后遗症。话语不清,走路不稳。模样很让孩子们害怕,可毛头心地善良,待人亲善友好。特别对孩子尤为亲和。,常常是在圈门街上遇见,总是抚摸我的头,塞给我一些小玩意。毛头心灵手巧,会用一些平常的材料,制作一些小玩具。比如用蚕豆和豌豆做出一只绿蜻蜓,用狗尾巴草编出毛茸茸的哈巴狗,最拿手的当数用秫秸(高粱秸)秆制成各种人物,车马,房屋,楼阁……。惟妙惟肖,孩子们尾随索要,欢声笑语,成就了圈门街上别样的热闹!据说毛头老人还健在,精神矍铄,身体还算硬朗,愿老人晚年安康。如今古镇能制作诸如“傀脸子”,花灯,风筝,油纸花伞等独特工艺品的能工巧匠,以及像“毛头”那样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已是凤毛麟角,或许绝迹了。亟待挖掘具有古镇特色的传统工艺,扶持老匠人或其后人,将其传承,发扬,光大。让古镇的“古”名有其实。
圈门街上还有一些引人围观,热热闹闹的去处。那便是套圈,摸彩和摇会,用现在的说法叫“博彩业”。套圈也算是一种竞技游戏。用彩绳围起来一处空
场,地上摆满了各种物品,牙刷牙膏搪瓷缸,香烟糖果红鸡蛋之类。人们从摊主处买来竹圈,站在彩绳外扔竹圈套物品,套住香烟得香烟,套住糖果得糖果。
虽然得失不多,却也引得人们关注在乎。套中的人欢呼雀跃,套不中的人顿足,惋惜。孩童们零钱不多。只能围在摸彩的摊前小试手气。摊主的桌上摆有糖果,鸡蛋,饼干等等吃的玩的小物品。极其所能的吸引着孩子们前来光顾。摊主的一个大布袋里装着用洋红洋绿染了色的白果(银杏果)。孩子们交了零钱,便可从布袋里摸出八枚白果。同色的越多奖项越大。可不知是何原因,摸出来的多是红绿相等的白果。摊主便会扯着嗓子喊“四红四绿——得末彩!”
然后把一粒小糖豆递到你手里。不甘心,递上钱再摸,还是“四红四绿——得末彩”!这呐喊的抑扬顿挫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忆深刻。至于摇会,那是大人们参与的玩项。当时不是太明白,怎么才能赌个输赢。只记得一张八仙桌旁围满了人,中间站立一个汉子,双手捧着一个瓷碟,碟上扣着瓷碗,里面装着
四粒色子(骰子)。疯狂的摇着唱着。“珍珠泉子龙戏水,玛瑙泉子水不干”,“俺这里摇你那里看,猛一掀,大家观,摇了个十三点子欢”。掀开瓷碗,众人围拢观看,嘘吁声,惊叹声,欢叫声汇成特别的合音。此刻的圈门街充斥着欢声,弥漫着笑语。这欢声笑语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乡音乡愁,几十年不能忘却!
最后说说当初圈门街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那便是古镇的大戏院。大戏院坐落在圈门街菜市场的里端。一座砖墙,木柱,草顶的老式建筑。儿时感觉她很是宽敞,恢弘。建于解放前,建国后也称作“人民大会堂”。然古镇的人们还是习惯叫它大戏院子。外地的戏班子来古镇,都在此演出。同时也是镇上集会大型活动的场所。只从有了电影,也就兼做电影院。因此,这里俨然成了古镇的文化娱乐中心。我的有限的戏剧常识就是在这里得到启蒙,对历史人物的认知也是从这里开始。古镇的习俗也多从这里获得。世情的冷暖也开始从这里感受。古镇大戏院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大学堂,也是我童年最向往的地方。入学后更是同学玩伴经常光顾的去处。只要听说大戏院唱戏,放电影,小伙伴们便会自然而然的聚拢在戏院大门口,渴望进去,一睹为快。然而大多是因囊中羞涩,掏不出那几分钱,只能被拒之门外。听着剧场里传出的锣鼓声,胡琴声,吼唱声,还有那电影里逼真的枪炮声,歌曲声。更是急不可待。想方设法,越过那道闸口,是当时唯一,急切的愿望。戏院守大门的(古镇人称之为把闸子的)是时姓和胡姓两位大叔。工作认真,不循私情。想从他们身边溜进去,难上加难。真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气势!孩子们也只能守候在闸外,用耳朵听戏。把闸的老时或老胡有时也会怜悯心顿生,提前放开闸口,(古镇人叫放闸子)让孩子们进去摸个戏尾巴。大家会感激涕零,欢呼雀跃。然后挤进人群,静静的享受剧情的喜庆或悲伤的结局。对老是摸戏尾巴,看个结局,小伙伴们怎能甘心!经过精心研讨,居然还想出文武两种办法进去看戏。文的就是制假票。找来红黄绿和戏票差不多颜色的彩纸,让写字工整的同学按戏票描绘出假票,拿着此票堂而皇之进场,有时竟能蒙过老时老胡的眼睛,兴奋之情不胜言表。武的办法就是翻墙越垣进入戏院。在假票被识破,又抗不住精彩戏剧电影诱惑的时候,只能用此下策。记得有次戏院里在放电影《古刹钟声》,听看过的同学说,惊险反特片,十分好看。于是几个同伴商议后决定从戏院的僻静处翻墙而入。爬上墙头,战战兢兢,往下纵身,心慌腿软。得逞后的感觉是五味杂陈:惶恐,刺激,满足,后怕……。现在想起那时为了看戏,翻墙头,制假票,虽有点离谱,但那种激情,那种冒险,那种乐趣,却深深烙印在童年的记忆里!多年以后和玩伴们忆起,还是津津有味。
圈门街留有我太多的记忆,太多的童趣,太多的欢乐!像圈门街有故事的遗迹,古镇还有很多很多。好希望那些优美的故事能得到一一呈现,述说古镇的历史与辉煌,续写古镇新的篇章。
高怀和于古寿春
二0一八年八月